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共危机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灾难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造成的威胁,其处理需要高效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应具备高效性、协同性和透明度,以应对危机事件并保障公众的权益。
高效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
高效性意味着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或相应机构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为了实现高效性,决策机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决策机制应该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设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危机爆发后能够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紧急会商和决策。
快速响应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得到事件的信息,了解危机的性质和规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化解危机。
其次,决策机制应具备快速决策的能力。
在危机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建立高效的决策流程,迅速确定决策的方式和过程。
在决策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此外,决策机制中还应设立一定的决策权限,使相关部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而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
协同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公共危机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需要各方的协作和协调。
为了实现协同性,决策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决策机制应建立起跨部门和跨机构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设立危机管理指挥中心,集中汇聚各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
同时,决策机制还应建立跨级别的合作关系,确保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协调与配合。
其次,决策机制应确保各部门和机构的协同行动。
政府应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使各部门能够根据危机事件的需要迅速行动。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起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网络。
透明度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公共危机涉及公众的利益和安全,因此需要决策机制具备透明度,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参与。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居安思危,治不忘乱。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而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
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使我们面临诸多的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冲击是巨大的。
危机引发的现实危险会中止和平进程,瓦解正常的社会关系,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
危机迫使相关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抉择,采取有效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生存。
危机是一种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
危机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
对危机管理的界定,认为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正是由于危机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公共危机管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思考。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超越其原来的企业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
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公共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
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危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
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一、问题与挑战1.政策重复、缺乏协同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危机的决策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重复和缺乏协同的问题。
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导致公共危机处理中出现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明确等情况。
2.应急预案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在面临公共危机时,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危机,地方政府难以迅速有效地做出决策和应对。
3.决策过于依赖上级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过于依赖上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缺乏自主决策的能力。
这导致公共危机处理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
4.决策过程不透明在一些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处理时的决策过程不够透明,缺乏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这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二、建设措施与建议1.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地方政府应建立起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应对危机的合力。
要加强对危机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2.完善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地方政府需要完善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流程和应对方案。
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
培养一支能够熟悉危机管理理论、了解危机处理技巧的专业队伍。
4.强化决策过程透明化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要强化决策过程的透明化。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5.提高自主决策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主决策的能力,降低对上级政府的依赖程度。
鼓励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提高应对危机的灵活性和效果。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2020年第07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29期Serial No.429No.07袁2020经济研究导刊一、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概述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指的是当组织遇到某种紧急事件或处于某种紧急态势时,为限制危机带来的伤害,在有限的时间、信息、人力资源等约束条件下,打破常规,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的能力。
