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古风边塞古诗词《塞上听吹笛》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适
听 吹

赏 诗析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赏析】
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 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 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 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
塞上听吹笛
中国抒情古诗词鉴赏
高 适
诗 鉴词

目录



品读诗歌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赏析诗句
课后任务


高 适
听 吹

品 诗读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唐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 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 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 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 集二十卷。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 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 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 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 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 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 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 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 壮阔的基调。


高 适
听 吹

课 任后

合作讨论:
➢ 课外翻阅资料,寻找作者的一篇诗词,下节课每个小组上台带领 大家欣赏。
自主完成:
➢ 朗读并流利地背诵《塞上听吹笛》,把握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高 适
听 吹

感谢您的聆听
中国抒情古诗词鉴赏
高 适

上 听 吹

品 诗读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唐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高 适
听 吹

知 论人

高适 (704—765年)


高 适
听 吹

创 背作

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 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 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高 适
听 吹

赏 诗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赏析】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


高 适
听 吹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
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