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汉字注音。

圮()募()棹()杮()湮()啮()溯()欤()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山门圮于河()阅十余岁()()曳铁钯()湮于沙上()尔辈不能究物理()如是再啮()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

4.比较文中的庙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二)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

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

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

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 (2017七上·宝坻月考)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伫立(zhù)称职(chèn)窸窣(sū)陛下(bì)B . 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 . 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 . 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B . 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C .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D . 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3. (2分)选择出下列句子中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A .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译: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B . 吾一瓶一钵足矣译:我靠一个瓶子一个钵子就满足了。

C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远地方的和尚吗?D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译: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4. (2分)《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怎样?()A . 给死人送殡B . 给曹先生拉洋车C . 摆地摊D . 要饭5. (2分)下列各组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自三峡七百里自非亭午夜分B . 仿佛若有光猛浪若奔C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D . 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6. (2分)下列叙述不符合《河中石兽》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 . 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河中石兽》课时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河中石兽》课时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河中石兽》课时训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1.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 山门圮(pǐ)于河B.啮(niè)沙为坎穴溯(sù)流逆上C.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D.是非木杮(pèi) 湮(juàn)于沙上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非木杮如是再啮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C.闻之笑曰其反激之力D.山门圮于河当求之于上流4.下列说法不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A.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认为水流会把石兽带往下游。

B.讲学家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推断石兽应在原地,只是“渐沉渐深”罢了。

C.老河兵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水流冲击石兽,就会冲走石兽下方的泥沙,使其出现坑洞,石兽就又会倒入坑洞,长期这样“转转不已”,石兽就又会往上游移动。

D.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方的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理论知识更重要。

5.(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水干涸) 山门圮于河(倒塌)B.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竟不可得(竟然)C.棹数小舟[划(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铺设帐篷)D.转转不已(不停止)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6.(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语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C.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7.(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

题目是编者加的。

B.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他将一生精力倾注于主持《四库全书》的编纂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上。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4.(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检测新人教版25.26.27.编辑整理:28.29.30.31.32.尊敬的读者朋友们:33.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检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34.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检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35.36.河中石兽基础导练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是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棹小舟(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臆断( )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⑶湮于沙上(湮:)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能力提升第二部分:(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24河中石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24河中石兽

24__河中石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 铁钯.(pá)木杮.(fèi) 湮.(yān)啮.(niè) 溯.(sù)流【解析】注意“棹”的声母是“zh”不是“z”;“钯”不要读作“bǎ”,“杮”不要读作“shì”。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C.果得/于/数里外D.然则/天下之事【解析】C项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果/得于/数里外。

4.按要求填空。

(1)古人对数字的表达和现在有所不同,比如“二八年华”指女子十六岁。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清朝乾隆皇帝出的,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

当时名臣纪晓岚对了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位老人的年龄。

根据文化常识和数学知识,这位老人的年龄应是__一百四十一__岁。

(2)“析字联”是指对联中采用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的对联。

传说清代名士纪晓岚一次出游,见清泉汩汩,小溪潺潺,风景甚是怡人,便驻足欣赏。

又见一位老樵夫在溪边休息,恰逢其小女送饭而来。

如此情景令纪晓岚心头一动,随口吟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最妙。

”没想到老樵夫听了也应声对出一联:“山石__岩__下古木__枯__,此木为__柴__。

”纪晓岚听罢,与老樵夫相视而乐。

请根据对联与汉字的知识,将老樵夫对出的一联补充完整。

【解析】(1)上联中两个甲子年是一百二十岁,再加上“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所以是一百四十一岁。

下联中“古稀双庆”即是两个七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所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2)上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将“白水”组成“泉”字,将“女子”组成“好”字,将“少女”组成“妙”字。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 . 卿(qīn)今当涂掌事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C . 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 . 肃遂(suì)拜蒙母。

2. (2分)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 .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乃始就学3. (2分)选择正确的翻译()永之人争奔走焉A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B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从这里逃走。

C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到郊外奔走。

4. (2分)(2017·海南)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 .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 .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 . 《范进中举》塑造了一位热衷功名、懦弱无能而又圆滑世故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

5. (2分)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A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默叹,以为妙绝。

