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法 国》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画法的关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应垂直投射到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阅读教材P28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把剩下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画图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地图能力。
三、当堂训练,约8分钟
1、课本28页活动图,查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世界地形图上(见附图)找到下列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找图的能力。
四、总结提高,约3分钟
本课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学习了地形图的判读,懂得了海拔高度及相对高度的含义,熟知了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通过从图上获取信息,为生活提供方便,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6活动题1。
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

科学《地球》教案6篇

科学《地球》教案6篇

科学《地球》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地球》教案6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具,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科学《地球》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国际法第一、二章教案

国际法第一、二章教案
组织特征: 国家间共同体—— 非中心化、多极化
平等: 法律适用上的平等—— 系统法律规则的缺失 ——民主
主权至高 意思自治 禁止武力
秩序: 合意、合作—— 缺少系统的自上而下的制裁措施 ——脆弱
三、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关系。 3、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国际法主体,主要是由 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 制定的。 4、国际法的强制力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 体的措施来保证。
案例分析:执行联合国职务时遭受伤害赔偿案
1948年9月17日,联合国瑞典籍调解专员伯纳多特伯爵和法 籍首席观察员塞雷上校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控制区内遭到 暗杀.事件发生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将国家对联合国应负责 任的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大会鉴于会员国在这一问 题上存在意见分歧,遂于同年12月3日通过决议,请求国际 法院就相关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如果联合国代表执行职务 时,在涉及国家责任的情况下受到伤害,联合国作为一个组 织是否有能力对应负责任的法律上的或事实上的政府提出 国际请求,以便就a.联合国和b.受害人或经其授权的人员 所受的损害取得应有的赔偿?
国 际 法
黄晓燕
案例引入:
1864年普鲁士政府派遣李斯福为驻华公使,4月间,李斯福乘坐兵舰 “羚羊号”抵达中国天津大沽口海域,遭遇三艘丹麦商船。当时普丹 正在欧洲因领土问题交战,于是,普鲁士兵舰将三艘丹麦商船拿捕。 清政府根据惠顿《万国公法》第2卷第4章第6节:“各国所管海 面.及澳港长矶所抱之海,此外更有沿海各处,离岸十里之遥,依常 例归其辖也。盖炮弹所及之处.国权亦及焉,凡此全属其管辖.他国 不与也”,认为普舰在中国洋面拿捕丹麦商船,“显系夺中国之权”。 并与普鲁士公使进行了严正交涉,最终迫使普舰释放二艘丹麦商船, 并对第三艘予以折款抵偿。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7课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7课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四节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

(详见教材)(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法治思维是!旨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详见教材)法治思维是基于对法律的尊崇和对法治的信念判断是非、权衡利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其要义是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守法治底线。

(详见教材)(二)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一般来讲,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详见教材)1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详见教材)2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详见教材)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4项要求。

(详见教材) 1E Λ确理解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尊法学法守法用葭悬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案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案

(三)“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导致“天人 合德”观形成。 ◎“德”的发展:后来逐渐突破了原始之义, 不断扩大外延和内涵。天德指导并转化为 人德,并与家族等伦理紧密结合。 (四)天人合德的若干表现 1、人副天数 2、天讨天罚 3、奉天承运 4、秋冬行刑
三、关于伦理根源的简要总结: (一)“家国同构”具有某种客观性、被动 性、不可选择性,是伦理根源的“先天” 路径,主要从家族伦理的角度对中国古代 法律的伦理性进行了预决。 (二)“天人合德”具有某种主观性、主动 性、可选择性,是伦理根源的“后天”路 径,主要从国家与社会的伦理角度对中国 古代法律的伦理性进行了规划,并且将所 有的伦理上升为或解构成“天之伦理”— —“天理”。
第三节 如何面对和评述历史?
◎ 让我们记住这两句名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 一、跳出我们个人当代的主流意识、阶级观 点、当代的价值意识,摒弃“辉格式解 释”。 (一)“辉格式解释”往往曲解历史,特别 是丑化历史、耻笑历史。 ◎ “同姓不婚”、“无子休妻”制:愚味
(二)历史不一定客观,有时纯粹是主观。 1、正史和野史的区别 2、官方和民间的区别 (三)历史不仅具有主观性,而且它还是那 种被赋予了某种意义的东西。 (四)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也具有主观上的 筛选性。 (五)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也具有时间上和 人为上的变异性。
(六)历史的主观性决定了“历史”可以按 照人的主观意图去“谱写”、“编造”、 “剪裁”,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 1、刘邦的神话 2、辉格式历史 193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出版 了名为《历史的辉格解释》的书。“历史 的辉格解释”就是根据制造某种政治神话 的需要去美化和丑化历史,或者说就是以 今天的价值观去评价历史。 (七)历史特性中应然和实然的分离。

