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人力资源统计学自考11467试题与答案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123资料
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8407)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 C统计分析 D统计结果2.企业人力资源期末人数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时点现象,因此被称为()。
A年末人数 B季末人数 C月末人数 D时点人数3.按用工期限分类,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
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 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 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 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4.出勤率代表的是()。
A个体劳动积极性的指标 B个体能力的指标 C个体身体健康状况指标 D个体体能综合5.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素质评价时应遵循()。
A主导因素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模糊性原则6.报告期内连续工作的日数与制度工作日数的比重称为()。
A平均工作日比重 B工作日比重 C辅助工作时间比重 D连续工作日比重7.下列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A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B上下班路途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社交时间8.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措施,称为()。
A劳动保护 B劳动保障 C劳动环境 D劳动社保9.在进行劳动环境分析时,对厂区绿化状况的评估,通常使用的指标是()。
A达标率 B超标率 C覆盖率 D完好率10.产品产量÷耗用工时=()。
A日劳动生产率 B小时劳动生产率 C月劳动生产率 D年劳动生产率11.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时间 D劳动定额12.以“工时”为单位计算,实际消耗工时只包括()。
A缺勤工时 B停工工时 C无定额工作工时 D从事有定额工作的消耗工时13.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
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真题2005年7月
2005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号:8407)其它试卷及答案见文库主页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时候,将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加工和汇总,以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总体的特征,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A、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C、统计分析D、统计结果2、为避免人力资源统计的重复与遗漏,各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统计时应遵讯循()A、在哪工作由哪统计的原则B、由人事关系在所单位统计的原则C、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D、由最初的工作单位统计的原则3、按用工期限分类,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为()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4、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代表的是()A、个体劳动积极性的指标B、个体能力的指标C、个体身体健康状况指标D、个体体能综合5、上于劳动者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是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的,个体差异的绝对性使得其群体的评价变得多维而复杂,因此,也就使得企业进行这方面的评价具有()A、数量化的特点B、模糊性的特点C、动态性的特点D、静止性的特点6、计算工作时间的通用性最强的单位为()A、以月为单位B、以季度为单位C、以工时为单位D、以工日为单位7、下面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A、工间操时间B、上下班路途时间C、医疗卫生保健时间D、社交时间8、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影响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的种种因素的集合体,称为()A、劳动保护B、劳动保障C、劳动环境D、劳动社保9、不包括在劳动保护措施项目名称表中的是()A、安全技术措施B、工业卫生技术措施C、宣传教育D、个人防护用品10、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A、1~30日B、1~100日C、1~104天D、1~110天11、工业企业在一不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为()A、劳动生产率B、劳动效益C、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D、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12、在现代工业企业生产中,由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通常用来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A、简单直线回归方程B、简单曲线回归方程C、直线复回归方程D、曲线复回归方口程13、在不定期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称为()A、劳动生产率B、劳动效益C、劳动时间D、劳动定额14、定额工时压缩率代表的是()A、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B、产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C、定额完成率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15、用来对企业员工考评进行结构分析的指标是()A、管理人员的比重指标B、履行优良率C、定额完成率D、考核面16、下列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生产奖B、运动员体育津贴C、物价补贴D、有关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17、每生产单位产品支付的工资额指的是工资产量效益的()A、正指标B、负指标C、逆指标D、顺指标18、参观学习费用属于()A、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总量指标B、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分析指标C、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总量指标D、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分折指标19、报告期经济效益指标除以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所得到的比值称为()A、单位产品人工成本B、平均人工成本C、人工成本增减率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20、没某件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是反映()A、劳动争议结构状况的分析指标B、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分析指标C、劳动争议处理情况的分析指标D、劳动争议变动情况的分析指标21、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A、统计台帐B、原始记录C、统计报表D、统计年表22、分析企汪人力资源现象之间的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方法,称为()A、预测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平衡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9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到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定的括号内。
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练习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CD5、D6、D7、C8、C9、A10、B11、C12、C13、B 14、D 15、A 16、C 17、C 18、C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3、ABCDE4、ABCD5、ABCDE6、ABCDE7、ABC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C5、C6、C7、C8、D9、C10、C11、A12、B13、C 14、D 15、D 16、B 17、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C3、ABCDE4、CDE5、ABCDE6、ABCDE7、ABD8、ABCD9、ABCDE 10、ABCDE 11、ABCDE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D5、C6、A7、B8、D9、B10、A11、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E补充:4、决定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是( D )。
