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五、附件
“Y”阀或“Y”型接头: 包括一个“Y”阀、一个导丝扭控器和一个导丝引导套管, “Y”阀一端和导引导管连接,另一端是一个活瓣装置。 还有一个侧壁,用来连接加压肝素盐水,对导引导管进行 持续冲洗,防止血栓形成。
第一节 器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血管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三)围术期的药物应用 -3.肝素抗凝
通常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在血管扩张治疗手术开始时,先静脉注射肝素。 继而经动脉导引导管或导引长鞘, 通过高压灌注肝素盐水维持小剂量肝素化 (每小时肝素1000iu)。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球囊扩张治疗血管狭窄的主要机制是控制 性损伤学术,即在球囊不断加压的过程中, 狭窄血管的内膜和中膜的被扩展和拉伸, 甚至引起内膜和中膜的部分断裂。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一)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要做好全面检查 患者和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中器材与药品准备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பைடு நூலகம்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一)术前准备
1.患者术前要做好全面检查 2.患者和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支架一旦放入体内可能终生携带、不能取出, 以及支架部位有可能影响将来的其他检查。
3.术中器材与药品准备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器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导引导管或导引长鞘
目前进行头颈部位的治疗多使用6~8F的80~100cm的 导引导管(或4~6F的长鞘), 冠状动脉治疗多使用5~6F直径100cm导引导管, 上、下肢血管多使用4~7F长鞘或6~8F导引导管,长 度则各有不同。
第一节 器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三)围术期的药物应用 -2.液体扩容
造影剂具有一定的肾功能损伤, 尤其是患者基础肾功能较差、 再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时, 可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防治对比剂肾病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术前的充分水 化、扩容。 另外,72小时内尽可能避免重复使用造影剂
– 适应证
二、球囊导管
球囊导管的组成可分为导管和球囊两部分。 导管前端携带的球囊可做成不同的直径,用来扩张不同大 小的血管。 球囊可随导管到达身体包括冠状动脉、颅内动脉、足背动 脉等多部位大小血管。到达病变血管后,体外通过球囊导 管的尾端将球囊充盈达到扩张血管狭窄的作用。 特殊球囊:冷冻球囊 、切割球囊 、
第一节 器材
二、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1. 血栓形成的防治
1. 系统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
血管扩张术前(至少3~5天)开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连续使用直至术后至少6~12个月,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 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
– 抗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支架
方法之一是在不锈钢支架表面沉积无机材料涂层的薄膜, 改变支架材料表面的电荷状态而大大提高了血管支架的 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发展高分子涂层 血管支架来克服无机涂层的缺点,包括生物稳定性的高分 子和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三)围术期的药物应用
同球囊扩张的药物应用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三节 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介入操作基本技术 -2.诊断性靶血管造影
在进行球囊血管扩张之前必须对靶血管进行造影。
-3.治疗导丝穿越狭窄或开通闭塞血管段
通过各种手法首先使导丝越过狭窄或闭塞段, 造影证实位置无误后, 经该导管输送与球囊导管匹配治疗导丝至 病变血管远端并固定。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目录
第一节 器材
一 导引导管或导引长鞘 二 治疗导丝 三 球囊导管 四 血管支架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一 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 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第三节 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
一 血管再狭窄的机制 二 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第四节 临床应用
一 头臂动脉成形术 二 肾动脉成形术 三 髂股动脉成形术 四 布-加综合征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三)围术期的药物应用 -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近年国内外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前抗血小板治疗 多采用阿斯匹林与滤吡咯雷联合应用的方案。 成人常用剂量阿斯匹林100mg/日, 滤吡咯雷75mg/日。血管成形术前至少应用3~5天。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介入操作基本技术 -5. PTA术后造影
球囊扩张成功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
①扩张后狭窄部位与正常血管直径比较, 残余狭窄不超过20%; ②跨狭窄动脉收缩压力差不超过10mmHg; ③没有夹层内膜片造成的血流受阻; ④没有急性血栓形成。
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一节 器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所用器材大致分为一般器材和特殊 器材。 一般器材指常规血管造影用器材,主要包括穿 刺鞘组(穿刺针、小导丝、扩张管、导管鞘)、 导丝、导管等 特殊器材
第一节 器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导引导管或导引长鞘
