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名著导读《谈美》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整书阅读 课件

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整书阅读 课件
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4 名著导读
朱光潜《谈美》
单位:广西桂平市第三中学 教师: 李燕霞
什么叫美?朱光 潜在《谈美》中说 “美不仅在物,亦不 仅在心,它在心与物 的关系上面;但这种 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 般人所想象的,在物 为刺激,在心为感受; 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 表现情趣。”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了解《谈 美》的主要内容
人生的艺术化——实现完美人生
完美的人生就是要追求实用的活动、科学的活动、 美感的活动平均发展,就是要让真善美均衡发展。
在人生之路上: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在开场话中说“我希望你把你自己 所想到的写一封回信给我”。通过学习探讨, 我们对“美感态度是什么、美与实际生活的距 离、创造、人生的艺术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在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朱老先生写一 封回信,可以谈谈你们的感受或收获。
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为学习服务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情感目标: 学习朱光潜的“免俗”的审美精神,提高审美
鉴赏பைடு நூலகம்创造能力,培养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谈美》中精辟的见解层出不穷,请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们最喜欢的观点或 句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欣赏,说说你们 的感受。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悟读材料
(四)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玩味一首诗、一幅画 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 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 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 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 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它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 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 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 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小时的睡眠的。
(1)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 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01
美是什么?
关于美的理解
“美是什么”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经常说“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通过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让生命与美不期而遇
感受人生之美
•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 灵的创造。
• 朱光潜的《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是朱光 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 “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 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 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 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为何免俗
势力场上如果缺少高尚的道
德依托,便容易精神堕落。如果
只是求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
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个人
的精神空间。
返回
怎样免俗
“免俗”即是对“利害圈”和物 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 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 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 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 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返回
为何培养
培养美感的态度和审美 的眼睛,虽没有什么实用的 价值,却可以“免俗”,可 以净化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怎样培养
至于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 学会超越和玩味,在审美过程中 求得“直觉”和“形象”。“美 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 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返回
个性体验 看到这么诱人的草莓,同学们有何
“主题阅读” “课内带课外”
《谈美》导读/ READING
1
走近作家及作品
2
目录/Contents
3
《谈美》内容及主张 审美现象和规律
4
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 走近作家作品
自主学习任务群
朱 生卒年月
光 身份地位 人生经历
潜 主要作品
生卒年月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
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世于
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
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
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
学老人”。
返回
身份地位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 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返回
人生经历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ppt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ppt

一、惊鸿一瞥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 学的、美感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 的距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 感与快感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 赏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书信寻常体 谈美精彩篇
——《谈美》导读
• 美学带着一份高雅与神秘躲在云端, 它像一朵高山雪莲,又似一位深宫佳人, 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美学大师朱光 潜,却用他的书信体美学著作——《谈 美》,轻轻松松地把我们领进美学的园 地,并让我们畅快淋漓地遨游其中,欣 赏美学所呈现出的奇特风景。那么这到 底是怎样一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神奇呢?
二、探美寻奇
• 1、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 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 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三峡大坝 • 枯藤老树昏鸦
• 2、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 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 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 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 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 木房屋固然比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 里的倒影美。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 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 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 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 不以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 纱,便见得很美丽。
5,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 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 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 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 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3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39张PPT)

三、“联想”与“心境”联合作 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诗歌作品中,许多“移情”现象大多 是由联想作用和心境作用同时融合在一起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一回中,林黛玉所感喟的“花谢花飞花 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移情诗句也 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境和“葬花伤 己”的联想的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谢谢
象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生活在“烽火连三月
”的乱世,目睹百姓因“安史之乱”而流离 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城春草木深”的 荒凉景象,因而会产生一种忧虑、悲哀的“ 心境”。他怀着这种心境来看花,自然而然 会产生“感时花溅泪”的移情现象。兼之音 信不通,“家书抵万金”,对家中妻子儿女 的牵挂和强烈的思念,也会使杜甫内心怀有 撇下妻子儿女孤身浪迹宦游的恨别“心境” ,这时鸟儿的啼叫也会让他感到心惊,于是 产生了“恨别鸟惊心”的移情现象。
合作探究(辩一辩 熟
) 读 结合平时诗文鉴赏实践,谈谈你对“
距离产生美”的理解。

题西林壁

宋代 苏轼
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入庐山(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距离产生美
距离是指事物和 人的实际利害关 系之间的分离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飒飒西风之中的菊花,是词人 自己在爱情生活方面不如意而产生 的离愁别绪。
物我同一
美感的产生是我的情趣 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
由我及物——把我的感情移注于物 由物及我——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移情于物作为文艺审美,文气创作 中的现象和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18张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18张
朱光潜《谈美》
——名著导读
作者介绍
• 朱光潜(1897~1986年), 笔名孟实、盟石。
• 安徽桐城人。 •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教育家、翻译家。
•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 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著作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 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等。
提问:哪句话能表现“谈美”的必要?
美就是免俗,不实际,超越利害,在“无所为
而为”中净化心灵,使人格得到提升一切事物。
华章品读二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 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数千年前的《采采卷耳》和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还能在我们心里点燃很强烈的火焰,虽然在当 时他们不过是大皇帝脚下的不知名的小百姓。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 车书;曹孟德带80万人下江东,舢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 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还有什么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 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 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 们也努力散布几点灯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明确:艺术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 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 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 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 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高一语文课件:人教版 必修4 名著导读 《谈美》 (共25张PPT)