A、个体素质B、个体素质的组合比例C、个体素质的组合结构D、B和C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D6、B7、B8、D9、C10、D11、B12、B13、B 14、B 15、C,A 16、C 17、C 18、C 19、A二、多项选择题1、ABD2、DE3、BDE4、ABE5、ABCDE6、ACD7、ABCD8、BD9、AD 10、ABCDE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B5、A6、D7、C8、C9、D10、C11、D12、A13、C 14、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E3、ABCDE4、ACD5、ABC6、ABD7、ABC8、ABC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B5、B6、C7、A8、A9、C10、D11、A12、C13、B 14、C 15、B 16、D 17、C 18、B 19、A 20、B 21、D补充:直接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效果,更好体现企业经济效益水平需从( B )指标进行考核。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 B )。
A. 总体B. 标志C. 指标D. 单位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 D )。
A. 全距B. 组中值C. 下限D. 组距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B )。
A. 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C. 质量指标D. 平均指标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C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B )。
A. ∑∑=0010q p q p I q B. ∑∑=111q p q p I qC. ∑∑=0001q p qp I p D. ∑∑=1011q p q p I p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C )。
A. 生活日分配统计B. 劳动生产率统计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D. 人工成本统计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身份归属问题的是( B )。
A. “为谁工作谁统计”B. “谁法人随谁统计”C. “谁拿工资统计谁”D. “谁发工资谁统计”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 A )。
A. 动态比较统计B. 人员增量统计C. 时点规模统计D. 时期规模统计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职进修者等人员的人力资源归属问题的依据是( C )。
A. “谁拿工资统计谁”原则B. “谁发工资谁统计”原则C. “为谁工作谁统计”原则D. “谁法人随谁统计”原则10. 企业人力资源包括( B )。
A. 自费脱产学习人员B. 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C. 出国探亲人员D. 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11. 主要指该企业人力资源减少的数量来自于企业现有劳动力退出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形式是( C )。
2004-2013年人力资源统计学自考11467试题及答案
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8407)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 C统计分析 D统计结果2.企业人力资源期末人数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时点现象,因此被称为()。
A年末人数 B季末人数 C月末人数 D时点人数3.按用工期限分类,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
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 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 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 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4.出勤率代表的是()。
A个体劳动积极性的指标 B个体能力的指标 C个体身体健康状况指标 D个体体能综合5.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素质评价时应遵循()。
A主导因素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模糊性原则6.报告期内连续工作的日数与制度工作日数的比重称为()。
A平均工作日比重 B工作日比重 C辅助工作时间比重 D连续工作日比重7.下列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A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B上下班路途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社交时间8.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措施,称为()。
A劳动保护 B劳动保障 C劳动环境 D劳动社保9.在进行劳动环境分析时,对厂区绿化状况的评估,通常使用的指标是()。
A达标率 B超标率 C覆盖率 D完好率10.产品产量÷耗用工时=()。
A日劳动生产率 B小时劳动生产率 C月劳动生产率 D年劳动生产率11.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时间 D劳动定额12.以“工时”为单位计算,实际消耗工时只包括()。
A缺勤工时 B停工工时 C无定额工作工时 D从事有定额工作的消耗工时13.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
广东省2024年1月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代码1146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领序存答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反映同一复杂总体在不同时期某数量方面的变动方向与变动程度的动态相对数称为A、静态个体指数B、动态总指数C、动态个体指数D、静态总指数2、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A、全距B、下限C、组距D、上限3、反映各组标志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的指标是A、强度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4、在出勤时间内由于停电、停水等原因未能从事生产工作而浪费的时间是指A、停工损失时间B、停工被利用时间C、非生产时间D、缺勤时间5、微观层面企业人力资源净增量非零而宏观层面社会人力资源净增量为零的人力资源规模变动状况,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规模的A、自然变动B、增量变动C、机械变动D、减量变动6、规定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个工日)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应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数量标准是指A、工时定额B、工作定额C、产量定额D、劳动定额7、从单个企业、单位范围内进行核算的劳动效益是A、社会整体劳动效率B、外部劳动效益C、直接劳动效益D、单个企业劳动效益8、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加班加点工资B、职工福利费用C、计件工资D、计时工资9、不仅受到各类人员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还受到各类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人员结构变化)影响的企业平均工资的变动被称为A、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B、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数C、平均公知人员结构指数D、平均工资不变组成指数10、企业在招募录用职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各种支出,包括招聘成本、挑选成本、录用和安置成本等属于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B、人力资源使用成本C、人力资源离职成本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11、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为A、职工技术培训费用B、员工的上下班交通费C、工作服费和招工费用D、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1