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是各级政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我国地方政府处理地方性事务时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政府卓越的执政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决策者的基本素质[1]。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的现状(一)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果1.危机决策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法治国家,而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若想真正建设法治化国家,则必须通过法制这一途径。
就我国而言,《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关于公共危机决策及预防的法律体系。
此后,我国逐步建立了许多与公共危机决策有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这些条例规章对地方政府及时解决公共危机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地方决策者在处理危机事件时有理有据,节省其决策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危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公共危机信息发布机制逐步完善。
危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公众对政府的猜疑,增强政府的公信力,维护政府形象。
就目前而言,各级政府逐步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开通微博、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市长热线、电视直播等方式及时发布并更新相关信息。
截至2017年底,我国政务微博数量已超过18万个,这无疑为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拓宽了渠道。
如,2013年我国发现全球首例H7N9病例,政府及时将此信息进行发布。
同时,各地政府发布相关预防措施并科普相关知识,使群众更快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
3.危机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开始启动。
地方政府危机决策贯穿于危机处理的全过程,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公共事业危机应对与管理机制研究
公共事业危机应对与管理机制研究公共事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领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公共事业可能面临危机,如供应中断、设备故障、疑似安全隐患等。
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共事业危机应对与管理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事业危机的特点、应对策略和管理机制。
公共事业危机的特点首先,公共事业危机具有突发性。
危机常常以意外事件的形式发生,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
这种突发性给公共事业的应对带来了困难,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其次,公共事业危机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危机,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供应中断,给全社会带来不便甚至是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对于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另外,公共事业危机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
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客户等。
危机的处理需要考虑这些利益相关方的不同需求和利益冲突。
公共事业危机应对策略公共事业危机应对策略是危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对策略。
1. 预警机制的建立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是防范公共事业危机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获取、分析和传递危机信息,可以在危机发生前做出预防和应对。
预警机制应该包括行业监测、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等环节,以确保危机能够被及早识别和有效处理。
2. 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划分。
应急预案是提前规划的关键,应充分考虑各种危机情景,并通过演练和实践不断完善。
同时,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吸纳各方意见,形成共识,提高危机处理的效率和应对能力。
3. 媒体和公众沟通在公共事业危机中,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极高。
因此,建立良好的媒体沟通和公众参与机制至关重要。
及时、真实、透明地向媒体和公众提供信息,传递危机处理的进展和成果,可以增加公众的信任和理解,减少恐慌和不安情绪。
公共事业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机制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公共事业危机应对工作的体系,包括组织结构、决策流程、信息交流和评估机制等。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危机,如突发疫情、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这些危机不仅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公共危机决策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入手,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在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思路和措施。
一、公共危机决策的概念和特点所谓公共危机决策,是指面对突发的、非常规的、复杂多变的危机事件,政府需要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公共危机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紧急性强:公共危机往往是突发性事件,要求政府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和决策,迅速展开应对工作。
2. 不确定性高:危机事件通常伴随着信息不足、情况不明的特点,政府需要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增加了决策的风险和难度。
3. 多元化:公共危机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政府在多个层面上进行综合决策。
4. 公共性:危机事件对全社会都可能产生影响,政府的决策需要考虑到全体公民的利益,需要在维护整体利益和满足多方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二、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决策能力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决策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决策方面缺乏完善的机制和程序,决策往往过于依赖个人意志和临时调配,缺乏规范化和程序化。
2. 信息收集和分析不足:在公共危机发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往往面临信息收集不及时、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导致决策过于主观和片面。
3. 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有些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方面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人才和设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4. 多部门协作不畅:危机决策需要多部门协作,有些地方政府存在机构分立、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等问题,导致协同作战困难。
