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生物化学》教学PPT 3 项目三 脂类化学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脂类化学与代谢ppt课件

生物化学脂类化学与代谢ppt课件
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吸收 CH3COCH2C0-SACP
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2△9c,12c (二)脂肪酸(长链烃基+羧基)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脂类、类脂、简单脂、复合脂、必需脂肪酸 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等。
2021/8/30
18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一、 脂类的消化
小肠上段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脂类(TG 、PL 、Ch等)
胆汁酸盐乳化
微团
胰脂肪酶、辅脂酶等水解
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 乳化
混合微团
2021/8/30
19
2021/8/30
20
2021/8/30
21
二、 吸收
因哺乳动物缺乏在C-9位上引进双键的酶,因此,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
▪ 在号码后面用c(顺式),t(反式)标明双键几 何构型。
2021/8/30
7
▪ 例如: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
(二)▪脂肪1酸(、长链油烃基酸+羧基:) 顺-十八碳-9-稀酸,18:1△9c,
▪ 2、亚油酸(ω-6): 其他名称:明维欣、洛特、欣露、艾乐汀、洛伐他汀胶囊、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颗粒、雪庆、洛伐他汀分散片、苏欣、海立片、都
琥珀酰 CoA进入TCA循环被氧化
▪ 5、二十二碳六稀酸(DHA) (ω-3) : (1)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所以说▪脂肪全是体内顺最有-效二的供能十和储二能物碳质。-4-7-10-13-16-19六稀酸 ,
▪ 22:6 △4c,7c,10c, 13c,16c,19c

生物化学-脂类PPT

生物化学-脂类PPT
磷脂功能: 细胞膜的构成成分,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作为乳化 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防止脂肪肝)。 磷脂的缺乏: 造成细胞膜结构受损,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引 起水代谢紊乱,产生皮疹。
胆固醇
(1)是细胞膜和许多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及材料。 (2)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人体自身也可以合成内 源性,通常不存在胆固醇缺乏。相反,胆固醇过多,导致高血 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 (3)胆固醇与健康 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又是合成肾上腺 皮质激素、性激素的重要原料。在紫外线作用下,皮肤里的胆 固醇能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促进钙磷的吸收。胆固醇又是合 成胆汁的原料。 (4)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品:动物内脏、禽蛋类、卵细胞(鱼 籽)等



内分泌作用
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作用
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
油脂的营养价值评价:
(1)脂肪的消化率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A D E K)
磷脂
磷脂:指甘油三酯中一个或两个脂肪酸被含磷酸的其它基团
所取代的一类脂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磷脂是卵磷脂,它是由
一个含磷酸胆碱基团取代甘油三酯中一个脂肪酸而形成的。
代 号
C 4:0 C 6:0 C 8:0 C10:0 C12:0 C14:0 C16:0 C16:1,n-7 cis C18:0 C18:1,n-9 cis C18:1,n-9 trans C18:2,n-6,9,all cis C18:3,n-3,6,9,all cis C18:3,n-6,9,12 all cis C20:0 C20:4,n-6,9,12,15 all cis C20:5,n-3,6,9,12,15 all cis C22:1,n-9 cis C22:5,n-3,6,9,12,15 all cis C22:6,n-3,6,9,12,15,18 all cis C24:1,n-9 cis

生物化学课件 第五章 脂类代谢PPT幻灯片

生物化学课件 第五章 脂类代谢PPT幻灯片

廿碳五烯酸 (EPA)
20:5 5,8,11,14,17 3,6,9,12,15 ω-3 鱼油
廿二碳五烯酸 (DPA)
22:5
7,10,13,16,1 9
3,6,9,12,15
ω-3
鱼油, 脑
廿二碳六烯酸 (DHA)
22:6
4,7,10,13,16 3,6,9,12,15,
,19
18
ω-3
鱼油
第二节
O RCH2CH2C-OH
脂肪酸
=
=
脂酰CoA合成酶
+ CoA-SH
ATP AMP PPi
O
RCH2CH2C~SCoA 脂酰~SCoA
* 脂酰CoA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存 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
2. 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
关键酶
3. 脂酸的β氧化 O
==
RCH2CH2C~SCoA
第五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脂类概述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甘油三酯代谢 磷脂的代谢 胆固醇代谢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1.定义 2.分类
脂类概述
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
脂肪 (fat): 三脂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s,TAG) 也称为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脱氢
脂酰CoA
FAD
脱氢酶
β αO
FADH2
RCH=CHC~SCoA
脂酰CoA 反⊿2-烯酰CoA
加水
⊿2--烯脂酰CoA 水化酶
H2O
再脱氢 硫解
=
β αO RCHOHCH2C~SCoA