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A、制度劳动时间B、出勤时间C、日历时间D、非生产时间13、为了使新聘用的职工熟悉业务,达到具体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业务水平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等属于A、人力资源保障成本B、人力资源使用成本C、人力资源开发成本D、人力资源离职成本14、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5、企业在计算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属于A、教育经费B、从业人员劳动报酬C、福利费用D、社会保险费用16、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指A、劳动定额B、工作定额C、产量定额D、工时定额17、反映人均工伤保险费对受伤害者生活保障程度的指标是A、工伤保险覆盖系数B、企业工伤保险系数C、工资替代系数D、生活费用保障系数18、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形成的原则,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A、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B、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争议C、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争议D、企业领导和领导之间的争议19、职工在工作时间外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性质的学习和进修的培训是A、现场培训B、业余学习C、脱产学习D、专业教育20、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从业人员提供的福利费支出指标不包括A、职工计划生育保险B、集体福利性补贴C、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D、集体福利设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11467)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C.企业 D.事业单位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C.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D.计入产品产量的废品的实际消耗工时指标11、劳动效益可表示为A.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C.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劳动产品总量的比值12、反映企业内职代会组建的普通程度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情况的指标是A.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率 B.职工代表人数及构成C.召开职代会的次数 D.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的数量13、反映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C. 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数 D.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人次数14、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A.1——30日 B.1——90日C.1——104日 D.1——120日15、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按时间顺序登记和积累原始记录资料的表册是A.统计报表 B.统计台账C.企业报表 D.原始记录1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1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人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 D.修养所1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严时间1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2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范围的是A.消毒室 B.公共浴室C.理发室 D.哺乳室21、产品产量提高而单位产品成本却下降,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非线性相关22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A.专题分析法 B.定期分析法C.预计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l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人力资源统计学自考11467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号:840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A.劳动报酬统计 B.产品销售统计 C.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D.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A.统计报表 B.统计台帐 C.原始记录 D.统计图表3.企业人力资源包括()A.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出国探亲人员 D.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A.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B.企业规模的竞争 C.资金的竞争 D.产品质量的竞争5.为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构成及变化,可按分组并编制的分布数列,然后进行分析。
A.文化程度不同空间 B.文化程度不同时间 C.技术程度不同时间 D.技术程度不同空间6.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标志是()A.人的体力水平 B.人的智力水平 C.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 D.人的文化水平7.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A.数量化 B.定性化 C.模糊性 D.动态性8.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 B.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x出勤时间C.出勤率=出勤时间x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D.出勤率=出勤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9.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10.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除提高各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外,还应增加()A.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职工工资 B.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车间的工人比重C.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工人比重 D.企业的工人人数11.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A.工时定额 B.工作定额 C.产量定额 D.服务定额12.计算生产能力,应选择()A.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B.班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C.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D.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13.企业人力资源考评范围是()A.全体生产工人 B.全体员工 C.全体基本工人 D.全体辅助工人14.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总量指标常用()表示。
59722人力资源统计学新增题库
《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11467 )注意: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3.必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能使用涂改液;4.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说明总体数量特征概念的是( c )。
A. 总体B. 标志C. 指标D. 单位 2.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拉氏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c )。
A. ∑∑=0010qp q p I q B. ∑∑=0111qp q p I q C. ∑∑=001qp q p I pD. ∑∑=1011q p q p I p3. 从劳动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民族等社会经济人口特征划分企业人力资源规模,可形成(a )。