5. 公共舆情管理不善:在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影响往往超出了政府的直接控制,一些地方政府在舆情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导致舆论失控,进而加大了危机的风险。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一、简介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件,可能对公众安全和福利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决策来应对危机,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为了有效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程序和决策机制。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遭遇危机事件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决策制度,决策者可能会陷入混乱和无效的应对措施中,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对于提高应对危机的有效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三、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前提。
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共享、风险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风险,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 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确定清晰的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危机需要相应的决策层级和责任部门来负责应对,确保决策的及时和有效性。
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
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资源调配、协调机制等内容,可以在危机发生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机制。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可以避免谣言和恐慌的蔓延,提高公众对决策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危机管理的公众参与性。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危机应对能力建设等途径,提升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五、总结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制度可以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决策制度,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挑战。
浅谈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与管理
浅谈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与管理摘要: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政府应对、治理汶川地震及三鹿奶粉的公共突发事件,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应对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与成熟,最后结合实际阐述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当前,由于社会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现代性,对人类社会现有状态的每一个领域哪怕是很小的领域都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以至于在任何地点发生的局部危机在电子技术网络的扩散效应下,都很快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转化为公共危机,由此而带来社会秩序的巨大震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危机事件不断发生,“非典”的沸沸扬扬才渐渐淡去,各种小煤窑的坍塌事件和瓦斯爆炸又暴露出新的问题,苏丹红一号火速登场,猪肉球杆菌紧随其后,汶川地震、三鹿毒奶粉举世震惊,最近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蔓延又让人们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发生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GDP的6%。
可以说,公共危机已成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常态环境,能否迅速、有力、有效地在危难中寻找契机、谋求更大的发展已成为检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一、公共危机概述公共危机是指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突然引发的,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价值规范和共同利益,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果断决策的破坏性事件,又称突发、敏感、灾难性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大体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由于危机事件波及面广、破坏性大,往往威胁到公民的人身安全,引发社会恐慌,造成严重后果。
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提出了著名的4R模式,认为管理公共危机是由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环节构成的。
缩减就是减少危机情景的攻击力和影响力,强调风险评估,注意破坏性因素的整合,力图排除危机发生;预备就是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和培训计划,增强人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反应即尽力应对已经发生的危机,进行影像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和审计等。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其涉及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大,给当地政府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共危机决策能力的定义与内涵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是指地方政府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时,采取科学、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社会的危害,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在危机发生后及时恢复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它包括对危机情况的准确判断、快速反应、科学决策、资源调配等方面的能力。
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政府的组织结构与协调能力、政府官员的素质与能力、应急预案与资源配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等。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组织结构与协调能力薄弱。
地方政府部门繁多、职能交叉,导致在危机事件中出现信息不畅通、责任不明确、协调不到位等问题。
2. 政府官员的素质与能力亟待提高。
在危机事件中,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应对不力、应变能力不足,甚至出现失职渎职的情况。
3. 应急预案与资源配置不够完善。
有些地方政府的危机应对预案不够完备,资源储备和调配不及时、不充分。
4. 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很多地方政府的信息系统还比较落后,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实时监控、信息发布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要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1. 完善组织结构与协调机制。
