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试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试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这一名词是由英文Pub1icRelationS翻译而来进入中国,美国著名学者莱克斯·哈罗博士定义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做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保持与社会变动同步;它动用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为主要工具。
”而政府公共关系,则是公共关系的一般原理在政府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的应用。
陈耀春将政府公共关系定义为“是政府在维护社会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为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而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来协调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行政管理行为”;再者廖为建在《公共关系学》一书中定义到“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对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本文中将政府公共关系理解为一种在科学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以政府为主体,运用各种传播和沟通手段,积极主动地与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持久关系的行政管理活动。
二、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风靡世界近一个多世纪以后才得以传入中国,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文明的发达程度。
(一)我国公共关系的起源1、古代的类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思想在古代已经萌芽,各种各样以树立政府公共关系良好形象为目标的思想活动十分常见,如强调重视民心所向,不断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言而有信,在群众中树立了可以信赖的形象;同时还注重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注重掌握信息,预测未来。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类公共关系活动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浪潮中,资产阶级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类公共关系”活动。
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民主革命主张,充分体现了在公共关系中所强调的长远性方针与目标性原则。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公共关系逐渐被国人所认识,并很快风行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起初,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科学和一门管理艺术而被重视起来的并不是在中国。
虽然,我国早在古代和近现代也有些公共关系的思想,但并没有成为体系,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公共关系在我国是舶来品。
如前所述,我国真正将其引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且起初应用的范围很窄,仅仅是在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酒店管理中运用,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公共关系在我国被政府所借鉴是在1988年底,当时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很快引起了研究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界人士的格外关注。
人们据此分析,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界,而开始进入社会政治领域。
随后,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政府广泛结合当地文化开展了公共关系活动,树立了当地的城市形象,宣传了当地的地方文化。
例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淄博的陶瓷琉璃艺术节、哈尔滨的冰灯节等。
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决定立新闻处。
到2004年,我国正式在全国地方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标志着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长足进步。
虽然,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发展迅速,效果明显,但公共关系被我国引进晚,且公共关系被我国政府部门重视也迟。
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公关意识较淡薄公关意识的内容包括很多,其核心内容主要有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协调沟通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
但到目前为止,普遍来讲,许多官员的政府公关观念还极为淡薄,既没有认识到政府公关活动的重要性,更谈不到将其上升为一种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渗透到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表现在缺乏自觉利用传媒手段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的形象观念。
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民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对于改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分析和探讨
对于改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分析和探讨【摘要】政府公共关系属于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开展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其主要使用各项传播和沟通的方式建立起和大众之间的信任与理解的长久性关系,以争取社会大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投身于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工作方面。
我国的政府公共关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政府人员的重视。
文中对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众关系;大众媒体;信息系统0.引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发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府需要跟紧时代发展的脉络,积极转变思想与行为对各项新的变化情况做适应,特别需要重视职能的转变,强化民主法制的建设力度,积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系统等等。
所有这些工作内容的开展,都是建立在良好政府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所以政府需要快速确立民主为先的公关管理意识,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民沟通。
1.我国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困境虽然我国的政府公共关系现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可是实际发展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传播的公共关系大部分是从外国学习而来的,政府公共关系基本是一片空白。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创立的事业和一门新引入的学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其作为一种客观性的社会一般现象,作为一种自觉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政府公共关系发展受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
所以我国需要及时的引进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再将其做融合消化,成为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事物。
不然一直借鉴国外的公共关系理论,我国的政府公共关系发展必然不能畅通。
