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溶液的形成》课件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练习
把足量的锌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B
()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
练习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稀:硫酸_H__2_S_O__4_,澄清的石灰水_C_a_(_O__H__)_2 _,
稀盐酸__H__C__l __,
课本练习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 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课本练习
在化学实验室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曾接触过许多溶液。指出下列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完成下表。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医用酒精
生理盐水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 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溶液的特征 。了解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 。掌握常见的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物质 。了解乳化的现象和原理 。 教学难点
课本练习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 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 现象?为什么?
课本练习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 高反应速率。 (2)用汽油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不是溶液;液氧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选A。
答案:A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1
2
3
4
5
6
7
8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
量之和。(5)物质溶于水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加入的物质,如
CaO溶于水后形成Ca(OH)2溶液,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
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不均
一、不稳定、长期放置易分层。
(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
B.将20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大
C.30 ℃时,向20 g甲固体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 g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1
2
3
4
5
6
7
8
解析: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需指明温度,否则无意义,A项错误;
将20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
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因: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一
二
三
5.结晶
(1)定义: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 蔗糖溶于水
溶质
溶剂
溶液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 水
注意:①m溶液 = m质+m剂 ②V溶液 < V质+V剂
3、根本特征 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局部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稳定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
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
那么不是溶液了
考考你 ?
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参加某种物质后,原来 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 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 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分子间隔 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右边液体压入左边。
在乙醇和水形成的溶液里,究竟 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分层
均匀混合
乙醇和水互溶,
不分层 不分层 形成溶液
溶质
溶剂
↓
↓
【实验】①2ml汽油与5ml植物油混合
②5ml汽油与2ml植物油混合
↑
↑
溶剂
溶质
你能说出①②所得溶液里 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吗?
溶剂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H2O
注意
物质在溶液中进行反响后,生成的 可溶物是溶质。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相应的无水物 是溶质,结晶水是溶剂。如CuSO4.5H2O 溶于水后,CuSO4是溶质,水是溶剂。
初三化学 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9.1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掌握溶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3.了解溶液的应用;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要点梳理】要点一、溶液1.溶液、溶质、溶剂:(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
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3.溶液的用途:(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1.溶解: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2.溶解热现象:(1)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2)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3)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要点三、乳浊液、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
提问: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水呢?
一、溶液
实验9-1
图9-2 蔗糖溶液
探究思考: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C11H22O11),
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Na+、Cl-)。 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
2、宏观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将大颗粒分散成小颗粒的过程。 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1、洗衣粉洗衣服 2、洗发水洗头发 3、洗餐具时滴加洗洁精效果更好
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 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原理是否相同?
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 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讨论:纯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空气是否是 溶液?合金是不是溶液?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练习: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 )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 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D )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
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 A= B D: 不能确定
A B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
一年时间后,KNO3将( B ) A:会沉降下来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3、溶液由什么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
1、 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
液。(如蒸馏水)
2、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NaCl溶液是无色 KMnO4溶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 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 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 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
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 H2SO4,②澄清石灰水:Ca(OH)2
再见
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
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 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 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 被海水覆盖着
九年级溶液的形成知识点
九年级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溶液无处不在。
无论是饮料、香水、甚至是大海里的盐水,都是溶液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能够被溶剂溶解的物质。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溶液形成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溶解: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液体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的程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来衡量。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量。
