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 )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 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2 病因及发病机制Meige 综合征4 诊断及鉴别诊断注射A 型肉毒毒素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 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 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 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在菲律宾Paray 岛,有一种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呈X-连锁隐性遗传。
家族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完全。
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韩文秀;张丽霞;郝利霞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4
【摘要】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领域。
然而,在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研究方面,相关探讨尚相对较少。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能够诱导运动系统产生持久性的可塑性变化,其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效果与刺激参数及刺激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经颅磁刺激在临床常见肌张力障碍研究领域的进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经颅磁刺激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6页(P1833-1838)
【作者】韩文秀;张丽霞;郝利霞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呼和浩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型肌张力障碍治疗的疗效分析
2.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经颅磁刺激和颈肌张力障碍
4.小脑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作
用及小脑经颅磁刺激调控的应用5.经颅磁刺激刺激小脑在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1 疾病分类2 病因及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4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5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6 疾病预后7 疾病预防疾病分类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肌阵挛的新型诊断方法(全文)
肌阵挛的新型诊断方法(全文)导读肌阵挛是指以肌肉的短暂、不自主收缩为特征的运动过多性运动障碍。
由于获得性和遗传性的病因均可引起该症状,伴随的临床表现多样,肌阵挛的识别和潜在病因的判定仍具有挑战性。
肌阵挛的诊断工作耗时而昂贵,往往只有少数患者才能得到一个最终明确的疾病诊断。
作者在复习以往文献(截止2015年6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八步诊断法,帮助临床医生准确、高效、经济地诊断肌阵挛。
概述肌阵挛是一种复杂的以单一肌肉或肌群的短暂、不自主收缩为特征的运动过多性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病专家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肌阵挛的诊断仍十分困难。
肌阵挛的流行病学尚不明确,主要由于其存在广泛的临床表现和众多的致病因素。
其唯一可循的流行病学研究见于1976-1990年间奥姆斯特德县的数据,调查显示,持续性病理性肌阵挛的终生患病率为每100000人中8.6例。
三种分类和诊断肌阵挛的方法:临床、病因学和解剖学。
临床分类以其临床体征为基础,包括了病变部位、发作情况以及其和运动的联系。
病因学将其分成四个亚类:生理性肌阵挛(physiological myoclonus)、特发性肌阵挛(essential myoclonus)、癫痫性肌阵挛(epileptic myoclonus)以及症状性肌阵挛(symptomatic myoclonus)。
解剖学分类可指导最初的临床实践,肌阵挛可由皮质、皮质下区、脊髓或周围神经引发,但尚无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指导其解剖分型。
皮质性肌阵挛是最常见的类型,而脊髓和周围性比较少见。
肌阵挛的解剖部位与临床和电生理特征联系密切,可以作为相关病因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明确病因是肌阵挛诊断的下一个挑战。
各种各样的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均可以表现为肌阵挛,对于部分可治性疾病而言,病因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许多常见药物会引起肌阵挛,在停药后症状就会消失。
其他可治的病因包括感染、全身代谢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
首次公布:肌张力障碍分型以及表现症状
首次公布:肌张力障碍分型以及表现症状肌张力障碍基因组学解析肌张力障碍是世界发病率排名第三的运动障碍。
统计发现,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14~21%。
国内各种类型肌张力障碍患病率高达39/10万。
概述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在于持续的或间歇的肌肉收缩,导致通常重复的动作和/或姿势异常。
肌张力障碍通常有肢体扭曲,有典型发作动作,并且伴随震颤。
肌张力障碍常常因自主运动引发或恶化,且伴有过度的肌肉活化。
肌张力障碍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病年龄、症状部位、发作周期和相关特征来分类(例如,孤立型肌张力障碍 -发病特征除了震颤就只有肌张力问题相关的运动异常;组合型张力障碍 -该病发作特征除了肌张力问题,还有其它运动障碍;复杂型肌张力障碍 – 该病有其他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症状)。
常用30岁作为早发性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分类的年龄切点。
在大部分病例中,肌张力障碍并发运动异常、姿势异常。