当下我国的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困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1对政府公共部门的认识错误我国大部分的政府部门都未设立专项的公共关系单位,人们的认识意识不足,当然这也不表示我国政府缺乏公共关系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及其对策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及其对策文/郑明珍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分类,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公共关系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指挥、管理和调控中心,一方面要借助政治、经济和行政、法律等硬性手段来管理,另一方面还必须借助公共关系这种“软性”方式来协调社会关系,达到既定的行政目标。
所以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政府,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与社会公众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从而争取达成共识,创造和谐环境,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科学管理艺术。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基本特征及类型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震荡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活动。
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舆论关注性,可变化性等特点,而政府组织属于国家机关最具公共性,权威性的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深远。
因此政府危机公关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公共性、关联性等特点,必须引起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首先在于其传播沟通出现了问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与这相关的舆论危机,公共信息危机、信誉危机、形象危机。
(一)舆论危机。
指负面信息、非官方的小道消息阻塞传播通道,引起社会心理恐慌。
这里的舆论危机有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指“口头舆论”危机——谣言,二是指“体态舆论”(或称“行为舆论”危机)——比如抢购。
谣言是舆论的一种畸形形态,谣言的传播会促使舆论呈现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
谣言的盛行往往引发舆论关注,形成舆论压力,进尔导致舆论危机。
抢购也是一种舆论形式。
抢购作为“体态舆论”或“行为舆论”能以影响社会公众,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行,就成为舆论危机的一种。
2003年的SARS危机中,谣言、抢购药品等广泛传播引发了一系列舆论危机。
2008年阜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引发的公众心理恐慌舆论危机。
(二)信誉危机。
对政府而言,信誉意味着政府不仅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还是基于契约之上的“诚信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政府公共关系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以服务社会和公众为目的,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的决策及其在危机事情中的执行。
本文从7.23甬温撞车事件中,来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关在危机管理中的现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就是生命的奇迹”这是铁道路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被记者询问到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掩埋事故动车车头时及在宣告救援工作结束后在7月24日下午5点,事故发生约21小时后,救援人员在损毁的d3115次列车车厢里发现了2岁半女童项炜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的语言,当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其不满。
目前中国的政府公关很难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职能开始重新定位,政府切实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性政府,这是新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一、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组织为了维护、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利用现代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沟通方式,获取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为目的,对社会公众进行的宣传、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政府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维持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手段,并在其他社会各级组织和公众的协助下,对威胁到环境,社会利益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个人因素所引起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在以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疏缓、预防、决策、处理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的威胁,提升政府应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处理能力,达到稳定社会,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
浅谈政府公共关系的不足
政府公共关系的不足与改进意见政府,本应是一个管理与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人民的国家机构。
政府在处理各项的关系是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归宿。
理论上说,政府以为人民服务的,那么她在广大的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正义的阳光的温暖的。
但是,在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心中我们政府的表现却不是那么的一回事。
在当今的社会,普通老百姓一提到政府部门,就很自然而然的想到“贪污”、“腐败”等贬义的词汇;不自觉的就将政府官员与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人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下降,政府的一些决策并不让人民认同。
确实,当今政府的某些部门的某些行为作风真的让人感到失望。
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的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少数。
而我个人认为的政府部门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存在不足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基本的民生工程建设。
现在,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住房与医疗问题。
当今市中心的楼价动则上万块一平方,到医院看普通感冒就得花上百元钱。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而我们的生活却并未有同步的好起来。
每年的国民经济表现那么的振奋人心,但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来讲自己的个人财富并不是那样的让人兴奋。
工薪是提高了,但是社会上的房价与物价上升的速度与幅度更大。
人们并不感觉到生活的改善。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政府仍然只注重经济发展这一块,就因为那才是体现政府一年政绩的重头戏?官员作风散慢,行政不作为以权谋私。
政府公务人员中,总不免的存在这样一些人在平常的行政工作中懒懒散散,对群众的事情拖拖拉拉,甚至毫无作为。
但在部门中相互勾当,利用职务之便收取非法利益致百姓利益于不顾。
与企业勾结,甘愿充当企业打手向老百姓叫嚣,气焰嚣张得很。
平时找借口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等。
政府工作不过透明,缺乏公众监督。
到现在为止,政府部门中能做到政务公开的并不多见。
有些即便是公开了,但也是政府工作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并且肯定是无关紧要的。
广大的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财政运作都是处于毫无知觉的状态,对于民众的质疑就以国家机密而回绝。
浅析政府公共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谓的 “ 只重结 果 、不 重过 程 ” 的做 法 ,如 果 为 达 到 目的 而 不 择 手 段 “ 攻关 ”,最 终会 严重 损 害政府 的 整体形 象 。