[化学]3第三章脂类化学ppt课件

[化学]3第三章脂类化学ppt课件
49
磷脂分子的双亲性
50
(2)可解离成两性离子型或带电荷的分子; 如:磷脂酰胆碱为例的解离:
51
pH7时,几种常见的甘油醇磷脂的净电荷
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磷酸基团 -
X基团 + +
+,0
净电荷 0 0 -1 -1
52
(3)外观:白色蜡状固体
(4)氧化:
存在双键的脂肪酸时,可以发生过氧化。
3
二.脂质的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C、H、O,有的还含有N、P等。如: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等; 化学观点: 脂肪酸+醇→酯,酯的衍生物。
4
三、 脂类的生物功能:华中P55
1.提供能量。 人体内氧化1g脂肪可得到39 (38)KJ热能,氧 化1g糖或蛋白质只能得到17KJ热能 ; 2.保护作用和御寒作用 ; 3.为脂溶性物质提供溶剂,促进人及动物 体吸收脂溶性物质;
OO
过氧化物
CH CH
O2
CH CH 聚合
OO
CH CH
OO
固体薄膜
x 34
剧烈条件下氧化(如臭氧)
CH CH
O3
OO
水解
HC
CH
O
臭氧化物
醛+醛酸
例:
O3 CH 3(CH2)7CH=CH(CH 2)7COOH
OO
CH 3(CH2)7CH CH (CH2)7COOH O
油酸臭氧化物
水解
CH 3(CH2)7CHO + OHC (CH2)7COOH + H2O2
23
(5)、细菌中所含的脂肪酸比植物动物少 得多,绝大多数为饱和脂肪酸。高等植物 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于饱和脂肪酸含量。 (6)、高等动物的不饱和脂肪酸从结构上 讲部分是顺式结构

生物化学课件chap03

生物化学课件chap03

磷脂类
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含甘油的 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的鞘磷脂两大类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甘油磷脂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常见甘油磷脂的极性头部和电荷 量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缩醛磷脂
有缩醛乙醇胺、缩醛丝氨酸等,多存在于 肌肉和神经细胞膜上。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脂质的分类: (一)按其皂化性质分 (二)按其化学结构分 脂质的生物功能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按脂类的皂化性质分
可皂化脂类: 一、中性脂肪:甘油一脂,甘油三脂等 二、磷脂类: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三、蜡:长链脂肪酸与长链醇形成的脂 非皂化脂类: 一、萜类(异戊二稀的衍生物) 二、类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三、前列腺素(20碳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磷脂的性质
中 极 两 性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类固醇类
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类固醇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转化为维生素D3 转化为胆酸和胆汁酸盐 转化为激素(如性激素)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维生素D3的生成
上上一一页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
生物化学
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组
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
3.1 脂类的概念
3.2 脂酰甘油类 3.3 磷脂类 3.4 类固醇类 3.5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第三章 脂类化学-生物化学课件

第三章 脂类化学-生物化学课件

(1)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 也称卵磷脂(lecithin)
(2)脑磷脂(cephalin)
也称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磷脂酰胆胺(phosphatidylcholamine)
HO—CH2—CH2—NH2 X:乙醇胺
糖脂和鞘糖脂两类。
(一)甘油糖脂
甘油糖脂 (glyceroglycolipid)结 构较简单,与甘油磷脂 相似,是由1,2-二脂酰 甘油与1分子单糖或寡 糖在甘油的C-3位上以 糖苷键连接而成。例如, 在高等生物和脊椎动物 神经组织中发现的半乳 糖二脂酰甘油,其组成 有甘油、脂肪酸和糖。
(二) 鞘糖脂

