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讲义第一章

市场营销讲义第一章
市场营销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

“市场营销”这一学科的名称是由英文marketing一词而来的,较早的译名是“市场学”,但市场学并不切合动态的marketing一词的原意,也很容易使人误以为这门学科是研究整个市场问题的。其实,它只是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企业为占领市场、扩大销售而进行的所有活动)及其策略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市场,而是与市场相互关联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它的立足点、着眼点是企业,是从卖方的角度研究市场营销问题的。

第一节市场营销概述

一、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迅速变化的形势往往会使企业在昨天取胜的经营法则成为明日黄花,在汽车购买者开始争相要求汽车多样化时,福特继续生产黑色的福特T型汽车,而通用汽车公司对此做出反应并战胜了福特,此后,当顾客要求小型汽车时,通用汽车公司却继续生产大型汽车,而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和日本人开始注意到这种呼声。

使一个企业杰出经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国内外企业界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内有不少冰箱厂同国外企业合资生产,国内生产冰箱所耗费的原材料成本及销售价格差别不大,但有些销售量下降、经济效益差,另一些销售量日益上升、经济效益好,原因何在?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哲学及营销策略的差异,成功的企业都有强烈的顾客意识、强烈的市场意识及推动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及优质服务的本领,有一套明智的经营策略。如美国注明的IBM公司是巧妙运用市场营销观念及营销策略的成功典范。IBM总经理罗杰斯说过“在IBM公司,每个员工都在推销……当你走进纽约IBM大厦或世界各地的办事处时,你都会产生这种印象”,有人问,IBM在推销什么?他回答:“IBM公司不出售产品,而是出售解决方法。”

市场营销并不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唯一因素,却是关键的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础,不能把它看做是企业单独的职能,从营销的最终成果,即从顾客的观点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企业经营的的成功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顾客。当今,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首先考虑第一任务。有人对美国250家主要公司高级管理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公司的第一任务是发展、改进及执行竞争性的营销策略;第二任务是控制成本;第三任务是改善人力资源。大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自市场营销部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均卷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洪流,哪家公司能树立起营销观念,正确地选择目标市场,并针对各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哪家公司就会成为竞争中的赢家。

二、市场概念与市场构成因素

1、市场概念

市场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正确分析市场是正确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前提。市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它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同一时间出现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会有市场。关于市场概念,古今中外说法很多,最初的市场是指劳动产品交换的场所,即做买卖的地方。我国古代《易经》中说:“神农之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一记载反映了古代的原始市场总是设在交通方便,人们容易聚集的地方,好似人们经常聚集在井边汲水一样,所以,有时把市场成为市井。在古代,市场总是和城堡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市场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所谓:前朝后市。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交易场所也固定了,因此,市场又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独立的生产者进行商品生产,他们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必须相互交

换其劳动产品,从而出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出现了市场。

可见,从经济学观点看,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现在则用市场来泛指一个特定产品或某类产品进行交易的卖方和买方的集合。

从营销者观点看,卖方构成产业,买方构成市场。

2、市场构成要素

从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观点看,市场构成要素有差别,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市场构成要素包括:

有一定量的商品和劳务,这是人们进行交换的物质基础,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

存在商品的不同所有者,彼此又需要对方的产品或服务,它使商品交换成为必要。

有参加交换活动的当事人,即生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

从市场营销学观点看,在上述三个因素存在的前提下,市场主要突出消费者现实与潜在的要求。因而,构成市场的因素是人口、购买欲望与购买力,这三个要求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人口是决定市场大小的基本要素,人口多、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就大,但人口多,而购买力低也影响市场规模与容量的扩大。反之,居民的收入高、购买力很高,但人口少,也会影响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大。进一步说,如果人口多、购买力高,但消费者将货币储蓄起来或持币待购,也不能成为现实的市场。因此,只有当人口多、购买力高、购买动机又强时,才能构成现实的理想市场。

第二节市场营销核心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立场对营销下了种种定义,但国内认为最好的定义是: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了下列一些核心概念。

(一)需要、欲望和需求

1、需要:是人类的基本要求,指没有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人们需要食品、空气、水、衣服和住房以维持生存,人们还强烈需要娱乐、教育和文化生活。营销者可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都不是社会和营销者所能创造的,他们存在于人的生理和人的条件之中。

2、欲望:指想得到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如人们需要食品而欲望大米、面包和面条等,虽然人类的需要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欲望确实很多的。人们的欲望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的影响,诸如:职业、团体、家庭、营销者不断激发人类形成和再形成种种欲望。

3、需求:对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具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换成需求。许多人都要有一辆汽车,但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买一辆车并付诸实施。因此,营销者不仅要了解有多少顾客愿意购买产品,还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支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上述区别澄清了对市场营销有非议的人们所经常提出的责难:营销者创造需要或营销者使人们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等,实际上营销者并不创造需要,需要早存在与营销活动你之前,他们只是通过创造适当的产品,使其富有吸引力,使目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和容易得到从而影响需求。

(二)产品

人们靠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和欲望,产品是任何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东西,有时用其他术语来描述产品,例如提供物或供应品。供应品是比产品更广的东西,供应品的主要类型包括:商品、服务、经验、事件、人员、地点、财产权、组织、信息和观念。可见,供应品既包括实体产品,;又包括无形物品,在考虑实体产品时,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拥有他们,而更在于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比如方便、舒适、享受,所以,实体产品实际上是

向我们传递服务的工具。

制造商钟爱自己的产品,往往就忘记了顾客购买产品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人们不是为了产品的实体而买产品,人们购买钻头是由于它能提供一种服务——钻出一个洞孔。产品实体是包装服务的外壳。营销者的任务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实体中所包含的利益和提供的服务,而不能仅限于描述产品的特征。