一些肌张力障碍,如“睑痉挛”和“喉肌痉挛”,和姿势异常无关,它们的特征是在眼睑或喉部发生非自主收缩,分别影响了眼睑或喉的开关。
肌张力障碍的发病率孤立型肌张力障碍在2012年的患病率约为16.43,其它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暂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数据。
最常见的类型是成人发病型局部肌张力障碍。
它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运动障碍。
在英国,大约有70000个受累者,其中还包含有8000名儿童和青少年(2012年统计数据)。
根据另一项统计数据,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其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1%;散发型病例,其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14%[2]。
该病在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有报告指明,国内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为3.4万~10万,发病率为0.2/10万,各种类型肌张力障碍患病率为39/10万[3]。
肌张力障碍的原因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可以通过遗传模式和基因或染色体位点进行分类。
迄今为止,根据潜在的遗传原因,已明确分出12种以“DYT”命名的肌张力障碍(孤立型和组合型肌张力障碍)和多种复杂型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局灶型: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 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
痉挛性斜颈等。 2.节段型: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
肌张力障碍等。 3.多灶型: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三)根据病因分型 1.原发性或特发性:
的其他特征, 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
森综合征等。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 常➢。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 DYT-9),
➢ 依由据突诱然的发动因作素诱发的;不同分为 ➢➢发三作由性种跑过主步度、要运游动形泳诱式等发持:的续运运动动障诱碍发(P;ED, DYT-10),
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心理治疗、自我放松及明确疾病性质
后可好转 甚至痊愈。
2.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眼部感染、干眼症和眼睑下垂应与眼睑痉挛鉴别; 牙关紧闭或颞下颌关节病变应与口一下颌肌张力障碍鉴别; 颈椎骨关节畸形,外伤、疼痛或眩晕所致强迫头位、先天性颈
肌力量 不对称或第Ⅳ脑神经麻痹形成的代偿性姿势等应与痉挛性 斜颈鉴别。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引起局部的化学性去神经支配作用, 可迅速消除或 缓解肌肉痉挛, 重建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 改善肌肉异常或 过度收缩相关的疼痛、震颤、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 明显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故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手段。
➢ 美国国立卫生院推荐肉毒毒素用于眼睑痉挛、内收型痉挛性构音障碍、 下颌闭合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三、药物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射频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
肌张力障碍的射频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收缩或不断交替收缩的综合征,常表现为身体扭转、重复动作或异常姿态。
具有不自主和持续性特点。
肌张力障碍传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左旋多巴等。
但随之长期服药而引起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晰,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20世纪90年代立体定向下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迅速发展。
随后,DBS在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取代射频毁损术。
但在没有或不适用DBS的情况下,射频毁损术仍然对肌张力障碍是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对肌张力障碍以及射频毁损术和DBS对其治疗进展、各自优缺点等进行综述。
标签:肌张力障碍;射频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术1概述近年来,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脑深部电刺激术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首选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学者对肌张力障碍采取了外周神经切断术和射频毁损术等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但此后几十年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然而,长期药物治療可导致许多副作用,并且有些常用药物使用范围很局限,如左旋多巴只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显著效果[1]。
基于这个事实,以及逐渐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深入认识,加上手术技术的改进、手术器械等的研制,射频毁损术在20世纪90年代起重新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
虽然射频毁损术相对成熟并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因射频毁损术少有误差可导致永久性术后并发症,此风险可与误差成倍增加;脑深部电刺激术因不会一次性损害神经组织,术后刺激参数(电压、频率和脉宽)可以不断调整,并可调整到最佳刺激参数,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等优势,近10年来逐渐取代射频毁损术,在发达国家已经选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方式。