建立统一的危机管理指挥调度机构,明确各部门在危机事件中的责任和协调机制,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2. 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与能力。
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3. 完善应急预案和资源调配。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危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力度,完善各种类型危机事件的处置流程和预案,同时加强资源的储备和调配。
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摘要: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是现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成因的简单性、发生的击弱性、过程的短暂性、危害的连锁性、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所以建立健全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具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对公共危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处置机制、保障机制三方面对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对策0 引言2006年,强台风“榴莲”重袭亚洲多个国家;2007年,中国“水危机”、美国“次级债风波”;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美国金融危机2009年,新疆打砸抢事件睨看当今世界,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内改革日趋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危机频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
关于如何进行危机应对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已迅速展开。
危机应对的各种方法、路径正被研究者们提出来,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实例和理论上进行的不断探索使危机应对这个命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一个个突如其来的危机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探讨的很多理论问题并不能解决各种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创伤,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势在必行。
1 公共危机的含义及特点公共性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公共性危机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
公共性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
因此,处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机,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公共危机具有的特点包括:①类型的多样性。
近20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公共危机不计其数,既有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也有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事故灾难;既有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也有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发的、具有较大影响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
面对公共危机,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危机信息公开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
预警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警机制通过对潜在危机的及时发现和预测,提供了危机处理的时间窗口和决策依据。
预警机制包括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和分析、风险评估等环节。
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预警机制的基础,通过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各类危机相关信息。
信息收集和分析环节则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机信号。
风险评估环节则对潜在危机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响应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
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在危机发生后,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行动。
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危机指挥体系、应急预案、资源调配和应急演练等环节。
危机指挥体系是应急响应机制的基础,通过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决策的及时和有效。
应急预案则是针对不同类型危机制定的详细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用于指导实际应急工作。
资源调配环节则通过协调各类资源的调配和支援,确保危机处理的高效和顺利。
应急演练环节则通过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危机信息公开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机信息公开机制是指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危机发生后,主动向社会公开危机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危机信息公开机制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公开和信息解读等环节。
信息发布环节通过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渠道,向公众发布危机相关信息,防止谣言和恐慌的传播。
信息公开环节则通过公开危机的起因、影响和处置情况,增加公众对危机的了解和信任。
信息解读环节则通过专家的解读和分析,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危机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危机。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能力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对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进行浅议。
一、现状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能力整体上有待提升。
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可能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甚至出现信息不及时、处置不当等问题。
地方政府在面对复杂的公共危机时,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政策不够灵活、决策效率不高等情况。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效果。
二、建设路径针对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1. 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应当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准确地获取危机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提升相关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地方政府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事前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的频率和含金量,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