(三)价值和满意

在可能满足某一特殊需要的一组产品中,消费者如何进行选择?为了把这个问题说的具体点,我们假定约翰每天上班需要行走5千米,他可以设想通过下列措施满足这个需要,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租车和公车,这些产品构成了可供选择的产品组。我们假设约翰上班路上需要满足不同的目标,即速度、安全、便利和经济,我们称他们为需要租。上述每一种措施具有不同功能,可以满足他的不同目标,自行车比较慢也不太安全,而且比开车吃力,但它却比较经济。约翰必须设法决定最满意的产品,这里指导性的概念是价值与满意。价值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各种需要的能力的评价,也可以说是顾客所得与其所支出之比,即顾客所得利益与支出的成本。利益包括功能利益与情感利益,而顾客付出的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经历成本及体力成本。假设约翰关心的是上班路上的速度与便利,如果他可以免费得到其中任何一个产品,我们可断定他将选择汽车,但现在为难的问题来了,由于每个产品都涉及一个买价,他就不一定买汽车了,在他作出选择之前,既要考虑价值,又要考虑价格。他将选择每一美元都能给予他最高价值的产品。

德鲁克说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顾客”然而,今天的顾客面对如此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价格和供应商选择,他们将如何选择?我们相信,顾客能判断哪些产品将提供最高价值,顾客是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他们形成一种价值期望,并根据它作出行动反应。

一般来说,满意指一个人通过对一种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受状态。许多公司不断追求高度满意,因为那些一般满意的顾客发现有更好的产品,依然会很容易地更换供应商,那些时分满意的顾客一般不打算更换供应商,而高度满意和愉快创造了一种对品牌情绪上的共鸣,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正是这种共鸣创造了顾客的高度忠实。

以麦当劳为例,人们不会仅仅是因为喜欢汉堡包而涌向全世界的麦当劳快餐店,其他一些餐馆制作的汉堡包也许味道更好,人们是冲着某个系统而来,并不仅仅是汉堡包,这是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该系统向全世界传送了一个高标准,即麦当劳所谓的QSCV——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liness、价值value。麦当劳的有效就在于它和它的供应商、特许经营店业主、员工以及其他有关人们共同向顾客提供了他们所期望的高价值。

(四)交换

人们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获取产品:一是自行生产,这种情况下既没有市场也没有营销;二是强行取得,一个饿汉可以从另一个人哪里夺取食物,对另一个人而言,除了可能未被伤害外,毫无益处;三是乞讨,除了一声谢谢,乞讨人没有拿出任何有形的东西;四是交换,一个饥饿的人找到一个拥有食物的人,就用某些东西,例如钱、别的货物或者某些服务与之交换食物。

所谓交换是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交换的发生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至少有两方、每一方都有被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每一方都能沟通信息和传送物品、每一方都可自由接受或拒绝对方的产品、每一方都认为与另一方进行交换是适当的或称心如意的。具备上述条件,就有可能发生交换行为,但交换行为能否成为现实,还取决于交换以后双方是否都能比交换以前好。

交换被看做是一个过程,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不是事件。如果双方正在进行谈判并趋于达成协议,这意味着他们正在进行交换,当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交易便产生了。

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我们可以这样说,A把X物给予B以换得Y,陈给李400美元从而得到一台电视机,这是一种典型的G交易,但交易中并不是惟一用以进行交换的价值,用交换服务来代替货物也可构成一项交易,例如,陈律师给李医生写遗嘱而换回一次体检。

一次交易包含几个可以度量的实质内容:至少有两个有价值的实物、买卖双方所同意的条件、协议的时间和地点,此刻还要建立维护和迫使交易双方执行承诺的法律制度。

(五)预期顾客

在市场概念上绕了一圈,我们终于回到市场营销概念上来了,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预期顾客指营销者所确定的有潜在愿望和能力进行交换的人。

第三节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经营哲学的演进)

一、市场营销学的含义

市场营销学研究以市场(或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销售活动及规律,即研究企业如何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将产品、服务或观念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企业营销的对象是产品、服务或观念

2、满足顾客需求与欲望是市场营销的出发点

3、有计划组织活动或市场营销整合策略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及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4、交换式企业产品营销的核心

5、获取利润是企业营销的目的

二、市场营销观念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无论是西方国家的企业,还是我国的企业,其经营哲学演变都经历了或将经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社会营销导向—关系导向这一过程。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过程,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及市场趋势的发展,也反映了企业领导者对市场营销发展客观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一)生产观念

这种观念是一种古老的企业经营哲学。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当时,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市场趋势表现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不成问题。因此,企业经营哲学不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而是从企业生产出发,也是以企业为导向。生产观念主要表现为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的任务是提高生产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及提高分销效率。

(二)产品观念、

和生产观念几乎同一时期流行。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而且具有某些创新特色的产品,并认为只要企业生产这些产品就会顾客盈门,因而迷恋自己的产品,而未看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及其需求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导致“一孔之见”的营销近视,致使企业营销陷入困境及乃至失败。

火车管理局认为乘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它们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和轿车日益增长的挑战;计算尺制造商认为工程师需要的是计算尺本身而不是计算能力,以致忽略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交响乐团和邮局都认为自己在为公众提供适当的服务,但却不理解销售量为什么上下不定。

(三)推销观念

认为,如果让消费者和企业自行选择,他们不会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为消费者通常

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

这种观念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商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到要去购买的商品,例如保险、百科全书和坟地。这些行业善于使用各种推销技巧来寻找潜在顾客,并用高压或方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

大多数公司在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因此,当人们得知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推销时,不免大吃一惊,推销只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德鲁克说:“某些推销工作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

这种观念虽然比前两种观念前进了一步,开始重视广告术和推销术,但其实质仍以企业为导向,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从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四)营销观念

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能和效率低传递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使企业经营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哈弗大学的李维特对推销和营销观念作了深刻的比较: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营销观念则注重买方需要;推销观念以卖方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而市场营销观念则考虑如何通过产品以及提供、传递与最终消费品有关的所有东西,来满足顾客需要。