但在没有或不适用DBS的情况下,射频毁损术仍然对肌张力障碍是个有效的治疗手段[2]。
2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于1911年被Oppenheim首次提出,其定义为一种以身体扭曲,肌肉痉挛,伴有身体屈曲的奇异步态以及逐渐出现的持续固定的姿态畸形为特征的儿童起病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震颤、步态障碍、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症状学和识别
临床震颤、步态障碍、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症状学和识别运动障碍疾病,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了解并识别运动障碍相关症状是这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震颤震颤是许多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疾病的震颤具有不同特点。
帕金森病(PD)震颤的特点是静止性(resting)震颤,更强调的放松状态下的震颤,以及重现性(re-emergent) 震颤。
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的特点是姿位性震颤,无潜伏期,患者做不同姿势时震颤程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红核震颤则表现为低频、高幅,混杂性震颤,并且静止性、姿位性和意向性均可出现。
对于家族性基底节钙化(CBD)患者,静止性、姿位性及意向性震颤均可出现。
直立性震颤患者仅在站立时出现震颤,表现为高频震颤,通常在12Hz以上。
慢和僵运动迟缓、肌强直是 PD 的临床表现。
具体而言,PD 患者早期检查摆臂减少比快复轮替减慢在更为敏感。
PD 和 CBD 患者均可表现为偏侧肌运动障碍。
两种疾病的区别之一是在进行快复轮替动作检查时,可查及 PD 患者快复轮替动作快速衰减,而皮质基底节变性患者在动作启动后衰减无差别。
步态障碍步态障碍中,痉挛性偏瘫步态、慌张步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滑稽步态则较为罕见。
异动症主要分布在口舌(表现为舔舌);MSA-C 型患者的异动可以累及全身。
图1 展示异动症的分布特点眼部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除了四肢之外,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可出现眼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症状。
不自主瞬目减少是PSP 患者的临床特征之一,PSP 患者每分钟瞬目次数可减少至0-3 次/分钟。
左旋多巴也可诱导出现眼球异动症,这是眼外肌异动症的表现,患者可能肢体异动不明显。
单纯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可表现为单纯的眼睑痉挛;如果患者未合并口、舌部肌张力障碍特征,则诊断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而非Meige 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在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PAF)十分突出。
临床肌张力障碍病因、临床表型及诊断要点
临床肌张力障碍病因、临床表型及诊断要点肌张力障碍定义及流行病学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导致重复运动和/或姿势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性运动通常具有模式化的扭转型,可伴有震颤,常由随意运动引发或加重,且和肌肉兴奋的泛化相关。
肌张力障碍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运动障碍疾病表型及神经系统疾病特征同时存在,是第三大常见的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多数情况下持续存在,亦可为任务特异性、阵发性及日间性。
肌张力障碍是一组不同的疾病,临床异质性大,患病率亦各异,其中累及身体单个部位的原发性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以颈肌张力障碍最常见)比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更为常见,患病率为16.4/100,000。
肌张力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局灶型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且有种族、民族和地理差异。
肌张力障碍的分类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病因学两个维度,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身体分布、时间模式和伴随特征(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或神经体征);病因学包括神经系统病理和遗传。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及临床特征颈肌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曾称为“痉挛性斜颈”,是最常见的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中年发病,多以颈部疼痛起病。
该病可累及颈部的深、浅肌肉,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常见,患者可能表现为异常的头部水平旋转(斜颈)、颈部侧倾、头部前屈(垂颈)、头部后伸(颈后倾)或组合症状。
30 - 60%患者伴有头部震颤,25%患者可伴有手部震颤(可模拟特发性震颤),通常有存在某种感觉诡计可缓解症状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好发于40 - 60 岁人群,女性多见,累及眼轮匝肌和其他眼周肌肉(含降眉间肌和皱眉肌),表现为眼轮匝肌和其他眼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间歇或持久性不自主瞬目,通常表现为双侧、同步对称,但也可不对称。
在注视、强光及紧张焦虑时加重。
可有长期性痉挛和功能性失明,可与下面部痉挛同时存在时(Meige 综合征)。
肌张力障碍
4、小舞蹈病:
两者均多发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都可有下肢步态颠簸,易跌倒等症状,都可于睡眠时消失。但小舞蹈病发
病前常有咽炎、呼吸道感染、发热等A型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有舞蹈样动作、共济失调、肌力和肌张力减退这三