3. 健全危机决策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机决策程序和机制,包括危机应对决策小组的建立、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
要加强危机决策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4. 加强公众参与和舆论引导在公共危机处理中,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引导舆论,及时发布真实的信息,增强公众的信任和理解,主动引导公众的情绪,避免不良的社会心态对危机处理的干扰。
三、建设策略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共危机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对现有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以便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行为。
2. 强化技术支持加强相关技术手段的支持,例如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浅析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摘要: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将会对一个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也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正确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公共危机问题,已成为转型期我国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
本文就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问题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危机机制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及特点夏书章认为公共危机就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要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做到及时预防,控制发展,就要了解公共危机自身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地管理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公共危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这也就是说,危机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
这也是一般危机的共性。
由于公共危机来得突然,又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
由于危机突然出现,可资利用的资源又是十分有限的,例如,信息不对称、技术手段缺乏、物质保障不到位等,使决策和指挥控制、民众反应与配合都显得十分紧急。
第二,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这是危机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公共危机的发展、变化方向是多变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往往一个公共危机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一连串的相关反应。
第三,社会性和扩散性。
危机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对象,而公共危机则是特指影响大众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危机,因此,社会性是公共危机的应有之义。
扩散性是就公共危机影响的过程和波及范围而言的,这一点在上面的易变性中已经有所涉及。
涟漪反应或连锁反应就是扩散性的例证,一个公共危机往往会引爆另一个公共危机。
第四,危害性和破坏性。
这是公共危机的本质特征。
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现时的和长远的之分。
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作者:————————————————————————————————日期: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摘要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危机管理已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
能否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所以,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也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各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来探索更优化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首先阐述了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其次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说明,之后是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则是对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完善目录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的必要性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研究的内容1.3.2研究的方法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概述2.1公共危机2.1.1公共危机的概念2.1.2公共危机的特征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2.2.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概念2.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内容2.2.2.1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2.2.2.2公共危机的相应决策与处置机制2.2.2.3公共危机的恢复重建机制3.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3.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4.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思路与对策措施4.1建立了解各类公共危机的制度4.2完善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4.3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机构4.4健全公共危机应对管理的法治基础4.5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5.结论1 引言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共危机频频发生,层出不穷。
在国内,有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等疫情危机事件,有“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机事件,有三鹿毒奶粉事件,有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昆明火车站砍杀事件等。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机制
1 .危机 发 生 的 突然性 。危 机 事件 的突 然性 是 指
对危机 于什 么时 间 、 么地点 、 什 么样 的方 式暴 发 。 什 以
以及暴 发 的程度 等情 况 ,人 们大 多都 是始 料 未及 、 难 以准确 地把 握 。 它反 映 了危机 事件具 有极 大 的偶然性 和随机 性 。 这一 特征 要求 政府 在非 常有 限的 时间 内做
体 现 在 人 员 的 伤 亡 、 织 的 消 失 、 产 的 损 失 和 环 境 组 财
机为 主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危 机管 理 ” “ 一词 不 断被 赋 予新 的内 涵 , 泛运 用 于 政 府管 理 、 共 关 系 等 各个 广 公 领域 。近 年来 , 多 学者 对 “ 许 危机 ” 词从 不 同角 度进 一
造 成 的 破 坏 性 冲 击 , 进 而 渗 透 影 响 到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并
各 个 层 面
★作 者 : 官蕊 . 第二 炮兵 指挥 学院政 治理论教 研 室副主任 ; 刚 , 郑 第二炮 兵指挥 学院讲 师。
湖 楚 赣 鸯 领 导 科 学论 坛
2 1 年第 5期 0 0
4 9
