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毛沟中学彭清江

尊敬的各位老师:

今天我的课将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辅助设计。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我首先来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主要分为三点:教材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材定位

本课是“造型﹑表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了解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质感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教学目标

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

1、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2、是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肌理和质感简单的制作方法;肌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

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知识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已经对线条有了初步的学习,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手绘线条的艺术表达奠定了知识基础。

3、认识能力。七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但是抽象能力相对较弱。不过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结合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力来弥补学生抽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感受手绘线条的创造与表达。

三、教法学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我的教学方法则是源至于我的教学理念,我以新课标当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重视他们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根据我这样的教学理念,那么我将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结合教材与学情具体分析设计如下,他们分别如下:体验法、欣赏法和讨论法,而与之相结合的是尝试、感受、自主探究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方法。

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多么多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会落实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部分:引入新课、传授新知、实践体验、拓展延伸、以及最后小结作业。先来看引入新课。

教学资源:百度图片、羽毛、布料、毛线

四、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

(一)观察比较

木头、铁片、瓷器、饮料瓶、水晶玻璃瓶、陶瓷、布料、花朵,大胆尝试用词语表达图片的美。

(二)、交流感受:

物体的肌理、质感感受

1、牛仔——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粗犷、奔放

2、皮毛——蓬松、有光泽、柔软、光滑(温暖、高贵)

3、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华丽、典雅)

4、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

5、岩石——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

6、不锈钢——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冰冷、现代)

由此得出:基本概念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质感:视觉肌理一般被称为质感。

二、发展阶段——名家作品欣赏

(一)分组讨论:《根》

你如何分析、欣赏、领悟这幅作品

(1)表现什么

描绘了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中华文明的摇篮。

(2)像什么

高原上沟壑纵横,就像一张老人沧桑的脸,又像露了千百年的大树之根。(3)什么质感

画家通过细腻的刻画表现了黄土高原粗糙坚硬的质感。

(4)什么主题

画中那历经沧桑的风貌不禁使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长于此的华夏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艰苦与艰辛,从而感受到那厚重的黄土之下,我们深浅而密布血脉之根,文化之根。

(5)如何表现

画家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细腻深刻的描绘了厚重的黄土地,色彩单纯而炫目,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钢水•汗水》

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忘我的劳动精神,以及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地描写出来,作品采用了极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以富于感染力的细节描写,体现在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其中,对汗珠的细腻表现突出了工人的辛苦,强化了“民族脊梁”的主题;哨子的金属质感凭借色彩的冷暖变化得到了真实的表现。

(三)思考

提问一: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都采用了极端写实的表现手法,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表现的非常逼真。)

提问二:作者如此强调肌理、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绘画作品中材质美感和表现主题的内在联系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两幅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大家知不知道画家如此强调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更好的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便是——质感。

五、教学辅助

首先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以直观性板书,简洁明了、概括重点。而最后则是我的教学手段,在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来完成我的整个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