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 (1)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飨:犒劳 击破:打败、打垮
在:驻扎在
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 公部队!”在这时,项羽军队有四十万人,驻 扎在新丰鸿门;沛公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 上。
10/10/
*
第15页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
说:劝说、劝说
10/10/
*
第26页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备:防范 出入:古义,偏义复词,偏在“入” ;
今义,进来,出去 非常: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十分、极其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
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原因,是防范其它盗贼 进来和意外事故。
10/10/
*
第27页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谢 (于)项王。”沛公曰:“诺。”
10/10/
*
第29页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1、项伯夜访 2、刘邦讨计 3、项王许诺
第30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刘邦主动采取对策, 形势由战向和转化 ──故事发展
第31页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旦日:明日,第二天
从:使动使用方法,使······跟从
具言:详细说明
倍:通“背” ,背叛
倍德:忘恩 谓:对······说 旦日:明日,第二天
蚤:通“早” ,趁早、早早
自:亲自
谢:道歉
我日夜期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
(向项将军)详细说明我是不会忘恩。”项伯答应 下来,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不早些来向项王道 歉。”沛公说:“好。”
鸿门宴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鸿门宴教案模板一、教案总览教案名称:鸿门宴教案模板适用年级:初中、高中学科:历史教学目标:通过鸿门宴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对鸿门宴的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准备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课前准备:熟悉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要介绍,引入鸿门宴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你们听说过鸿门宴吗?你们知道鸿门宴是什么吗?它和中国历史有什么关系?”2. 了解历史背景 (10分钟)通过讲述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了解鸿门宴发生的历史背景,包括秦朝的统一和一统天下的政策、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因素的影响。
3. 分析鸿门宴的原因 (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发生的原因。
可以列出鸿门宴之前的一些事件,如项羽的不满和恐惧、刘邦的欺骗和谋划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是如何导致鸿门宴发生的。
4. 深入讨论鸿门宴的影响 (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鸿门宴的影响,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相关报告。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和分析。
5. 总结和延伸 (10分钟)通过回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总结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延伸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深入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可以将教学结果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鸿门宴》教学课件

明确作业完成时间、提交方式及评分 标准,鼓励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
学生自我评价及反馈收集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 的得失。
反馈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 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总结与反思
05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02
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人物性格、历史背景等方面自由发表看法
,激发课堂活力。
设定讨论小组
03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代表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安排
分配探究任务
如“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及其在鸿门宴上的表现”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探究。
提供必要资料
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同时加强课堂管理和纪律要求。
目标设定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确保学生在课程结 束后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有所收获。
分享经验和收获,促进共同成长
教学经验分享
通过参加教学研讨会和与同行交流, 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 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知识链接及延伸阅读推荐
相关知识
介绍与《鸿门宴》相关的历史背 景、人物传记、文学流派等,帮 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背景。
延伸阅读
推荐与《鸿门宴》主题相似或相 关的其他文言文名篇,如《史记 》中的其他篇章,拓展学生阅读 视野。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作业内容
包括背诵重点段落、完成相关练习题 、撰写读后感等。
指导表演技巧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1)鸿门宴训练题二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所以遣将守关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籍何以至此3、得复见将军于此4、亚父者,范增也5、若属皆且为所虏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探究问题:1、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2、“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一)一词多义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其意常在沛公也因:(1)不如因善遇之(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因击沛公于坐(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2)拔剑切而啖之(3)劳苦而功高如此(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2)则与斗卮酒(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今者项庄拔剑舞(2)臣请入,与之同命(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窃为大王不取也(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2)常以身翼蔽沛公(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5)刑人如恐不胜(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7)此亡秦之续耳(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鸿门宴》教学详案一等奖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
05
排
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鸿门宴》 的背景和故事
梗概
引导学生思考 《鸿门宴》中 的人物形象和
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 《鸿门宴》中 的历史意义和
THANK YOU
汇报人:稻壳儿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表现力等
学生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表现力: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情感投入等方面。 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评价学生的互动情况和学习氛围。 进步与成长:通过比较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表演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等
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
樊哙:勇猛善战, 忠诚正直
刘邦:机智过人, 善于应变
项羽:骄傲自大 ,缺乏远见
张良:聪明机智 ,善于谋略
主题思想探讨(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分析《鸿门宴》中的情节发展与主题思想的关系
探讨《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总结《鸿门宴》的主题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 义
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 民族自豪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教案

通过学生自编自导的《鸿门宴》话剧,让学生参与进故事情节里,帮助学生明确主人公刘邦,项羽等人的人物性格,从而升华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判断
4、对点集训
A级:基础知识训练
B级:高考链接或知识拓展
C级:能力拔高训练
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5、总结提升
感受《史记》的史学文学双重艺术高峰
设计意图
1、导学引领
故事导入:给学生讲象棋里“楚河汉界”的由来,引出楚汉之争,从而引入本文的故事中来。
提出一个生活中的事物的由来,激发学生兴趣
2、多元互动
学习小组总结之前学过的文言知识。
展示单元一
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词
展示单元二
重点虚词
展示单元三
重点特殊句式的特点与翻译
小组合作探讨,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答疑解惑
《鸿门宴》教学设计
课题
《鸿门宴》
班级
1年10班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10月16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强化掌握本文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过程
方法
感受《史记》史学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把握传记体写作的艺术风格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学习历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格,并以史为鉴,以人ຫໍສະໝຸດ 鉴,完善自己的性格.教学重点
1、强化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典型文言句式的共同特点
2、通过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 (1)

狠心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你进去上前敬酒
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
把沛公刺倒在坐位上 否则 你们 将被
(之)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 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
作为娱乐
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 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 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 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 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 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 的代名词.
鸿门宴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 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 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 的序幕。
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 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 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 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 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 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 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 与悲壮。
有郤。”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
郤通隙,隔阂,嫌怨
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东,名作状,面向东
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 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
陪坐 名作动,使眼色
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
而多次向项王示意
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应该用对待兄长
《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
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六、学习(3─4)节七、问题设计: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⑵完成练习(二)P91第三课时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训练题二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
2、因击沛公于坐( )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探究问题:
1、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
2、“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一)一词多义
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其意常在沛公也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
(2)则与斗卮酒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今者项庄拔剑舞
(2)臣请入,与之同命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窃为大王不取也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刑人如恐不胜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此亡秦之续耳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五)探究问题:
1、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2、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3、“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