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著录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MARC完全符合国际标准ISO2709的各项规 定,分为头标区、目次区、数据区三个区。 UNIMARC基本保持了MARCII的结构,项目设 置与内容安排大部分相同,通过改进,可容纳各种 类型文献,作为国际机读书目数据交换格式为多国 使用。
CNMARC是中国机读目录(China MachineReadable),用于中国国家书目机构同其他国家 书目机构及中国国内图书馆与情报部门之间,以标 准的计算机可读形式交换书目信息。
《文献著录总则》的著录格式
正题名=并列题名: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文献类 型标识]/责任第一说明;责任其他说明.— 版本类 型或版次/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 .— 文献特殊细节 项.—出版发行地:出版发行者,出版发行日期 文献数量:图表;尺寸 .— (丛编名;编次/丛编责 任者) 附注项
国际标准书号(装订):定价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地图资料著录规则》, 《档案著录规则》,《古籍著录规则》, 《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 规则》等。
《文献著录总则》与各个著录分则在编制结构和内 容上基本保持一致,正文部分一般由引言、名词术 语、著录项目、著录项目标识符和著录内容识别符、 著录格式、著录详简级次、著录用文字、文献类型 标识符、著录根据、著录项目细则等10项内容构成。 各个著录分则还有一些附录。 《文献著录总则》主要内容包括著录项目及其标识 符和著录格式两部分。 《文献著录总则》规定的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 项目,依次为: 题名和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 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 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录项、提要项。
·传统著录法
国外主要有,《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 《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AACR2); 我国主要有,《文献著录总则》和《中国文献编 目规则》。 《文献著录总则》是我国文献著录国家标准,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由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 小组编辑,全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推荐使用。2005年,由国家图 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编辑、北京图 书馆出版社出版第2版。
1999年美国与加拿大MARC排除相异性联合推出 MARC21。2001年大英图书馆也宣布采用 MARC21。 由于各国不同的机读编目格式造成书目记录共享障 碍,为了方便不同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国际图联 (IFLA)在1977年推出UNIMARC: Universal MARC Format格式。
· 传统著录法
传统著录法是相对于MARC(机读目录)著录法 和元数据(DC等)著录法而言的,是指按照《国 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等标准和规则的要 求统一进行规范化的著录,著录方式是手工操作 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分项著录,形成规范的卡片目 录,然后由手工编排各款目的著录法。 传统著录法的原理对于理解MARC著录法和以 DC为代表的元数据著录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机读目录研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86年, UNIMARC中译本面世,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实 际情况,编制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讨论稿, 1992年2月正式出版《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即CNMARC。
CNMARC格式为我国机读目录实现标准化、与国 际接轨,从数据结构方面提供了保障。
ISBN978-7-302-17155-3:37.00元
本书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系统地讲述了信息组织 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等。
I. ①信·②面· · · · ·II.马· · ·III.信息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IV.G203-43
《信息组织》在杭州图书馆书目系统中的款目:
信息组织 马张华编著 ISBN:978-7-302-17155-3 价格: CNY37.00 语种:chi 题名:信息组织 xin xi zu zhi / 马张华编著, 版次:3版 出版发行: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 期: 2008 载体形态:334页 23cm 附注内容: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摘要:本书讲述了信息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信息组织基 本知识,信息组织原理、信息描述的理论和方法、分类法理论、 典型类表以及分类实践、主题法理论和典型主题词评介、主题 标引与主题检索工具的建立以及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等。 主题:信息管理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G203 版本: 4 主要著者:马张华 ma zhang hua 编著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机读目录著录法
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是 “机器可读目录”,是以代码形式结构和特定结构记 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的,可用计算机识别与阅读的 目录。
MARC数据最早产生于美国。1961年,美国国会图 书馆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的设想,从此进行了多年的研 究与实验,不断取得新成果,并推动其他国家相继采 用MARC格式建立自己的机读目录系统。 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MARC版本区分开,1983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MARCII改称为USMARC。
提要项 排检项
例片
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美)卡普拉(Capra,F.),斯 普雷纳克(Spretnak,C.)著;石音译 .— 北京:东方 出版社,1988.2 373页;23cm . —(现代思想文化译丛)
书名原文:Green Politics,根据美国纽约E.P.达顿出版 公司1984年版译出。 ISBN7-5060-0009-1:2.25元
编目业务注记——也称为图书馆业务注记,是指编 目机构为了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在款目或记录中所做 的一些记载。这些记载通常都是特定的符号或略语, 它们不描述文献信息的特征,而是反映文献信息存 储或编目等方面的信息。 编目业务注记一般由具体编目部门设计与著录。 传统的编目业务注记主要包括索取号、财产登记号、 储藏地点记载、根查、注销登记等内容。
