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现代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 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 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 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 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 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 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 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为什么偏偏是甲虫?
总括卡夫卡生平及创作
卡夫卡(1883年至1924年),命短;痛苦 的情感生活――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 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银行小职员, 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勤 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为艺 术而献身;影响巨大,成就卓著,是现代 派表现主义大师;三部长篇。
旅美英籍作家奥登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 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弗 兰茨·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向我们形象地揭示 了现代人这样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 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渐渐丧失自我,以至无法把 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乃至走 向冷酷。因而,《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 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
工作压力/生活紧张,频率快,――甲虫 则是行动缓慢的/作者刻意安排的,想用 来检测一下人间的真情/利益驱动下,人 的本性丧失了/甲虫是自由的,是格的一 种理想/甲虫之有“甲”,是格下意识的 防范心理起的作用,也是现代人和人之间 的一种心理壁垒/大身躯,小足,显示出 格不堪生活重负的特征
主题探讨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 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 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 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 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 烈的批判性。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各种文字,许多作家和文艺 评论家竞相探索他那独特的艺术手法,诠释他 的创作思想的奥秘,形成一股“卡夫卡热”。 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的研究对象, 而且在大学里被列为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卡 夫卡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作家之一”“传奇 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认为“他与我们时代 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 时代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 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 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 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 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 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 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 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 手法。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 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 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 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 作的有关回忆可见),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 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 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 ——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 ——“把他弄走”
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
1.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 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 清父债而苦干。忍辱负重。 2.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3.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 空洞,最终心态走向平和
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
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 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 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 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 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 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荒诞中的真实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 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 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 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 “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 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 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 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弗兰茨·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1924),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利小说 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 的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 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于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 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 他为数不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 如《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 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猎人 格拉克斯》《饥饿艺术家》《狗的探索》《地 洞》《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和三部长篇 小说《审判》《城堡》和《美国》,给读者留 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 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 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 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 方法很难解读。
看来,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 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 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ຫໍສະໝຸດ Baidu邦,只是卡夫卡 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 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 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 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我们试着来 解析一下隐藏在那“变”了的“形”的背 后那深奥的东西。
而由于卡夫卡作品的风格,体裁总是那么沉重、 累赘,气氛总是那么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 无法解除的苦痛,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现 代文学。他的作品被视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 尔以来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在艺术创作中的体 现,他的揭示现实的荒诞、非理性和自我存在 的徒然无望、苦痛、孤独感,以及他所运用的 艺术手法,激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 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 在美国出现的“黑色幽默”小说等文学流派。
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 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 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 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 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 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