基于 以上存 在 的 问题 ,除 了认 为 要 加 强 政 府公 共关 系理 论 研 究 之 外 ,我 们还 归纳 总 结 了以 下几 点 建 议 ,以加 强 政 府 与外 界 的联 系 和沟 通 ,建 立政 府 与 广 大 社会 公 众 之 间 的 良好 关 系 ,转 变政 府 职 能 ,由传统 政府 向 “ 服务 型 ”政 府转 变 ,改善 政府 形象 。
培养 。提 高政府 工作 人 员 的公 关 意 识 是 加 强 和 改 善 政府 公关 的基 本 前 提 。因此 ,我们 必 须 提 高 政 府 工 作 人 员 的 素质 ,克 服 官僚 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虽 然 ,政府 公 共 关 系 在 我 国 现代 化 的 发 展 进 程 中 发 展 迅 速 , 效果 明显 ,但 公 共 关 系被 我 国引 进 晚 ,且 公 共 关 系 被 我 国 政府 部
多 困难和 障碍 ,它 受制 于所 赖 以生存 的历 史 背景 和 社 会基 础 。
誉 度 。要不 断提 高 地域 在新 时期 更 大 范 围 、更 高 层 次 的 知 名 度 美 誉 度 。政府公 关 必 须进 行 宣 传 策 划 和 适 度 包装 ,努 力 打 造 富 有 特 色 地域 品牌 ,积 极扩 大影 响 ,但绝 对不 能搞 恶 意炒作 、哗众取 宠 。 1 .2 形 象 塑造 与解 决具体 问题 。政 府 公 关 既有 务 虚 的 一 面 ,
新时代政府公共关系:视域、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政府公共关系:视域、问题与对策作者:张志海来源:《党政论坛》2020年第09期[摘要]新时代政府公共关系需要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优化政府公共关系职责体系、理顺政府与公众关系、构建“双向互动传播”运行模式、加强政府公共关系风险防范与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公共关系;实践路径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求与期盼更加多元化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对政府公共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不了解、不熟悉、不适应的方面有很多,必须加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①。
政府公共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存在着阶段性的共同需求,但是又属于不同类型公众的关系。
可以说,政府公共关系作为调节国家与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化解重大风险的“软实力”作用不可替代,功能不可缺位,且新时代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必须得到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能力必须不断优化。
一、新时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新视域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也称“公众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以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为依托,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运用各种传播和沟通手段与公众保持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持久关系,以期提高政府的美誉度,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的一种行政管理职能。
进入新时代,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在公共治理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行为,必然受到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的深刻影响。
1.国家治理的视域:政府公共关系要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当前我国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PR)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功能,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公共关系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二、问题1.观念滞后:在我国,公共关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许多人将其等同于简单的宣传、广告或者攻关。
这种观念上的滞后导致公共关系工作的实际操作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
2.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公共关系行业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许多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复杂的公共关系事件。
3.沟通不畅:在公共关系工作中,沟通是关键环节。
然而,我国在官民、企业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信息传递存在障碍。
4.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我国公共关系工作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容易导致舆论失控,损害组织形象。
5.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公共关系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针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专门法律法规,使得公共关系工作在实践中缺乏规范和依据。
三、改进措施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战略规划,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2.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公共关系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3.优化沟通渠道:建立官民、企业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4.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应对能力。
5.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公共关系行业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公共关系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当前,我国公共关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观念、人才、沟通、应对能力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改进。
只有这样,我国的公共关系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当前我国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其实就像是面对一个复杂的迷宫,我们需要精准地找到出口。
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总结
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总结
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在宣传和沟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传递政策信息和政府工作进展情况,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了解和信任。
同时,政府还积极回应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布信息,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在服务和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与各界人士的合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公共关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总之,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应该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议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及其方案
小议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及其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机构,需要与人民保持紧密联系,并且向人民传递政策、落实政策、协调社会各界的力量。
因此,政府公共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公共关系现状政府公共关系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公民的知识素质也越来越高,政府在与人民交流时需要更加注重传递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
