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通过四幅图画,让学生发现身边类似的“小事”,知道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分辨能力,能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发现生活中的种种“小事”,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归纳汇总时,如何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达成。

除了教材中所给的图片,课堂上教师要多出示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事”的图片,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是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知识与技能】

1.能针对身边的现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每位组员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

出示较多的图片,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的公民。

重点

能针对身边的现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

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每位组员的意见。

教师:生活中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图片,几张白纸、奖状。

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

1课时

一、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在来学校的公交车上,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老人上车后,车上好几个人纷纷让座。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

1.学生发表看法。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小事,我们能感受到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身边的“小事”。

2.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

二、细看插图,说出图意

1.出示文中四幅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四幅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并发表自己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图一:排队上公共汽车时,有人插队

图二:在旅游景点,有人为了拍照爬到树上,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

图三:进门时,让别人先走

图四:在公园里清理动物的粪便

三、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1.老师为每个小组发一张白纸。

2.出示要求。

◆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并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小组长做记录。

◆每位同学都要发表意见,小组长要真实记录每位组员的意见。

3.小组交流,教师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时给予点拨指导。

四、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各小组分别交流。

2.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连贯。

3.小组交流时,其余小组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五、交际范例

丁一凡:我曾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小男孩用书包砸向同一个座位,并为了座位争吵了起来。我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对,我们要学会礼让。

尹娇娇:昨天,我看见盲人道上停满了自行车,一位中年妇女默默地将自行车移到空旷的位置。我觉得大家都要向她学习,因为文明要从小事做起。

邓丽英:上个星期,我看见一群小男孩在草坪上兴奋地踢足球。旁边有一个男孩用手轻轻的抚摸小草,将其他男孩踩倒的小草扶正。“对不起。”男孩喃喃道。这个小男孩的行为令我感动,我们要爱护花草,保护环境。

六、评选优秀学生,颁发奖状

从小组中评出“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不文明:插队、爬树、乱涂乱画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