联征。具体表现为近端肌肉为主的迅速的、不能控制的、跳跃式的无规律的不自主动作,面部常有鬼脸样动作,出现
噘嘴、挤眉、眨眼、伸舌等。精神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轻。肌力和肌张力减退可引起特征性的旋前肌症,一般不产
生躯干扭转样特异姿势。
5、手足徐动症:
以局限于远端肌肉蠕动样缓慢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通常不侵犯近端肌肉,亦不产生持续性扭曲、挛缩等改变。
治疗:
1、镇静剂: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硝西泮等对减缓痉挛及痉挛引起的疼痛有一定帮助; 2、抗胆碱能药:常用苯海索,2~4mg,每日3次; 3、左旋多巴: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疗效显著,较小剂量(125~250mg/天)可取得明显而持久的疗 效; 4、氟哌啶醇:可能有效,从小量开始(1mg,每日2次),逐渐增量,需注意其椎体外系反应; 5、GABA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部分病例有效,从5mg/次,每日3次开始,逐渐加量至20~30mg/d。 6、A型肉毒素注射:对局限性肌张力不全可用肉毒素A注射,注射部位选择痉挛最严重的肌肉或肌电图 显示明显异常放电的肌群,剂量根据受累的肌肉不同。疗效可维持3~6个月,重复注射有效。 7、手术: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获一定缓解。外周手术、丘脑损毁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术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早期诊别与病例分析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又称为伴有明显昼间波动的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1、流行病学: 本病起病缓慢,多于儿童期发病,少数起病于50~60岁,女性多见。 2、临床表现: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或步态,通常下肢首发,腿部首先受累,表现为 间歇性肌 肉发僵,经常跌倒,有时出现怪异步态、足屈曲或外翻。躯干肌肉也可受累,颈后仰及痉挛性也可 发生。也可合并运动迟缓、齿轮样肌强直、姿势障碍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 3、症状特点:症状具有昼间波动,晨轻暮重,一般在早晨或午后症状轻微,运动后或晚间加重,睡眠后明 显减轻或消失,随年龄增大晨轻暮重现象可不明显。 4、显著特征:小剂量左旋多巴对肌张力障碍及帕金森症状有显著疗效,且疗效持久。长期服用无需增加剂 量,且不会出现左旋多巴的运动并发症。 5、发病预后:一般发病后4~5年内肌张力障碍累及全身,20年内病情进展明显,20~30年趋于缓和,至40年 病情几乎稳定。儿童起病者,若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可能会使患儿的骨骼生长及肢体发育受到 影响,如脊柱侧弯、足畸形等。
肌痉挛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位相型α神经元轴突传导速度快,支配白肌纤维, 快速收缩肌肉,作用于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 射)。
37
γ运动神经元
略小些,其轴突止于肌梭内肌。其发出的纤维进 入前根,参与肌张力的维持和腱反射。
静态型(static)和动态型(dynam ic)
23
静态因素
UMN的血管弹性、肌肉 和其它软组织弹性
导致活动阻力的肌肉 非反射性活动
运动动作延长导致肢体 僵硬度
慢性肌肉痉挛导致僵硬 和挛缩
僵硬和挛缩导致张力
慢性痉挛肌阻力可由于:
弹力成分 (如:肌肉 横桥的肌纤蛋白/肌凝 蛋白)
弹力因素 (如:肌肉 纤维硬化和肌肉萎缩)
24
并发症
快速牵张时,膝反射激活,单突出反射, 通过Ia传入,a运动神经元激活
正常运动牵张反射被抑制,高尔基器兴奋 拮抗肌抑制主缩肌限制肌肉收缩
31
牵张反射
肌紧张
a——梭外肌,快肌, Ia类纤维
腱反射
r——梭内肌,慢肌, II类纤维。控制肌肉
最后公路原则: r环路
长度,感受器敏感。
Ib类纤维,维持张 力高、兴奋高、突触
牵张反射增强 下肢屈肌反射释放 手指丧失灵活性 肢体无力
8
UMN临床表现
异常姿势 异常运动模式 屈肌痉挛 伸肌痉挛 肌肉张力增加 僵硬 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
(痉挛)
痉挛性肌张力过高 协同运动 Babinski征 皮运动反射亢进 剪刀现象 挛缩 缓慢、用力、不协调
运动
53
患者评估
常见于 腓肠肌G/S + 胫前 肌TA 腓肠肌G/S + 胫后 肌TP 其它相关肌肉 (伸拇长肌EHL, 屈 趾长肌FDL)
儿童Jeavons综合征4例报告
儿童Jeavons综合征4例报告徐哲峰;刘占利;黄先玫;蒋春明;陈丽琼【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drugs in children with Jeavons syndrome.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drugs were analyzed in 4 children with Jeavons syndrome. Results Among the four children there were 3 female and 1 male. The age at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was from 1 to 6 years. The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is disease were brief, fast and repeated eyelid myoclonia (EM) with or without absence seizure. The typic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in two patients showed 3-6 Hz generalized spike and waves and polyspikes burst, and the eye closure and 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 helped to induce discharges and clinical events. The typictal EEG in the other two patients showed 3.0-3.5 Hz generalizedδslow wave rhythm burst. The drugs of choice for treatment was sodium valproate monotherapy in two cases, levetiracetam in one case, sod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levetiracetam in one case. During the follow-up, seizures were controlled in one case, decreased in frequency in two cases and were still frequent in one case. Conclusions Jeavons syndrome is one of the idiopathic and generalized epileptic syndromes and characterized by EM with or without absence seizure. Video EEG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Sodium valproate and levetiracetam were effective for thisdisease.%目的:探讨儿童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脑电图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