营销观念基于四个支柱:目标市场、顾客需求、整合营销、赢利能力

1、公司不可能在每个市场经营和满足各种需要,甚至也不可能在一个大的市场做得十全十美,即使强大的IBM公司也不可能最好地解决每位计算机顾客的需要,当公司为每个目标市场详细定义适当的营销方案时,才会做得更好。

2、每个公司及时能为它的市场下仔细的定义,仍不能说就有了顾客导向思想,顾客导向思想要求公司从顾客观点出发来确定顾客需求。

3、当所有部门都能为顾客利益服务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被训练成为或被激励来共同努力争取顾客。

某大型航空公司的营销经理希望增加公司的航运份额,他的战略是通过供应较好的食物、清洁的座舱和受过较好训练的乘务员来增加顾客满意。但是他没有权利处理这些事情,备餐部门选购食物要保持低成本,维修部门使用清洁服务要保持低的清洁费用,而人事部门雇请人员也不考虑是否能友善地对他人服务。因此,这些部门采取的成本观点或生产观点阻碍了他创造使顾客满意的高水平的服务。

整合营销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营销部门必须与公司其他部门很好协调,当市场营销只有一个部门时时难于开展工作的,只有所有员工都重视他们在使顾客满意上所起的作用、影响时才能开展工作;二是各种营销功能——推销人员、广告、产品管理等必须彼此协调从顾客观念出发彼此协调。

4、营销观念目的就是帮助组织达到其目标,但要知道,关键不是力求利润本身,要把获取利润当作更好工作的副产品,公司应靠比竞争者更好满足顾客需要来赚取金钱。

(五)社会营销观念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市场营销的发展一方面给社会及广大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破换了社会生态平衡,同时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及欺骗性广告,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

所以,有人提出,在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爆炸、世界性饥荒和贫困、社会服务被忽视的年代,市场营销观念是不是一个适当的组织目标呢?这个问题意味着,一个在了解、服务和满足个体消费者方面干的十分出色的企业,是否也必定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长

期利益。

快餐行业提供了可口的然而却是不营养的食物,汉堡包脂肪含量太多,餐馆的油煎食品和肉馅饼含有过多的淀粉和脂肪,出售时采用方便包装而导致了过多的包装废弃物。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他们可能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污染了环境。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和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望的满足物。

上述情况的出现要求有一种全新的观念来修正或取代市场营销观念,对此,我们称为社会营销。社会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考虑社会与道德问题。营销者必须不断平衡和评判公司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及公众利益三者的矛盾。

例如,菲律宾联合汽车公司在推出一款日产小吨位运货汽车的同时,公司表示鉴于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这种货车的部分销售额将被用于再造林投资,另外,每车都安装了新鲜氧气空调器,这样就可以随时呼吸到新鲜空气。

这些公司在从事一种社会营销——事业关联营销,并且成为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

目的:增加公司知名度、挫败负面公共报道、抚慰消费者群体、扩大顾客基础和增加销售数量。

市场营销教案十一章

第十一章营销模式创新 第一节直复营销 一、直复营销的概念与特征 (一)直复营销概念 直复营销( direct marketing,DM。)即“直接回应的营销”。它是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媒介或沟通方式向目标市场成员发布产品信息,以寻求对方直接回应(问讯或订购)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所谓“直”,就是企业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如商品目录、直邮函件、报纸杂志、电视电话等直接刺激、推动及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所谓“复”,就是广告接受者作出迅速而直接的响应,以电话、信函或其它方式将购买意愿直接反馈给企业,企业以邮寄、送货上门等方式完成商品运送,最终完成交易。 要准确了解直复营销,必须了解直复营销的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1、直复营销是一个销售系统。 这个销售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其目的是成功的将产品及其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成为实际消费的对象。 2、直复营销既是一种信息营销又是一个互动的体系(营销员——顾客) 3、直复营销使得直复营销人员有可能获得顾客的回应(电话、邮购等) 4、直复营销的双向交流不受时空限制 5、直复营销的一切活动效果都是可以测定的(数据库) 6、直复营销强调与顾客建立长远关系 7、直复营销不等同于直接销售 (二)直复营销的特征 直复营销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观念。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强调以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方式传递目标市场所期待的产品与服务。 1、直复营销的个性化 直复营销活动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即针对顾客个人的需要提出特殊的产品营销方案,再加上电脑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广告信函的信息中发展具有个性化

市场营销复习资料带答案---第6章-复习题知识讲解

第六章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向管理人员提供有关销售、成本、存 货、现金流程、应收帐款等各种反映企业经营现状信息的子系统是()。 A 、市场营销情报系统 B、内部报告系统 C、市场营销研究系统 D、市场营销分析系统 2、一手资料主要是来自(C )。 A、公司纪录 B、政府的统计资料 C、实地调研 D、数据库 3、市场调查人员直接访问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交谈收集资料的方式是() A、面谈调查 B、留置调查 C、观察法 D、实验法 二、概念: 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三、问答题: 1、营销信息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2、什么是营销调研?营销调研的步骤是怎样的? 3、企业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收集原始数据? 4、如何设计一份好的调查问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围绕其设计一份实用的调 查问卷。 5、撰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一些什么?请针对一次特定的调查写出一份合格的调查报告。 四、案例分析: [案例1] 娃哈哈集团 问题: 1、为什么企业在做出新产品上市等营销决策时需要进行市场调查? 2、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市场调查,应该调查哪些领域? 3、新产品上市后要开拓新的地区市场进行的市场调查,应着重调查哪些领域? 4、市场营销调查的过程是怎样的?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 2005年,娃哈哈推出营养快线。在终端零售价达到3.5元/瓶的高端价位下,营养快线上市1个月,销售即突破了50万箱,上市4个月更突破了500万箱,各地纷纷出现经销商排队等货的火爆场面,成为2005年饮料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营养快线的成功与娃哈哈的精确策划和完整的市场调查是分不开的。

