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 8.1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新版)鲁教版 (2)
![九年级化学下册 8.1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新版)鲁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fa81585c4431b90d6c85c7ec.png)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隐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海水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
教学难点:海水淡化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实验准备:仪器准备: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烧杯,带橡皮塞的导管(或蒸馏器)药品准备:食盐水(加氯化钙、氯花镁等)、硝酸银溶液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二、引导自学(一)预习内容:海水中的物质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海水中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二)预习内容:海底矿物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学生看书、读图、讨论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的开采和储存运输中的问题作简单的解释。
(三)预习内容:海水淡化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们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演示实验:海水淡化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三、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洋化学资源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洋化学资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c401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d.png)
8.1海洋化学资教案g盐。
全球海水中含有的盐类总质量约为5亿亿吨,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全球陆地上,其厚度可达150 m。
如图:海水中的化学资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海水中的之最?[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含量前两位的金属元素为:Na 、Mg金属离子为:Na+、Mg2+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为Cl–海水主要含有的盐:NaCl、MgCl2]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来制备有多种用途的物质。
例如,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
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你能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吗?[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制得的镁可以做多各用途如镁铝合金的机械铸件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将MgCl2富集起来 2.除去其它杂质]从海水中还可以提取溴素产品等思考: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CaO+CO2↑CaO+H2O=Ca(OH)2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讲授新课【新知探究二】海底矿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片,认识海洋中丰富的矿物资,强调可燃冰、锰结核幻灯片出示可燃冰的燃烧通过水污染图片,提示合理开发海洋资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海水淡化提问过渡:用什么方法获取淡水?【分组实验】实验探究8-1强调注意事项实验结束讨论: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3.如何证明你取得的是淡水?(引导学生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进行分析)阅读教材,找出其它淡化海水的方法。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8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8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b7571b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1.png)
感悟新知
考向 海水淡化的方法 题型1 海水淡化的实验操作
知2-练
例2 如图3 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延长导管可以增强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B. 石油分馏与图中海水淡化的原理相同
C. 实验后A 试管内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实验步骤与现象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3)实验结论 采用蒸馏法可得到不含盐的蒸馏水。 注意:装置图中的导管设计的比较长,目的是延
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散热面积,使热
的水蒸气能跟更多的空气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有利
于冷凝。
感悟新知
知2-讲
2. 世界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海水淡化的方法 主要是膜法和热法。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法,热
资
源 海洋矿产资源:油气、煤、硫、磷;滨海矿砂;
类 型
深海锰结核;可燃冰等
海洋动力资源:潮汐能等能源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海水中的物质
知1-讲
1. 海水 地球表面的71% 被海水覆盖。海水的成分复杂,是 一种混合物,其中水占96.5%,溶解的盐占3.5%。
2. 海水中的盐 盐在海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较 多的阳离子有Na+、Mg2+、Ca2+、K+等,含量较多的阴离 子有Cl-、SO42- 等。
感悟新知
考向 海水中的物质
知1-练
例1 如图1 表示的是海水中溶解的盐分中各种离子的质量
分数。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N_a_+_(填离子符号)。 (2)海水中镁离子的含量为__3_.6_9__%__。 (3)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和含量第二多的金属离 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M__g_C_l_2 _。 (4)图中给出的六种离子可以形成__8___种盐,其中含 量最多的盐是_N_a_C__l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f4dd2b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a.png)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4.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洋资源的分类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如海水晒盐、提取溴、碘等;
3.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2.掌握海洋中常见化学元素的提取方法,如海水晒盐、提取溴、碘等;
3.知道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资料,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一课中,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作为巨大资源宝库,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海洋中常见的化学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从而增强爱护海洋、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海洋化学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7d1f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f.png)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和相关数据,引发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学习: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逐步引入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提取方法等新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三者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为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最新动态,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认识,以提高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度。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提取方法、应用等知识点,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海水中的某一元素进行提取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7a28b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d.png)
二、海底物质
1、可燃冰
见课件及习题
2、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三、海水淡化
1、淡水资源
2、淡化海水的方法
(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
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P6)
(2)、结晶法
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
[课堂练习]
书P8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 Na Mg Ca较多
2、利用海水制镁
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教学难点
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镁
教学方法
阅读、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书P3-5
[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41d960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e.png)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状况,提高学生节水意识。
2、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海水蒸馏法淡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知识点:海水淡化的差不多原理重点:1、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2、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难点: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教学预备:多媒体,酒精灯,单孔塞,导气管,试管,铁架台,烧杯,食盐水,硝酸银溶液,火柴等。
学习过程: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问题】海上航行的船员所带淡水差不多用完,能否饮用海水?那该如何办?如何将海水淡化呢?[板书课题]: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回答:不能。
将海水淡化。
摸索明确本堂课学习目标。
激发爱好,引入新课。
[过渡]如何样从浩渺的海洋中猎取淡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现用一瓶食盐水模拟海水,请同学们摸索,如何除去其中盐分,将其淡化?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
(先引导学生回忆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分组讨论后,各小组展现自己的方案,讨论交流,确定最终方案: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合作交流【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蒸馏法淡化海水(投影):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结论分组进行探究实验1、组装仪器2、向大试管加入5—10mL食盐水,开始蒸馏。