B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C . 佛印绝类弥勒。

D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 (2分)下面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7. (2分)(2017·临沭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二份(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二份(word含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一)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__》,作者 ,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朝代)学者、文学家,曾任《 》总纂修官。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 ) (2)山门圮.于河( ) (3)阅.十余岁( ) (4)求.石兽于水中( ) (5)竟.不可得( ) (6)曳.铁钯( ) (7)尔辈不能究.物理( ) (8)众服为确论..( ) (9)然则..天下之事( ) (10)可据理臆断..欤( ) 3.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不亦颠乎B. 曳铁钯C. 尔辈不能究物理D. 卿今当涂掌事。

4.下面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之笑曰A. 一老河兵闻之.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 其反激之.力D. 无丝竹之.乱耳。

5. 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 果/得于/数里外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15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寒噤(jìn)瓦砾(lì)镂(lóu)空匀称(chèng)B . 拂(fó)晓嶙(lín)峋阻遏(è )蟠(pán)龙C . 绥(suí)靖刹(shà)那轩(xuān)榭纳粹(suì)D . 丘壑(hè)仄(zè)歪帷(wéi)幕荒谬(miù)2. (2分)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 .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乃始就学3. (2分)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句意: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的。

B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句意: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一边走着一边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来往不断绝,这是滁州的人在出游。

C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也。

句意: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D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句意:醉了能享受饮酒的乐趣,醒了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啊。

4. (2分)(2015·朝阳)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 .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诗、词、散文创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钱塘湖春行》《江城子•密州出猎》《醉翁亭记》都是他的作品C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我是何等艳羡江南女子,能够一生娉娉婷婷在美若仙子的西湖边散步,能够在小径通幽清池碧水的留园脉脉含情地牵手情侣。

想起游苏杭时,借人家苏绣女子的绣布和绣架拍下的一组照片,如今却不知到哪里去了,痛惜!于是,总是在梦中悄然想起那一袭氤氲烟花长裙下低眉含笑专情刺绣的美图,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慰藉了吧。

或许,为了这张美图,定会再度游苏杭。

A . xiàn mòwēn jièB . qiān mài yūn jíC . xiàn mòyūn jièD . qiān mài wēn jí2. (2分)下面划线词在同一句话中的含义、用法与词性完全相同的是一项是()A . 这枯涸的溪流枯涸了少年年轻的心。

B . 窗外花枝招展的樱花树迎来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驻足欣赏。

C . 只有抱着绝处逢生信念的人,才真有可能在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

D . 看到瘦骨嶙峋的你攀爬在这座瘦骨嶙峋的山上,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身体里咚咚直跳。

3. (2分)下面各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太医以王命聚之(太医用皇帝的诏令征集这种毒蛇)B . 几死者数矣(差点给咬死也好多次了)C . 君将哀而生之乎(你是要怜悯我,使我活下去吗)D . 谨食之,时而献焉(我小心谨慎地喂养它,时常献出去一条)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34分)1. ( 2分)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山门圮于河(pǐ)棹数小舟(zhào)B. 曳铁钯(y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àng)C. 湮于沙上(yān)啮沙为坎穴(niè)D. 石必倒掷坎穴中(zhì)溯流逆上(sù)2. (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B.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D.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3. ( 2分) 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 众服为确论。

译文: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 竟不可得。

译文:到底找到没有。

4. ( 2分)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B.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特点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C.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特点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该到石兽落水处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 上面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5. (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是非木柿如是再啮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C. 闻之笑曰其反激之力D. 山门圮于河当求之于上流6. ( 2分) 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 石必倒掷(于)坎穴中B. (僧人)求石兽于水中C. 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D. (石兽)湮于沙上7. (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栖(xī)息嫌恶(wù)酝酿(niàng)头晕目眩(xuàn)B . 厄(è)运喑哑(yīn)狩猎(shòu)忍俊不禁(jìn)C . 篡夺(cuàn)主宰(zǎi)禀告(bǐn)玲珑剔透(tī)D . 芊芊(qiān)荫蔽(yīn)着(zhuó)落苦心孤诣(yì)2. (2分) (2018七下·江门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__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A . 传播捍卫聚集B . 传递保全凝聚C . 传递捍卫凝聚D . 传播保全聚集3. (2分)下列对《卖炭翁》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公文,诏书”,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24 河中石兽(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24 河中石兽(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圮.于河() 棹.数小舟() 曳.() 铁钯.() 木杮.() 湮.于沙上() 啮.沙() 溯.流逆上() 臆.断欤()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阅.十余岁()(4)求.石兽于水中()(5)竟.不可得()(6)曳.铁钯()(7)尔辈不能究.物理()(8)众服为确论..()(9)然则..天下之事()(10)可据理臆断..欤()3.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4.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石必倒掷(于)坎穴中B.(僧人)求石兽于水中C.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D.(石兽)湮于沙上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各划两处)(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果/得于/数里外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7.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

