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导言: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巧之一。

它指的是
通过巧妙地运用线条、形状、光影等元素,使画面或物体呈现出三
维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技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一、课程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立体构成的概述
1.1 立体构成的定义和意义
1.2 立体构成与二维构图的区别
1.3 立体构成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2.1 空间感的表现
2.2 线条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2.3 形状和体积的表达
2.4 光影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3. 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
3.1 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融合法的运用
3.3 高光和阴影的处理
3.4 颜色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4.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4.1 静物绘画中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展开全文《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

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现的和谐规律。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认识点线面第二节认识体量第三节认识材质第三节认识空间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第三章半立体构成第一节一切多折第二节肌理构成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第四章线立体构成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第二节线织面本章重点:线材构成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五章面材构成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第二节层面排列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本章重点:面材构成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六章块材构成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本章重点:块材构成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七章综合构成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综合构成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四、成绩考核方式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2、线材构成 1件 15%3、面材构成 1件 15%4、块材构成 1件 15%5、综合构成 1件 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注: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空间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学生将研究如何利用构成元素来创造具有视觉吸引力和艺术表达力的空间作品。

研究目标
- 理解空间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空间构成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 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优秀的空间作品
主要内容
1. 空间构成的概念和分类
- 空间概念的定义和解释
- 空间构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构成元素与空间表达
- 点、线、面的作用和表达能力
- 图形和色彩在空间构成中的应用
3. 空间构成的原理和技巧
- 平衡、对比、重复和统一原则
- 宏观和微观尺度的运用
4. 空间构成的实践与创作
- 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空间构成实例分析
- 学生个人作品创作和展示
教学方法
- 理论授课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实
际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空间构成的理解。

- 实践练:组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实
践空间构成的技巧和方法。

- 个人创作和展示: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并组织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考核方式
-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项目作品评估:对学生个人创作作品进行评估和展示。

参考资料
- 空间构成原理与实践,作者:XXX
- 艺术中的空间感知,作者:XXX
以上为《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敬请参考。

办公空间设计教学设计

办公空间设计教学设计

办公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2)办公空间课题名称:办公空间构成与装饰设计计划课时:该课题教学在本课程教学中计划安排三周时间,每周安排20个学时,共60个学时。

完成学分:完成该课题获得3个学分。

行课时间: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编制,此课题安排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第三单元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室内空间构成与装饰更多方面的设计知识。

着重学习室内设计中有关展示性与演艺性环境空间方面的设计知识和空间构成方法,培养他们对不同性质的办公空间环境进行艺术处理、与设计表现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办公空间环境设计的概念、功能、作用、意义等内容的学习,增加对办公空间设计的类型、属性及办公空间环境设计意识等方面的初步认识,从不同展示项目的展示活动中,分析由不同展示活动而引起的展示行为的特性,并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设计。

运用各种艺术处理手法和装饰设计技巧进行办公空间构成与装饰设计训练,从办公空间的设计实践中去获得办公空间设计表现的创造灵感。

课题内容:学习室内空间设计中办公空间环境设计的概念、功能、作用、意义以及设计的构成形式与设计表现方法。

分析展示活动中的观展行为以及其特征,对实例办公空间环境进行总体规划和详细展示布置设计。

课题要点:该课题的重点是在办公空间构成与装饰设计中确立起办公空间环境设计意识,特别是在设计实践中深入分析、理解设计对象的各方面要素,把使用功能和视听环境与人的感知效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注入审美意识,整体进行构思创意设计。

课题习作:一、以一意识性展示项目为主题,选择与之规模相适宜的中型室内办公空间,进行模拟性的办公空间构成与装饰设计。

二、择取一商务性展示项目为设计课题,以会展中心综合展厅为展示设计空间,进行实例性的办公空间构成与装饰设计。

进度计划:第一周安排20个学时,理论性讲课8个学时,实践性讲课12个学时。

一、办公空间构成设计概述1个学时二、办公空间功能要求1个学时三、办公空间的分类与属性1个学时四、观展行为与办公空间构成设计1个学时五、办公空间设计意识与创意4个学时六、根据设计项目了解、查阅、收集与之有关的文件及资料。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学分:3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适应专业:动漫/图形图像各专业先修课程:三大构成素描色彩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定义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第四节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第五节平面构成应用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对比与统一第二节对称与均衡第三节节奏与韵律第四节比例与权衡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10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第1节点一、点的构成;二、点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线一、线的构成;二、线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三节面一、面的构成;二、面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应用点、线、面原理完成具象形到抽象形的变化第四章基本形与骨骼(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第一节基本形第二节骨骼第五章平面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难点是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基本元素的构成形式第二节重复构成第三节近似构成第四节渐变构成第五节发射构成第六节特异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空间构成第六章肌理构成(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基本要素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学会创造新形态,构成形式的应用。