A. 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B.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属性C. 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D. 企业人力资源的单位属性4. 小张从A 单位跳槽到B 单位,A 单位从这个月起已停发小张工资,但小张还没办理完离职手续,这个时候,B 单位还没有为小张计发工资。
则小张这个月就属于( D )。
A. A 单位的人力资源B. B 单位的人力资源C. A 和B 单位D. 待业状态5. 按照国家(或企业)制度规定应该出勤上班劳动的时间是指( a )。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制度公休时间 C. 全部实际劳动时间 D. 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6. 表明企业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增大,也表明工业企业每个生产者提供了多少新创造价值,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职工活劳动的生产成果,并且说明了企业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的效果的指标是( D )。
A. 劳动生产率的工作量指标B. 增加产值劳动生产率指标C. 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D.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指标7. 按“最大效果原则”评价劳动效益的高低的基本方法是( B )。
A. 考察企业一定时期消耗一定劳动量的获利能力的方法。
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真题2010年1月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 08407) 其它试卷及答案见文库主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 A 、劳动报酬统计 B 、劳动定额统计 C 、生活日分配统计 D 、产品成本统计 2、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A 、事业单位B 、企业C 、全民所有制企业D 、政府机构3、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总量统计范围的是( )A 、编制外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B 、经单位批准自费脱产学习的人员C 、编制内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D 、未出勤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4、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关系可表示为( ) A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B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C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D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5、考核企业劳动者应该工作的时间总量指标是( ) A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B 、日历工作时间 C 、制度工作时间 D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6、工作时间计算一般采用( )A 、以工日与月为单位B 、以工时与月为单位C 、以工日与分钟为单位D 、以工日与工时为单位 7、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 )A 、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B 、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C 、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D 、工伤事故的范围8、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经验数据估算的是( ) A 、1-2倍 B 、2-7倍 C 、3-7倍 D 、4-7倍9、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代表( ) A 、劳动生产率 B 、劳动效益C 、生产总值D 、劳动生产率实物量指标 10、劳动生产率的固定组成指数是( )A 、B 、C 、D 、∑∑∑∑110111TT q T T q ∑∑∑∑00111TT q T T q ∑∑∑∑10111TT q T T q ∑∑∑∑00110TT q T T q11、实作工时数据主要通过()A、测时获得B、写实获得C、原始记录获得D、统计台账获得12、计算个人劳动定额完成率采用的产品,不包括()A、合格品B、工人自身原因造成的废品C、非工人自身原因造成的废品D、系统设计错误造成的废品13、如果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会使企业的工资费用相对()A、不平衡B、节约C、多支付D、平衡14、下列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物价补贴B、运动员体育津贴C、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D、生产奖15、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A、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B、道德水平C、健康水平D、劳动积极性16、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为()A、人工成本B、工资总额C、劳动保护费用总额D、保险福利费用总额17、下列指标对分析产品出厂价格、观察产品盈利程度起重要作用的是()A、单位产品人工成本B、平均人工成本C、人工成本增减率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18、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C、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件数D、某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19、劳动争议件数与劳动争议处理件数的关系为()A、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B、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期未未完结件数C、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D、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期末未完结件数20、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的最高目标是()A、社会救助B、社会优抚C、社会保险D、社会福利21、下列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的来源是()A、车间报表B、统计报表C、统计台账D、原始记录22、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登记和积累原始资料的表册为()A、统计报表B、原始记录C、统计台账D、企业报表23、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A、在0到1之间B、在-1到1之间C、在-1到0之间D、在-0.99到0.99之间24、如果总量变动是各个因素变动量相加之和,则分析各个因素对总量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可用()A、因素分析法B、总和因素分析法C、差额因素分析法D、连乘因素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人力资源统计学自考11467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号:840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A.劳动报酬统计 B.产品销售统计 C.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D.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A.统计报表 B.统计台帐 C.原始记录 D.统计图表3.企业人力资源包括()A.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出国探亲人员 D.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A.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B.企业规模的竞争 C.资金的竞争 D.产品质量的竞争5.为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构成及变化,可按分组并编制的分布数列,然后进行分析。
