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情境创设新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问题情境创设新视角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和早已了解的知识几乎不会有什么兴趣可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疑,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由此产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施启发式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紧抓课堂交流,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心理学个性差异的理论,鼓励学生发表己见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生生交流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而一切交流的源头都起于教师的引导、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在上《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如果你是当时的工程师或做路工人你会怎么做?橡树砍还是不砍?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橡树不能砍,如果把橡树砍了,公路就会笔直笔直的,车子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一般速度都很快,这样会很危险,把橡树留在那儿,公路被做成马蹄形后,当车子行驶到这儿的时候就不得不放慢速度,橡树就起到减速的作用。况且,橡树生命力强,根系发达,即使你把它砍了,春天到了,它依旧会生根发芽,东山再起。”教师问其他学生:“你对陈某某刚才的意见有不同看法吗?”一学生站起来说:“橡树确实能起到减速的作用,但我不同意你的第二个观点。现在

科技这么发达,人们能在顷刻之间将高山夷为平地,一个小小的树桩还能把人们难倒?移走了树桩,橡树还能东山再起?”这样就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质疑中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提高自身的认识和倾听、判断能力。

二、紧抓课文纽带,创设问题情境

在一篇课文当中基本都会有一些联系整篇课文的纽带,于这些地方提问,不仅可以导向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助于将问题串在一起,突出提问设计的连续性和整体感。如教学《草原》,本文的主题是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学生通览全文后,教师可以问:“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读后肯定能感觉到“草原美”“人情美”,教师追问“哪里让你感受到‘美’呢?”学生答“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也有学生说:“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高潮部分,老师问:“除了‘草原美’,你们还感受到哪里美?”学生体会到“人情美”,学生回答:“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还有的学生读:“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也体会到了汉蒙情深、

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由于以上这些问题情境抓住了课文结构的纽带,使整篇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三、紧抓课堂结语,创设问题情境

一节课结束之后,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会做一个课堂小结。此时,我采用最多的就是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结束课程。如学生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教师提问:“圆明园应该重新修建还是保留废墟呢?”学生对这个有创新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回去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圆明园的历史,以及关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经过。第二天就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有专家提出,圆明园有必要复建部分景观,并且申报世界遗产。人们的进取心不能只靠耻辱来激励,更需要从正面来感染。重修圆明园,以真实的辉煌激励后来人,感染力会更强。这不是破坏,而是更好地保护。还有的学生认为:“重建实为不妥之举!在‘国耻’教育方面,废墟作用不可估量,提醒国人时刻保持警醒。就让我们永远把残破的圆明园当作血红的创口,提醒国人我们民族曾有的痛吧”!教师让学生列举出“圆明园要重修你觉得应该修哪些建筑?想一想这些建筑的修建需要花费

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起来的圆明园没有那些奇珍异宝,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在辨析中明白,即使修建起来圆明园也已不是原来的圆明园,失去了它原有的迷人魅力,很容易让人想起它的悲惨遭遇。而且我国还不够富裕,有许多急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需要

关注,就让它继续保留废墟警示子孙后代吧!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实际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意识,并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责任编辑全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