相 对 于 政 府 的 常 规 性 决 策 环 境 而 言 , 机 事 件 往 往 处 危
于一 种 非 常态 的社会 情 境 , 各 种 不 利情 况 、 重威 是 严 胁、 不确 定性 因素 的高度积 聚 。从 其 内涵来 看 , 共危 公
机 主要 具有 以下 特征 :
的破 坏 , 而且也 体 现在 危机 对社 会 心理 和个 人心理 所
领身决策
一l
口官
蕊 郑 刚
、r 前 ,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社会结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前言公共危机是指由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疫情等原因引发的对公众带来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快速变化和广泛影响的特点,对于政府、企业和民众都是挑战和考验。
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举措。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面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流程、机制等相关规则和制度,以及确定和落实应对措施的安排和行动方案。
一套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机制预防机制是指通过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分析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和规避措施,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保护公众的利益。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灾害预警和预测: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信息网络和专家预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各类自然灾害、社会事件和公共卫生危机等潜在风险和威胁;•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公共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物资储备、提高应急预案有效性和实施能力;•风险管控: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类和管控,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突发事件反馈和监测:建立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对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
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迅速启动应对措施,采取齐心协力、高效协调的方式,尽快控制和处置危机。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紧急联动机制:协调政府、企业、救援力量等各方多部门的协同行动,统筹资源、快速决策动员,快速启动应急预案;•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危机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应对措施,建立互相沟通渠道,增强信息互通,依托社交媒体等多种手段建立应急通讯网络;•人员疏散和救助机制:快速转移人员、组织救援工作,实时监控组织与人员动态,维护人员安全和生命健康。
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案制定机制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案制定机制是指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趋势分析等手段,科学、“看家本领”的制定危机应对方案,确保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我国地方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公共危机,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这些危机往往对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定的决策能力来应对这些危机,保障公共安全和民生。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公共危机决策能力。
公共危机决策能力是指地方政府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这需要地方政府具备一定的决策智慧、应对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实际情况是,我国地方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常常出现决策不及时、不准确,甚至是混乱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决策能力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危机的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意识;在危机预警和监测能力上存在短板;在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能力上存在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决策上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所以,我国地方政府亟需加强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对各种危机的认识和理解,做好危机预警和监测工作。
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和指挥调度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和决策执行能力。
地方政府还需要加强公共危机决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危机决策团队,提高决策水平和响应速度。
在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国际上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共危机决策能力。
地方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各类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形成协同作战的态势。
地方政府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参与作用,构建起一支联防联控的公共危机决策力量。
我国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公共危机决策能力建设。
建设完善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实现危机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共享,提高危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危机态势分析和风险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实现危机指挥调度的快速响应和信息传递,提高决策的快速性和灵活性。
第十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目标、模式 及执行机制
一、公共危机决策的目标
1.直接目标:追求对预案的最优选择 2.终极目标:人的安全与发展 3.过程目标:科学性
公共危机的子目标
类级决策 ② 前置决策 ③ 突发决策 ④ 续发决策 ⑤ 善后决策
①
二、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模式
2.专家预测与紧急咨询
“思想库”的作用 (1)发挥智囊团的危机预警作用,为危机 决策提供信息。 (2)危机发生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
第五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组织及作用
1.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组织 (1)建立危机决策制定、协调的核心机制 (2)强化危机决策的智囊机构 (3)提高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内涵及特点 一、决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决策: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 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 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 一个方案进行来自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 理过程。
2.决策的程序
一、危机事前决策法