高一历史上册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册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旧人教版

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学习目标导引目标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是什么?——请把握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原因。

目标二:为什么法国要发动侵华战争呢?其战况如何?——请把握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

目标三:《中法新约》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是哪一条?——请把握《中法新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材内容详解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国际: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地域辽阔的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随之出现了严重危机。

(2)国内: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助长了列强的侵略气焰。

2.概况(1)西北边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不久占据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俄英对其予以支持。

1871年,俄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新疆,1878年初,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交涉归还伊犁问题。

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

(2)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

藏族军民坚决抵抗,但由于英国武力威胁,清政府令驻藏帮办大臣求和,规定了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后又开亚东为商埠。

从此,英国势力侵入西藏。

(3)东南边疆1874年,美国支持下的日本军队在琅挢登陆,遭阻击。

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军。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

请回答1~2题。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最初表现是(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C.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 D.《中法新约》的签订2.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危机的加深,淮军将领刘铭传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掳为根据。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1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1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学目的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2部分内容,知识构造如下:海洋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屏障,国家的开展、民族的振兴与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运输本钱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

假如海洋平安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开展也得不到保障。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

基于以上考虑,虽然海洋资源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为了促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开展观,编写者特意安排了本节内容。

在“丰富的海洋资源〞部分,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中国四大海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幅图片和“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1幅地图。

“活动〞1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才能,开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下一个内容作出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及其危害,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海洋污染的危害,教材安排了“赤潮〞的“阅读〞材料。

“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引导学生就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展探究、交流。

这个“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才能,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开展观。

三、教学提纲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开展迅速2.矿产资源〔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3.化学资源〔1〕开发利用方式〔2〕主要盐场分布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部分海域环境污染〔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海洋资源〔1〕加强保护力度〔2〕防止海洋污染〔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教学建议【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导入:方案①:视频导入:2022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7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7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

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

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

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

有一条江流由南向北流经杭州,他就是古代非常出名的:富春江。

今天,让我们随着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朝著名文学家吴均的脚步,一起欣赏一下富春江的美丽景色。

”我对自己的口语表现能力比较自信,所以很少设计华美的课堂导入词。

我以为,有了足够的口语表现力,即使是平常的句子也能读出韵味来。

在这段简短的话中,富春江与学生熟悉的“人间天堂”杭州建立了联系,并指出富春江在古代就很出名,一并简单交待了作者情况。

学生的阅读期待就形成了。

忘情地朗读我先向学生提出要求,请学生听的时候注意语音、节奏和语调,并告诉他们:听完之后要学读。

我范读完第一段,就停下来,请南两排同学朗读这一段。

我表扬他们:读得不错。

范读完第二段,我停下来,请被两排同学朗读这一段。

我的评价是:要提高音量。

音量不够,读不出效果来。

第三段分成两节,南两排和北两排各学读一个小节。

北两排的印量放大了一点,效果好多了。

其间订正了一个字的读音:转,读四声。

我说:“下面请同学们练练朗读,北两排练读一、二段,南两排练读第三段。

”因为南两排读得好,所以安排他们读更需要声色的第三段。

过了两分钟,我起个头,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

北两排读得出乎意料的好。

我把两部分同学的朗读都作了肯定,并指出:“鸢飞”以下四个分句不要读得那么大声,声音要放轻一点。

我示范了一下,再请学生读。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2﹞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知道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对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地理要素的研究,初步建立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2.教学难点: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看,初一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因此要多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直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结合课标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水系、流域和分水岭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并记住其名称及位置3.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分布特征4.知道京杭运河的概况5.知道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驱动互学互助(一)课件展示:首先我们来了解有关河流的基本概念一:水系和流域1.水系2.流域3.分水岭自学课本88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一、水系和流域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高地。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过渡]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下面让我们一起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问题驱动互学互助(二)二、中国主要的河流活动一 1.找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河流的名称观察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主要流向是什么?为什么?讲解: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国际私法》教案(婕妤版)#(精选.)