其次,政府不能够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政府需要对群众的诉求、问题进行认真的解答和处理,而且须要保持公开透明,保持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在现实中,政府公共关系表现出了以下特点:1.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政府公告或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细节,难以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
2.影响力不够强。
在社交媒体时代,政府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不够强大。
一些政府部门在网络上鲜有活动、更新、发布新闻信息,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渠道,难以形成高度参与的网络交流形态。
3.沟通机制不畅通。
政府与民间组织、媒体的沟通机制不够畅通,常常出现说话不合、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等问题,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以上表现说明了政府公共关系在信息传递、沟通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
二、政府公共关系方案1.加强信息传递质量。
政府需要增加直接面对公民的渠道,推出鲜有的沟通形式,例如:听证会、社区讲座、网络问答等活动,加强政策传递的透明度,将政策解释清楚。
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于新媒体的敏感度及运营,尽可能地利用微信、微博、快手等新媒体进行正面传递。
2.拓展网络平台。
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与民间交流,强化互动性、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搭建公共服务、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等平台,彰显画面化互动、变现决策理性可操作性,并监控与服务于舆情,推动政策和舆论的有机呼应。
论我国公共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公共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包括组织与政府、媒体、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等各方面的沟通。
在中国,公共关系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不对等:政府部门和企业在信息传递上存在一定的不对称,导致公众无法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从而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误解。
2.缺乏公信力:某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存在不透明、不公正的现象,缺乏公信力,难以赢得公众的信任。
3.行业规范不健全:当前我国公共关系行业规范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良从业人员和行业乱象,影响了公共关系工作质量和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信息公开: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到真实情况。
2.建立信任机制: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增加对公众的信任感。
3.加强规范管理:公共关系行业应当加强规范管理,建立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总之,公共关系是企业发展和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管理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公众。
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及其对策方案
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及其对策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公共关系也越来越重要,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信任度。
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如何?如何通过对策方案来提高政府公共关系?一、政府公共关系现状(一)政府工作部门决策范围狭窄,政策制定过程不透明政府工作部门决策与政策制定,涉及诸多的利益方,其制订的政策非常复杂,这就注定过程不透明。
此外,政府工作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少,只是以行政部门为主体来制定计划和方案,而社会需求和民众的反馈往往被忽视。
这种情况本质上是一种官僚制度,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变得频率和规模都很有限。
(二)政府对公众信息披露不够及时、透明政府对公众信息披露,不够及时、透明,政府部门在处理事件时,往往不会主动发布情况,而是等到一定时间要过后才会发布,这就让公众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同时也会对于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三)政府与民众沟通不畅,民众难以理解政策政府部门对于政策及信息发布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尤其是公众对于官方政策的了解程度,往往会产生很高的难度。
政策解读不到位,让民众产生了误解和担忧,同时会使政策本身的信任度降低。
二、政府公共关系对策方案(一)改善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沟通提升沟通效率,增强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广政务信息垂直搜索引擎、政务预约平台、政务微博、微信和APP应用等。
此外,可以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确保公众信息的安全性和公正性,让公众放心地使用此类服务。
(二)提升公众对于政策的了解度政府部门可以缩小公众对于政策的距离,并深入了解有关公众需求的背景和需求,提升公众对于政策的了解度。
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公共数据平台,自动化并集成多种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为社会积累大量质量可靠的数据,为公众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和掌握政策的渠道。
(三)加强政务信息披露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公布重要消息,命令和文件,增加政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提升政府部门公开度和透明度。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刘文光
【期刊名称】《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7)002
【摘要】对于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既要肯定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看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认为,解决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建设中的问题,可相应作出以下对策选择:一是必须回顾我国政府自觉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历史,结合现代"公共关系精神",全面总结其公共关系工作的经验;二是必须增强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三是必须加强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提高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只有抓好以上工作,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奠定思想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刘文光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昆明,65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
【相关文献】
1.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J], 邓晓军
2.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公共关系"课程建设为例[J], 邢伟
3.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沿革、问题与对策 --兼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的冲击[J], 李丹阳
4.当前中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上海政府数据开放网站为例 [J], 黄思棉;张燕华
