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共经济学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公共产品的经济分析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公共产品的经济分析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次优选择。按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理想的 定价方式 ,但会造成企业亏损,长期难以保证提供公共产品。 因此在成本递减行业,要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加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对不同时段或时期制定 不同价格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法



多数票决策的结果也受到选民投票策略的影响, 因而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结果 如果投票者在事先知道了别人的偏好,为了避免 自己最不满意的结果出现,会有意歪曲自己的偏 好(不诚实投票) 现实中还会出现更复杂的情况,如两选民相互协 商,共同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或互相协商,使三 方的方案都获得通过(互投赞成票)。


分析个人偏好的加总、是否存在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问题。 阿罗社会选择的两个公理:连贯性与传递性 阿罗认为,民主主义必须满足以下5个条件: 个人偏好排序的普遍相容性; 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正相关; 不相关选择对象的独立性; 无限制域; 非独裁性。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2)

如果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 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成为表达社会偏好 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的。 不可能存在一种 能够把个人对N种备选方案的偏好
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合于效益可用货币计量的项目。 基本步骤: 第一,计算各方案的效益与成本。 第二,计算各方案的益本比 。一般选择益本比大 于1的方案。 第三,确定各方案的优劣次序 最后,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最低费用选择法



适用于费用容易计算、效益不易衡量的财政支 出项目 步骤与成本一效益分析法基本相同。以成本最 低作为选择目标 困难之处是备选方案的确定,应无差别地实现同 一个目标

公共经济学教案

公共经济学教案

公共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导论1.1 研究内容和目标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学科,主要关注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学习方法和要求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教材、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二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2.1 市场失灵的概念与分类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中由于各种原因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

本节将介绍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常见分类,包括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完全竞争和市场力量失衡等。

2.2 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政府干预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造成的问题,本节将介绍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包括纠正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调节不完全竞争和恢复市场力量平衡等。

2.3 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效果评估政府干预有多种方式,如税收、补贴、管制和公共支出等。

本节将介绍不同的政府干预方式及其效果评估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章:公共财政与税收3.1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作用公共财政是指政府管理和运用财政资源的活动,包括预算、征税和支出等。

本节将介绍公共财政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财政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3.2 税收原理与税负分析税收是公共财政的重要来源,本节将介绍税收原理和税负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税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税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3 政府支出与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节将介绍政府支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以及财政政策的种类和效果评估方法。

第四章:市场与社会公正4.1 社会公正的概念和准则社会公正是指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程度,是公共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节将介绍社会公正的概念和常见准则,如效率、公平和需求满足等。

4.2 收入与财富分配的理论和政策收入与财富分配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干预的目标之一。

公共经济学应用于社会治理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应用于社会治理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应用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第一章绪论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政府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政府如何参与市场调节和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论述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2.1 法律和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

公共经济学通过对市场运行、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2.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公共经济学通过对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性质、供给和需求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提供了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案的参考。

2.3 金融和货币政策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在金融和货币政策中。

公共经济学的货币理论研究使政府能够制定货币政策,通过对流动性的影响来调节经济周期的波动,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

第三章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3.1 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包括税收、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等手段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通过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政府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更加长期和全面的视角,避免过度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

3.2 促进社会公正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限于市场运行,也包括公共服务的落实和公共意识的提升等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保障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

3.3 缓解社会矛盾公共经济学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应用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章结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充满活力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制度与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多个方面,在社会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政府应当深入挖掘公共经济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经济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

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二是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第⼀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收⼊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市场性社会⽣产活动,从事⾮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市场性社会⽣产活动:政府为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以不盈利为⽬的,从事⽣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层次是中央政府;第⼆层次是⼴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公共部门,⼴义政府+⾮⾦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义公共部门。

统⼀公共部门+政策性⾦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为三个层次:第⼀层次,研究财政收⽀;第⼆层次,研究财政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了什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也看成⼀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为能否实⾏最⼤化进⾏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些主要分析⼯具也被公共经济学⼴泛使⽤。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

