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_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杆只阻碍物体上与连杆连接的那一点沿连杆两端铰链中 心的连线运动,故连杆的约束力沿连杆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 指向待定。连杆在结构中用作拉杆或支撑杆。
连杆
S BC
S
' BC
S BC S CB
S BC
S' BC
SCB
当连杆平衡时,根据二力平衡公理,其两端的两个力必等 值、反向、共线,因此,连杆是二力杆(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 衡的杆)。
二、常见约束及约束反力:
1.柔索约束(不计重的绳索、链条或皮带等) 由于柔索只能阻碍物体沿柔索伸长的方向运动,故柔索的约 束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方位沿柔索而指向背离物体。 即恒为拉力。
2.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 此类约束如支持物体的固定面。 约束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向约束内部的位移,故其约束力 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即恒为压力。
力是矢量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称这个力系
为平衡力系。
等效力系:用一个力系代替另一个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 对刚体的效应,称此两力系等效或互为等效力系。
二.平衡
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 动的状态。
(1)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由力的投影X、Y、Z只 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确定其作用点的位置;而力的 分力是矢量,由力的分力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作 用点的位置。
(2)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而得。关系式 Fx X Fy Y Fz Z
仅对直角坐标系 成立,对斜坐标 系不成立。
3.力偶的基本性质 ①力偶只能使物体转动。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它既
不能合成一个力,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②力偶对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因此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完全决定于力偶矩。
③只要保持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力偶可以在其作用 面内任意移动,也可以移动到与其作用面相互平行的平面中 去;或同时改变力偶中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改变力偶对
二、荷载分类
1.荷载分类
主动力(又称荷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
力
的力,如 重力、风压力、水压力等,
约束反力
恒载:不随时间而变,如自重 根据作用时间,荷载
活载:随时间而变,如风压力
集中荷载(力):作用在极小的面积或
根据分布情况,荷载
体积上,可以认为作用在一点上。
分布荷载:分布作用于物体的体内或
矢量表示
mO( F ) r F
①力对点之矩依赖于矩心的 位置,所以空间力对点的矩 是定位矢量。 ②力矩的大小
mO ( F ) F h 2OAB 面积
力对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这再以次证明 了力是滑移矢量。
③矢量 mo( F ) 的指
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④力对点之矩的解析式
以O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力 作用点的矢径及力可表示为解析式:
表面,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
2.分布荷载
线分布力或线荷载:沿一条直线连续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线荷载集度q: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单位:N/m或kN/m。
匀布荷载:q=const,非匀布荷载:q≠const 荷载图:表示荷载集度分布的图形。
线分布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可由力系简化理论(后述)求 得::同向线分布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的面积,方向 与分布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 常见分布力的合力及作用位置:
(a)
(b)
③轴承
由轴承和轴颈构成的轴承 约束,其约束力的特征和 铰链的约束力完全相同。
4.活动铰支座(辊轴支座) 结构图
被约束体可以绕销钉转动,可以沿销钉轴线移动,也可以 沿支承面移动,即约束阻碍物体沿与支承面垂直的方向运 动,其约束力通过销钉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待定 。
简化图
5.连杆约束 两端是光滑铰链、自重不计铰链
固定铰支座
简化图
工 程 实 例
或 受力图(同光滑圆柱铰链)
在分析铰链约束力时,通常将销钉固连在某个构件上 ,简化成只有两个构件的结构。
例如,在图(a)所示的三铰拱结构中,如将铰链C 处的销钉固连在构件II上,则构件I、II互为约束。铰链约 束力如图(b)所示。
(如将铰链C处的销钉固连在构件I上,铰链约束力不变)
(1)平面问题中的力偶矩是代数量,大小等于力偶中的力的 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
'
m m(F, F ) F d 规定: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
单位:N.m,kN.m
(2)空间问题中的力偶矩是矢量,其对物体的作用决定于力 偶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 :m Fd
●力偶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
●力偶在作用面内的转向:力偶 矩矢与力偶的转向符合右手螺旋 法则 。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完全决定于力偶矩矢。
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基本概念和 公理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 压力等。
二类是:被动力,即约束反力。
二、受力图 1.分离体(或脱离体):从周围物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研究 对象。 2.受力图:表示研究对象(既脱离体)所受全部力的图形。 主动力一般是先给定的,约束力则需要根据约束的性质来判 断。 3.画物体受力图主要步骤为:
NB
N
NA
P
NB
NA
滑槽与销钉(双面约束) 约束力垂直于滑槽,指向可假设
结构图
受 力 图
简化图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①光滑圆柱铰链
销 钉
A、B互为约束与被约束体
A 简化图
或
受力图
约束力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 内并通过销钉中心,方向待定。
常用两个正交的分力X、Y表示。