5.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关系中双向均衡传播的困境与对策 [J], 刘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关 键 词 :公 共 关 系 ;政 府 ; 公 众
“ 公共关 系 ” 一 词 的 首 次 出 现 在 西 方 ,根 据 爱 德 华 ・伯 尼 斯 ( E d w a r d B e ma y s )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 ,制定政策及程 序来 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公共关系的概念直到 2 O世纪 9 0年代才 引入中 国。政府公共关系则是政府 与社会公 众之 间的传播管 理。从动态上 看 , 政府公共关 系即政府机构 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 向传播沟通活 动 ;从静态 上看 ,政府公共关 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 流、沟通与 传播 的行 为和状态 。针对 我国经济社 会各领 域存在 的许多矛盾 和问题 , 都 与公众缺乏有效 沟通有关 ,党 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提 出推进 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 化,而政府在治理过程 中如何与公众进 行沟通 ,争取 到广大公众 的支持 与拥护 ,从 而树立 良好 的政府公信力 , 日益成为政府 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于政府公关在我 国的产生较晚 ,发展 较慢 ,因此这 种新的管 理方法 在政府管 理活 动中还存在着诸 多的缺 陷。 当 前 我 国 政 府公 共 关 系 的现 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 政府在处理公共关 系方 面更加重视 ,各 级 政府在处理 日常_ 下作 中都有 意识运 用公 共关 系来处 理公 共事 务 ,表现 为 :①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成立 一些公共 关系机 构 ,有政府新 闻办公 室 , 定期或不定期的举 行新 闻发布会 ,特别 是社会组织在发 生重大具有积极 影响的事情时 ,通过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公 布信息 ,借助新闻提 升该 组 织或者与该组织密切相关的东西形象 。②公 共关系工作 在政府机构 中形 成制度化 ,常态化。 比如传统的 “ 市长热线 … ‘ 市长信箱 ”等搭建 与公 众沟通的平 台在各级城市 中已成为标配 ,如今始于湖北省武汉市 的 “ 电 视 问政 ”正在被多地效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官方微博 ,微信 的出现 更是丰 富了与大众之 间沟通交流的方式 。③各种形式的公共关 系活动普 遍展开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 为提高 城市知 名度 ,运用公 关策划在 电视 , 报纸 ,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 。 客 观的说 , 我 国政府公共关 系都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 和实践过程 中显得 比较稚嫩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实力不一 ,导致各地对 政府公共关 系 的重 视 程 度 有 差别 。在 各 地 一些 重 形 式 ,轻 内容 新 闻发 布 会 走 过 场 的 情况屡 见不鲜 ,如有些地方政府 主管 部门举行 的新 闻发 布会 ,无记者提 问环节 ;出席价格听证 会的 与会 代 表缺 乏代 表性 ;一 些市 长热 线打 不 通 ;开放 日不 开放 ;政府 网站 回复 市 民留言 随意性 太大 等等 。不难 看 出 ,除了利益驱使之外 ,还有公共关系不规范以及认识 上有偏差 等原 因 二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出现的原 因 本文从政府公共关系主客体出发 ,出现上述 现状 ,我认为 主要有 以 下几点原 因:
中国政府公关面临的难点及建设途径
中国政府公关面临的难点及建设途径摘要:现代社会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出政府公共关系的三种理论研读视角:公共关系学、公共行政学和传播学。
借以对三种视角的理论阐述发现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学科发展不够规范的问题;综合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来看, 发现在网络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其发展相对滞后。
今后既应重视政府公共关系的理论发展, 也要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 科学化; 专业化;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in modern societ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In this paper, thre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are concluded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nalysis of three perspectives, we find that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are mainly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development can no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In the fu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future.Keyword: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scientization; specialization;民众需求的多样化使得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增加, 政府的重要性突显, 如何与民众沟通, 如何打造政府形象则成为政府面临的主要话题, 政府公关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上议事日程。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政府在处理公共关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社会抗议等,这些危机事件可能会对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策略,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危机事件,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探讨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一、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状况,可能对组织或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面临着各种危机事件的挑战。
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应对危机,减少损失,保护公众利益,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
以下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公众利益: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其首要职责是保障公众利益。
在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2. 维护政府形象:政府形象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在危机事件中,政府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政府可以展现其责任担当和应对能力,提升政府形象。
3. 促进社会和谐:危机事件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政府需要通过危机管理,及时发布信息,稳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1. 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明确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建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好危机管理预案的编制和更新工作。
2. 加强危机信息发布:在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及时、透明地发布信息,向公众通报事件的真实情况、应对措施和预防建议,避免谣言的传播,维护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做好危机舆情监测: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和民意变化,做好舆情分析和研判,及时调整危机应对策略,回应社会关切。
4. 加强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政府需要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和规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公众安全。