《国际私法》教案(婕妤版)#(精选.)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3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4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5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6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7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8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9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0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1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2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3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4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5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6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7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8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19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0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1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2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3注:此表填写时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

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4湖北警官学院教案25。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1.经过教材P16 活动和教材文字的阅读,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并认识当前汉族和少量民族人口所占的比率,以及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量民族。

知识与技术2.阅读教材P17 图 1- 14“中公民族散布”,剖析归纳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主要少量民族散布的地域。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要点难点3.经过教材 P18~19 活动和教材文字的阅读,认识我国主要少量民族的民族风情。

1.学会阅读“中公民族散布图”,能说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及主要少量民族的散布地域。

2.经过采集资料和检查,谈谈我国主要少量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惯。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一致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公民族政策的认识,建立各民族一律同等、相互尊敬、团结友善,共同保护祖国一致的看法。

1.让学生经过读“中公民族散布图”,总结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少量民族散布的特色。

2.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

让学生经过读“中公民族散布图”,总结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少量民族散布的特色。

建议教课中采纳自主学习、角色饰演、小组研究和展现、教师点拨等多教课建议种形式,创建宽松和睦的讲堂教课气氛,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能力。

课题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教课过程设计企图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中,你矗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养格国桑花。

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我多想利用多媒体展现有关民族文化形的弹起奇特的弦子,向你倾吐着不老的情话,式,能够调换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我爱你珠穆朗玛。

心中的珠穆朗玛我多有益于讲堂教课的顺利进行。

族想挑起热忱的锅庄,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你,珠穆朗玛,圣洁的珠穆朗玛”。

多媒体展现以下图片。

(续表 )课题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教课过程设计企图同学们依据歌词内容及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这是什么民族?学生:藏族。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中的意象的含义及诗歌所表现的主题。

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及诗歌所表现的主题。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强烈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经历了“十年”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之中,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和顽强追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舒婷的爱国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字词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先让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明确)疲惫( ) 熏黑( ) 胚芽( ) 笑涡( )迷惘( ) 簇新( ) 勒进( ) 挣脱( )驳船( ) 隧洞( ) 蜗行( ) 干瘪( )淤滩( )2、给下列词语释义(先让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明确).干瘪: 干而收缩,不丰满。

迷惘: 因分辨不清而不知所措。

簇新: 全新、极新。

累累: 形容积累得多。

喷薄: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绯红: 鲜红。

三、简介作者、写作背景(课件展示,由教师解说)1、作者作品舒婷,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52年出生于福建,原名龚佩瑜。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中国法制史》教案(两半法制)

《中国法制史》教案(两半法制)

• • • •
• •
2、审判制度 区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 实行四级三审制; 建立大理院复判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陪审、回避、辩护制度。 3、改良监狱 设罪犯习艺所; 建新式监狱。
问答 作业:
一、(结合历朝根本治理方略)在确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延续千秋万 代方面有何根本性策略? 二、(结合中国历史上历朝吏治的经验和教 训)对目前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强化吏治的工 作有何有益的建议? 三、(结合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 生产关系客观要求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 • •
确认民国国体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确立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的政治制度; 规定人民的权利、自由和义务(设平政 院受理行政诉讼); • 确认私人财产权和工商业经营权。
国 父 孙 中 山
• • • • •
二、南京临时政府革命法令 (一)保障民权的法令 解除贱民身份; 禁止买卖人口; 保护华侨; 提倡女权; 革除官厅称谓。
二、太平天国的刑法 • 任务为:除妖安良、斩邪留正。 • 刑罚原则:顺天有厚赏、逆天有显戳。 • 罪名多为除妖与斩邪而设。 • 刑罚分枷性刑与死刑,新创或者恢复 五马分尸、点天灯、剥皮、营馆连坐。
太 平 天 国 女 囚 照 片
• • •
三、太平天国的司法制度 行政机关兼理司法。 诉讼实行多级复核制。 实行公开审判、群众监督制度。
(二)民商法 • 1930年编成《中华民国民法》,包 括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章。 • 先后制定配套的《出版法》、《著 作权法》、《房屋租赁条例》等单行法规。 • 按照胡汉民提出的民商合一原则, 制定《票据法》、《公司法》、《海商 法》、《保险法》、《交易所法》、《银 行法》、《破产法》等商事单行法。
• (二)社会改革法令 • 严禁鸦片; • 禁止赌博; • 废止跪拜; • 剪辫易服; • 劝禁缠足;

湘教版地理七下《法国》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下《法国》教案

第四节、法国(一)?它在哪个国家?(法国)它是西欧三大旅游国之一,有什么吸引通过图分析法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地理纬度?看黎盆地,阿尔卑斯山脉看(小结)法国的轮廓象正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临陆国的西北图中可以看出法国的地势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旺盛。

在第四节、法国(一)班级:姓名:小组:评价:教学目标: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重难点:法国自然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读图析图法导读评价单1、找出北纬44度纬线和北纬48度纬线,不难看出法国大部分位于纬度(高、中、低),(温度带)。