10:05:50
• 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收 益曲线(MPB),供给 曲线是社会边际成本曲 线(MSC)。U点是市 场上的均衡点。 • 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 社会边际效益曲线为 MSB=MPB+MEB,使 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 是MSB=MSC,帕累托 最优的点应该为V点。 •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 况下,该物品或服务的 生产和销售趋向于不足。
10:05:5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外部性的体现?
10:05:50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 正的外部效应→供给不足 • 负的外部效应→供给过量
10:05:50
• 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10:05:50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 1、外部效应的概念 • 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 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 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的现象,换而言 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 成本或效益。
10:05:50
事例:黄海小黄鱼
• 生长在黄海和东 海之间的小黄鱼 以其肉嫩味美而 闻名于世。
10:05:50
• 从2007年开始,消失30年的小黄鱼鱼汛,重新出 现,此后逐年初呈旺发之势。 2008年1月6日8时, 面对满舱金灿灿的小黄鱼,石浦延昌渔业队码头 上周昌根老大眉开眼笑。周老大笑着说:“一网 打上35万元小黄鱼,这样的好渔汛已经多年没有 碰到过了。”
10:05:50
外部效应的类型
10:05:50
• 1.市场机制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私有财产权极大地刺激人们为自身利 益而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 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 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 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于是,当私人边 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 当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正外 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利息、就业与货币通论》 1959年马斯格雷夫《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
完整最新ppt
9
四、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 联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 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 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即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定
完整最新ppt
7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 配置和分配的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的经济 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公共经 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最新ppt
13
5.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一方面从非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也向其他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渗透
具体地讲,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 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 内容;二是关于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 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完整最新ppt
10
2.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 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第9章 税收原则 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第11章 税收效应 第12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3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第14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第15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公共经济学教案(2章)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教案(2章)PPT课件
第二,规定权利种类和内容:公民政治权利、人身自由和人 格尊严,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财产权利等;
第三,规定权利行使的方式和途径:直接的与间接的、实体 的与程序的、个体与组织、政府与社会等
第四,健全权利享有和行使的物质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特 别涉及公共服务方面等;
第五,提供权利救济和保护,使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免于妨碍 和侵害;
19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1.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2. 对公平与效率先后次序的三种观点:
效率优先论:分配过程公正论:罗伯特·诺杰克公正论 公平优先论:分配结果公正论:效用论、罗尔斯公正论 公平与效率最优交替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相互交替: 阿瑟·奥肯,凯恩斯主义等。
11
2.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促 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促进和实现公 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12
制度化的关键是法制化,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法制建设——法律确定 权利,权利实现利益
第一,确定权利主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4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 现实质平等,即不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确立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法律制
度,在法律上实现人人平等; 第二,确立底线公平,实行最低标准保障、最低限度
保护,消除绝对贫困和边缘化;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缩 小差距,消除不合理差别,逐步实现实质平等;
17
18
第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 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完善司法和工作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 司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 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公共经济学笔记整理

公共经济学笔记整理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一、资源配置的方式(一)【帕累托最优状态】(08名解) ----经济学的效率,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做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二)【社会总收益TSR】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产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三)【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四)【摩擦性失业】由于技术、季节等原因,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五)【资源性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或工作条件造成的失业。

(六)【非自愿失业幅度】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却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七)资源配置的方式(09 简答):1、传统社会的习惯( 1 )习惯的定义: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惯例。

( 2 )习惯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习惯支配的传统社会中,用世袭分工制度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习惯作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与延续。

习惯窒息了社会的创新,导致传统社会发展缓慢。

2、命令(政府)机制( 1 )定义:【命令机制】主要是指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决策的资源配置方式。

( 2 )适用条件: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时期,命令机制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法。

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必然造成经济决策权的集中和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度,影响社会福利的增进。

3、市场机制:(1 )定义:【市场机制】是指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制度决定的资源配置方式。

( 2 )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3 )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①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点: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