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遗传学和治疗
【作 者】ChristineKlein;潘华
【作者单位】DepartmentofNeurology,MedicalUniversityofLuebeck,RatzeburgerAllee,160,23538Luebeck,Germany;DepartmentofNeurology,MedicalUniversityofLuebeck,RatzeburgerAllee,160,23538Luebeck,Germany
4.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J], 刘丰年;张映琦;唐月玲
5.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进展和诊断策略 [J], 邬静莹; 刘晓黎; 曹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遗传学和治疗
ChristineKlein;潘华
【期刊名称】《世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006)024
【摘 要】综述目的:这篇综述概括了与基因和治疗相关的肌张力障碍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从中可发现肌张力障碍新奇基因和其位点,从而改变了分类方案,引入新的和更好的治疗措施。近期发现:目前,在遗传学基础上可区分肌张力障碍的13种不同形式(肌张力障碍1-13),近来,一个新奇基因位点在一个节段型肌张力障碍(DYT13)的家族中被检测出,从而确定了引起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面:肉毒素A难治的患者,目前可使用肉毒素B治疗;对继发的,而不是原发的肉毒素治疗失败的患者,选择性的周围神经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近来,新兴的功能外科矫正术开始出现,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最常用到的是脑深部刺激,如双侧苍白球切除术或双侧苍白球刺激术,在肌张力障碍1型的患者中,对全身且致残型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提供一种有明显戏剧性改变的疗效,神经刺激法对原发性节段型轴位张力障碍,肌阵挛-肌张力障碍和迟缓型肌张力障碍类型也有一定的疗效。小结:近来新认识的肌张力障碍的基因位点,确定的新奇基因和通过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点已经提高了我们对不同肌张力障碍的类型和肌张力障碍的不同方面的理解,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同时,深部脑刺激成为最新的治疗发展方向。
【神经系统免疫】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的肌阵挛
【神经系统免疫】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的肌阵挛1940年,Guichard等首次使用“副肿瘤”一词来描述一位子宫肿瘤患者由于肿瘤引起的多发性颅神经病。
目前认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指由肿瘤分泌的功能性肽类、激素以及肿瘤与宿主间发生反应引起的疾病。
当发生在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时,称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
PNS常有肌阵挛,斜视性眼肌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OMS)和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SPS),其中肌阵挛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
本文就几种副肿瘤综合征中的肌阵挛分类、机制、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和治疗特殊性等,综述如下。
1OMS中的肌阵挛本病最早由英国学者Kinsbourne在1962年第一次详细描述并报道,故又被命名为Kinsbourne脑炎。
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不自主、快速无节律、冲动性、多方向的双侧眼球异常运动,常波及眼睑、颈部、上肢及躯干,同时并发全身性肌肉抽搐。
1.1 流行病学肌阵挛是OMS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和诊断依据,但OMS的病因并非全因恶性肿瘤引起,可能还与感染有关。
在儿童中,OMS的副肿瘤性病因约占50%,多为神经母细胞瘤;成人中,副肿瘤性病因约占60%,主要为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
Klaas等回顾性分析了美国梅奥医学院临床中心2000-2012年诊断为OMS的21例成人患者,平均年龄47岁(27-78岁),10例男性,11例女性。
其中副肿瘤性占14%,为主要病因,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共有3例(乳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其余原因为感染。
Singhi等报道了11例印度OMS患儿,平均年龄为1.5岁(1-13岁),男女比例为5:6,4例患儿发现了神经母细胞瘤。
Pang等组织了对美国20家儿科神经病学临床中心进行OMS 发病率的前瞻性研究,他们发现每年美国确诊为OMS儿童新发病例约为0.18/1000000。
2020年肌张力障碍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1911年Oppenheimsh首次提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一词,描述具有异常运动、姿势扭转及肌张力波动变化的一种疾病[1]。
1984年国际肌张力障碍医学研究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提出了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2]。
