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中最常用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中最常用手法

推拿中最常用手法

第一节手法概述

基础手法是推拿手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单式手法,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单一动作的手法,这些手法在临床上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手法结合运用。初学推拿者可先掌握几种简单手法,早期着重力量训练。

一、手法分类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将手法分为六大类:

1 挤压类手法、

2 摩擦类手法、

3 叩击类手法、

4 振动类手法、

5 摆动类手法、

6 运动关节类手法。

二、手法基本要求

1、持久:

手法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累计到临界点,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欲保持手法的持久性,首先要保持消耗体力少,避免劳累的姿势,使用丁字步和弓步,滚法时不能弯腰和低头,避免引起腰背劳损和颈项劳损,推拿治疗床的高低要适当。其次被操作者要采取舒适的体位,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如按揉肩井时要采取俯卧位,但被操作者采取俯卧位也不能时间太长。在推拿操作中要不断的变换姿势和手法,每个体位的某个部位都有几种最佳手法可供选择。手法种类虽多,但无包治百病的最好手法,只有最佳手法,如按压严重的腰肌劳损可采用踩跷。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手法,减少该手操作法的肌肉持续劳损,每两三分钟可换一种手法。可多选择带间歇性休息的手法,如弹拨法、滚法。要善于利用左手操作以避免右手劳累,如多使用左手滚法。推拿医师首先要保护自己,其次才是推拿治病。另外,手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该手法是否消耗太力量。F有效力=F总-F耗,人在劳累下会自

动选择省力的手法。为了保证推拿手法的顺利施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医者和患者所取的体位和姿势很重要,医者和患者之间位置的远近高低等必须互相适应,患者应该力求舒适的体位,肌肉应充分放松;医者为了使自己的力量能充分发挥出来,应选择一个即使得上劲,又省力和便于操作的体位和姿势

2、有力:

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的力。推拿医师给患者施加的功力与手法的力量和操作的时间成正比。在临床上要截然地从手法的施力大小来分清手法的轻重是比较困难的,它们之间没有一个很清楚的界线,而随病人的体质和各个不同刺激部位接受刺激的阈值不同而异,客观上,往往以病人有较强烈的酸胀麻热感和较轻微的酸胀麻热感来作为轻或重手法的判断。

医者应加强力量训练,包括指力和马步,多作三指对捏或捏橡皮圈。只有大幅度提高手指力量,才能在手法操作中不觉得劳累,又避免手指和身体的损伤,力量越大发挥起来越轻松。医者还应选择恰当的姿势不断变换体位避免使自己劳累。适当的施术姿势可以让术者轻松自如地发挥力量。例如操作肘滚、肘按腰背时要利用上身的重量,重心尽量接近患者,力量才能充分发挥。掌揉腰背部时脚后跟踮起,利用全身的重量。操作滚法时不能弯腰低头,才能避免劳累,影响手法发挥。还要注意手法的方向,例如按揉风池时用力的方向要斜向上方。要善于利用按摩器械,例如按揉时多借助于按摩棒,滚法操作时掌下借助牛角棒。在不同的部位要选择不同的力量,如腰背部要用较大的力量。指按揉时多使用指间关节按揉,以避免手指的损伤。对第一次的初诊患者不宜使用过大力量,要多询问力量的承受力。

手法操作中强调要产生推拿反应,推拿反应是手法治疗过程中的机体反应,类似针灸的气感。即使在操作中用力过大,力量稍微超过了被操作者的承受程度,引起一点过激反应,但只要没有造成太大的软组织损伤,是推拿临床中所允许的。推拿的有效反应为施术后感觉轻松,第二天略有轻微酸胀感。若两三天后仍有酸胀感,则说明力量

过大,要休息,等酸胀感减轻再作推拿治疗。

手法操作时首先要询问被操作者的力量承受力,要询问操作部位是否准确,操作过程中也要不断询问各个部位的力量承受力,或观察其面部表情来判断力量的大小。

3、均匀:

手法操作时,手法压力的轻重,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用力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忽快忽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应使手法操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能量的传导除了力和时间还包括波的传导,手法操作时应采用一定的频率,不宜过快,如滚法、弹拨法的频率和心跳的频率相近,摩腹、掌揉腰背的频率和呼吸的频率相近。变换操作部位要缓慢自然。

4、柔和:

手法操作时,动作稳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医宗金鉴》中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手法操作时不能对局部产生痛感,不能碰击骨骼,避免再次损伤软组织。治疗时接触面积应尽量大,例如操作拿法、捏法、指揉法时,避免使用指端,应尽量使用螺纹面和指间关节。手法力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治疗部位先周围后痛点。

为了减少阻力增加润滑,减轻对皮肤的摩擦损伤,或者为了取得药物的协助作用,使用手法时,可选用合适的润滑剂。

5、深透:

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避免损伤正常的软组织,使手法的效应达到疾病的深处、经脉骨肉甚至脏腑。

手法强调部位要吸定,力量要集中。初学推拿者力量往往只作用于表皮,产生痛感。手法的力量要能透过体表,直达深部组织,才能对病灶起到治疗效果。推拿治疗有效的标志是手法部位是否有产生酸胀感,由此则说明该处新陈代谢加强,这是正常的推拿反应。在酸胀感的同时即使产生一些“痛感”,该“痛感”是损伤部位内炎性介质

分解、稀释和排泄加快,无菌性炎症代谢加快的反应。故手法操作后可产生轻松感,此谓先痛后快。操作时有产生欣快感是比较好的推拿反应,亦产生欣快感的手法有接触部位多,多方向性的掌揉法、滚法以及快频率的振法、搓法、抖法和拍击法。

手法治疗中并非力量越大越好,时间越久越好,否则会造成对软组织的二次损伤,甚至产生推拿意外事故。

总之,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性,使手法能逐渐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更具有渗透性;力量和技巧相结合使手法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

王松山前辈常对学生说:“学习一指禅推拿,起初要与师合,后要与师离,与师合能尽得师传,与师离则能兼收各家之长。”推拿手法贵在熟能生巧,做到如《医宗金鉴》中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欲学好推拿还要学会做靶子,体会被推拿者的感受,操作不当会造成不适的感觉,从而纠正自己的手法,间接提高推拿水平。手法的选择一要避免损伤,二要省力,三要实用。

手法训练要求:思想集中、顽强刻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把推拿当作练功,既能治疗疾病又能锻炼身体。

三、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作为外治手段,手法在临床上运用,虽然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医疗效果,但也可能由于施术不当等原因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在操作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诊断要明确:

手法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对于未确诊的病证可用排除法或治疗性诊断进行鉴别;

2、精力要集中: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诊室清洁、安静。术者还要全神贯注,做到手随意动,功从手出,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患者对手法力量轻重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