市场营销学第二章题目

第二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冷门产品的是()观念。 A、产品 B、生产 C、推销 D、营销 2、下列的( )观念要求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和策略时,要权衡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 社会利益。 A、产品 B、社会营销 C、推销 D、市场营销 3、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应该是以()为中心。 A、消费者需求 B、推销产品 C、企业需要 D、生产成品 4、顾客让渡价值越大,顾客感到购买产品或服务所获利益()。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5、绿色营销观念根源于()。 A、市场规模全球化 B、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C、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D、人与自然的冲突 6、“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7、“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8、“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典型的()。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9、关系营销的核心是()。 A 、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B、建立和发展与公众的良好关系 C、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 D、建立一支良好的营销人员队伍 10、形象营销起源于CI,最早产生于()。 A 、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1、生产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2、推销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3、“满足消费者需求”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14、“大市场营销”观念就是()的体现。 A、市场观念 B、权变观念 C、竞争观念 D、战略观念 15、企业营销活动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归宿,这种观念的核心原则是()才基本定型的。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50年代末 D、20世纪60年代中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营销观念强调()利益的协调一致。 A、社会 B、银行 C、公众 D、消费者 E、企业 2、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6PS组合包括() A、4Ps B、Power C、Public Relations D、Package E、Probing 3、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必须在()环节贯彻“绿色原则”。 A、产品 B、价格 C、分销 D、促销 E、营销 4、关于市场营销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企业应不断致力于产品的改进,设法使包装、价格更具吸引力,改善分销渠道。 C、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和推销什么 D、生产和经营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利润 E、“酒香不怕巷子深” 5、下列()内容是构成“顾客价值”。 A、产品价值 B、服务价值 C、消费价值 D、人员价值 E、形象价值 6、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更多忠实顾客,企业可以采用()。 A、顾客满意调查 B、建立顾客建议系统 C、“幽灵”购物法

市场营销讲义第八章教学内容

第八章渠道策略 在如今社会,大多数生产者并不是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用户,在生产者和最终用户之间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具有不同名称的营销中介机构。 分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之一,营销渠道决策时企业管理层面临的最重要的决策,公司所选择的渠道将直接影响所有其他营销决策。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市场营销渠道,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价格供应给顾客,企业能否合理制定出分销策略,对于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 一、分销渠道的概念 在当今市场上,大多数生产者并不是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用户,在生产者和最终用户之间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具有不同名称的营销中介机构,包括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和辅助机构。商人中间商是指买进商品取得所有权,然后再出售商品的中间机构(如批发商和零售商),代理商则寻找顾客,他们有时也代表厂商同顾客谈判,但是不取得商品所有权。此外,还有一些则支持分销活动(如运输公司、独立仓库、银行和广告代理商),他们既不取得商品所有权,也不参与谈判,被称做辅助机构。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是指促成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分销渠道也称营销渠道或贸易渠道,所有这些营销中间机构以及处于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了企业的分销渠道,但是不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 二、功能 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是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它弥补了产品、服务和其他使用者之间的缺口,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和持有权等缺口。 调研、促销、联系、匹配、谈判、实体分配、财务、承担风险 前五项是为了帮助达成交易,后三项则是帮助已达成的交易付诸实现。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上述功能是否需要执行和必须执行,而在于由谁来执行。所有这些功能具有三个特点,他们使用稀缺资源,常常可以通过专业化而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他们在渠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由此可见,营销渠道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现了更有有效的集中或分散经济功能的途径,这些功能是执行向目标顾客提供有用的商品组合过称中所不可缺少的。 三、结构 分销渠道中有些是正向流程(实体、所有权和促销),另一些是反向流程(订货和付款),还有一些是双向流程(信息、谈判、筹资和风险承担)。 四、类型 1、有无中间商 A 直接渠道:是指生产者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是工业品分销的主要类型,约80%以上工业品和20%消费品采用直接渠道,一方面,许多产业用品需要按用品的特殊需要制造,技术性强需要专家帮助用户安装、操作、维护设备;另一方面用户数目较少。消费品也有采用直接销售的,如鲜活产品等。直接营销的重要方式有上门推销、家庭展示会、邮购、电话营销、电视直销、网络直销以及制造商自设商店等。 B间接渠道:是消费品分销的主要类型。80%以上消费品和20%左右的工业品采用简洁销售方式,如标准的工业品及小型农业机械等。 2、按渠道的长短分短渠道和长渠道。这种分类是以渠道级数为基础的,所谓渠道级数是用来表示渠道长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销售中间机构的多少。 A零渠道。即直接渠道 B一级渠道。在消费者市场,大多是零售商;在产业市场,大多是销售代理商或佣金商。

市场营销讲义第十一章(国金)

第十一章(国金)国际市场营销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因素 3、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运用 第一节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主要研究有形产品的国际营销。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国际营销是在一个以上的国际进行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营销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运用企业可控的因素,通过营销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控制,以适应不可控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如果一个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涉及若干个国际,那么就必须适应这些国家不同的环境因素。 2、特点。 (1)环境复杂。 (2)风险更大。信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运输风险、政治风险、商业风险等。 (3)竞争激烈。除常规的参与者外,还会有政治力量的介入。 二、企业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1、间接的对外营销阶段。这类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国内,未设专门的出口机构,没有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偶尔的其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组织货源、下订单时,产品才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外国企业获得产品信息下订单时,本企业通过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 2、偶然性的国际营销阶段。这类企业目标市场在国内,但获得了出口经营权。当产品在国内供过于求,转向国外市场营销,当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又转回国内市场。 3、经常性国际营销阶段。这类企业的目标市场既在国内也在国外,一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从事国际营销活动,甚至在国外成立了分销机构。在此阶段,企业的任务是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客户,收集国际信息,制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针对国外目标市场的需求开发