具有酯的结构或成酯的可能;
能被生物体所利用,作为构建、修补组织
或供能,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 含量 95% 分布 生理功能
脂肪组织 1.储脂供能 血浆 2.提供必须脂酸 3.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热垫作用 5.保护垫作用 6.构成血浆脂蛋白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生物体内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 链一元酸,碳原子数目一般在4~26之间,尤以 C16和C18为最多。 大多数脂肪酸在pK值都在4.5~5.0之间,所以在生 理条件(血浆pH为7.35~7.45,细胞内液pH为7) 下,脂肪酸几乎都是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有顺式和 反式两种构型,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碳-碳双键都 是顺式的。
皮质酮最为重要。它们具有以下特点:C-3为酮基,并与 C-4双键成共轭体系;C-11上连有羟基;C-17上的R基为两 个碳原子的侧链(羟酮结构)。

脂类和脂生物化学70页PPT

脂类和脂生物化学70页PPT
脂类和脂生物化学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生物化学第二章脂类化学ppt文档

生物化学第二章脂类化学ppt文档

皱纹和老年斑是如何产生的?
氧自由基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酶
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物
蛋白质
与磷脂酰乙 醇胺交联
黄色色素
交联聚合
不溶性蛋白质
与蛋白质、胺 类或脂类结合
棕褐色色素
导致胶原坚硬、长度 缩短、失去膨胀力
(1)细胞进行正常有氧代谢时,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副产 物,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
(2)细胞内有的酶促反应以氧分子为受氢体,氧合血红蛋 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时,铁提供电子给氧分子生成超氧阴 离子。
生物化学第二章脂类化学
第二章 脂类的化学
➢脂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 ➢甘油三酯的结构及性质 ➢磷脂和固醇结构及性质 ➢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脂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
1.1 脂的概念
定义——脂肪酸和醇生成的组分及其衍生物
脂类的化学元素组成是 :C.H.O.N.P
主要特征: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在高温高压下可溶)
氢化 在金属镍催化下发生氢化反应,使双键饱和
卤化 卤素Br2、I2加入产生饱和的卤代脂 碘值 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 表示油脂的不饱
和度
酸值 (不饱和键过氧化生成小分子的酸)中和1克油脂中 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KOH的mg数
(4)由羟基产生的性质
➢ 乙酰化值指从1g乙酰化的脂肪中分解出乙酸用KOH中和 所需要KOH的毫克数。
2. 非酶促机制 (1) 维生素 E (脂溶性,把细胞膜上产生的过氧自由基的电子
接收,让自己暂时成为一自由基。) (2) 维生素 C(水溶性,可让Vitamin E自由基恢复其抗氧化能
力。) (3) 谷胱甘肽(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物,其巯基(SH)可以接

第三章-脂类化学PPT课件

第三章-脂类化学PPT课件
• 高等陆生动物
• 大量的C16和C18饱和 脂肪酸和少量不饱和 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EPA(20:5), DHA(22:6)
• 两栖、爬行、鸟类:
• 脂肪酸的组成介于水 产动物和陆生高等动 物之间
.
15
四、脂肪酸及脂肪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 ⑴色泽与气味 天然纯净的脂肪酸和脂肪是 无色、无味的。
• 人体摄入的脂肪,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 游离的甘油和脂肪酸,再经进一步氧化分解 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11
三、脂肪酸
• 1.脂肪中脂肪酸的种类 • 就组成和结构而言,天然脂肪酸以偶数碳原
子的直链脂肪酸所占的比例最大。 • 不过现在已知的也有少量其他结构的脂肪酸
存在,包括奇数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和环状 脂肪酸等,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
•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由脂肪酸与醇作 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脂质或脂类。
• 脂类共同特征:
• 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 都具有酯的结构,或与脂肪酸有成酯的可能;
• 都是生物体所产生,并能为生物体所利用。
.
6
二、脂类的分类
按化学组成分:
真脂
简单脂质 脂肪 甘油+脂肪酸(占天然脂质的95%) 蜡 高级一元醇+ 脂肪酸
对植物油的消化吸收较好。因此食用动物脂 肪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堆积在体内。
.
19
• ⑶相对密度、溶解性与折光率
• 相对密度
• 绝大多数脂肪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
• 脂肪的相对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与 不饱和程度成正比。
• 溶解性
• 脂肪均不溶于水,微溶于极性有机溶剂,易 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生物化学-3-脂类ppt课件

