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备考方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词鉴赏”备考方略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试卷上的常设题型,同时也是难点,复习备考效益不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出古诗词鉴赏备考两步走的策略和方法:汝果欲懂诗,功夫在诗外——整理和识记相关知识点;汝果欲下笔,题型须清楚——梳理试题类型,明确答题思路步骤。实践证明,此方法切实可行,效果较好。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方法

古诗词鉴赏是近些年来各地高考必然设计的考点,命题方式灵活多变,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得分普遍较低,是高考复习备考不可不认真研究的专题。

1 汝果欲懂诗,功夫在诗外——整理归纳和识记相关知识点

整理归纳哪些知识点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5种:(1)表现方法一览表;(2)修辞方法一览表;(3)常用意象典故一览表;(4)人物形象及诗歌情感分类表;(5)语言风格分类表。据我调查,虽为高中生,但不理解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含义,分不清表现方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大有人在,不懂“子规”“鹧鸪”“梧桐”“芭蕉”寓意者亦不在少数,至于用不上规范书面语言来描述语言风格的则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因为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科书上都没有系统编排过这些知识。而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作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进行具体的赏析练习前,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认真地整理、理解和识记这些

知识,做好归纳笔记。

2 汝果欲下笔,题型须清楚——梳理试题类型,明确答题思路和步骤

纵观历年各地高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大概可以分为六类:析形象、炼字句、说语言、解诗情、释手法、作评论。下笔作答之前,首先必须对题目类型有明确的判断。自说自话,毫无章法,甚至答非所问,此皆自取其咎。揣摩命题者的用意、思路明确步骤鲜明地答题方能博得高分。虽然此说与新课改理念多有违背,但却是不争之事实。下面将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答题步骤归纳如下。

2.1 析形象

诗词中的形象可以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三类。诗词中的比较常见的人物形象主要有高士、隐者、英雄、志士、征夫、游子、恋人、朋友、闺妇、少女、诗人等,其形象特征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应该明确归纳备用。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有一些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特征在不同诗词当中甚至同一诗词的不同地方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在整体把握全诗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例如“月”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和“绕船月明江水寒”两句中;而另一些则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意蕴,如上文所提到的“子规”“鹧鸪”“梧桐”“芭蕉”及“杨柳”“松柏”“梅”“竹”等,这些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应该集中认识、理解、记忆。

不论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其分析过程都基本一致,概括来讲,就是“括、描、揭”,即:总括形象特征、描绘具体形象、揭示诗人情思。

2.2 炼字句

炼字句分为炼字和炼句。炼字和炼句思路没有什么不同,均要从两个角度作答:一是解释含义和表达的情思,二是揭示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简明而言即“释意解情思,说‘法’谈效果”。这就是我们要整理表现方法一览表和修辞方法及其效果一览表的原因,如果我们已经对这些知识了然于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3 说语言

说语言主要指分析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应该从音韵、句式、修辞、风格方面分析,除非命题者明确指出从其中一方面分析。古诗词基本上都讲究音韵,因此答案是确定的:即音韵和谐,读之朗朗上口。句式也只有完全整齐与整散相间错落有致之分别。至于修辞、语言风格之类型和说法,则早梳理备案以俟之矣。

2.4 解诗情

诗情考查历来是重头戏。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要么凭主观臆测造成误解,要么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固执一端失之于偏,还有的浅尝辄止失之于浮泛,明显缺乏方法意识。其实解读诗歌的情感是最讲究技巧

的。我在实践中总结了解悟诗情“三抓一挖”的思路。首先要抓“情语”,“情语”——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人情感外漏之处,往往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若有则必先抓住;其次要抓景语、典故和叙事语。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要把景语当情语,景语又可分为两类:无特定情思的形象和“意象”。因为意象含有特定情思,所以可以联系其固有情思打开解悟全诗情感的思路。看似无特定情思的形象,如果据诗人描述凭借想象综合成画面,品其意境,则难度骤减。杜甫《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中“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寓悲伤之感,此即“钥匙”,风、天、渚、沙、鸟单列难解其意,据此作画,天地旷远,台上人之渺小孤单立现,秋风凛冽,风中鸟之艰辛无依可感,沙渚清白,山中猿之惶恐悲鸣可闻。意象、典故意蕴先含,因此需要早备“常用意象典故一览表”。有些诗词融情于叙,所以要细细品味叙事语言。第三要挖背景。背景对于诗情的解读至关重要,诗人写作诗歌时的处境、心境,甚至身份、年龄等,都与诗情有关联,因此,诗题、诗注、诗中的叙事语言都需要仔细揣摩,以期挖掘出有用的背景信息。解答要求揭示诗歌情感的题目时,应该先概括内容,再揭示情感,特别要注意全方位思考,立体式揭示。

2.5 释手法

古诗词鉴赏必定有一道题从艺术的角度设问。不懂何为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色,此题自然无从下手。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和写作特色都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广义上说它包括表现方法、表达

方式、结构方法、语言特色、叙事人称五方面,狭义上说它主要指的是表现方法和修辞方法,但到底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来解答,这要根据赋分等具体情况考虑。修辞方法比较好理解和整理,暂且撇下不说。表现方法的情况比较复杂,有许多不清不楚的地方,这里斗胆谈谈自己的拙见。我建议首先把表现方法和诗歌内容联系起来,诗歌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宏观地来分类不外乎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这样问题就会具体化,某两句是写景,就说写景方法,某两句是抒情,就说抒情方式。当然要注意的是,许多诗歌的表现方法是非常丰富的,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整理表现方法一览表时要按内容分类整理,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也要认识到有些表现方法具有普适性,比如对比、衬托,写景可用,写人亦用,还有些表现方法很特殊,比如比兴。如果对内容早做梳理,这些题目就成了最简单的送分题。

2.6 作评论

作评论一般是对某诗评观点进行评述,相对而言,此种题型开放性强,较难做具体的预设。但也应看到,此题型答问方式比较统一。一般应该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诗歌语言解释诗评观点,这等于在原诗中寻找证据或证据链。要注意,千万不可脱离原诗。若要唱反调,则须证据确凿,态度慎重。

如果老师能够在复习带领学生下足诗外功夫,整理、归纳和识记相关知识点,澄清模糊认识;再理性分析、梳理试题类型,明确答题的思路和步骤,精讲精练,则诗词鉴赏云里雾里的局面一定会大有改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