A.文化程度不同空间 B.文化程度不同时间 C.技术程度不同时间 D.技术程度不同空间6.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标志是()A.人的体力水平 B.人的智力水平 C.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 D.人的文化水平7.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A.数量化 B.定性化 C.模糊性 D.动态性8.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 B.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x出勤时间C.出勤率=出勤时间x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D.出勤率=出勤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9.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10.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除提高各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外,还应增加()A.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职工工资 B.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车间的工人比重C.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工人比重 D.企业的工人人数11.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A.工时定额 B.工作定额 C.产量定额 D.服务定额12.计算生产能力,应选择()A.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B.班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C.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D.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13.企业人力资源考评范围是()A.全体生产工人 B.全体员工 C.全体基本工人 D.全体辅助工人14.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总量指标常用()表示。
3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码11467)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C.企业 D.事业单位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规范,称为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C.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D.计入产品产量的废品的实际消耗工时指标11、劳动效益可表示为A.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C.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劳动产品总量的比值12、反映企业内职代会组建的普通程度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情况的指标是A.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率 B.职工代表人数及构成C.召开职代会的次数 D.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的数量13、反映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C. 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数 D.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人次数14、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A.1——30日 B.1——90日C.1——104日 D.1——120日15、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按时间顺序登记和积累原始记录资料的表册是A.统计报表 B.统计台账C.企业报表 D.原始记录1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经管统计的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1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人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 D.修养所1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严时间1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2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范围的是A.消毒室 B.公共浴室C.理发室 D.哺乳室21、产品产量提高而单位产品成本却下降,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非线性相关22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A.专题分析法 B.定期分析法C.预计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l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真题2007年7月
200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码8407)其它试卷及答案见文库主页说明:本试卷和答案有的不全如16、17题。
因找不到原试卷,因此请你在书上找到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A.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总量方面 B.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质量方面C.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D.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各个方面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核心指标是【】A.人力资源素质指标 B.劳动报酬指标C.人力资源考评与奖惩指标 D.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指标3.按“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统计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其主要目的是【】A.保证资料具有及时性 B.保证资料具有条理性C.保证资料具有系统性 D.避免重复和遗漏,保证资料的准确性4.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A.不算 B.按当天加班人数算 C.按其前一天的人数算 D.按其后一天的人数算5.在企业人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中,期初人数(1),本期增加人数(2),本期减少人数(3),期末人数(4),四者的关系是【】A.(1)=(2)+(3)+(4) B.(4)=(1)+(2)一(3) C.(4)=(1)+(3)一(2) D.(1)=(4)+(2)一(3)6.在现代社会,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是【】A.人的体力水平 B.人的文化水平 C.人的智力水平 D.人的能力水平7.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范围最广的一项综合指标是【】A.能力 B.体力 C.智力 D.文化程度8.下列时间属于工作时间的是【】A.上班路途时间 B.午休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下班自愿留下作好事的时间9.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是【】A.出勤工日数 B.制度工日数 C.全部实际工日数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10.下列因素属于劳动过程因素的是【】A.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B.劳动组织制度 C.生产场所设计 D.卫生技术设备11.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538元/人,生产工人比重为75.77%,则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为【】A.16538X 75.77% B.16538X(1—75.77%) C.16538 D、16538 (1--75.77%)12.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是()A B C D13.按工时定额计算的工时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是()A B C D14.某零件定额工时为8分,工人工作l小时,完成310件产品,则完成定额工时%A.60分 B.60÷10=6 C.8×10=80分 D.60÷8=7.5分15.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范围是【】A.全体员工 B.全体生产工人 C.全体基本生产工人 D.管理人员和基本生产工人16.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计件工资 C.物价补贴17.实际工资指数的表达公式是【】A.货币工资指数×物价指数 B、加班加点工资 D.职工福利费用18(无) 19(无) 20(无)二、多项选择题21.下列人员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范围的是【】A.在本企业工作的再就业离退休人员 B临时职工 C、缺勤职工D.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的在校学生 E.临时被其他企业借用的本企业职工22.在工作时间统计中停工被利用的时间包括【】A.制度工作时间 B停工时间 C、出勤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E.管理人员的停工时间2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综合水平取决于【】A.企业组织能力 B个体素质状况 C、人力资源总体的组成结构D.人力资源的组合比例 E.企业的组织结构24.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有【】A.计划定额 B工时定额 C、企业定额 D.产量定额 E.临时定额25.下列不计人工资总额的范围的项目有【】A.奖金 B创造发明奖 C.社会保险费用 D.离退休人员待遇的支出 E加班费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广东省《人力资源统计学11467》重难点复习资料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重难点笔记资料课程代码:11467内部辅导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串讲笔记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1)对企业人力资源施行科学管理,就必须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实际情况。