这个定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临床医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采用。
200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了我国首个肌张力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肌张力障碍领域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
近10年来,国内外在肌张力障碍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在遗传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4-5],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代表的治疗方法在疑难病例的治疗上获得突破[6-7],对于肌张力障碍的定义、分类、诊断、评价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组的临床经验,制定了《肌张力障碍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一、肌张力障碍的定义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是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的异常运动和(或)姿势,常重复出现。
肌张力障碍性运动一般为模式化的扭曲动作,可以呈震颤样。
肌张力障碍常因随意动作诱发或加重,伴有肌肉兴奋的泛化[8]。
“肌张力障碍”可用于描述一种具有独特表现的不自主运动,与震颤、舞蹈、抽动、肌阵挛等类同;也可用于命名一种独立的疾病或综合征,其中肌张力障碍症状是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肌张力障碍是神经系统运动增多类疾病的常见类型。
肌张力障碍作为不自主运动的一种形式,常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9]。
1.缓解技巧/感觉诡计(alleviating maneuvers/sensory tricks/gestesantagonistes):用于纠正异常姿势或缓解肌张力障碍性运动的随意动作,通常是涉及受累部位的简单运动,而不是用力对抗肌张力障碍症状。
2.镜像肌张力障碍(mirror dystonia):一种对侧运动诱发的单侧肢体的姿势或运动,与肌张力障碍的特征相同或类似,常见于受累较严重的一侧肢体。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异动症
AD
16
DYT10
-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复视、间歇性痉挛性截瘫
AD
1p21
DYT9
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发作性运动/非运动诱发性异动症
AD
2q33-25
DYT8
-
成人发病,局灶性的或多灶性
AD
18p11. 3
DYT7
-
颅、颈、肢体肌张力障碍
AD
8p21-p22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AD
14q13
DYT14
-
颅、颈、臂肌张力障碍
AD
1p36
DYT13
Na+/K+ ATP酶 α 3
快速起病,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
AD
19q
DYT12
Є-sarcoglycan
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 小剂量酒精有效
AD
7q21
DYT11
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局灶型: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 障碍、痉挛性斜颈等,单一部位肌群受累。 2、节段型:Meige综合征、轴性肌张力障碍等,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3、多灶型:两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4、全身型:下肢与其它任何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的组合。 5、偏身型:半侧身体受累,一般都是继发性肌 张力障碍
眼睑痉挛的鉴别诊断
偏侧面肌痉挛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抽动症 张睑失用 迟发性运动障碍 强迫症
可与颈部肌张力障碍混淆的症状或疾病
骨科疾病 环枢椎不全脱位、颈椎间盘病变、颈部韧带缺如、松弛或损伤、获得性骨骼损伤(感染、肿瘤、变性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 后颅窝肿瘤、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眼外肌麻痹、斜视、动眼失用、局灶性癫痫 其它类 肌肉及相关软组织异常、先天性斜颈、慢性颈部疾患x线治疗后的纤维化、局部感染、歇斯底里的姿势异常
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山东医药2024 年第 64 卷第 3 期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诊断及治疗孙邡,桑艳,石娜徐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江苏徐州221006摘要:目的 总结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OM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该例患儿因共济失调及睡眠不安就诊,初步诊断为小脑共济失调,给予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支持治疗。
查胸腹CT提示后腹膜神经源性肿瘤,部分钙化;MRI提示肿瘤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诊断为OMS并发腹膜后肿瘤,遂行腹膜后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腹膜节细胞神经瘤。
术后未进行免疫治疗及肿瘤的化疗。
随访10个月,患儿再次出现OMS症状,给予免疫球蛋白及甲强龙免疫治疗,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结论 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OMS罕见,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联合免疫综合治疗为主。
关键词: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并发症;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源性肿瘤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3.014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3-0069-03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 OMS的发病率为0.18/100万,起病年龄中位数为18个月[1]。