了解溶解度有助于我们预测在某种条件下,是否能够将某物质溶解于溶剂中。
二、溶质与溶剂: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
常见的溶质有盐、糖、酒精等。
溶剂是指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醇类溶剂等。
溶质与溶剂的选择对于所得到的溶液的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
当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时,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吸热过程意味着吸收了热量,使溶液温度上升,而放热过程则会释放热量,使溶液温度下降。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是溶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四、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溶解度与温度、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溶剂分子的动能增加,使得溶剂更容易分子间距离,从而更容易与溶质分子作用而使其溶解。
而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随着压力的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越多,压力越大,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
五、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质的数量达到一定限度时,溶质无法再被溶解,此时溶液被称为饱和溶液。
而过饱和溶液则是指当溶质的溶解度较低时,通过增加温度或者降低溶液的温度,使得溶质的溶解度增加,从而形成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容易通过诱发结晶的方式转化为饱和溶液。
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质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九年级化学溶液笔记
九年级化学溶液笔记一、溶液的形成。
1. 溶液。
-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 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如密度、浓度等)完全相同。
例如,一杯蔗糖溶液,上部和下部的甜度是一样的。
- 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液无论放置多久,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如食盐中的氯化钠)、液体(如酒精溶液中的酒精)、气体(如汽水中的二氧化碳)。
-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
例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2. 溶解现象。
- 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如硝酸铵。
将硝酸铵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 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如氢氧化钠。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溶液温度会升高。
- 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基本不变,如氯化钠。
3. 乳化现象。
-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例如,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就是乳浊液。
- 乳化作用: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乳化后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但仍然是乳浊液,不是溶液。
二、溶解度。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相互转化:-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如硝酸钾):-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
- 结晶:- 定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 方法:-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
通过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继续蒸发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
9.1.1溶液的形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过氧化氢(H2O2) 氢氧化钙(Ca(OH)2)
蔗糖、氯化钠
溶剂
水 水 水 水
水 乙醇 水 水 水
总结:
体系 溶质
气+液 气体
固+液 固体
液 无水
+ 液 有水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读法 某气体的某液体溶液 某固体的某液体溶液 量少液体的量多液体溶液
B.“雪碧”汽水
然m溶后液振=荡2m并.溶静在质置+几装m分溶钟有剂,观水察现的象。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
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B )
A.牛奶
B.食盐
C.菜油
D.面粉
3.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中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
①碘+水 ②碘+ 汽油 ③高锰酸钾+水 ③高锰酸钾+汽油
溶质
溶剂
现象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水 汽油
水 汽油
不溶 溶解,溶液呈棕色 溶解,溶液呈紫色
不溶
编号 ① ② ③ ③
溶质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溶剂
现象
水
不溶
汽油 溶解,溶液呈棕色
水 溶解,溶液呈紫色
汽油
不溶
①②或③④:相同的溶质在 不__同___溶剂中溶解性_不__同__
的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1.溶质+溶剂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固体)水碘酒碘(固体)酒精稀硫酸硫酸(液体)水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水5.师生活动4: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分组实验
乙醇溶于水中
实验9-3
实验步骤 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用红墨水是为 了显色,利于观察 ),振荡。 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注意:滴管不要接触 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 否分层。 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课堂小结
溶液
概念 特征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稳定性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随堂练习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
溶液的是( A)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酒 D.蔗糖
2.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质和溶剂的方法
2.根据溶液的名称来确定 溶液的名称一般是“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 若溶剂是水,溶剂的名称可以省略,如蔗糖溶液,即蔗糖的水 溶液。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液 (1)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2)硫酸铜溶液 (3)铁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后所得溶液 (4)锌与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
01PART ONE
溶液
探究实验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 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 现象。 实验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 失。这是蔗糖在水中扩散, 形成了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
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 里去了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 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 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
A.牛奶
B.面粉 C.汽油 D.酒精
《溶液的形成》课件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PPT
C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 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CO2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B该气体无味,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
否变浑浊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 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是否变红
B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的肥料
C 二氧化碳含碳元素,可用作燃料
D 二氧化碳无毒,可溶于水,可做作汽水
镁条可以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点燃
2Mg+CO2
2MgO+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C 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变为0价
D 镁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
试管号 溶质
2
碘
②
碘
3 高锰酸钾
③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溶解情况 碘难溶于水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结论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不同
酒精能够在水中溶解吗?