生物化学-3-脂类ppt课件
3.自由基链反应(chain reaction)
包括3个阶段:引发、增长、终止。 (详见下图…)
(1)引发(initiation)
LH hv L. + .H
当脂质分子LH被抽去一个氢 原子则生成起始脂质自由基L·。
(2)增长(propagation)
L. + O2 LOO.
(a) (a)和(b)步骤可以反复进行,
I类极性脂质:具有界面可溶性,不具有溶剂可溶性, 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
II类极性脂质(磷脂和鞘糖脂):是成膜分子,能形成 双分子层和微囊。
III类极性脂质(去污剂):是可溶性脂质,虽具有界 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
• 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storage lipid):包括三酰甘油和蜡。
王强
一、引 言
• 脂质的定义
脂质(lipid,脂类,类脂):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 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是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甘油(丙三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固醇。 脂质的元素组成:碳、氢、氧,有些含氮、磷、硫。
• 脂质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
单纯脂质(simple lipid):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 类二十碳烷
类二十碳烷(类二十烷酸,eicosanoid):由20碳不饱和脂肪 酸(PUFA,至少含三个双键)衍生来的。
类二十碳烷是体内的局部激素,效应一般局限在合成部位 的附近,半寿期只有十秒到几分钟。在很低浓度就能起作 用,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组织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 包括几类信号分子:前列腺素(PG),凝血噁烷(TX), 白三烯(LT)。
• Some biomolelcule (mixed terpenoids) have isoprenoid (isoprenyl) components. Examples include vitamin E, ubiquinone, vitamin K, and some cytokinins (plant hormones).