②市场是一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互相竞争,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③价格调节生产:均衡——不均衡——均衡(4)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下的解决途径: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影响供给变化的“其 它条件”主要因素:
1、生产要素的价格 2、生产技术 3、商品市场生产厂 商的数量 4、其它商品的价格 5、政府的税收和扶 持政策 6、生产者对商品未 来行情的预期
3.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
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 ,某 一市场中商品的需求量正好和相同 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这时的商 品数量叫做均衡量。这时供给双方 都能接受的价格叫做均衡价格,即 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 的价格。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的点叫做均衡点。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是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
家庇古(屁古税),庇古指出,如果存在外 部经济的话,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将不是帕累 托最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部正效应 外部负效应 公共资源问题
2.1.2
外部效应的分类
正的外部效应:市场交易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 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其核心: 该产品或服务的 私人边际收益( MPB )少于社会边际 收益(MSB),亦称之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 负的外部效应: 市场交易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 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其核 心: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MPC)小于社会 边际成本(MSC) ),亦称之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 济。
图中阴影YXVR部分表示增加疫苗接种者所得到的社会效 益。类似的如政府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
(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 以此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 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 将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 等的最佳水平。 (2)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消费 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 消费。
3.社会制裁(Social anction)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资源配置理论〔22〕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构造、产业构造和技术构造以及地区构造,以优化的资源构造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根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那么:效率与公平效率原那么: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

〔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帕累托改良: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一、主体〔61-68〕一〕政府政府的根本特征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根底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

【课税优势;制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本钱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构造,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002 公共经济学 第二章 (2)[26页]

002 公共经济学 第二章 (2)[26页]

2.1.3 经济学指导资源优化配置
因为资源稀缺,所以对资源的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经济 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 欲望的科学。 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即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事实上,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和为谁生产,在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样的重要而 且是永恒的问题。 一个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无论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还是为谁生产都取决于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工人、发明家、管 理者和政府官员的共同作用,只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各方 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有别而已。
2.1.2 人类欲望和资源稀缺性
时下,对于“民生”的全新界定,简言之就是“四个基 本”: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 能力、基本权益保护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能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分层次”举措提供理论佐证。他认为, 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照五个层次逐级递升。 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 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求; 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求;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2.1.1 经济资源及其分类
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包括具有一定教育、知识、文 化水平的劳动者数量,更重要的表现为创造、发明能力。如企 业员工素质,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 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主要指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和 管理组织,它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风险意识和创新水平的企 业家做基础。 如果管理水平高,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效益就好;相反, 效益就差甚至会破产倒闭。这种资源具有风险性。
2.2.1 价格机制配置稀缺资源
计划方式又可以称为计划经济,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支撑的,指 整个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依靠政府的一系列计划来实现。计划配 置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以下是我为您梳理的《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笔记: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的学科。

- 研究的范围:公共选择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共经济政策和公共经济制度等。

- 方法:分析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政策评估。

第二章:货币和公共财政- 货币的功能:交换手段、计价单位、价值储存工具、债务偿还手段。

- 货币的供给: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

- 公共财政的功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 公共财政的工具:税收、债务和政府支出。

第三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等。

- 外部性的类型: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 政府干预的方式:修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收入再分配、实施经济调节等。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体理性行为、市场失灵、政府行为和集体决策。

-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模型:混合模型和纯公共品模型。

- 政府干预的限制:信息不对称、政治和利益团体等制约因素。

第五章: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的效率:帕累托效率和康托效率。

- 公共财政目标的选择: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权衡。

-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

- 超额课税原理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基础。

第六章:土地与城市经济- 城市的特点:外部经济、内部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 土地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移动性和异质性。

- 土地经济:地租理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

以上是《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章节内容的简要总结。

完整的笔记需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详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


T

E

C







01234567 纸张的产量(吨)
用MEC解释负的外部效应 如何扭曲资源配置
MSC=MPC+MEC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MPC<MSC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
过多状态。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元 ︺