1.确认决策面临的问题 2.确认决策评估标准、方式、权重 3.制定和评估备选方案 4.选择和执行备选方案 5.评估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结果的影响
二、危机事中决策
1.危机情景下决策的特征 2.危机中决策的模式:制定“满意的”或 “次优”的决策。
三、危机快速决策法
2.公共危机决策者的基本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共危 机 直接 影 响“ 的安 全” “ 会安 全” “ 公 人 、社 、 国家安 全 ” 至“ 球 安 全 ” 关 联 着 公 民的 生存 权 利 、 会 的公 共 秩 序 、 乃 全 , 社 国 家 的公 共权 力 和 国 际社会 的外 交格 局 。公 共 危机 是 任何 社会 都 要 面对 的重 要 问题 , 最大 限度 地 降低 各 类 悲剧 发 生 的 可 能性 , 任 何 是 政府所要解决 的必要任务。本文将从我国 目前公共危机决策存在的问题, 谈谈个人 的观点与对策。 关 键词 : 共 危机 决 策 问题 对 策 公 进 入 2 纪 9 代 以 来 , 国进 入 公 共 危 机 的 高 发 期 , O世 O年 我 在 分 为常 设机 构 和临 时应 急指 挥 机构 、 中央危 机管 理 监理 机 构 。 政 治 、 济 和社会 等 领 域 都 发 生 了 多 次 公 共 危 机 事 件 , 共 危 机 经 公 23 建 立一 套 高效 有序 的 情报 收 集 和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在 面 . 形态 总 体呈 现 出高 频 次 、 规 模 等 特 点 。20 大 0 3年 春 的 “ A S事 临危机时 , SR 信息收集、 信息传递、 信息处理 、 信息识 别以及信 息发 件 ”20 ,08年初 南方 一 些省 份 发 生 的雨 雪 冰 冻 灾 害 等 重 大 公共 危 布非 常 重要 。信 息 公 开 是 维 护 政 府 形 象 、 化 政 府 责 任 、 证 公 强 保 机事 件 , 造 成 了人 民生 命 财产 的 巨大 损 失 和对 国家 经 济 社会 民知 情 的需 要 。危机 事件 的敏感 性 与 公众 利 益 的 直接 相 关 性 , 不仅 充 建 设 的严 重 危 害 , 且无 不 暴 露 出我 国频 发 的公 共 危 机 与 政府 危 分说 明公 民借 助 外 界 力 量 并 依 据 自身 力 量 应 对 危 机 , 护 自身 而 保 机 决 策 之间存 在 着 制度 供 给不 足 的 深层 次 矛盾 。 利益 。 1 存 在 问题 2 4 完 善危 机 管 理 法 制 体 系 。第 一 , 定 《 机 管 理 基 本 . 制 危 1 1 公共 危 机 决 策 者 的 意识 淡 薄 , 乏 预 警 机 制 。危 机 意 法》 统揽全局 , . 缺 , 为其他应急管理法画定框架 , 系统纲领 ; 二, 第 在 识 是 危机 预 防 的起 点 , 养 强烈 的危 机 意 识 可 以有 效 地 减 少危 机 应 对 各种 重 大灾 害 的 立 法 中规 定 大 量 紧 急状 态制 度 。我 国近 年 培 事 件 发生 的 可能 性 , 即使 在 危 机 发 生 的 非 常 时 期 , 织 成 员 也 会 来 也 制定 的一 些 应对 各种 灾 害 的单行 法律 法 规 , 《 组 如 防灾 法》 《 、 突 自觉 按 照危 机管 理 制度 的要 求 , 大 程 度 地 避 免 与减 少 危 机 带来 发公 共 卫生 事件 应急 条 例 》 但 空缺 很 大 , 应 加 强 在 《 大 计 算 最 , 还 重 的损 害 。但 我 国公共 危 机决 策 者 的 意识 淡 薄 , 缺 乏 预警 机制 。 机系 统故 障应急 制度 》 《 面 积停 电应 急 制度 》 《 范 围 中 毒》 且 、大 、大 、 12 危 机决 策 机构 有 待完 善 。 目前 , 国依 然缺 乏 专 业 化 、 《 . 我 重大 爆 炸》 《 、 民用 燃 气 安 全 》 方 面 的 法制 建 设 ; 三 , 定 专 等 第 制 规 范化 、 协调 一致 的危 机决 策 核 心机 构 。现有 的各 职 能 部 门责 任 门 的紧急 状 态法 ; 四 , 其 他法 律 中规定 紧 状态 制 度 。 第 在 不 明确 , 指挥 不得 力 , 调不 顺 畅 , 协 中央 没 同 , 不 能及 时 指 挥 , 枢 各 2 5 强化 政 府责 任 , 强 政 府绩 效 评 估 。首 先 , 化 政 府 的 . 加 强 部 门不 能分 工合 作 , 危 机蔓 延 有 了可 乘 之机 。 使得 行 政 责任 , 这样 可 以加 强政 府 入其 公 务 员 因其 公共 权 力 地位 和公 13 信息 系 统存 在 缺 陷 。危 机 决策 , . 必须 建 立 在 准 确 、 时 职身 份而 对 授权 者 、 及 法律 以及行 政 法规 所承 的责 任 ; 次 , 其 强化 政 的信 息基 础 之上 。 当前 , 国政 府 在 信 息 搜集 统 计 、 测 管 理 、 我 监 追 府 的 法律 责 任 , 强 对 行 政 权 力 的制 约 和 监 督 。再 者 , 化 政 府 加 强 踪 调 查 等方 面 的工 作机 制 在不 健 全 , 系 之 间 、 业 之 间 、 门之 的政 治 责任 , 体 行 部 政府 的一切 行为 应 顺从 民意 , 以人 为本 。最 后 , 化 强 间 、 区之 间存在 信 息 独 立 , 成 信 息 搜 集 障碍 和共 享 能 力 差 等 政 府 道德 责 任 , 府 入 其 公 务员 不 但 要 提 高道 德 水 平 的 内 在 修 地 造 政 弊端 。 当危 机爆 发 时 , 些 政府 网站 没 有 充 分发 挥 作 用 ; 且 , 一 而 互 养 , 而且 应承 担其 责 任 。 动性 差 , 然 一些 政 府所 办 的 网站 对 危 机 会 进行 报 道 并 给 与公 众 虽 2 6 加 强 国际 间 政 府 的 合作 。在 全 球 化 的 今 天 , 机 已不 . 危 一 而 些 指导 , 是 由于 网 络架 构 的 出发 点没 有 放 到 “ 但 以客户 为 中心 ” 再 是 一个 地 区 、 个 国 家 的 危 机 , 是 完 全 意 义 上 的 全 人 类 的灾 上 , 些 网站 信息 发 布迟 缓 , 息 量 稀少 , 众 得 不 到 多 少专 业 的 难 。20 年 汶川 大 地 震 来 临 时 , 自多 国 的援 助 人 员 奋 战 在 灾 这 信 公 08 来 服务。 区 , 仅 有利 于解 决 问题 , 不 而且 可 以促 进 国家 间关 系 的 发 展 , 体 还 14 危机 管 理 法 制 建 设 严 重 不足 。第 一 , 共 危 机 管 理 的 现 了天下 一 家 、 难 同 当 的精 神 。 当 时 , 际 间政 府 的 合作 不 仅 . 公 有 国 基 本 法律 至今 仍 然 空缺 ; 二 , 些 领域 的危 机 法 律规 范 不 健 全 ; 仅 是 在危 机 出现 时 , 第 一 还是 加强 预警 系统 合 作 , 际社 会 加 强 扶贫 、 国 第 三 , 律规 范之 间 的 矛盾 和 冲 突较 多 ; 四 , 法 第 法律 法规 可 操作 性 基础设施建设 、 教育培训 、 人力资源开发、 技术开发、 法律建设等 不强。 方 面 的合 作 , 从而 加强 全 人类 应对 危 机 的能力 。 2 对 策 3 总结 2 1 建立 预 防 文 化 , 视 危 机 管 理 预 警 机 制 。政府 危 机 管 . 重 在全球化趋势 日益明显的今天, 政府危机管理 已成为建设服 理 的最 高 境界 应该 是 “ 雨绸 缪 , 未 防患未 然 ” 做 好 事先 控 制 , 事 务 型政 府 亟 待完 善 和发 展 的管 理 领域 , , 事 同时 也是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 想 在前 , 备 在 前 , 握 将 来 的 发 展 势 态 , 偏 差 消 灭 在 萌 芽 状 谐社会必不可少 的制度安排和价值 诉求 。有效、 准 把 把 及时、 平稳地处 态 , 失最 小 , 最 高 。做 到 “ 事 如 神 , 切 都 在 预 料 之 中 ” 理各 种 类 型 的危 机 与灾 害 事件 , 损 效率 料 一 。 已经 成为 今后 一 定 时期 内我 国各 {本把 每 年 的 9月 1日定 为 国 民“ 灾 日” = j 防 。每 年 的这 一 天 , 国 级 政 府必 须 高度 重视 的重 大 问题 , 接关 系 到 政府 在 人 民群 众 中 全 直 都 要举 行 有首 相 和 大 臣 们 参 与 的 防 灾 演 习 , 过 全 民 的 防 灾 训 的威信和形象, 通 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练 , 高 防灾 意识 。 提 参 考 文献 2 2 优化 危 机决 策组 织 机 构 。危 机 决 策 组 织 机构 是 危 机 决 [ ] 斯亚平. . 1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08 20 策 所依 赖 的平 台 , 其核 心是 危 机 决 策 指 挥 中 心 。我 国 应建 立 主 席 [ ] 麻 宝斌 , 强 等 . 府 危 机 管 理 理 论 与对 策 研 究 , 2 王郅 政 吉林 大 学 出 版 为 最高 指 挥官 的危 机 管 理 机 制 , 理 负 责 整 体 协 调 和联 络 工 作 , 总 社 ,0 8 2 0 聘 请知 名 专家 学者 组成 专 家 委员 会 , 过 国家 安 全 委员 会 等 决 策 [ ] 宋英 华 . 通 3 突发事 件 应 急管理 导论 , 中国经 济 出版 社 ,09 20 机构 制 定危 机 对策 , 民政 部 、 由 国家 安 全 部 、 安 部 、 公 社会 保 障部 、 [ ] 杜 明荃. 今 中 国政 府公 共 危 机管理 [ ] 中国市场 ,00,5 ) 4 现 J. 2 1 (2 我 J. 2 1 ,2 ) 财政 部 等部 门负责 组织 实 施 。我 国还 应 设 置 紧 急状 态 处 置机 构 , [ ] 廖 业 扬. 国现 行公 共危 机 管理 体 制之 优势 [ ] 前沿 ,00 ( 1 5
一
5 0
弱
文 献标 识 码 : A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_
文 章编 号 :0 8— 2 X 2 1 )2— 0 0— 1 10 9 5 { 0 1 1 0 5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_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