第3章脂类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3章脂类生物化学PPT课件

5
脂质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组分: (甘油磷脂、鞘磷脂、胆固醇、糖脂等)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6
2、是碳及能量的主要储 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 的甘油三酯
提供能量:产热高,达9千 卡/克。正常人体每日所需热量 大约有25-30%由脂肪提供。
储存能量:人体脂肪细胞可 储存大量脂肪。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12
脂肪酸系统命名(简写):
•从羧基端开始计数,先写出碳原子的数目; •在冒号后边写出双键数目(没有写0); •在△右上角标明双键位置(开始的位置)和几
何构型。 如软脂酸为16:0
油酸为18:1△9c ,顺式c(cis)反式是t (trans).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13
(二)常见重要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缺乏会影响机体代谢,表现为 上皮细胞功能异常、湿疹样皮炎、皮肤角化不 全、创伤愈合不良、对疾病抵抗力减弱、心肌 收缩力降低、血小板聚集能力加强、生长停滞 等。
-亚麻酸缺乏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 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22
亚油酸在体内可转化成花生四烯酸(ARA), 后者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3、衍生脂: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固醇类,萜类,脂溶性维生素等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4
三、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1、生物膜的结构组分,是基本构件,它赋予细胞 膜柔软性,极性不透过性,和高电阻性。
1)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极性头部:磷酸基、醇基、含氮碱 疏水尾部:烃链
2)胆固醇;3)糖脂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董 文
第三章 脂类生物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镜蛇和响尾蛇毒液中含有卵磷脂酶,使卵磷脂失去一分子脂肪酸变成溶血卵磷脂,具有 强烈的溶血作用,对脑磷脂也有类似作用,但其溶血能力要差些。
溶血磷脂是一组含有仅一个脂肪酸的磷脂,与含有两个脂肪酸、具有高度亲脂性的磷 脂不同,溶血磷脂的亲脂性和亲水性是平衡的,并有分布在水/非水相面间的倾向。
低浓度(2×10-4M)的溶血磷脂就能使胞膜溶解,更低的浓度则使红细胞的形状发生很 大的改变,造成溶血。所以,溶血磷脂对红细胞具有潜在的损害作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中含量较多。一种 含有22个碳原子和6个双键的直链脂肪酸。只有其n-3家族的22 :6Δ4c,7c,10c,13c,16c, 19c异构体以天然形式大量存在于鱼油中(占脂肪酸总量的10%~15%),动物的甘油磷脂则 含有不等量的该酸。在代谢过程中,可从α亚麻酸生成。
重要的脂类有胆固醇衍生物、甘油酯和脂蛋白等。脂蛋白是高分子量水溶性复合物,由 脂类和一种或几种特异蛋白-载脂蛋白组成。类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其酯。
脂肪酸多为 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脂类的共同特点 (1)有机生物大分子; (2)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结构物质; (3)具有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丙酮、苯等)的物理性质; (4)以共价键或其它次级键与其它生物分子结合形成复合分子,如脂蛋白、糖脂等。
脂肪含量
37.0 9.4 16.0 39.4 0.4 44.8 0.8~1.5
食物来源 牛肉(肥瘦) 奶粉(牛) 花生仁(干) 葵花籽(仁) 栗子(干)
水果 椰子
脂肪含量
14.2 21.2 44.3 53.4 1.7 0.1~0.5 12.1
二、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1、脂肪的生理功能 (1)脂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和储存能量
甘油磷酯可分中性甘油磷酯和酸性甘油磷酯。中性甘油磷酯有磷酯酰胆碱(卵磷酯)、磷 脂酰乙醇胺(脑磷酯、缩醛磷酯)、溶血磷酯酰胆碱。酸性甘油磷酯如磷酯酸、磷酯酰丝氨 酸、二磷脂甘油(心磷酯)等。
(二)磷脂的生理功能
磷脂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并构成各种细胞器膜(如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等) ,维持细胞和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磷脂内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存在双键,使生物膜具有 较好的流动性和特殊的通过性,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细胞与外界的选择性 的物质交换、摄取营养素和排出废物。酶可以有规律的排列在膜上,实现物质有序的代谢, 从而保障细胞的正常功能。
人体内的脂肪消化与胆汁盐有重要关系。
2.熔点
饱和脂肪酸熔点随碳链增长其熔点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双键数目越多,熔点越低。 单一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其凝固点和熔点一致,复合脂肪酸组成的油脂其凝固点和熔点 不一致。 棕榈果、椰子和可可豆等少数几种热带植物油外,大部分在室温条件下均为液态。动 物性油脂在室温下 是固态的,且熔点较高。
(2)提供机体所必需的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不能在机体合成或合成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
,需由食物供给。还有利于脂溶性营养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或脂溶性药物 的吸收和转运,可帮助肠梗阻患者进行脂类的消化吸收;
(3)体温保持和保护脏器免受损伤 脂肪不易传热,可保持体温。脂肪组织柔软,能起到保护内脏,缓冲外界的
机械撞击对内脏造成损伤。
2、类脂的生理功能 (1)是细胞膜或细胞器膜的重要组成组分
如磷酯和胆固醇是生物膜重要组成构件,鞘磷酸还是神经髓鞘的重要组成成分; (2)以脂蛋白形式参与脂类的转运
磷酯和胆固醇是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血液脂蛋白的主要运输形式; (3)是合成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
如胆固醇在体内可变为胆汁酸,参与食物的消化,还可以转变为类固醇激素和维 生素D3以及前列腺素,是体内激素和维生素D合成前体;