0
MPC+MEC=MSC
G
B
10
A
S=MPC
D=MSB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2.2.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 ,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 来的社会边际效益MSB。
事例:疫苗接种——其他人减少接触感 染的机会——整个社会因此受益
外部边际效益
第2章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Objectives:外部效应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内在化; 政府的矫正措施。
外部效应(Externality)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 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 有的报酬的现象。
问题: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 据的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
特征:MEC=税额 事例:对造纸行业征收污染税
矫正性的税收
事例:纸张生产——污染环境——第三 者成本(利益受损)
外部边际成本
Marginal external cost 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外部性的发展进程
▪ 2.1.2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 1. 马歇尔“外部经济”概念的拓展
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林·扬指出了马歇尔外 部经济思想的局限性,阐述了动态外部经济的观 点。扬认为马歇尔将规模经济源泉归结为外部经 济的自然增长,即产业内一厂商规模的扩大取决 于该产业的发展。扬提出动态外部经济的观点, 在具有外部经济的领域中,存在着“新产品出 现——新产业诞生——新外部经济——另一代新 产品出现——另一代新产业诞生——规模经济” 自发的报酬递增循环现象。
▪ 边际社会收益(MS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整个社会所获得的增量收益。
2.2 外部性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1 外部性的效用函数与外部性存 在的条件
▪ 假设一: 当边际外部成本MEC=0,边际外部收益
MER=0时, MPC=MSC,即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会成
本; MPR=MSR,即边际私人受益=边际社会收
这种报酬递增循环现象,是“市场规模——劳动 分工——报酬递增”迂回生产机制作用的结果, 降低了生产的单位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 大了市场规模。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收益递 增与长期增长》一文中发展了马歇尔外部经济思 想中的知识外溢效应,构建了竞争性动态均衡模 型。罗默构建的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把技术进 步看作是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运 用知识外溢效应解释了报酬递增现象。
▪ 边际社会成本(MS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整个社会所必须支付的追加 成本。
▪ 边际私人收益(MP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厂商所获得增量收益;
▪ 边际外部收益(ME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厂商之外的其他居民和厂商 获得的增量收益;
▪ 张五常主张用合约理论代替外部性理论,认为: 一,合约就是当事人双方在资源情况下的某些承 诺。二,由于交易与生产的情况、制度安排、合 约规则的执行与谈判等因素的差异,使得不同合 约安排会有不同的交易费用。三,由于在现实经 济生活中,人们所掌握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完全性 与不对成性获取完全信息的可能性小且成本昂贵。
2.3 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 2.3.2 正外部性:产量不足和社会福利损失 ▪ 在正外部性中,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量,
厂商之外的其他居民与厂商获得的增量收益是边际外部收 益MER。MER曲线表现为不变的固定值或呈现递减趋势 两种情况。如下图:
2.3 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 2.3.2 正外部性:产量不足和社会福利损失
2.2 外部性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1 外部性的效用函数与外部性响 U A 并受A控制的活动,其中i 1,2,...., n;
B
Y1
影响 U
A
并受B控制的活动。
则A的效用函数为 U A
A
U
(X1 ,
X 2 ,...,
Xn
B
, Y1 )
某人或某一厂商A的效用U A 既受A所控制的活动 X 1 ,
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H·奈特发表了《社会 成本解释中的一些谬误》一人,认为通过稀缺资源的产权 界定,可以避免外部不经济。奈特认为庇古忽视了私人产 权的约束作用,并未真正理解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 本之间的关系。其逻辑缺陷是在取消私有产权对市场供求 关系约束作用的同时,指责市场不能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 是互相矛盾的。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H·埃利斯和 费尔纳在《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一文中,研究了非专用性 与外部性的关系。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无效率的产权 制度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是污染等问题产生的根源。
2.1 外部性的发展进程
▪ 2.1.3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2. 张五常的合约理论 ▪ 1970年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合约结构与
非专有资源理论》一文中,对外部性理论进行了 批判。认为每一经济行为都有外部效应,产生大 量外部性的原因主要是:一,当事人缺乏签约权; 二,合约存在,但合约条款不全面;三,有些条 款不知什么原因与一些边际等式不相符。
则厂商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量, 除了自己获得边际私人收益外,厂商之外的其他 居民和厂商在没有支付边际外部成本的情况下, 也获得边际外部收益,存在正外部性。
2.2 外部性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2 外部性的表述
▪ 外部性是指某厂商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外部强制 性影响,使得其他居民和厂商在没有得到任何收 益的情况下却支付了成本,或者在没有支付任何 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收益。厂商追求自己受益的经 济行为,除了自己支付私人成本之外,还使其他 居民和厂商在没有获得收益的情况下也被强制的 支付了外部成本,我们称为负外部性。厂商支付 私人成本、获得私人收益的经济行为,使其他居 民和厂商在没有支付成本的情况下,却获得了外 部收益,我们称为正外部性。
益。则不存在外部性。
▪ 假设二:
当边际外部成本MEC不等于0,或边际外部 收益MER不等于0时,MSC=MPC+MEC,即边际 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MSR=MPR+MER,即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收 益+边际外部收益。则存在外部性。
2.2 外部性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1 外部性的效用函数与外部性存 在的条件
2.1 外部性的发展进程
▪ 2.1.2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 2. 庇古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在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中,以庇古“外部 不经济”和“外部经济”概念为基础,考察了垄 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受害者行为与外部性、社会 福利与外部性等问题。
▪ 3. 基于产权分析的外部性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 2.3.1 负外部性:产量过剩与社会福利损失
上图中横坐标表示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Q,纵坐标表示 产品的价格P。由于需求曲线上每一个点与产量相对应的 价格也是边际收益,因此需求曲线D与边际收益MR曲线 重合,即D=MR;假设边际外部成本MEC是一个常数, 在负外部条件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 成本之和,即MC=MEC+MPC,边际成本曲线MC与供给 曲线S’重合;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与均衡点E’,表 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在E’点上,均衡产 量Q’就是符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产量。
2.1 外部性的发展进程
▪ 2.1.3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1. 科斯的产权界定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H·科斯在《社会成本问
题》一文中,运用零交易成本模型和正交易成本模型,提
出通过产权界定从市场角度纠正外部性问题的观点。科斯
指出:一,交易是有成本的;二,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
下,只要把外部性的责任界定给施加外部性损害的一方或
X 2 ,..., X n 的影响,也受其他人或其他厂商B所控制的活动
B
Y1
的影响。其中
B
Y1