市场营销自考分章节讲义:第十一章 定价决策

第十一章定价决策 1.影响定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定价目标、成本、其他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国家法律和政策、市场需求情况、市场竞争形势等。 2.需求。 市场需求、成本费用、竞争产品价格对企业定价有着重要影响。而需求又受价格和收入变动的影响,因价格与收入等因素而引起的需求的相应的变动率,就叫做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分为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因收入变动而引起的需求的相应的变动率。 (2)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会影响市场需求。在正常情况下,市场需求会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价格提高,市场需求就会减少;价格降低,市场需求就会增加。所以,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以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值来计算,亦即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变动百分之几。 在以下条件下,需求可能缺乏弹性:①市场上没有替代品或者没有竞争者; ②购买者对较高价格不在意;③购买者改变购买习惯较慢,也不积极寻找较便宜的东西;④购买者认为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或者认为存在通货膨胀等,价格较高是应该的。 (3)需求的交叉弹性。 产品线中的某一个产品项目很可能是其他产品的替代品或互补品,同时,一项产品的价格变动往往会影响其他产品项目销售量的变动,两者之间存在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为正值,则此二项产品为替代品。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此二项产品为互补品。 所谓替代性需求关系,是指在购买者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项产品价格的小幅度变动将会使其关联产品的需求量出现大幅度的变动。而互补性需求关系,则是指在购买者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虽然某项产品价格大幅度地变动,但其关联产品的需求量并不发生太大变化。 3.成本 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精品呈献https://www.360docs.net/doc/6c3514298.html,第 1 页共 9 页

市场营销习题第二章 市场营销观念

二00六年九月 《市场营销学》习题 第二章市场营销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 A、刺激需求 B、需求管理 C、生产管理 D、销售管理 2.最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市场营销近视的营销观念是( )。A.产品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3.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依托于()组织进行。 A、审计 B、控制 C、营销 D、计划 4.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学科。 A、经济

C、应用经济 D、社会 5.以企业目标顾客及其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 A、销售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6.对于负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改变市场营销 B、维持市场营销 C、管理市场营销 D、刺激市场营销 7.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 A、顾客让渡价值 B、企业让渡价值 C、企业利润 D、顾客利益 8.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对()观念的修正与补充。 A、销售 B、生产

D、市场营销 9.市场营销观念是工商企业的()。 A、核心内容 B、经营目标 C、经营规划 D、经营哲学 1 0."从总体上看,质量改进方案(QIP)通常会增加企业的()。 A、盈利 B、成本 C、无形资产 D、无形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社会营销观念从效用上看,比市场营销观念更强调()三者利益的协调。 A、市场效益 B、企业营销效益 C、消费者利益 D、行业协会利益 E、社会整体利益

2.创建知识型企业的三项挑战性工作是指()。 A、倾听 B、实践 C、学习 D、领先 E、竞争 3.顾客购买的总价值由()组成。 A、产品价值 B、服务价值 C、人员价值 D、形象价值 E、品牌价值 4.大市场营销是在原有的“4P”基础上再加两个即()。 A、企业形象 B、法律 C、权力 D、公共关系 E、心理 5.一次交易包括三个可以量度的实质内容是()。 A、至少有两个有价值事物 B、满足需要

自考 市场营销学 第八章

第八章 大纲: 1 产品整体概念的主要层次P155(如何理解产品整体概念) (一)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提供的服务。 (二)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 (三)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该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属性和条件。 (四)延伸产品。延伸产品是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 (五)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是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 2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渴求物品的涵义P157-158 便利品:是指消费者通常频繁地购买,希望一旦需要即可买到,并且只需要花最少精力和最少时间去比较品牌、价格的消费品,如香烟、报纸等 选购品:是指消费者为了物色适当的物品,在购买前往往要去许多家零售商店了解和比较商品的花色、式样、质量、价格等的消费品,如儿童衣料、女装、家具等 特殊品:是指消费者能识别哪些牌子的商品物美价廉,哪些牌子的商品质次价高,而且许多消费者习惯上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消费品,如特殊品牌和造型的奢侈品、名牌男装、供收藏的特殊邮票和钱币等 非渴求物品:是指顾客不知道的物品,或者虽然知道却没有兴趣购买的物品,如刚上市的新产品、人寿保险、百科全书等。 3产品组合宽度、长度、深度和相关性的涵义P159 产品组合宽度: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中所拥有的产品线的数目 产品组合长度: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中产品项目的总数 产品组合深度:是指一个企业产品线中的每一产品项目有多少个品种(如大小、口味等)。 产品组合相关性:是指各条产品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或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的程度。 4缩减产品组合的主要原因P162 (1)生产能力过剩迫使产品大类经理开发新的产品项目 (2)中间商和销售人员要求增加产品项目,以满足顾客需要 (3)产品大类经理为了追求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而增加产品项目 5产品延伸的主要方式、原因及其利弊162-164 主要方式: (1)向下延伸:是指企业原来生产高档产品,后来决定增加低档产品 (2)向上延伸:是指企业原来生产低档产品,后来决定增加高档产品 (3)双向延伸:是指原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掌握了市场优势以后,决定向产品大类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一方面增加高档产品,另一方面增加低档产品,扩大市场阵地。 原因: (1)向下延伸: ·原因 a企业发现其高档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缓慢 b企业的高档产品收到激烈的竞争,必须用侵入低档产品的市场的方式来反击竞争者 c企业当初进入高档产品市场是为了建立其质量形象,然后再向下延伸 d企业增加低档产品是为了填补空隙 ·风险 a企业来生产高档产品,后来增加低档产品,有可能使名牌产品的形象受到损害。 b有可能会激怒生产低档产品的企业,导致其向高档产品市场发起反攻 c企业的经销商可能不愿意经营低档产品,因为所得利润较少。