一项对356例OMS儿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并发肿瘤的OMS 儿童的发病年龄与未并发肿瘤疾病儿童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OMS典型临床症状是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共济失调、眼阵挛、肌阵挛、睡眠障碍、激惹等其他行为改变[3]。
儿童OMS约有一半作为副肿瘤综合征发生,常并发神经母细胞瘤[4],但并发其他类型的神经源性肿瘤报道罕见。
现回顾分析1例并发后腹膜节细胞神经瘤的OMS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摘要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是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以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综合征,可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多累及上肢、躯干和颈部。
MDS的主要致病基因是ε-sarcoglycan基因(SGCE),目前该基因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MDS持续进展可致残,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
近年来,关于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文中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型、遗传学、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为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中的一种运动障碍综合征[1],临床表现是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的不同组合,肌阵挛对酒精有反应性,即酒精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2,3],可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
肌张力障碍是一组多动障碍,以持续的不自主肌肉收缩为主要特征,这种持续肌肉收缩可导致重复运动、扭转和姿势异常[4]。
肌阵挛则是一种以颈部及上肢为主的短暂"闪电样"肌阵挛反射。
MD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据估计,欧洲每1 000 000人中约有2人患病[5]。
通常在儿童期发病,平均发病年龄6岁[6]。
Raymond等[7]研究了11个家系,发现MDS发病年龄和性别有关:女孩平均发病年龄(5岁)比男孩(8岁)早,并且与突变类型无关。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7q21上的SGCE基因,然而超过50%具有典型症状及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未检测到SCGE基因突变,说明MDS具有遗传异质性[6]。
到目前为止,MD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其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很多临床医生对其了解都还不够深入,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的情况,耽误疾病的及时诊治。
文中将从M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型、遗传学、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工作及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发病机制MD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一些研究进展如下。
电生理研究显示肌阵挛对刺激不敏感;肌阵挛平均持续时间为95 ms(范围25~256 ms);没有皮质过度兴奋的特征(没有异常的C反射反应,缺乏肌阵挛前皮质电位),这些特征提示肌阵挛是皮质下起源,而非皮质起源[6],但皮质下起源具体部位未知。
目前小脑-丘脑-皮质通路越来越受到关注。
MDS患者存在异常的扫视适应[8]及异常的经典眨眼条件反射(eyeblink classical conditioning)[9],提示小脑功能障碍可能参与发病。
van der Meer等[10]对患者行头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和基于白质体素的形态学分析(white matter voxel based morphometry)发现,脑干丘脑下区的白质体积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增加,平均扩散率降低,而此区域连接小脑和丘脑,提示小脑-丘脑通路参与发病。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检查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无症状的SGCE基因突变携带者相比,携带SGCE基因突变的MDS患者的矢状窦旁小脑代谢显著增加,提示矢状窦旁小脑可能在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酒精可短暂提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能突触之间的传递,改善MDS患者的运动障碍,而SGCE基因又在小脑浦肯野(Purkinje)细胞的GABA能突触中高表达[11],这些关联可能提示潜在的小脑浦肯野细胞功能障碍的存在。
此外,一项研究记录到MDS患者内侧苍白球神经元有较高的爆发活性:具有较高的爆发频率和较低的振荡活动频率[12],提示基底节可能也参与发病。
Peall等[13]检查了4例患者的脑脊液发现所有患者的5-羟色胺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都降低,1例患者的多巴胺代谢物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降低,且MDS患者多巴胺D2受体减少的现象也有报道[14],表明5-羟色胺和多巴胺失稳态也可能参与发病。
二、临床表型MDS主要临床特征是运动症状,包括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除此之外,还可有突出的精神症状,下文将从这两方面详述:(一)运动症状MDS的运动症状包括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可单独存在,若肌张力障碍存在,其严重程度通常是轻到中度,颈部肌张力障碍和书写痉挛是最常见的肌张力障碍类型,脸、喉和躯干等部位一般不受累。
肌阵挛通常在休息时出现,姿势、动作和心理压力都会加重症状。
肌阵挛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颈部、躯干和上肢近端为肌阵挛最常受累及部位,酒精能改善症状[3,15,16]。