2、从海陆位置看,法国北隔海峡和英国相望,西临湾,南靠海,陆上邻国共有个。

3、法国的国土轮廓大致呈。

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

首都是。

4、法国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

5、法国大西洋沿岸主要是气候,特点是,南部地中海沿岸主要是气候,特点是6、流经巴黎的河流是,受地势影响,该河流由流向,注入。

流经里昂的是,该河流由流向,注入7、法国是欧洲出口最多的国家,该作物主要分布在。

南部光照充足,适合的_ _ _ _生长。

问题生成单1、试总结法国的地理位置情况?2、法国分布着哪几种地形?多样的地形以哪一种为主?3、法国主要有哪几条河流?法国地势怎样倾斜?根据什么判断出来?拓展训练单一、选择题1、关于法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法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B、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占全国的4/5C、法国大西洋沿岸属地中海气候D、法国西部濒临地中海2、法国的农业集中区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①阿基坦盆地②巴黎盆地③小麦④玉米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A. 法国B. 俄罗斯C. 德国D. 英国4、有关法国农业的正确叙述是()A、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B、法国地中海沿岸以出产质地优良的葡萄闻名于世C、法国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D、法国粮食产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5、下列国家中,为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的是()6、法国首都巴黎市区跨()A、泰晤士河两岸B、塞纳河两岸C、黄浦江两岸D、圣劳伦斯河两岸7、下列关于法国的正确叙述是()A、西北临比斯开湾,西临英吉利海峡,南临地中海B、首都巴黎有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等名胜C、法国大力发展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90%以上D、法国矿产资源中铁、铝土、石油等储量居欧洲第一二、综合题读“法国”图,完成下列题目。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示例二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示例二

教案:世界的聚落【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0-P65。

主要涉及到“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个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聚落的基本形态(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及其特点。

- 让学生掌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聚落的形态特点。

-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以及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聚落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

- 帮助学生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聚落的形态:- 城市聚落:特点、功能、发展等。

- 乡村聚落:类型、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

-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2.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聚落(城市与乡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内容呈现:- 讲解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概念、特点及其差异。

- 分析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3.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不同聚落的形态特点及其成因。

- 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补充。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案例,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聚落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 收集家乡聚落的资料,分析其形态特点及保护措施。

3.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其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此处可参照之前的教案反思部分,根据本次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应调整。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外国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潜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潜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资料的潜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用心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法国教案湘教版第四节法国【设计思想】:本节利用欧洲教学挂图、“法国轮廓”图、“法国地形”图、“欧洲西部气候”图、“法国农业”图、“法国工业”图、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凯旋门、马赛港、法国南部葡萄园、法国里尔煤矿等图片资源,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推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

同时适当利用视听媒体,调动同学多重感官参加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

分离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讲述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蔼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

“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XXX,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养同学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

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推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离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

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体面为其作了解释。

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造史上的艺术极品。

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具体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准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扬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同学,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爱好,奇怪心强,但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法国》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
1.了解法国地形分布,归纳法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2.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3.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教学难点
1.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2.联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互动小组和做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法国不仅风光秀丽,文化灿烂,而且国力雄厚。

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法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因此我们有必要增加对其他各国的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法兰西的魅力。

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地理位置
(展示欧洲地图和法国地形分布图)提问学生在欧洲地图找出法国,并观察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

继续读图,总结法国地势分布特点。

(老师可提示学生注意重要地形:巴黎盆地、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
学生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进一步引导深入,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

)根据法国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分析法国的气候特征。

(参考):法国西部毗邻海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逐渐减弱,南部靠近地中海海,属于地中海气候。

总体来说法国气候比较多样。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科技,法国的工农业都很发达,第三产业—服务业地位突出。

据此分析一下该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条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根据各个提示分析其原因。

(参考):
甲组:法国的地形和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大西洋沿岸的巴黎盆地是主要农业区,主要有小麦、马铃薯。

乙组:法国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

丙组:法国南部光照充足盛产葡萄,法国的葡萄酒世界闻名。

(二)发达的交通
法国作为发达国家,具有厚重的基础,其中现代化的运输网络的交通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提供巨大便利。

(三)文化与旅游
(引入语)众所周知,法国是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如果有机会到发过去旅游,想去的景点有哪些?你所知道的法国知名产品有哪些?
(同学之间展开小组讨论)
(课件展示)法国的代表性景点和人物: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先贤祠、卢浮宫、拿破仑、卢梭。

法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在此基础上的旅游业为有力地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讨论,让学生将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业的发达联系起来理解,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了解了重要知识点。

并联系国内实际思考国内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业该如何发展。

教学后记
本着与课本内容保持一致的原则,教案设计较为简单,但有激发学生活力的小组讨论和单独发言,抓住课文内容特色和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运用资料图片了解法国文化经济的特征。

并通过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