58“市场营销学”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1.促销的涵义P258 促销或促进销售,是企业通过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的方式,与潜在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引发并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和过程。促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卖方与买方的信息传播沟通。 2.促销组合的涵义P260 促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促销的需要,对广告、销售促进、宣传与人员推销等各种促销方式进行的适当选择的配合。 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对促销组合的影响P263-264 文字和图表结合 4.影响促销组合的主要因素 (1)产品类型 (2)推式与拉式策略 (3)促销目标 (4)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5)经济前景 5.确定广告预算的方法P264 (1)量力而行法。(2)销售百分比法。(3)竞争对等法。(4)目标任务法。 6.企业的广告目标P264 (1)提供信息;(2)诱导购买;(3)提醒使用 8.选择媒体需考虑的主要因素P267 (1)目标受众的媒体习惯。(2)产品特性。(3)信息类型。(4)成本。

9.网络广告的优势与局限P268-269 优势:(1)网络广告可以根据更精细的个人差别将顾客进行分类,分别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 (2)网络广告是互动的。 (3)网络广告利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界面设计来使受众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4)网络广告的用户构成也是广告商们愿意投资的因素。 局限:(1)从目前来看,网络广告的范围还比较狭窄。 (2)制约网络广告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价格问题,网络广告与电视、杂志和报纸相比并不便宜。 10.测定广告沟通效果的主要方法P269 (1)广告的预先测评主要有三种方法:直接评分;组合测试;实验室测试。 (2)广告的事后测评包括:回忆测试;识别测试。 11.测定广告促销效果的主要方法P270 (10历史分析法 (20实验分析法 12.测定广告销售效果的主要指标P271(注意各指标的公式和意义) (1)广告费用占销率法 (2)广告费用增销率法 (3)单位费用促销法 (4)单位费用增销法 (5)弹性系数测定法 13.人员推销的涵义P271 所谓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派出销售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 14.销售人员的工作任务P272 (1)积极寻找和发现更多的可能的顾客或潜在顾客。 (2)把关于企业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信息传递给现有及潜在的顾客。 (3)运用推销技术(包括接近客户、展示产品、回答异议、结束销售等),千方百计的推销产品。 (4)向顾客提供各种服务。 (5)经常向企业报告访问推销活动情况,并进行市场调查和收集市场情况。 15人员推销的形式和特点P272-273 形式:(1)使用合同销售人员;(2)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 特点:(1)人员推销注重人际关系。(2)人员推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人员推销与广告相比,其针对性强,无效劳动较少。(4)人员推销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实现潜在交换,造成实际销售。(5)人员推销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6)人员推销经常用于竞争激烈的情况。 16.人员推销策略的主要内容P274 (1)确立人员推销在企业营销组合中的地位,为销售人员确定出适当的销售活动组合。

市场营销第二章

第二章营销环境管理实训指导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一、填空题 1.答:市场营销机会、环境威胁 2.答: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3.答: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4.答:复杂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 5.答:确认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比较、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二、判断题 1.答:× 改为:人口总量,指一个地区全部人口数。 2.答:× 改为:消费者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市场。 3.答:√ 4.答:× 改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5.答:√ 三、选择题 1.答:B 2.答:C 3.答:D 4.答:C 5.答:B <案例分析训练> 案例分析一 1.答:B 2.答:D 3.答:C 4.答:B 5.答: 相对于城市的日化用品市场而言,我国的农村市场还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处女地。进入八十年代,当我国的城市消费者开始走出商品短缺时代的肥皂+肥皂的家化产品格局,进入肥皂、香皂+洗衣粉的家用日化用品时代时,我国的农村消费者还把肥皂作为唯一的清洁用品,一些偏远的地方甚至还继续保留着使用土皂角的习俗。 进入90年代直至今天,各种品牌的家用日化产品销势如火如荼,我国的城市消费者开始自主选择香皂、洗发水、洗洁精、洗手液等产品时,农村消费者才刚刚开始接受品种有限的日化用品,但由于认知和购买力的原因,对于品牌知名度、各种功能、品质等因素几乎很

少关注,价格的高低依然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由于其售价也相对较高,在农村市场的销售量很低,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市场畅销的大都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就算有一些知名品牌,也大多都是假货,因其售价便宜,销量居然很好。 案例分析二 1.答: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加大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力度,针对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过热,政府实行宏观调控,钢材、焦炭价格大幅度下降,国家控制资源型产品出口,焦炭全年出口只有1400万吨左右,整顿钢铁工业的政策使部分铁矿石客户处于随时可能消失的状态,大型钢铁企业纷纷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谈判订立长期供货协议,企业经营环境开始进入比较严峻的时期。公司资金周转又开始出现困难。 2.答: 竞争优势: 1)在港口附近还有一个存储和加工炉料的仓库; 2)在银行有较好的资信等级和合作关系; 3)积累了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经验和国内外商业网络关系,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 竞争劣势: 1)出口焦炭主要通过国外中间商分销,部分直接供应给欧洲钢铁厂; 2)从国外采购的铁矿砂除少量供应给与本企业业务部门有关系的大、中、小型钢铁厂,大部分通过国内中间商分销; 3)随着国内焦炭供求形势的转变,供应商纷纷催讨货款,公司一度出现资金和供货困难; 4)企业经营形势下滑,人才流失; 5)焦炭事业部联系的供应商极其分散,有时甚至从码头临时采购; 6)为了获得供货折扣,降低采购成本,有些采购员答应供货商不开增值税发票。 3.答: 加强管理;集中控制。