脂类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也容易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质,能破坏生物膜,导致机体衰老, 并可能伴随溶血现象,促使贫血、形成血栓、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肺损害等。甚至致癌致 畸。
任务三 类脂的结构与性质
一、磷脂
(一)分类 磷脂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其化学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分子中含甘油的,称为甘油磷酯; (2)分子中含神经氨基醇的,称神经磷酯,也称鞘磷脂。
磷脂与神经兴奋有关。 组成血浆脂蛋白,具有稳定脂蛋白的作用。组织中脂类如脂肪和胆固醇在血液中运输时, 需要有足够的磷脂才能顺利进行。在胆汁中磷脂与胆盐、胆固醇一起形成胶粒,有利于胆 固醇的溶解和排泄。 与酶的活性有关。 磷脂与多肽类激素的信息传递有关,对激素起到调节作用。
磷酯中的神经磷酯以酰胺,即脑酰胺形式存在,如脑酰胺磷酸胆碱(神经磷酯、鞘磷酯 )、脑酰胺磷酸甘油等。
3.吸收光谱
在紫外区有特征性的吸收光谱,可利用吸收光谱对脂肪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饱和脂肪 酸和非共轭脂肪酸在220nm以下波长有吸收峰。共轭酸中的二烯酸在230nm附近,三烯酸在260270nm附近,四烯酸在290-315nm附近显示特征性的吸收峰。
利用紫外分光法可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含量。
脂肪酸的远红外光谱可有效鉴定脂肪酸结构,并区分是否有不饱和键、是顺式结构还是反式 结构以及脂肪酸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含有鞘氨醇和糖成分的脂称为鞘糖脂。
胆固醇结构中含有一个环戊烷多氢菲环,大部分胆固醇以胆固醇脂(与脂肪酸结合)形 式存在。
胆固醇在C7,C8位上脱氢后形成7-脱氢胆固醇,存在于皮肤和毛发,经阳光或紫外线照 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
胆固醇硬脂酸酯 7-脱氢胆固醇
(三)磷脂的性质
磷脂含极性甘油和磷酸成分,故可溶于水,它还含有脂肪酸,也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磷脂不同于其它脂类,在丙酮中不溶解。因此,根据此性质可区分磷脂和其它脂类。 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在不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有显著差异,可利用溶解度的 差异可以实现分离。
脂肪分子中的不饱和酸可被空气中的氧或微生物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氧化,形成一种过 氧化物,并继续分解或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有臭味的短链酸、醛和酮类化合物,这些 物质能使油脂发生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作用。
酸败后的油脂营养价值变低,并产生有毒的过氧化物,易引发中毒现象,轻者引起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重则使机体内相应的酶系统受到损害。
天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十八碳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
人体能合成大多数脂肪酸,但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在人体 内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称必需脂肪酸。
在人体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阿司匹林其作用机制 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深海鱼油。
常见脂类SFA、MUFA和PFA的含量/%
脂类来源 大豆油 玉米油 葵花籽油 芝麻油 猪油 羊油
SFA
MUFA
PFA
15
22
63
15
37
48
12
19
69
12
41
47
43
46
9
63
33
4
脂类来源 花生油 菜籽油 棉籽油 棕榈油 牛油 鸡油
脂类的元素组成:C、H、O,以及N、S、P等
SFA
MUFA
PFA
人体脂肪一般为混合酯,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十六烷酸”,又叫棕榈酸,是一种饱和高级 脂肪酸)和硬脂酸(十八烷酸)。
自然界主要游离脂肪酸其碳原子为偶数(12-20),其中C16和C18为多。通式为R-COOH ,R中的碳原子多为奇数。
如果碳氢链(R)是烷烃链,即为饱和脂肪酸,常见有十六烷酸(软脂酸)和十八烷酸 (硬脂酸)及花生酸(也叫二十烷酸)等,特点是碳氢链上没有双键存在,构型可用一条锯 齿形碳氢链表示。
1g脂肪完全氧化可生成约39.94kJ的能量,是等量糖和蛋白质的2倍,主要起作用 是甘油三酯。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能量有20%左右来自于脂肪的氧化。空腹状态下 ,脂肪动员加速,人体能量的50%来自于脂肪的氧化供能。禁食1~3天,机体所需能 量超过80%由脂肪氧化提供。因此,脂肪是空腹或饥饿时的能量主要产生来源;
脂肪链上的双键与氢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并变成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通过加氢反应可变 为饱和脂肪酸,性质与动物油脂也较为类似,如人造黄油。
6. 加碘作用
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可以与碘发生加成反应。
每100g脂肪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 碘值高低可以判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也可以判断植物油的生产原料。
7.氧化和酸败作用
20
42
38
6
64
28
28
16
56
51
39
9
52
42
6
26
48
26
食物来源 猪肉(肥肉) 羊肉(肥瘦)
鸡蛋 核桃仁(干) 松子(仁) 南瓜子(炒)
蔬菜
常见食物中脂肪的含量(g/100g)
脂肪含量
88.6 14.1 8.8 58.8 70.6 46.1 0.1~0.5
食物来源 猪肉(肥瘦)
鸡肉 黄豆 芝麻 大枣(干) 西瓜子(炒) 水果(除小枣、酸枣等)Leabharlann 任务二 脂肪的结构、性质与分类
一、脂肪的结构与性质
(一)脂肪的结构
脂肪性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性质,脂肪酸一般由4~24个碳原子组成,自然界存在40多种脂 肪酸。根据甘油与脂肪酸连接数量不同分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
脂肪及甘油三酯,R1,R2和R3分别代表3分子脂肪酸的烃基,可以分为单纯甘油酯(烃基相 同,如三油酸甘油脂)和混合甘油脂(烃基不同,如α-软脂酸-β-油酸 - α ‘硬酯酸甘油酯)。
知识链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 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 、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 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宣布,将在3年内完全禁止在 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以助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