科学管理的前提之一就是实事求时,一切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按实际情况办事。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开发,与利用的数量表现及有关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其发展态度和某种趋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区别(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
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对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总过程给予量化的观察和分析,在对人力资源质与量的统一研究中描述人力资源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它的变动走势和一般规律。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是包含在这个大范围内的,其与社会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区别可概括为(3)第一,研究的客体不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象与过程为研究客体的,而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则是以全社会人力资源现象与过程为研究客体。
(4)第二,研究的范围不同。
前者是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利用和使用条件的研究,而后者是社会人力资源的形成。
配置。
使用和再生产的过程。
(5)第三,研究的内容不同。
前者是研究企业劳动力的规模,构成,利用,劳动效率,劳动保护,工资分配和人员培训等内容,而后者则是研究全社会人力资源的总量和构成,从业人员的规模和构成,劳动力的使用与劳动时间的利用,劳动力工作环境安全安全与健康,劳动报酬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等内容。
(6)第四,研究的任务不同。
前者的研究除了为全社会的宏观研究提供材料外,主要研究本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而后者则是研究和阐明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现状,发民用工业,各种比便关系,社会劳动效益与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及发展变化速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8407)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 C统计分析 D统计结果2.企业人力资源期末人数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时点现象,因此被称为()。
A年末人数 B季末人数 C月末人数 D时点人数3.按用工期限分类,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
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 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 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 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4.出勤率代表的是()。
A个体劳动积极性的指标 B个体能力的指标 C个体身体健康状况指标 D个体体能综合5.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素质评价时应遵循()。
A主导因素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模糊性原则6.报告期内连续工作的日数与制度工作日数的比重称为()。
A平均工作日比重 B工作日比重 C辅助工作时间比重 D连续工作日比重7.下列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A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B上下班路途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社交时间8.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措施,称为()。
A劳动保护 B劳动保障 C劳动环境 D劳动社保9.在进行劳动环境分析时,对厂区绿化状况的评估,通常使用的指标是()。
A达标率 B超标率 C覆盖率 D完好率10.产品产量÷耗用工时=()。
A日劳动生产率 B小时劳动生产率 C月劳动生产率 D年劳动生产率11.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时间 D劳动定额12.以“工时”为单位计算,实际消耗工时只包括()。
A缺勤工时 B停工工时 C无定额工作工时 D从事有定额工作的消耗工时13.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
A工作态度进行考评 B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评C工作能力进行考评 D思想品行等进行考评14.下列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是()。
A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奖励工资 B有关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C科学技术进步奖 D有关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15.(报告期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奖金总额)×100,所得到的指标是().A百元奖金的增加值效益 B百元奖金的销售收入效益 C百元奖金实现的利税 D总奖金率16.教师负担数属于()。
A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总量指标 B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分析指标C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总量指标 D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分析指标17.用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处于同一时期职工平均人数的道德是()。
A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B平均人工成本 C人工成本增减率 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18.下列现象称为劳动争议的是()。
A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或纠纷 B职工与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发生纠纷C职工与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发生纠纷 D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19.劳动争议人数(或人次数)反映的是劳动争议的()。
A严重情况 B规模大小 C结构程度 D质量程度20.工会办学情况统计属于()。
A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统计 B工会参与企业技术进步活动统计C工会组织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统计 D职工文体活动统计21.作为企业内部报表的资料来源是()。
A统计报表 B原始记录 C统计台帐 D车间报表22.分析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认识它们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加以预测的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称为()。