3、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看能力、合作意识,学会完成实验报告[过渡] 如何证明蒸馏得到的是淡水呢?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方案明确用了解氯离子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三、海水淡化多级闪急蒸馏法热法常见方法低温多效蒸馏法膜法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1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1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89a967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3.png)
8.1 大海化学资源第二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经过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可以用蒸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办理,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大海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大海环境的重要性,培育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计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淡化海水的原理及实验研究。
【教课难点】海水淡化的方法及过程研究。
教课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大海不仅为我们供给了以上丰富的资源,还给我们供给了旅行资源。
印度洋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就是世界有名的旅行胜地!但有一次马尔代夫的国都闹水荒了。
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播放视频:马尔代夫闹水荒。
播放达成,解说: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尔代夫是群岛国家,他们全部的淡水都是利用海水制得的。
此刻我们就来研究如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老师今日为各小组准备了少许取代海水的食盐水,想想,用什么方法除去此中的盐而获取淡水?环节二:新课解说第一部分:海水淡化投影:实验研究:1.实验方案2.如何证明你获取的是淡水?让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和检验淡水的方法。
教师投影简单装置图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温馨提示1.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2.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热的导气管。
3.当采集到少许冷凝水时,就停止蒸馏。
检验淡水。
4.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开始实验。
实验结束,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也许有什么疑问?说出来,看看老师和同学能否帮你解决?投影: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成效更好,你以为对实验装置可以做哪些改进?投影改进后的装置教师:刚刚同学们用的方法是传统的蒸馏法(板书),这个方法有两个不足:一是耗能大,二是易形成水垢,目前生界上广泛使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投影:动画演示:教师分析:多级闪急蒸馏法就是利用水的沸点随压强的降低而降低的原理,高温海水由压强较高的蒸发室流入压强较低的蒸发室后,就会瞬时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为淡水。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a87347a6c30c2259019ef9.png)
构建框架、巧解推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推断题是中考复习、必考题型之一,它的特点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的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集普遍性、综合性、科学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充分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典型题型。
本课题将在学生具备的化学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反应伴随的现象,结合中考推断题加水、加酸、加碱的基本形式,逐渐形成“构建框架,巧解推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利用小组、生生等交流方式,达到推断学习的目的,形成能力与知识的双赢。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物质的色、态、变化,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巧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恒定依据,在物质共性与个性、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或排除某些物质的存在与否,利用小组、生生等交流方式,达到推断学习的目的,形成能力与知识的双赢。
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化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提高审题、分析、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断题的专题复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持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小组、生生等合作交流、研究、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检测反馈查找问题法。
五、教学方法、过程、整合设计:【板书】推断题专题复习【导入】推断题是体现化学反应现象最权威的题目,而我们解决推断题的突破方法就是将化学反应伴随的现象分析到题目中,充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科学的一推到底的推理方法,就能得到解决推断题的途径、方法。
【环节一】化学反应在推断题中的常见问法推断题突破口1、气体:氨气NH3__________味,水溶液显____性若固体加入酸产生气体,若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则固体中含_______;若产生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则固体中含_______;若固体加入碱溶液产生的气体,则固体中含_______,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加碱溶液产生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2、固体颜色: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色固体_____、_______;3、沉淀:可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常见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沉淀__________红褐色沉淀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99b59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3.png)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首先,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接着,利用互动式白板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其地理特征。
3.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了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等化学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海洋化学资源的了解有限,缺乏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深入理解;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包括:
1.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海洋化学资源的分布规律;
3.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海洋化学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5.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分布规律;
(2)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3)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3)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教学难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281db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c.png)
-对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验操作能力有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复杂化学过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资源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介绍具体的海洋化学资源应用案例,如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开发等,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实际意义。
-总结部分位于板书底部,以点列或框图形式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课程内容,形成知识框架。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精心准备,确保板书内容条理清晰,避免冗余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板书内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实验操作不顺利、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困难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这一章节位于整个课程体系的第八单元,是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中的化学资源及其应用。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包括:
1.海洋中的化学资源种类,如海洋矿物、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利用实验和案例研究方法来分析和提取海洋资源。
-学会利用科学方法来评估和利用海洋资源。
-学会合作学习和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705d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0.png)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实验与实践活动:设计海洋化学资源提取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作业布置:布置与海洋化学资源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海洋化学资源是指在海洋中存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它们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溴、碘、钾等。这些资源在海洋中的分布极不均匀,与海洋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2.海洋资源的分布与储量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以氯化钠为例,我国盐田面积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1/4。此外,我国在海洋钾、溴、碘等资源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相关知识。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相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洋,这个地球上最神秘的蓝色领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它不仅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探索之旅,去发现海洋中的化学宝藏——海洋化学资源。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和数据。这是我国某沿海城市的海洋资源开发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繁多,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溴、碘等。它们在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这些资源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被提取和利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海洋化学资源》。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8.1 第二课时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8.1 第二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3f2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4.png)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温故知新】:说出海水提镁的过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中的矿产资源2.知道人们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如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以及如何证明海水已被淡化.二.课堂同步1.海洋矿物资源:海底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还有一种新型矿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被科学家誉为“”,“”。