在探究实验一中,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用高锰 酸钾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3号的试管中,向其中 缓缓加入约2mL的酒精。
室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B)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以防治病虫害
B 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可产生温室效应,提高室温
D 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2、地球大气层中 CO2的含量增多, 产生温室效应导致
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 空气中 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优质课件+限时训练(人教版)
授课 一、溶液的形成和组成 实验与探究: 溶液的形成 实验9--1
现 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什么 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观察与思考: 怎样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 散,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 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2.铁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D ) A.只有硫酸亚铁 B.只有铁
C.只有硫酸铁
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
3.下列判断生理盐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B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课堂小结: 一、溶液
1.定义:水、空气(或氧气)
2.组成:m溶液= m溶质+ m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课堂检测
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花生油
3.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 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
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交流与讨论: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同步课件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生活中所用的洗涤剂、洗洁精、洗发水中都有乳化剂,能将大的油 污变成细小的油滴。
生活中常见乳化剂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知识视窗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定义
相同点 分散物质 的溶解性 分散物质 的状态 久置是否
分层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 液体中形成的混合
物
不溶 固体
分层
乳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中
形成的混合物
都是混合物
溶液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不溶
溶解
液体
固、液、气
分层
不分层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练一练】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若没水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若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如水和乙醇形 成的溶液中,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 (3)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新知讲解 一、溶液
那么溶液该如何命名呢?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在命名溶液时应包含溶质和溶剂,
一般读成“XXX的XXX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乙醇溶液。
新知讲解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 溶质
NaCl
NH4NO3
NaOH
溶解前水的
温度/℃
23
23
23
溶解现象
溶解后溶液 的温度/℃
完全溶解 23
完全溶解 14
完全溶解 57
【结论】物质溶解时常常会伴随能量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有的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例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 速率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 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A叙述错误;B.汽油能溶解 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B叙述正确;C.溶液具有稳 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C叙述正确;D.溶液中 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D叙述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解和乳化的 区别。
3.乳化现象。 (1) 乳浊液。 ① 概念:__小__液___滴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②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___分__层___。
(2) 乳化现象。 在含有植物油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 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 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___稳__定__性___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C. NH4NO3 D. CaCO3
7.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 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D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
中考链接
8.[2023·北部湾]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
跟踪训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1.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是混合物【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⑦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三、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4.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1)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2)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四、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4】溶解过程的热现象常见的吸放热溶液:1.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2.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3.氢氧化钠、浓H2SO4溶解时放出热量知识点一:溶液的概念例1.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碳酸钙B.植物油C.面粉D.蔗糖例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知识点二:溶液的基本特征例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少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知识点三:溶液与浊液例4.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知识点四:溶解时的热效应例5.向如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蔗糖D.硝酸铵知识点五:综合应用例6.碘是紫黑色晶体,密度比汽油大,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
象。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准备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教师活动:下面请两位同学们做: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两个、药匙(两位同学各做一种药品溶于水的试验)
做完后学生分别回答:食盐、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
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
3、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板书)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
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分析)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均一:溶液各处的浓稀相同
稳定:条件不变时,溶质与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出来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
学生2: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学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
学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练习一: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
2、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渡)教师设疑: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
学生1:这很简单:用水和洗衣粉洗。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对,但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
下面让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二):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教师演示)
教师:请几个同学来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设疑:把液体酒精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吗?
请同学们做活动与探究(三)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教师演示)
教师:请一个同学来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振荡前现象:液体是分层的;振荡后现象:液体没有分层;
静置后现象:液体也没有分层;
结论是:酒精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教师点评并设疑: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但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那么,请问溶质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学生: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
教师小结:很好,还有我们了解的盐酸:氯化氢气体作为溶质。
练习二
1、找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
(1)氯化钙溶液
(2)碘酒
(3)95mL酒精和5mL水形成的溶液
2、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3、把少量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有()
A、泥沙
B、酒精
C、汽油
D、蔗糖
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现在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四):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教师演示)
教师:请一个同学来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实验现象是: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均匀了,静置后它们又分层,把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但加入洗涤剂后用水清洗,试管又干净了。
教师介绍:这就是乳化现象。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个现象?
学生:我看到妈妈在洗菜盘子时,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解释)课件展示:乳化原理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
然后请几个同学回答。
(教师点评)
布置作业:
1、同学们回家后,将自己家中现有的物品制成溶液,并写成小论文形式,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2、教科书P33习题。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