第一节认识肌理第二节肌理的分类第三节肌理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第四节肌理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第七章色彩的物理理论(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pace Composition课程编码:130520096总学时:48 实验学时:32 学分:3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2. 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空间构成概论授课学时:4学时基本要求:1-1、空间构成的概念1-2、空间的分类1-3、空间构成的意义重点:空间构成的概念难点:空间的分类第2章:空间构成设计授课学时:12学时基本要求:2-1、点材结构表现2-2、线材结构表现2-3、面材结构表现2-4、块材结构表现重点:各材料的结构。

难点:各种材料的表现。

第3章:空间的知觉与特性授课学时:12学时基本要求:3-1、空间的感觉3.1.1物理空间3.1.2心理空间3.1.3知觉空间3-2、空间的特性重点:空间的感觉难点:心理空间第4章:内部、外部空间构成与组织授课学时:20学时基本要求:4-1、内部空间构成形式与组织4-2、外部空间构成形式与组织4-3、空间构成模型的材料4-4、空间构成加工工艺重点:空间构成的形式与组织难点:外部空间构成形式与组织三、实验1、实验项目一览表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序号1]. [线结构表现]:熟悉线的运用与变化能力,掌握线形框架的构造[序号2]. [面结构表现]:寻找平面凸凹的各种变化,在空心柱或板式机构中进行表现[序号3]. [体结构表现]:体面转折的各种变化[序号4]. [空间构成与组织]:空间构成的综合运用,寻找建筑模型空间的各种变化。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第四章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8440§4-1 基本形4220§4-2骨骼4220第五章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16880§5-1 重复2110§5-2 渐变 2 1 1 0 §5-3 发射 2 1 1 0 §5-4 近似 2 1 1 0 §5-5 变异 2 1 1 0 §5-6 密集 2 1 1 0 §5-7 对比 2 1 1 0 §5-8 空间 2 1 1 0 第六章色彩的概述2200§6-1 色彩构成的概念2200第七章色彩的三大属性12660§7-1 色彩的分类 4 2 2 0 §7-2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4220波的关系§7-3色彩的明度变化4220第八章色立体12660§8-1 孟谢尔色立体 4 2 2 0 §8-2奥斯特瓦德色立体42 2 0§8-3日本色立体4220第九章色彩的混合12660§9-1加色混合4220§9-2 减色混合 4 2 2 0 §9-3 中性混合 4 2 2 0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8 4 4 0§10-1 色彩的对比 4 2 2 0 §10-2 色彩的调和 4 2 2 0第十一章色彩心理构成8 4 4 0§11-1 色彩心理 4 2 2 0 §11-2 情感配色法 4 2 2 0合计10856520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要求: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2.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及目标;3.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1-1 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2.相关概念可以案例解析;3.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4. 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构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去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设计构成》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接下去的广告学设计类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课程由构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四部分组成,通过这四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图知识,学会运用基本的平面视觉语言,掌握色彩和色彩构成的科学规律以及色彩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单纯的平面设计中跳脱出来,把常规的二维思维拉向三维,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去进行设计、创意。

《设计构成》课程诣在培养学生们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创造性,打造出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后续的《广告设计》、《广告图形创意》、《POP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理论教学内容1. 第一章构图基础(1)第一节构图的概念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的目的和作用,构图基本概念中与人们惯常认知有出入的知识点要着重讲解。

(2)第二节构图的法则构图的基本法则:平衡、对比和节奏的基本含义、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具体运用方法。

(3)第三节透视与构图透视的三种情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并结合图片分析,三种不同透视在构图中的不同表现特征。

(4)第四节构图的结构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的不同表现手法,并结合图片分析,具体的运用方式及其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5)第五节构图形式水平构图、垂直构图、倾斜构图、三角构图和框式构图这五种基本的构图形式,分析它们的不同表现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重点与难点:五种常用构图形式的方式和规律,平衡、对比与节奏在造型艺术中的规律和方法,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表现特征。