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

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

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人。

二、字词书写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纪昀.(_____)圮.于河(_____)棹.数小舟(_____)曳.(_____)铁钯.(_____)木杮.(_____)湮.于沙上(_____)啮.沙(_____)溯.流逆上(_____)臆.断欤(_____)三、句子默写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4.(题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______)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曳:______)⑶湮于沙上(湮:______)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______)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______)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各划两处)(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果得于数里外古文阅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4课河中石兽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chuò) 据理意断B.曳.铁钯(zhuài) 暴涨.(zhǎng) 募金重修C.湮.于沙上(yān) 啮.沙为坎穴(niè) 沙性松浮D.倒掷.坎穴中(zhì) 溯.流逆上(shuò) 不亦癫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B.《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5.下面句子与画线句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A.怎能让人扼腕叹息? B.难道能让人扼腕叹息?C.让人扼腕叹息。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4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卷练习题1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4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卷练习题1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4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1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 是 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棹小舟( )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 臆断( )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曳:)⑶湮于沙上(湮:)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众服为确论()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第二部分:(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练习题 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一《河中石兽》练习一、基础知识(一)解释加点的词意。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竟.不可得(3)尔辈..不能究物理..(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沿河求之,不亦颠.乎(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7)如是..再啮(8)转转不已..(9)遂.反溯流..逆上矣(10)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11)然则..天下之事(12)但.知其一(13)可据理臆断..欤?(二)翻译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阅读训练(一)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棹小舟()曳铁钯()湮()啮()溯流()臆断()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24 河中石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为暴涨携之去( ) 是非木杮( ) 可据理臆断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十余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划一处)(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河中石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为暴涨.携之去( ) 是非木杮.( ) 可据理臆断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十余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划一处)(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各自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空桑生李南顿①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归,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③溉灌。

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④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⑤。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⑥。

众犬吠声⑦,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⑧,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⑨。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⑩之。

(节选自《风俗通义》) [注] ①南顿:古地名,今河南项城市。

②空桑:根部枯空的桑树。

③余浆:剩余的水。

④李君: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

“君”是对李树的敬称。

⑤豚(tún):小猪。

⑥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

⑦众犬吠声:本义为一只狗叫起来,许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众人盲目附和。

⑧翕(xī)赫:轰动。

⑨滂沱:本指雨下得很大,此处比喻李树旁摆满了酒肉。

⑩斫(zhuó):砍。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谢以.一豚以.为神B.因.盲者得视因.就斫之C.因就斫之.见之.惊云D.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重于.泰山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溉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B.有病目/痛者/息阴下C.李君/令我/目愈D.其下/车马/常数千百13.一棵普通的李树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其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你从本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老河兵寻找石兽的办法具有科学性,古人如此科学地处理问题,何况我们现代人?班级拟开展“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中,班里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民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这则关于纪晓岚的故事,按要求答题。

一年盛夏,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

纪晓岚因为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脱掉了上衣。

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来。

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底下。

乾隆故作不知,就在馆里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

纪晓岚在桌子下面热得大汗淋漓,实在熬不住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没?”他的话音刚落,抬头一看,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

乾隆大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

为何叫朕‘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

”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把汗。

纪晓岚真不愧是铁齿铜牙,他从容地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难道不叫‘老’吗?______________连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乾隆听了,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奖赏了他。

(1)请为这则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语境,把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纪晓岚的性格特点。

详解详析1.pǐzhào yèzhǎng fèi yú2.(1)靠近。

(2)倒塌。

(3)经过,经历。

(4)只。

(5)颠倒,错乱。

(6)停止。

3.(1)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物理学。

(2)古义:只。

今义:但是。

4.(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5.[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翻译。

需注意“是非”“暴涨”“然则”“欤”“焉”“如”等词语的意思。

[答案]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3)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水中。

(4)依照他的话(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6.[解析] D 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中的“之”为助词。

7.三种。

一是到河的下游找;理由:认为石兽会“顺流下矣”。

二是在原地找;理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兽会“渐沉渐深”。

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