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四章-价值观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案
讲义:
教学内容摘要:
一、价值观概述
1.什么是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为什么大公司很重视个人的价值观,其实在平时的言语和行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价值观的影子,它无处不在。当你说“我要努力奋斗,成为一个亿万富翁,过富足的生活”,“这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任何东西都无可取代的”,“我被他的勇气和正直深深吸引”时,你都在陈述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同时价值观是一种价值体系,在生命中你会将什么看成最重要的,什么让你最重视、什么让你最感兴趣,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价值观的特征
(1)主观性。人们区分好与坏的标准,包括区分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福与祸、善与恶的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尺度来进行评价的。虽然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人对客体意义的认识,对其好坏的评价却
决取于主体自身的需要。
(2)选择性。个人的价值观是人出生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儿童时期的“价值观”是模仿和吸取父母及亲近的人的言行而形成的。这时的“价值观”是照搬成人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感性形式。儿童期的“价值观”称为价值感,还不能称为价值观。只有到了青年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人才开始主观地、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
(3)稳定性。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往往不易改变,并在人的兴趣、愿望、目标、理想、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4)社会历史性。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里的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3.价值观的激励作用
马思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个人才能关注并致力于下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做的事情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反映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比如有的学生会比较重视工作带给自己多少收入,而有些学生,可能更多地考虑是否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图5-1标示了不同层次的需求所对应的价值观:
价值观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
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它带有判断的色彩,代表了一个人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对,以及什么会令人喜爱的意见。每一个求职者由于其所受教育的不同和所处的环境的差异,在职业取向上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许多场合,我们往往要在一些得失中作出选择,而左右我们选择的,往往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例如,是要工作舒适轻松,还是要高标准的工资待遇,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安稳太平;当两者有矛盾冲突时,最终影响我们决策是存在于内心的价值观,而我们自己有时对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是很清楚。
价值观是人生决策的依据,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怎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反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那么就很难做出决定,往往成为痛苦的折磨。有杰出成就的人,往往能很快做出决定,那是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何在。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在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方向性的作用,甚至往往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我们的影响。当我们有矛盾冲突、或妥协与放弃时,常常也是出于价值的考虑。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知识要点:
价值观的分类
1、马丁•凯茨的分类
心理学家马丁•凯茨找出了10种与工作有关的价值观,它们可以帮助一个
人澄清在某个工作中所能得到的回报和满足。在20世纪60年代末,凯茨(Katz 1993)不厌其烦地研究了大约250种职业,以便确定这些职业在这10种职业价值观上是如何被评定的。
这10种价值观包括:
(1)高收入:指除足够生活的费用之外还有可以随意支配的钱。
(2)社会声望:指是否受到人们的尊重。
(3)独立性:指可以在职业中有更多的自己作决定的自由。
(4)帮助别人:愿意把助人作为职业的重要部分,帮助他人改善其健康、教育和
福利。
(5)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始终有工作,不会被轻易解雇,收入稳定。
(6)多样性:所从事的职业要参与不同的活动,解决不同的问题,不断变化工
作场所,结识不同的朋友。
(7)领导力:在工作中可以控制事情的发展,愿意影响他人,承担责任。
(8)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工作:坚持所从事的职业必须是自己感兴趣的领
域。
(9)休闲:把休闲看得很重要,不愿意让工作影响休闲。
(10)尽早进入工作领域:涉及一个人是否在意进入工作领域的早晚,是否希
望节省时间和不支付高等教育的费用而尽早进入工作领域。
2、施恩分类
施恩(Edger.H.Schein)教授提出了职业锚的概念, 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者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施恩教授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跟踪调研,得出了以下八种职业锚。
(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其特点为爱自己专业的技术、职能工作,注重个人在专业技能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他们能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得到职位的提升。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他们的职业经历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被提升到那些一般管理性职位上去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能力以及相关的价值倾向。必须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
(3)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他们希望在自由度高、少受约束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想法开展工作。他们一般不是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具有这种职业锚的其他一些人则成了工商管理方面的教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