最新浅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浅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对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浅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对策一、引言公共关系并不是一个自生自灭的概念,而是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不断发展而兴起的宏观环境衍生物。
20世纪80年代,企业界充当了现代公关的开路先锋,但今天的现代公关不再仅仅是企业的专利,对国家而言,它具有向外进行外交展示,对内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赢得国内外公众的信任。
本文强调郭惠民先生对政府公关的定义:“政府公共关系是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维护和发展各种内外关系,以体现政府管理社会的根本职能的一种管理思想和实践活动”。
二、政府公共关系的定义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从动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和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在企业公关如火如荼的时候,政府公关也浮出水面。
一个现代化的政府将是一个互动的政府,是一个注重民众参与沟通的政府。
注重沟通与互动,将成为一个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
作为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公关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众所周知,北京申奥成功,良好的公关功不可没。
事实上,政府公关,不仅被当成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也被看成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一个标尺。
三、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一)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首先,做好政府公关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
在现代社会,组织形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有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就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目标就得以顺利实现。
再次,做好政府公关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
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社会组织在对外交往时都会注重自身的形象,期望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公共关系逐渐被国人所认识,并很快风行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起初,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科学和一门管理艺术而被重视起来的并不是在中国。
虽然,我国早在古代和近现代也有些公共关系的思想,但并没有成为体系,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公共关系在我国是舶来品。
如前所述,我国真正将其引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且起初应用的范围很窄,仅仅是在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酒店管理中运用,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公共关系在我国被政府所借鉴是在1988年底,当时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很快引起了研究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界人士的格外关注。
人们据此分析,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界,而开始进入社会政治领域。
随后,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政府广泛结合当地文化开展了公共关系活动,树立了当地的城市形象,宣传了当地的地方文化。
例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淄博的陶瓷琉璃艺术节、哈尔滨的冰灯节等。
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决定立新闻处。
到2004年,我国正式在全国地方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标志着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长足进步。
虽然,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发展迅速,效果明显,但公共关系被我国引进晚,且公共关系被我国政府部门重视也迟。
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公关意识较淡薄公关意识的内容包括很多,其核心内容主要有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协调沟通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
但到目前为止,普遍来讲,许多官员的政府公关观念还极为淡薄,既没有认识到政府公关活动的重要性,更谈不到将其上升为一种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渗透到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表现在缺乏自觉利用传媒手段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的形象观念。
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民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
[12]固然,政府工作具有权威性与政策性,但无论是从民主政治的大气候还是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府公关的“小环境”来看,所谓的权威性及政策性都必须建立在民众信赖政府的基础之上,政府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及工作的成败。
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心目中没有形象意识,对现代传媒的重大作用了解不够,又十分缺乏应有的传播技巧,表现在决策和行动中则是对自觉进行形象投资和形象塑造重视不够。
其次,公关观念的淡薄具体还表现在缺乏为公众服务的观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领导干部更多考虑其权威性和政策性,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不愿踏踏实实为群众为社会奉献,通过自己的工作为群众带来满意和方便,用热诚的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赖。
更有甚者,将手中的权力作为群众办事的路障进行“关、卡、压”,严重败坏了政府的形象。
第三,缺乏协调观念,表现为不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不懂得“兼顾”、“统筹”、“缓冲”和必要的“调和”、“折衷”的意义和价值。
目光短浅,思路狭隘,经常陷入难以协调的矛盾中。
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官员既没有认识到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其提升为一种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渗透到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一方面缺乏自觉利用传媒手段进行形象投资、管理与塑造的意识,另一方面缺乏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更有甚者,将手中的权力滥用,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严重损坏了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二)我国政府公关机构设置不完善政府大量的、经常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是由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承担的。
因此,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对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涉及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其管理覆盖之宽、所面对的公众之复杂、信息流量之大,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能相比的。
这就要求政府内部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去承担和完成传播沟通、信息咨询、协调引导等公共关系,以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而有效的运作。