②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 将光滑圆柱铰链其中一构件固定而得
Fˊ=FCOSφ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 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
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
夹角α、β、γ,则
X Fcos, Y Fcos , Z Fcos
(2)二次投影法(间 接投影法)
当力与各轴正向夹 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投影到xy面上,然后 再投影到x、y轴上,
刚体的效应。
由此可知,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在研究力偶问题时可以不 考虑力偶的作用位置及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而 只需考虑力偶的力偶矩,故常在力偶作用面内将力偶用带箭 头的弧线表示,箭头表示力偶的转向,旁边的数字表示力偶 矩的大小。
一、概念
§1-4 约束与约束反力
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力是滑移矢量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即 R F1 F2
力三角形→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当刚体受到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 有两力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构成 平面汇交力系。
即 Fxy F sin
X Fxy cos F sin cos Y Fxy sin F sin sin Z F cos
4.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Y、Z,则
力的大小: F X 2 Y 2 Z 2
方向余弦: c os
X F
cos Y
F
cos Z
F
αβγ为力与x、y、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刚体和变形固体的概念
一、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2. 力的效应: ①运动效应(外效应)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 (如无特别声明,本课程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F 表示为:F,手写为 F
[例] 吊灯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公理5告诉我们:处 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 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 衡理论。
§1-2 力的投影及荷载分类
一、力的投影 1.力 在任一轴上的投影 (1)力 与轴共面:
以X表示力 在x轴上的投影,则X=±ab。
三.刚体
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四、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 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 个物体上。 (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非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也称被约束体。 约束:阻碍物体某些方向运动的限制条件 。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或约束力、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是未知的。故称为被动力。 ②方向总是与所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Q
2l/3
l/3
Q
l/2
l/2 Q1 Q2 l/3
Q 1 ql 2
Q ql
Q ql
1
1
1
Q (q q )l
2 2
2
1
§1-3 力矩和力偶
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一、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1)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用
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全 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2)力与轴不共面:
过力 的起点 和终点分别作 平面垂直于x轴,
则X=±ABˊ = ± ab
(3)正负号规 定: 若α为 与x轴正向的夹角,则X=Fcosα 若α为锐角,则X=±Fcosα,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
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 者为正,反之为负。
2.力平面上的投影 ˊ为力 在平面上的投影,大 小:
r xi y j zk F X i Y j Z k
i jk
于是: mO (F ) r F x y z
XYZ
注意:力作用点的坐标及力的投影有正负。
二、力偶 1.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两个力。
力偶是常见的一种特殊力系。 2.力偶矩: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
应用力偶矩度量。
[证] ∵ F1 , F2 , F3为平衡力系, ∴ R , F3 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 F1 , F2 , F3 必汇交,且共面。 公理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mO (F) Fh 2OAB面积
①O—矩心,h —力臂
②当F=0或h=0时,mo( F ) 0
③单位N.m或kN.m ④正负号: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 为负
(2)在空间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矢量(为了表示力使物体绕 矩心的转动效应,须表示出三个要素:力矩的大小、力矩作用 面的方位及力矩在其作用面内的转向,这三个要素必须用一个
z轴正向的夹角。
5.力的分解式
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
影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
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即 Fx X Fy Y Fz Z
Fx Xi , Fy Yj , Fz Zk
∵ F Fx Fy FZ
∴ 力的解析表达式为:F X i Y j Zk
5.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 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
6.平面固定端 平面固定端约束既阻碍被约束物体 在该平面内沿任何方向移动,又阻碍被 约束物体绕固定端在该平面内转动,如 图悬臂梁所示。
阻碍被约束物体移动的约束力为两 个正交的分力,阻碍被约束物体转动的 为反力偶。
故平面固定端的约束反力又三个 。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
注意:F1 F2 F 1 F 2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③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