高一语文课件:人教版 必修4 名著导读  《谈美》 (共25张PPT)

作品比较:
1、《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写于1932年(35岁)在英国留学期间,是《文
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他以书信体的形式把西方各 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和鲜 活的审美现象结合起来,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起到 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2、《谈美书简》
写于他82岁高龄之际,也是书信体,但语言的 通俗性不如《谈美》。“语文新课标丛书”入编的 是《谈美书简》,而我们今天介绍的是《谈美》。
《谈美》概要:
1、《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4、《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5、《“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美感与联想 6、《“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7、《“情人眼里出西施” 》——美与自然 8、《“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10、《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1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12、《“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1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生活艺术化 艺术术人生
作业: 课后阅读《谈美》
原著。
品读美学经典, 追求艺术人生
——朱光潜《谈美》导读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省桐城人,笔 名孟实、盟石。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 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 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是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 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 古通今,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 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 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谈美 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 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 部美学史著作。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ppt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ppt
名著导读《谈美》
作者介绍
• 朱光潜(1897~1986年), 笔名孟实、盟石。
• 安徽桐城人。 •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教育家、翻译家。
•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 • 建国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
让我们怀着问题来欣赏《谈美》一文: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
就具备的吗?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
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
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 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 由会存在吗?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 心”——艺术与游戏》
6、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 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 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 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 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 验。——《“灵魂在杰作 中的冒险”——考证、批 评与欣赏》
7、(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 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 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 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 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 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 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 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 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 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 然 。 ——《“ 情 人 眼 里 出 西 施”——美与自然》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让我们怀着问题来欣赏《谈美》一文:
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的、科学的、美感的》
2、美和实际人生有一 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 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 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当局者迷,旁观 者清”——艺术和实际 人生的距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论美》 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论美》 课件  (共37张PPT)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论及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么 关系?
2、作者的观点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文 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励和希 望?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比较分 析下列哪一个句子表达了文章的
主要观点。
⒈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 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⒉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1.下列有关作者观点的论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 现于意识,所以当我们进步停顿时,索性不用功,仍 可以于无形中收获效果。 B.作者认为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是潜意识,所 以我们无法察觉到自己的潜意识。 C.作者认为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虽是突如其来的,却不是毫无准备的。所以只要努力 下功夫,灵感就一定会出现。 D.作者通过列举王羲之与罗丹的例子,得出“艺术 家还应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才会有更深厚的 修养。”所以,艺术家可以把在别种艺术中得出的意 象,沉在潜意识中去酝酿一番,从而在本行艺术中有 所收获。
⒊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 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⒋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论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外在美
颜色之美
胜于
形体之美
“美” (对比)
胜于
行为之美 内在美
品德之美
(最为重要)
美犹如盛夏的 水果,容易腐 烂而难持久
(比喻)
美德好比宝石, 在朴素的背景 下反而更华丽
的移情诗句也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境和葬花伤己的联想的联合作用下而产生定风波定风波声声慢声声慢胡经之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PPT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仔细思考
01
02
03
04
05
何为美? 免俗,不实际,超越 利害,在”无所为而 为“中净化心灵,使 人格得到提升一切事 物。
艺术等于人生吗? 为什么说艺术源于生 活且高于生活?
说说你发现的美? 对于这些美你有什么 感受?
美感和快感是否一样? 我们如何欣赏美?
你美不美?为什么?
名家点评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 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

• 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 美感与快感。


• 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 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
移情现象
找出下面句子手法上的共同点
未及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深山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朱自清
“联想”与“心境”联合作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诗歌作品中,许多“移情”现象大 多是由联想作用和心境.作用同时融 合在一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产 生的。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 飞燕泣残红”一回中
林黛玉所感喟的“花谢花飞 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 怜?”的移情诗句
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 境和“葬花伤己”的联想的 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第十四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第十五章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课件(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课件(4)

的确是艺术的衰落现象。——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

精品PPT
• 12、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 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 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 式。……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 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 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 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 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 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 化。——《“从心所欲,不逾 矩”——创造与格律》
精品PPT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 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