当然,政府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未必要冠以“公共关系”名称,有些承担着公共关系职能的机构如办公厅、调研机构、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举报中心等也承担着其他方面的上述业务。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陆续成立了一些公共关系职能部门,但设置往往分散,职责不一,很难满足政府公共关系的客观需要,现在推行的政府发言人制度不失为一种政府公关的好制度,有助于完善政府的行政行为,改善政府的整体形象。
但是,政府发言人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推销政府行为或者国家政策的能力。
这样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消除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疑虑作用不大,弄得不好,反而会增加公众对政府行为和政策的抵触情绪。
因此,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除深圳市政府外,其他各政府机构设置中没有相对独立的公共关系部门。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政府就没有公共关系活动,事实上,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工作分散在办公厅(室)、调研、宣传、对外联络、新闻发布、信访、外事等职能部门中。
显而易见,人们在认识上对公共关系是有些混淆不清的,在机构设置上也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的公共关系工作机构。
这样就会造成职责不清,影响公关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政府工作的效率。
(三)缺少专业从事政府公共关系的人才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共关系机构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最终都是由公共关系人员具体执行。
离开公共关系人员,社会组织和公共关系机构只是抽象的公共关系主题。
从公共关系学的意义上讲,公共关系人员实际上是有严格限制的。
它主要是指公共关系的专业人员或者是公共关系职业的从业人员。
他们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造就,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素质条件、能力条件。
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员。
他们是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设计者和实际操作者。
因此,对公共关系人员的结构进行科学的配置,选择和配备职业素质较高的公共关系人员,是搞好政府公共关系的前提条件,直接决定和影响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效能。
遗憾的是,在我国的各高校中虽然有个别高校如厦门大学有开设公共关系的专业,但没有开设政府公共关系的专业,所以我国缺乏专业性的政府公共关系人才。
从知识结构看,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真正具有政府公共关系方面系统知识的为数不多;从能力素质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不强,老成持重者居多;从年龄结构上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使得政府的公共关系手段、方式等都趋向老成保守。
(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理论支持不够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仅有20个年头,公共关系运用到政府行政管理中也不过仅10年而已。
在我国关于公共关系研究关的书籍有很多,如廖为建主编的《公共关系学》,蒋春堂主编的《公共关系学教程》,刘金同、杨专志、刘水国共同主编的《公共关系实务》等。
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政府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上关于政府公共关系研究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书籍只有詹文都主编的《政府公共关系》。
因此,可以看出政府公共关系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萌芽阶段。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当然理论也是源于实践的,由于公共关系传入我国晚,真正意识到政府公关的重要性,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的日期也晚,所以造成了政府公关与我国实践少,广大学者难以结合本国的情况展开研究。
但是,政府公关目前在我国发展迅速,且我国政府也越来越感觉到政府公关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重视政府公关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运用,所以我国政府公关在未来一定会有可喜的出路。
属于我国政府的公关理论书籍也一定会繁荣。
(五)对公众有倾向性选择造成政府公共关系的偏失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所面临的外部公众主要有本国社会的企业、新闻媒介、社区公众、社会名流、国际公众、人大、政协等,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所面临的公众结构极为复杂。
政府会因本身追求目标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公众进行有倾向性的选择,由于受短期目标的影响,在对象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错误倾向。
首先,重首要公众,轻次要公众。
由于上级政府要害部门、人大、政协等对政府建设成就的评价,对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前途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倾注了极大的注意力,他们是政府想追求的公众。
而一些不能直接给政府带来现实性重大影响的公众如社区公众、部分企业,常常被排斥在政府部门的视线之外,更有甚者还为一些弱势群体划定了禁止活动范围。
其次,重行动公众,轻潜在公众。
潜在公众是指受到社会组织的某种影响,已面临某一共同问题,但本身尚未意识到这种影响和问题的公众。
政府往往忽视这一部分公众的存在,不能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致使问题暴露后无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行动公众是面临共同问题并意识到问题存在的公众。
这类公众不仅表达意见,而且已经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而且负面影响比较大。
政府在解决行动公众问题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多,对潜在公众很少关注,往往是问题出现后,潜在公众变为行动公众时才消极被动地采取补救措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六)传播沟通渠道不畅首先,不能运用公共关系传播手段进行行政传播。
公共关系强调“双向对称”的沟通模式,而行政传播多是采取命令、指示、发布文件等形式,传播内容一旦确立,便须立即遵照执行,上传下达,立竿见影。
由于传统行政命令式根深蒂固,政府在与公众进行沟通时,习惯性采取行政传播方式,运用公共权威强制性的手段,单向与公众进行交流,而公众的评价不能及时的反馈给政府,沟通少,这样严重影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其次,政府公关传播双向交流的方式少,渠道少,效果不佳。
在我国,类似于各种向政府提供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信访、基层访问等方式。
但是这些作为政府公关“双向交流”的方式似乎有些牵强。
信访制度只是为制约行政机关而设置的一种监督机制,公众往往囿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缺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并不能开诚布公的与政府进行有效地交流。
再次,政府公关传播透明度不高。
尤其是地方政府,以至流传“凡是公开的都是不重要的,凡是重要的都是不能公开的”的说法,政府公关传播透明度不高已成不争的事实。
一些政府开放日、市长热线、市长接待日等活动被新闻媒体大加褒扬,解决了一些公众平时办不了的事情,但远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政府公共关系理念。
二、改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议尽管我国的政府公关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毋庸置疑,其发展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障碍,它受制于所赖以生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除了认为要加强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之外,我们还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以加强政府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政府与广大社会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改善政府形象。
(一)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建立专门独立的政府公关部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有统一的政府公关机构,我国在精简机构的同时也要合理配置政府的职能,增设政府公关机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