U
A
的影响,我们称为B对A的外部性。
2.2 外部性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1 外部性的效用函数与外部性存在的条件 ▪ 厂商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成本分为私人成本和
外部成本;获得的收益分为私人受益和外部收益。 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之和为社会成本,表示单个 厂商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本;私人受 益与外部收益之和为社会收益,表示单个厂商的 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 ▪ 边际私人成本(MP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厂商所必须支付的追加成本; ▪ 边际外部成本(ME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生产量,厂商之外的其他居民和厂商 所必须支付的追加成本;
▪ 假设三: 当边际外部成本MEC>0,边际外部收益
MER=0时,MPC<MSC,即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 会成本。则厂商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 生产量,除了自己支付边际私人成本外,厂商之 外的其他居民和厂商在没有获得边际外部收益的 情况下,也支付了边际外部成本,存在负外部性。
▪ 假设四:
当边际外部收益MER>0,边际外部成本 MEC=0时,MPR>MSR,即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社 会收益。
2.有了交易成本概念就不需要外部性概念。
▪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条件下,交易空间、交易 次数、交易数量可以无限扩大,事实上,在交易 成本为正的现实约束条件下,包括价格搜寻成本、 市场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等市场交易成本,制 约着市场范围的无限扩大。3.传统外部性问题的 实质是交易成本问题,即节省界定产权的成本与 减少产权界定不清引起的经济扭曲之间的两难冲 突问题。杨小凯主张用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 费用来替代外部性概念或将外部性内生化。
2.1 外部性的发展进程
▪ 2.1.3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3. 杨小凯的交易成本理论

1991年澳大利亚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在
《经济增长的一种微观机制》一文中指出,所有
的经济问题的本质都是交易费用问题。他指出:
1.依据科斯的观点,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
不同的产权安排都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 在上图中,横轴表示某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产 量,纵轴表示边际外部成本MEC.在(a)中, MEC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 MEC呈递增趋势;在(b)中,MEC曲线与横轴平 行,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MEC是一个固定不变 的固定值;在(c)中,MEC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MEC递减。负外部性中的 边际外部成本MEC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造成 产量过剩和社会福利损失。
▪ 在上图中,横轴表示某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 纵轴表示边际外部收益MER。在(a)中,MER 曲线与横轴平行,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MER是 一个固定不变的固定值;在(b)中,MER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MER递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