•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 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 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 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 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 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 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 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 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 美概念。
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
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
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
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
“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
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
表现、研究中给予否定的。我们突破
禁区,表现在创作要表现它,研究中
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讨论。
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
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
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
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谈美》课件必修4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谈美》课件必修4
③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与想象又是什么关系呢? 文艺作品都必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 这综合上面见出。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既综合之 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
④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的起源都是 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 范律。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古 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 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第一部分 “美感”是什么 篇目: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由此,探知美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 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 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 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 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美的欣赏,是把自然艺术化,即人 情化和理想化。
第三部分 “艺术”与“人生” 篇目: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最后一篇,朱光潜先生和我们聊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他说: “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赠予读者一句话:“慢 慢走,欣赏啊!”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 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 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 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 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2020
书信寻常体,谈美精彩美? 这些是美吗? 感受人生之美
朱光潜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 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 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 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 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文 艺心理学》《谈美》《谈美书简》等。他90年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 中国美学事业,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 的距离之外去看。
•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现象或诗句加以简要分析。
1、距离产生美
• 文中举例:
•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 •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钱塘苏小是乡亲“
经典语句品读
•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 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 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01
美是什么?
关于美的理解
“美是什么”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经常说“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通过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1、香港大学求学期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PPT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让我们怀着问题来欣赏《谈美》一文: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
就具备的吗?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
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
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 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 由会存在吗?
——《“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内容分段浅析
•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 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
•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
•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 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阅读思考答案(一)
作者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
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
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
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
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这些不同态度,作者指出
•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 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 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 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 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 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 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周实 《齐人论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1月第1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
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 15、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 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情趣愈
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
化。——《“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 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
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 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
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 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 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
❖2、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 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 生的距离》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 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浅
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
物者亦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 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
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 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
念。——《“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 化》
第五页,共四十一页。
❖ 4、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
远。……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 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 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 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艺术虽伏根于 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 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 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 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大人者不失其赤子 之心”——艺术与游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17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17张
• 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 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 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之一。
• 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译著 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 前进的道路。
内容简介
科学的、美感的》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 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 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美感经验 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 化》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 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 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如果自己觉得 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 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
那些年的中午,每逢我从图书馆抄近路回宿舍,总会看到朱先生独 自静坐在青石板上,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先生 对后生的爱,听着让人动容。那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先生 家索要钱票。先生乐善好施,家门大开,从他悟彻一切的目光中可以 知道,朱先生不问得失,完全是一位打碎了算盘的人。
大三的时候,我从燕南园独自穿行,途经那段残垣,先生又一次隔 着矮墙,送过一枝小花。
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 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 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 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 真正的美感的经验。——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 险”——考证、批评与欣 赏》
(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 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 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 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 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 然。——《“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探知美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 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 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 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 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美的欣赏,是把自然艺术化,即人 情化和理想化。
③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与想象又是什么关系呢? 文艺作品都必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 这综合上面见出。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既综合之 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
④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的起源都是 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 范律。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古 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 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神都注在古松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这就是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谈实用的态度和科学的态度, 主要是为了说清什么是美感的态度。朱光潜先生谈道:“在实用的 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 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 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2.美的创造 九至十四篇主要谈美的创造。 ①艺术与游戏。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 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 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 尘莫及了。
②艺术的创造必定使用想象。关于创造,书中给出这样一个简 洁的定义:“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可以分 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他谈道:“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 ‘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 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 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全书由十五篇短文组成,前六篇谈“美感”是什么,七至十四 篇谈“美”是什么,最后一篇谈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也就是谈“美”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如果你努力,就可以到达。
⑤创造与模仿。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 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其创 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⑥天才与灵感。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杜工部尝自道 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灵感”,就是杜工部所 说的“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据杜工 部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
第二部分 “美”是什么 篇目: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1.朱光潜先生以对于古松的三种态度,来深入浅出地谈美感经 验是什么
面对同一棵古松,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却有截然不同的三种 态度。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以善为最高目的。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 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而画家看古松,是把全副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美的欣赏 七、八两篇主要谈美的欣赏。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完全在 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为了诠 释这一点,书中用六条垂直线和两条曲线的图给我们做了直观的展 示,从中得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一是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 创造性,也就是说,“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二是心灵把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却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 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名著导读
《谈美》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 1932 年夏,莱茵河畔。1932 年的中国, 战火正开始蔓延。这个时候,还要“谈美”?在《开 场话》中,朱光潜先生谈到了这个问题:“是的,我 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我坚信情 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 ‘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 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2.美感经验如何才能体会得到呢 作者给我们出了两个主意:跳出来和钻进去。在谈到创造与情 感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用来诠释和归纳:“诗人对于出于己 者须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所谓“跳出来”, 就是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所谓“钻进去”,就是移情
作用。关于宇宙的人情化,朱光潜先生归纳:“美感经验中的移情 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 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 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第一部分 “美感”是什么 篇目: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3.哪些不是美感经验呢 快感不是美感。联想不是美感。考据、批评不是欣赏。 朱光潜先生对前六篇做了小结: “美感是什么呢?从积极方面说,我们已经明白美感起于形象 的直觉,而这种形象是孤立自足的,和实际人生有一种距离;我们 已经见出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关系,知道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
共鸣,才见出美的形象。从消极方面说,我们已经明白美感一不带 意志欲念,有异于实用态度;二不带抽象思考,有异于科学态度; 我们已经知道一般人把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 经验是一种大误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