2.第二章平面构成概论(1)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特点,区分平面构成与几何图案的不同之处,平面构成的分类。

(2)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认识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构成中的表现特点。

(3)第三节平面构成美的法则平面构成美的法则:对称与平衡、节奏与反复、对比与调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空间构成
一、空间形态
二、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

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运用平面转向立体的图学表达方式,以及系统的空间美学表达方法,探讨空间的构成和创想。

五、教学的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讲空间造型设计概述(8学时)
容包括:
1.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容
2.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3.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4.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5.材料资源的准备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4学时,实践辅导4课时
重点、难点:学习空间构成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立体形态构成、空间形态构成与应用设计之间关系;了解立体与空间形态构成的缘起、发展及成就;
作业安排:
1.纸条造型练习4件,要求造型主次分明
2.平面到三维造型练习2件,
第二讲空间构成的原理(8学时)
主要容包括:
1.空间概念及常见的形式分类,空间构成的常见用语
2.不同空间构成形式所产生的知觉分析,人与空间的关系
3.空间构成的形式美感,不现形式构成空间的审美特征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实践辅导6课时
重点、难点:立体形态的生理、心理、物理等基本要素和视觉特征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立体与空间形态的分类;理解立体形态的生理、心理、物理等基本要素和视觉特性。

作业安排:
1.单纸空间造型练习
2.多纸空间造型练习
第三讲空间限定表述(8学时)
主要容:
1.空间限定的具体方法(中心限定、分隔限定)
2.空间的组织形式及组织方法
3.空间的结构分类及不同结构的视觉和功能特点
4.空间的性格及变化原理
第四讲空间构成(8学时)
容包括:
1.空间形态分类及形态之间的关系
2.空间洞口开启、分隔及序列特性
3.空间构成与室设计的案例分析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实践辅导6课时
重点、难点:容间构成与室设计构成原理、光的构成设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容间构成与室设计构成原理,掌握空间开户、分隔方法,设计制作出符合秩序美感的空间造型
作业安排:
1.空间组织造型设计一件,
2.比例:1:10
3.材料:纸板、五厘板、透明塑料板
第五讲外空间构成(8学时)
容包括:
1.外空间的空间体
2.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3.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4.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创想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实践辅导6课时
重点、难点:外空间动线设计及构成方法,外空间与室外设计构成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外空间构成与外空间设计构成原理,掌握外空间组织方法,设计制作出符合秩序美感的空间造型
作业安排:
1.外空间组织造型设计一件,
2.比例:1:10左右
3.材料:纸板、五厘板、透明塑料板
第六讲光空间构成(8学时)
容包括:
1.光的基本概念
2.照射光的空间构成
3.透射光、反射光、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4. 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5. 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案例分析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实践辅导6课时
重点、难点:光线与空间造型的结合设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不同光线的视觉原理,掌握空间造型与光线结合的设计方法作业安排:继续完成上两周作业,注重对光的运用
第七讲水体空间构成,动态空间构成
容包括:
1.水体特性与空间构成
2.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3.水体空间构成与园林设计创想
4.自然游动与空间构成
5.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6.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7.动态空间构成与儿童游戏场设计创想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学时,实践辅导6课时
重点、难点: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水的运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不同光线的视觉原理,掌握空间造型与光线结合的设计方法作业安排:主题空间构成创作,以小组形式完成,材料不限,可考虑水体的设计
第八讲综合创作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上一周作业
六、教学学时安排
七、考核方法
采用阶段性考核方式总评考卷成绩,考试时间根据课程容进度采取随堂命题式开卷考试。

最终学生成绩根据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的方式评定。

八、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书:《空间构成》何彤编著,西南师大学生,2009年09月
2、参考书:
王天祥志生编著《立体构成》大学2006年第2 版
王雪青美京著《三维设计基础》人民美术2005年7月第1版
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中国美术学院1999年6月第1版
任仲泉编著《空间构成设计》美术2004年4月1日第1版
刚、帆、冼宁编著,《立体构成》美术,2009年08月
3、教学:室设计网、设计在线、艺术设计联盟
教学大纲制订单位:院教研室
执笔人:审核:
制(修)订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