其主要成分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金属的矿物——,也称为。
【反馈练习】1.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A.“可燃冰”是纯净物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能燃烧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2.为了保护海洋资源,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海洋保护区B.禁止工业“三废”排放到海中C.健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D.在海上倾弃和焚烧危险物质3.关于多金属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金属结核是锰的合金B、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C、锰结核中只有一种金属D、全世界多金属结核含量微乎其微2.海水淡化【交流】:你可能用什么方法取得淡水?【疑问】:如何证明蒸馏后的水是淡水,不含NaCl?[温馨提示]:已知氯化钠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NaNO3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大试管中加入约5毫升海水,塞好橡皮塞,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3.往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获得结论】________是淡化海水的一种方法。
【交流评价】①为使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②还有哪些淡化海水的方法?三、课堂检测1. 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又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
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H2O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能源问题2.下列情况中,不造成海洋污染的是()A、垃圾填海B、油轮泄漏C、海水淡化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3.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A.过滤B.使海水结冰脱盐C.加热蒸馏D.多级闪急蒸馏4.为了区别海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澄清石灰水B.硝酸银溶液C.酚酞试液D.石蕊试液5.观察膜法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剂质量减少。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f0d310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d.png)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8课标要求:1、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明白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学会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海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生活中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学习起来感受难度比较小,明白海水是一种混合物,是不能直截了当饮用的。
在上册的教材里面我们学习过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发、蒸馏和过滤,在那个地点是蒸馏操作的应用,关于蒸馏的操作,学生不是专门熟悉,通过如此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也让学生关于蒸馏和蒸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定。
学习建议: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观看、阅读、看图、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深刻,参与度高,达到的成效更好。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过程;(2)了解区分海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变化的情形和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资讯引证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演绎等加工的过程中增强猎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海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
课前预备: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小试管、带橡皮管的导气管,烧杯,食盐水,火柴,冷凝管等。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形创设】保卫钓鱼岛的战争胜利后,你是一位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在钓鱼岛。
你用完了淡水,仍感到专门口渴,尽管周围的海水十分清亮,你也可不能去喝海水,你有什么方法获得淡水呢?观看图片;学生摸索,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哪一些。
通过观看钓鱼岛的图片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入】我们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仅占水体总量0.3%,从浩渺的海洋里面猎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探究8-1】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验气密性2、加入约5ml的食盐水,塞好橡皮塞,加热。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89cea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d.png)
(二)问题导向
1.设置一系列问题,如“海洋中都有哪些化学元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课题,如“海水提取溴的实验”。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总结。
3.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海洋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如溴、碘、镁等,以及它们的分布和提取方法。
2.讲解海洋生物资源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3.讲解海水淡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解决全球淡水资源紧张问题中的应用。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水提取溴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置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知识。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a52c6cf46527d3240ce066.png)
海洋化学资源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这个二级主题。
课标要求: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把此目标分解成两部分: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了解海底矿物,从而认识到海洋中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制镁、多种方法淡化海水、开采可燃冰等内容,让学生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难点: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海洋,往往是它的壮观和美丽,知道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比较少了。
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通过海洋寻宝之旅,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海底矿物,学习海水制镁、海水淡化、认识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用化学方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学会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海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生活中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感觉难度比较小,知道海水是一种混合物,是不能直接饮用的。
在上册的教材里面我们学习过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发、蒸馏和过滤,在这里是蒸馏操作的应用,对于蒸馏的操作,学生不是很熟悉,通过这样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蒸馏和蒸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学习建议: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观察、阅读、看图、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深刻,参与度高,达到的效果更好。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过程;
(2)了解区分海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资讯引证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演绎等加工的过程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海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小试管、带橡皮管的导气管,烧杯,食盐水,火柴,冷凝管等。
观察图片,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过程,知道对右侧海水成分变化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海水淡化的方法,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对于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学生仅仅处在表面的认识,没有通过实验的体会,容易与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混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能够正确的判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上册课本里面学生知道了区分硬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可以用蒸发后看固体残留物,或者加入肥皂液识别;而这一节课,学生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学会了利用化学方法区分海水(食盐水)与蒸馏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