I. ①绿·②现· · · · ·II.①卡· ② 斯· ③ 石·III.主题词 · · · · · · IV.分类号
《信息组织》一书的著录款目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马张华编著.— 3版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334页;23cm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统专业教材系列)
著录——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 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文献信息编目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步骤:第一 步是文献信息著录,第二步是目录组织。著录是 编目工作的基础,目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著 录的质量决定。 款目——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特征 与编目业务信息所做的记录。 其表现形式是反映文献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的著 录项目的组合,包括描述项目、检索点(标目)、 编目业务注记三部分信息。款目是组成传统目录 的基本要素。
记录——指表述事物的特征,具有完整的含义,从 内容和使用的角度能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识别的一组 相关数据项的组合。
在编目领域,通常将以机读形式存储于目录数据库 中的目录数据称为“记录”。一条“记录”相当于 手工编目中的一条“款目”,但“记录”所“著录” 的内容更为丰富、复杂,不仅极大地扩充了“款目” 上的信息,还增加了代码信息及计算机识别与处理 的符号。
与MARC格式有关的重要概念
字段(Field)——是指由字段标识符标识的被定义的 字符串。记录中包括的数据字段,如题名与责任说明 字段、版本说明字段、丛编项字段等,相当于手工编 目款目中的著录项目。一个字段中可包括一个或若干 个子字段。 子字段(Subfield)——是指变长数据字段内所定义 的数据单元,如载体形态字段下分有“篇幅”、“其 它形态细节”等子字段,相当于手工编目款目中的 著录单元。 CNMARC和MARC21格式都设置了数十个字段和更 多的子字段,除了充分反映传统目录的著录项目外, 还增加了不少传统目录所没有的字段。另外,其字段
款目与记录是著录的结果,是一种信息实体的高 度概括和浓缩,是目录编制的基本单元。 有了款目或记录,才能对款目或记录进行分类、 主题等各种标引,才能在标引的基础上对款目或 记录进行编排,才能通过款目或记录对庞杂的信 息资源进行有序的组织和控制。 因此,著录出高质量的款目或记录是信息组织的 基础性工作。 著录信息源——指款目或记录中著录信息的来源。 明确著录信息源是准确、一致地进行文献著录的 保障。
著录项目——指用以揭示文献信息形式特征与内 容特征的记录事项。 著录项目可以包括著录单元。
著录单元——指著录项目的组成部分。 著录用标识符——指著录中用以识别著录项目及 其单元的特定符号。一般包括著录项目标识符号 与著录单元标识符号。
著录项目标识符统一置于著录项目之前,如 “· ——北京”, 著录单元标识符则置于著录单元之前或外部,如 “:清华大学出版社”“(精装)”。 在文献信息著录中采用标准的著录用标识符的主 要作用是,能跨越不同的语言文字障碍,实现国 际文献目录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在国际编目领域 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统一各国文献信息著录条例、 实现目录著录国际标准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的书目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许多国家还将其作为制定或 修改各种编目条例的重要参考依据。
《文献著录总则》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 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文献 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起草,国家标 准局1983年7月2日发布,1984年4月1日起实施。 其后,又颁布了与《文献著录总则》配套的适合各 种类型文献著录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包括:
信息著录法
信息著录法是对信息资源特征进行描述记录的依 据。 信息著录法通常是根据特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识 别、组织信息资源的需要加以规定的。 信息著录法中一般包括记录的项目(著录项目)、 记录的文字、次序、详略程度等,以便能够以此 为依据,以统一、有效的方式记录信息资源的特 征。 信息著录法可分为传统著录法、机读目录著录法、 元数据著录法三种。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编制的总体目的 是:促进国际书目信息交流,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 享。具体目的是:使各国的书目著录具有互换性, 各国的书目记录易于识别,传统的手工目录易于转 换为机读目录。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具体规定了著录 项目、著录项目的顺序及著录标识符。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 规定了8个描述项目: 题名和责任者项、版本项、 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 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录项。 作为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 文献机构都具有通用性。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liographic Description ,简 称ISBD),是国际图联IFLA根据1969年国际 编目专家会议的建议而制定的一套供各类信息资源 著录的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 (ISBD(G))、《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单行出版 物)》(ISBD(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连续 出版物)》(ISBD(S))、《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地图资料)》(ISBD(CM))、《国际标准书目 著录(非书资料)》(ISBD(NBM))、《国际标 准书目著录(印本乐谱)》(ISBD(PM))、《国 际标准书目著录(古籍)》(ISBD(A))、《国际 标准书目著录(析出文献)》(ISBD(CP))以及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计算机文件)》 (ISBD(CF)) 等。除了《总则》外,是针对不 同的文献类型而制定的分则。
机读目录中的这类编目业务注记内容更丰富,如头 标区中的记录状态、编目等级,以及数据区中的国 际使用字段、国内使用字段等,其作用主要是用于 机构内部索取文献和管理文献,或者是作为更新、 管理款目或记录的依据。 不同的编目机构的具体情况不同,会使他们的编目 业务注记在品种、数量及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 别。 编目业务注记是文献著录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 是目录管理与利用的重要依据,也是文献信息管理 与利用的必要依据,在当代信息著录中具有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