导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 or guiding) 和导引长鞘 (long sheath or guiding sheath)实际上是一种薄壁、 大腔导管。它的主要作用是由体外至体内治疗血管建立 起临时通道。
血管腔内成形术,不论是单纯球囊扩张还是植 入支架后均有可能发生再狭窄的可能。
再狭窄是指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 的一定时间内,血管腔内径逐渐缩小达到一定 程度(通常指50%以上)并最终引起血流动力 学改变。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血管再狭窄的机制
– 包括血管壁的弹性回缩、血管壁的重构、损 伤部位的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 移和过度增殖,后两个过程导致新生内膜的形 成。 –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大致过程首先是在植入 支架后的几分钟内血小板在支架表面的聚集 和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二)操作技术
3.支架术后造影 确定支架位置是否合适,血流是否通畅。 造影时治疗导丝保留原位,通过导引鞘 管进行造影。 支架植入成功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
①支架后狭窄部位与正常血管直径比较,残 余狭窄不超过10%; ②跨狭窄动脉收缩压力差不超过10mmHg; ③没有急性血栓形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三)围术期的药物应用 -4.血流动力学药物控制
术前应给以患者做好思想工作,解除精神负担。 对已有高血压患者应给以口服降压药物。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是指直接应用各种支架植入血管狭窄部位,或先经球囊 预扩张后再植入支架治疗血管狭窄的技术。 支架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径向抗压力和扩张力,维持血管 腔和血流通畅一种特殊支撑器材。 主要应用在单纯球囊扩张成功率低或再狭窄率高的血管 病变部位。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二)操作技术
1.入路的选择、支架植入前的病变血管造影、 治疗导丝开通、穿越闭塞血管 [见前述] 2.支架的选择和植入
颈动脉、下肢动脉和静脉系统主要使用自膨式支架; 肾动脉、椎动脉等多使用球囊扩张式支架。 支架植入注意事项: 定位要准确,也就是在释放前结合路经图或参考图像仔细观察 确定是预想部位,释放前还要再次做动态血管造影进一步确定位置 无误后释放。但是,即便定位没有问题,释放过程也必须全程透视 监视下。而且释放速度不宜过快,以便发现位置不理想还可以稍微 调整。
(3)切割球囊技术
原理是在球囊表面安装数个锐利刀片,球囊充盈 时刀片对血管壁实施有限度的切割。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四节 临床应用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头臂动脉成形术
1.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
第四章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学习目标:
1.
2. 3.
掌握颈动脉、肾动脉、髂股动脉和布-加 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熟悉动脉血管狭窄的主要病因和主要受累 血管。 了解颈动脉、肾动脉、髂股动脉和肝静脉 狭窄的主要危害。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概念: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系指应用球囊导管、支架等介入器材,采用 球囊扩张技术或植入支架,对各种原因所致 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血管开通或维 持血管通畅的微创技术。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2. 新生内膜过度增殖的防治 对于其防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2)冷冻球囊技术
原理是在进行血管球囊扩张时,改用冰冻液体取 代常温造影剂。通过该冰冻球囊对血管平滑肌和 内膜组织造成低温损伤,抑制其增值和迁移能力。 从而起到防止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的作用。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2. 新生内膜过度增殖的防治 对于其防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能够有 效地阻止细胞因子转移以及抑制组织增生、阻止 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紫杉醇是一种抗肿瘤剂,体内 和体外的研究表明它能够有效地阻止或者减轻再 狭窄,能够有效阻止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介入操作基本技术 -4.球囊选择与扩张
治疗导丝到达指定位置后,
球囊导管通过导丝引导到达病变部位进行球囊扩张。
扩张过程应使用压力泵, 原则上缓慢加压直至狭窄导致的球囊凹陷完全消失。
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反复几次扩张以巩固扩张效果, 防治夹层形成。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三、血管支架
支架依据其释放或体内植入方式又分为自膨式和球扩式。 球扩式支架主要为激光切割式制作。 支架输送器就是球囊扩张导管。球扩式支架上市时支架已 经固定在球囊上。当支架通过球囊导管(输送器)送至预 定狭窄血管部位后,充盈球囊就将支架释放或植入血管。
自膨式
第一节 器材
球扩式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介入操作基本技术 -5.PTA术后造影
造影时治疗导丝保留原位,通过导引鞘管进行造影。
造影证实PTA效果满意后再撤出导丝。 否则,再继续扩张或使用支架维持血管通畅。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二、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1. 血栓形成的防治
临床上,针对血小板聚集是导致血栓形成和 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主要机制,采用两 种主要方法防治。一是系统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的药物,二是制作抗凝血功能的血管支架。
第三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腔内血管成形术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二)基本技术 -1.入路的选择
进行狭窄血管球囊扩张通常有以下入径 ①股动脉逆行穿刺,是最常用的入路。 ②股动脉顺行穿刺 ③挠动脉穿刺 ④股静脉和颈内静脉入路 ⑤经皮肝穿入路
主要用于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完全闭塞的血管开通和 扩张、支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