市场营销第十一章

十一章练习试卷 一、填空题 1、市场营销环境泛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最普遍因素。 2、市场营销特点 3、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经济、自然、科技、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 4、人口统计环境主要受人口数量和实际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水平 5、全球的自然环境有四种变化趋势:原材料短缺、能源成本增加、污染加重、政府在环保中的变化。 6、科学技术环境指企业业务所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科技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科技发展动向。 7、政治权力的影响表现为由政府机构通过采取某种措施来约束外来服装企业,如双边贸易自由贸易安排、 原产地规则、保障措施、劳工限制、技术壁垒、社会标准等。 8、亚文化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民族性格、传统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 9、服装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有行业、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和公众等。 10、生活方式影响着服装消费行为的所有方面。 二、名词解释 1、经济环境 2、自然环境 3、个人收入 4、政治法律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6、流行 三、简答题 1、宏观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2、微观环境由哪些因素构成? 3、服装行业产业链的构成部分? 4、举例说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服装企业营销的影响? 5、加入WTO后,我国服装企业面对怎样的市场环境? 第十一章服装企业经营环境 一、填空 1.市场营销环境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最普遍的因素。 2.宏观环境包括人口、经济、自然、科技、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3.微观环境包括行业、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和公众等。 4.在众多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中,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5.科学技术环境是指企业业务所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科技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科技发展动 向等。 6.行业分析主要是从行业整体的供需状况、行业特征、竞争状况以及产品普及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掌握 行业发展的趋势。 7.波特认为有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竞争强度的高低,它们分别是: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8.我国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投资少,进入壁垒低,对外依存度高;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多, 竞争激烈,信息化程度低;产品品种多,更新快,附加值高低不一。 二、简答 1.服装市场人口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主要从区域或全国市场的人中规模增长率、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区域特征与人口迁移等角度进行分析。 2.服装企业竞争对分析步骤。 (1)识别竞争者 (2)销售业绩与销售系统分析 (3)目标市场分析 (4)市场定位分析 (5)产品/品牌/包装分析 (6)营销策略分析 (7)未来目标分析 (8)反应模式分析 3.恩格尔系数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家庭个人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用于食物开支部分的增长速度要小于用于教育、医疗、享受等方面的开支增长速度。食物开支占总体消费量的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食物开支所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三、论述题 企业在进行经济环境分析时,主要考虑哪些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指影响企业营销方式与规模的外部经济因素,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其考虑的因素有: 1.宏观经济状况,首先要考虑当前的宏观经济处于何种阶段:是萧条、停滞、复苏还是增长以及宏观经济 以怎样的周期规律变化发展。 2.收入与支出状况,

市场营销第二章答案

答案: 第二章市场营销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D 5B 6B 7D 8A 9C 10B 11D 12A 13A 14A 15C 16B 17D 18B 19A 20A 21B 22B 23C 24C 25B 26C 27D 28C 29B 30C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 第三章社交礼仪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D 6A 7C 8B 9C 10A 11B 12C 13B 14C 15C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第二章谈判 知识卷 (一)判断 1× 2√ 3√ 4× 5√ 技能卷 (一)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D (二) 案例题 1.(1)买方采取了日本的报价战术,其做法是,将最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方的兴趣。由于这种价格一般是以卖方最有利的结算条件为前提的,并且,在这种低价格交易条件下,各个方面都难以全部满足买方的需求,如果买主要求改变有关条件,则卖主就会相应提高价格。因此,往往买卖双方最后成交的价格,会高于最初卖主提出的价格。日本式报价在面临众多外部对手时,是一种比较艺术和策略的报价方式。因为一方面可以排斥竞争对手而将买主吸引过来,取得与其他卖主竞争中的优势和胜利;另一方面,当其他卖主败下阵来纷纷走掉时,这时买主原有的买方市场的优势不复存在,原来是一个买主对一个卖主,谈判中显然优势在买主手中,而当其他卖主不存在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买主对一个卖主的情况下,双方谁也不占优势,从而可以坐下来细细谈,而买主这时想达到一定的需求,只好等卖主一点一点把价格提高才能实现。 (2)买主之所以陷入日本式报价的圈套原因在于:在对方以低的诱惑下,粗心大意未把对方的报价内容与其他客商的报价内容进行一一的比较就草率行事。并且完全自动放弃了与其他客商的接触与联系,最后造成被动的局面。 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①应认真比较对方的报价内容与其他客商的报价内容,判断其报价与其他客商的报价是否具有可比性,不可只看表现形式,不顾内容实质,而误入圈套。 ②切记只注意最后的价格,在对其报价所包含的内容没有进行认真地分析、比较的情况下,匆忙决策,造成不应有的波动和损失。 ③基是某个客商的报价的确比其他的厂商优惠,富有竞争力也不要完全放弃与其他客商的接触与联系,应给对方一个持续的竞争压力,迫使其继续做出让步。

市场营销学试题第八章

《市场营销学》练习(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指的是该产品的() A 使用寿命 B 物理寿命 C 合理寿命 D 市场寿命 2、消费者对产品已经熟悉,消费习惯也已经形成,销售量迅速增长,表示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 A 介绍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3、某种电子产品的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减慢,利润增长接近于零,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讲,该电子产品已进入() A 导入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4、消费者为了物色适当的产品,在购买前往往要去许多家零售店了解和比较商品的花色、花样、质量、价格等,这种消费品叫做() A 便利品 B 特殊品 C 选购品 D 非渴求品 5、某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冰箱、冷柜、空调三大类,其中:冰箱有四种型号、冷柜有两种型号、空调有五种型号。据此可知 A 该企业产品线的宽度为3,冰箱、冷柜和空调各产品线的深度分别为4、 2、5 B 该企业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3和11 C 该企业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1和3 D 该企业冰箱、冷柜和空调各产品线的宽度分别为4、2、5 6、以下策略中不适合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的是() A 缩小企业生产规模,只维持适当的生产 B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 C 及时开发新产品,淘汰老产品 D 改进产品及服务质量,加强广告投入,创立名牌地位 7、产品销量少,促销费用高、销售利润低甚至为负值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 A 介绍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8.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市场竞争最为激烈。 A 介绍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9. 提供免费送货、安装、保养等项目属于产品整体概念中的() A 核心产品 B 形式产品