A对比分析法 B分组分析法 C动态分析法 D预测分析法二、多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里。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包括()A企业人力资源与配置统计 B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 C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D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E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统计24.统计企业人力资源数量时,下列人员应该在统计范围之内的有()。
A因故未出勤但工资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 B不在编制内但工资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C劳动计划外使用的,工资不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D临时派到外单位工作其工资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E临时派到国外工作或试用期间的有本单位发放工资人员25.下列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有()。
A体能综合指标 B智力水平 C个体素质 D整体素质 E能力26.非工作时间包括()。
A上下班路途时间B工间操时间C医疗保健时间D闲暇时间E家务劳动时间27.对工伤事故的规模进行核算时,其主要指标有()。
A工伤事故次数 B工伤人数 C工伤频率 D工伤死亡率 E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28.以班组、车间和企业为对象,计算集体定额完成情况指标通常有()。
A分析计算法 B平均计算法 C综合计算法 D分组计算法 E平衡计算法29.企业人力资源奖惩统计的指标有().A受奖认识和比例 B实行奖励类别构成指标 C获奖者人均奖金额和奖金率D受处分的人数及其比例 E申诉人数和申诉率30.反映劳动争议结构状况的分析指标有()。
A一次调解完结率 B职工与企业行政提出的争议件数各占争议总件数比重 C调解完结率D某事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 E个别(或集体)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31.职工技术协作统计的主要内容有()。
A职工技术协作队伍情况 B技术协作活动阵地 C技术协作活动成果统计D全年提出技术改进的总件数 E全年奖励建议的件数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地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32.平均劳动简化率是职业技能投资效果统计的指标。
()33.人工成本统计的对象是各机关、事业单位。
()34.企业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费用,只要是直接支付给职工的,都是人工成本的统计范围。
()35.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登记手册成为原始资料。
()36.对人力资源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有计划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三种。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论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38.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
五、因素分析题(10分)39.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原因。
40.下表为某企业资料,请根据资料进行如下计算分析:(1)月劳动生产率指数以及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增加数;(2)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3)工作日常度指数(4)工作月长度指数(5 )以上各指数对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
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C 2D 3A 4A 5B 6D 7C 8A 9C 10B 11D 12D 13B14A 15C 16B 17B 18D 19A 20D 21B 22C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23ABCD 24ABDE 25ABE 26ACDE 27ABE 28CD 29ABCDE 30BDE 31ABC三、判断改错题(以下的表述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错误的,请加以判断。
如果是错误的,请就划线部分加以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确,计1分;正确地改错,计1分。
32、错。
应为: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
33、错。
应为:各种企业34、错。
应为;无论是否直接支付给职工。
35、错。
应为:统计台帐。
36、错。
应为;进度分析、定期分析和预计分析。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7、(一)简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设置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各项指标,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进行综合考评与分析,可使我们了解一个企业用人是否合理,应如何进行调整,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衡量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体能综合指标(1分):它又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两个指标。
(2)智力水平(1分):目前可以反映智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是智商。
现在有很多可使用智力测验方法(0。
5分)。
(3)健康状况指标(1分):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的这一指标,我们常以患病与否来反映。
常用的健康指标有:A发病率;B、职业病感染率(1分)(4)文化程度指标(1分):通常是通过学历来反映。
可以计算不同学历的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来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的这一状况(0。
5分)。
(5)年龄性别指标(1分):主要计算各类年龄和性别所占比例来衡量。
(6)劳动积极性指标(1分):主要又通过这么几个指标来反映:A、出勤率;B劳动定额完成程度;C 从学徒工到各级技术工人所经过的平均时(1分)。
(7)能力(1分0:现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指标来进行考查。
主要采用考试评分的办法进行。
38、(二)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是一定时期内,实施劳动保护措施所支付和实现的费用(1分)。
这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劳动保护措施的实施规模的综合指标,反映已经完成的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的工作量(1分)。
通常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是由专用基金性质的固定资产更新基金支付的,实行专款专用原则(1分)。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包括与劳动保护措施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其他有关费用(1分)。
在统计核算时,(1)设备、工器具的购置费用,应当按验收入库核定的依据计算:(1分)(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计算期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量计算(1分);(3)为了统一计算价格口径,便于检查计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在计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指标时,一般应按预算价格计算(1分)。
为了准确核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指标,须注意划清与其他费用的界限,以免造成遗漏和误算(1分)。
这些界限是:(1)划清劳动保护措施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理基金、生产基金,以及更新改造基金中的其他用途资金的界限。
(1分)(2)发放给个人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属于经常开支,并直接摊入生产费用,因此不作为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计算(1分)。
五、因素分析题(10分)39、从表中可看出,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6%(1分),增长绝对额为520千元,这是职工人数与平均工资都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
(2分)由于职工人数增加了200人,所以使工资总额增加了200人×500元=100千元(1分),使工资总额提高了100/2000×100%=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