但Nardocci等[17]研究了11个家系,发现大多数患者可观察到上肢远端的肌阵挛。
一个荷兰大家庭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18]。
此外,Nardocci等[17]还发现在这11个家系中,多例患者有下肢的受累症状,1例患者仅有肌张力障碍的表现。
Kobylecki等[19]报道了1个明显下肢受累的家系,先证者早期即出现下肢受累,后演变为显著的肌张力障碍步态损害。
Papuc等[20]报道了1例患者不仅有持续的下肢肌张力障碍,且同时有罕见的喉痉挛症状。
Isaacs和Hedera[21]报道了说话诱发痉挛,导致患者口吃的1例病例。
这说明MDS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MDS可呈良性病程,也可发生恶化,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进展,甚至可持续发展到70岁,疾病在严重程度和发展速度方面很大程度上不可预测,可以在青春期即发展为严重的运动残疾,也可持续几十年无进展,甚至自发缓解[6,22]。
Roze等[22]研究发现22%的患者肌张力障碍症状自发改善,5%的患者肌阵挛症状自发缓解。
这提示我们在采用脑深部刺激术(创伤性治疗手段)治疗患者时,应将自发缓解的可能性纳入考虑。
(二)精神症状除了运动症状外,一些MDS家系还有精神症状,如酒精成瘾、强迫症、抑郁及焦虑相关疾患(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3,6]。
应当注意的是,这些相关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继发于疾病的运动症状,如酒精成瘾可能与SGCE基因突变相关,也可能是由于酒精能缓解症状而导致的患者对酒精的依赖性。
近年来,有关精神症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van Tricht等[23]发现除精神症状外,MDS患者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他们认为抑郁症状和语义流畅性障碍可能继发于慢性运动障碍,而焦虑症和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携带SGCE基因突变的MDS患者临床表型的一部分。
Peall等[24]研究发现SGCE基因突变携带者相比于对照组有更多特定的精神障碍,如强迫症,这也支持精神症状可能是疾病临床表型的一部分。
2016年,Peall等[25]通过更大的队列进一步证明了SGCE 基因突变患者与酒精依赖、强迫症、社交和特定恐惧症等精神障碍密切相关。
然而,2017年,Kim等[26]通过对比有SGCE基因突变和无SGCE 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现两组患者在精神障碍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故其认为精神障碍与SGCE基因突变并无明显相关。
综上所述,MDS的精神障碍与遗传有关或仅是继发症状仍待进一步研究,但毋庸置疑的是MDS患者常伴随精神障碍,临床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不可忽视。
三、遗传学2001年,Zimprich等[27]研究了德国6个MDS家系,通过定位克隆的方法鉴定了SGCE 5种杂合突变,证实了SGCE基因为MDS的致病基因。
2002年,Asmus等[28]利用序列分析等技术,分析了9个有不同遗传背景的MDS家系,对SGCE基因所有11个外显子和外显子9的剪接变体进行了测序,鉴定了6种新的突变以及1种已知突变。
新的突变分布在3、4、5、6、7外显子中。
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SGCE基因100多种不同的致病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29]、小插入/缺失[30]和全外显子缺失[31]。
在30%~50%的患者中能检测到SGCE基因的突变或缺失,SGCE基因由12个外显子组成,定位于染色体7q21.3区域。
在有阳性家族史的家族中,MDS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传递,而由于母亲基因印迹的存在,母性传递的外显率降低,故MDS多呈父系遗传[32,33]。
SGCE 基因编码的产物ε-肌聚糖是跨膜肌聚糖家族中一员,其他几个成员有α、β、γ、δ-肌聚糖,与ε-肌聚糖不同,这些蛋白的缺失可以引起肢体带状肌营养不良。
有趣的是,尽管ε-肌聚糖参与了横纹肌和平滑肌肌聚糖复合体的形成,但携带SGCE基因突变的MDS患者肌肉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28,34],同样,也没有相关文献报道肢体带状肌营养不良患者有MDS的症状。
具有较大DNA片段缺失的患者一般表现出复杂的临床表型,这是由于相邻基因同时缺失引起的[35]。
此外,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我们知道,Silver-Russell综合征(Silver-Russell syndrome, SR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与产前和产后生长迟缓相关。
有5%~10%的SRS由7号染色体的母系单亲二倍体(maternal uniparental disomy for chromosome 7, mUPD7)引起[36],mUPD7患者由于母亲印迹不表达SGCE,按理说这部分患者通常会有MDS的临床表现,然而,只有少数SRS病例报道有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症状。
如在2013年,Augustine等[37]报道了1例由于mUPD7而引起SRS和MDS的7岁患者。
SRS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出生后发育迟缓,伴有身材矮小、巨头畸形和喂养困难等特征。
若有患者同时有MDS和SRS的临床特征,应考虑对其进行mUPD7检测。
研究发现超过50%的患者未检测到SGCE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在这些患者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导致MDS的基因。
在一个英国显性家系中,Mencacci 等[38]通过连锁分析与全外显子测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KCTD17 c.434 G>Ap; Arg145His为唯一的分离变异,随后,他们又在一个SGCE基因阴性的德国家系中发现了相同的突变位点。
KCTD17基因在所有脑区中都有丰富的表达,不过在壳核中表达尤为突出,可能涉及到多巴胺能突触传递的调节。
Mencacci等[38]进一步对携带该变异位点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其存在内质网依赖性的钙信号异常,提示内质网钙信号异常可能也参与MDS发病。
Groen等[39]在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3代家系和2例散发的MDS患者中发现了RELN基因突变,他们认为RELN基因是新的MDS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