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混合运算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分配
5课时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课题
混合运算(教材第47页中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9+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课题
混合运算(教材第53页中的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计算
4×3=12(人)12+7=19(人)
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
4×3+7
=12+7
=19(人)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7+(4×3)
=7+12
=19(人)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时分配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3分钟)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0分钟)
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15分钟)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76-(12+25)(12-5)×3 48÷(8-2)
34-(28-13)6×(7+2)(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算。算。算。运算。
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5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7+12÷3 43-24÷6
18÷3+67 54÷9-3
1.让学生独立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规范。
2.全班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8分钟)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明确先算什么,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巩固。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看图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4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课题
混合运算(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0分钟)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23+6-11 2×8÷4 72÷8÷3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单元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合作交流、初步探究(15分钟)
(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
(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1.呈现算式:7+(4×3)和7+4×3。
2.引导学生比较。
(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5分钟)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32-10-6=
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20分钟)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
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接力赛(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4题)
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组派6名学生上台板演,一人做一题,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
=□=□=□
主备教师: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34-17+3 3×8÷4 18÷3×3
=34-20 =24÷4 =18÷9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48-8+17,15÷3×5,指定学生说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件等。
课时分配
第三课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29(人)53-24+38=67(人)
二次备课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Leabharlann Baidu要注意什么
=14 =6 =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3分钟)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2分钟)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课题
混合运算(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2)讨论交流:
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
(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
3.学生独立脱式计算7+4×3,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
4.师生归纳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1)10-5+3=(2)7+(7-6)=
10-(5+3)=7+7-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5分钟)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主备教师:向朝斌
备课组成员:
导学过程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