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课程»»名词解释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简要论述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背景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2)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3)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4)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整理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设计。其中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1)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柏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它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但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一般来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所占比重应明显超过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后超出综合课程。(3)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第二,在课程内

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第三,按照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学校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确定好两者的比例。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现代教育评价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泰勒的“八年研究”,有“课程评价之父”美誉的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描述其评价观为:“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1949年,美国的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书中揭示了课程编制的4个阶段,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这是对现代课程领域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构架,被教育界称为“目标模式”或“泰勒原理”,是现代课程论的奠基石。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的教材建设,几十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七套中小学教材。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9月正式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审定工作,1988年颁布了被称为“一纲多本”的新的课程政策,加强课程与教材的基础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教改实验,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体现基础教育要求的教材体系。教科书的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

科学性与思想性。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一般说,科学上尚未定论的东西不应当包括在教材内容之中。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应寓于科学性之中。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教材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在思想观点上有所提高。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教材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尽可能指出它们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效用性。其他如实验、练习题等应包括进去。还可因地制宜,编写一些乡土教材,以联系地方实际。教材还应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先进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中学课程讲的是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教材内容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去旧补新,把科学上的最新成果补充到内容中去,并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反映出来。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的适应性。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每门课程都有其内部的逻辑顺序,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不要打破其内在的体系,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心理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的设计教科书的内容。第五,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课程标准的构成。

课程标准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教材选编原则,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体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原则性建议等。(2)文本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本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是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它是对一门学科讲授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规定教材编写顺序,章、节、目、标题、内容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