市场营销习题第二章 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学》习题 二00六年九月

第二章市场营销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 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 A、刺激需求 B、需求管理 C、生产管理 D、销售管理 2. 最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市场营销近视的营销观念是 ( )。 A.产品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3. 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依托于()组织进行。 A、审计 B、控制 C、营销 D、计划 4.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学科。 A、经济 B、行为 C、应用经济 D、社会 5. 以企业目标顾客及其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 A、销售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6. 对于负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改变市场营销 B、维持市场营销 C、管理市场营销 D、刺激市场营销 7.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 A、顾客让渡价值 B、企业让渡价值 C、企业利润 D、顾客利益 8.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对()观念的修正与补充。 A、销售 B、生产 C、产品 D、市场营销 9. 市场营销观念是工商企业的()。 A、核心内容 B、经营目标 C、经营规划 D、经营哲学 10.从总体上看,质量改进方案(QIP)通常会增加企业的()。 A、盈利 B、成本 C、无形资产 D、无形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 社会营销观念从效用上看,比市场营销观念更强调()三者利益的协调。 A、市场效益 B、企业营销效益 C、消费者利益 D、行业协会利益 E、社会整体利益 2. 创建知识型企业的三项挑战性工作是指()。 A、倾听 B、实践 C、学习 D、领先

最新科特勒市场营销第八章习题与答案

Chapter 8 Product, Services, and Branding Strategies: Building Customer Value 1) ________ are a form of product that consists of activities, benefits, or satisfactions offered for sale that are essentially intangible and do not result in the ownership of anything. A) Line extensions B) Services C) Brands D) Consumer products E) Supplements Answer: B Diff: 1 Page Ref: 224 AACSB: Communication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8-1 2) A product is a key element in the ________. At one extreme, it may consist of pure tangible goods or at the other extreme, pure services. A) market offering B) brand equity C) brand extension D) co-branding E) value chain Answer: A Diff: 1 Page Ref: 224 AACSB: Communication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8-1 3)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many companies are going beyond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ey are developing and delivering customer ________. A) quality B) experiences C) brands D) product lines E) events Answer: B Diff: 2 Page Ref: 224 AACSB: Communication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8-1 4) Product planners need to consid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three levels. Each level adds more customer value. The most basic level is the ________, which addresses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buyer really buying?" A) actual product B) augmented product C) core customer value

科特勒市场营销第六章习题与答案

Chapter 6 Business Markets and Business Buyer Behavior 1) Business buying behavior refers to the buying behavior of organizations that buy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 A) products for use in production of other products B) services for use in production of other services C) products purchased to resell to others D) products purchased to rent to others E) products purchased for personal consumption Answer: E Diff: 1 Page Ref: 168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6-1 2) In one way or another, most large companies sell to ________. A) consumers B) other organizations C) employees D) not-for-profit companies E) the service sector Answer: B Diff: 2 Page Ref: 168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6-1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way that business and consumer markets differ? A) market structure and demand B) nature of the buying unit C) satisfaction of needs through purchases D) types of decisions E) decision processes Answer: C Diff: 3 Page Ref: 169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6-1 4) There are many sets of ________ purchases made for each set of ________ purchases. A) consumer; business B) tangible; intangible C) service; product D) business; consumer

市场营销讲义2

第二章目标市场营销 现代营销三步曲-----STP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ing) 市场目标化(Market Targeting) 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第一节市场细分 market Segmenting 一、市场细分 (一)提出:市场细分是50年代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工商企业的重视,已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概念: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市场分成若干个子市场或细分市场的过程。 市场细分的对象是消费者。 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消费者需求的绝对差异性(市场细分的必要性)和相对同质性(市场细分的可能性)。 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市场的前提和基础。 二、市场细分的意义 ?市场细分有利于挖掘最佳的市场机会; ?市场细分尤其有利于中小企业开发市场; ?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开展针对性营销活动,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目标市场上。 三、消费品市场细分依据: (一)地理细分(Geographic Segmentation) 按消费者所处的地理区域、地形气候等来细分市场。比如: ?洲际——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国别——中国、日本、美国; ?地理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北方、南方;沿海、内地; ?行政区划——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 ?城乡——城市、郊区、农村; ?城市规模——大、中、小城市; ?气候特征——寒带、亚热带、热带;潮湿、干燥地区; ?地形特点——高原、平原、丘陵、山地; (二)人口细分 按人口统计学变量来细分市场,如性别、年龄、民族、宗教、教育、职业、收入、社会阶层、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等。 社会阶层: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家庭生命周期:单身期(离开父母独居)、新婚期、“满巢”期、“空巢”期、鳏寡就业期(尚有工作能力的独居老人)、鳏寡退休期。 (三)心理细分 按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个性等来细分市场。 生活方式:简单说,生活方式就是人如何生活。具体讲,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意见。

科特勒市场营销第十一章习题与答案

Chapter 11 Pricing Strategies 1) Companie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setting prices for the first time can choose between two broad strategies: market-penetration pricing and ________. A) market-level pricing B) market-competitive pricing C) market-skimming pricing D) market-price lining E) market-price filling Answer: C Diff: 2 Page Ref: 312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11-1 2) Of the following, which statement would NOT support a market-skimming policy for a new product A) The product's quality and image support its higher price. B) Enough buyers want the products at that price. C) Competitors are not able to undercut the high price. D) Competitors can enter the market easily. E) C and D Answer: D Diff: 3 Page Ref: 312 Skill: Concept Objective: 11-1 3) A firm is using ________ when it charges a high, premium price for a new produ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