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疑难病例讨论
急性左心衰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急性左心衰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s a challenging conditionthat requires promp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n this case, we have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symptoms suggestiv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Let's discuss the possible causes and treatment options.One possible caus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could b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so known as a heart attack. This occurs when there is a blockage in one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leading to decreased blood flow to the heart muscle. The reduced blood flow can cause damage to theheart muscle, leading to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cludes restoring blood flow to the affected coronary artery, usually throug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or thrombolytic therapy.Another possible caus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could be acute valvular dysfunction, such as severe mitral regurgitation or aortic stenosis. These conditions cancause a sudden increase in pressure within the left ventricle, leading to acute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for acute valvular dysfunction may involve surgicalintervention to repair or replace the affected valve.In addition to these causes, other factors such as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rrhythmias, or drug toxicity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t is important to obtain 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and perform a thorough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cause.In terms of treatment, the main goals in managing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re to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relieve symptom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diuretics to reduce fluid overload, vasodilators to decrease cardiac workload, and inotropic agents to improve cardiac contractility. In severe cases, 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devices, such as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or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may beconsidered.Close monitoring of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fluid statu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is essential in managing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Regular assess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through echocardiography or other imagingmodalities can help guide the treatment plan and monitorthe patient's progress.中文回答: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
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内容:
患者,男,65岁。
主因“活动后气短伴心悸2月余”。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
近1月来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双下肢水肿,活动10米后出现气短、心悸,休息后缓解需要5-10分钟,夜间频繁醒来呼吸困难。
就诊时体检: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
胸片示肺血管拥挤。
超声心动示 32%。
诊断:
1. 心力衰竭级
2. 冠心病性心肌病
讨论:
患者有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活动后气短、心悸,夜间呼吸困难等。
心电图有低电压表现。
胸片示肺血管拥挤。
超声心动提示降低。
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鉴于患者有冠心病史,考虑为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
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包括冠脉检查、心肌灌注显像等。
治疗上,需要利尿、降低前负荷及改善心肌营养。
同时,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预后与病因、分级及值相关。
需要定期复查心功能。
关键词:心力衰竭;冠心病;病历讨论。
心力衰竭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主管医师发言
心力衰竭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主管医师发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但也十分严重的疾病,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我们需要认真讨论和分析。
首先,对于这些病例,我们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这包括了心脏、呼吸系统的检查,以及了解患者的医疗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包括射血分数、心腔大小和二尖瓣功能等。
这有助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在确定了心力衰竭的诊断之后,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治疗的选项。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纠正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情况,包括冠脉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等。
其次,我们需要规范患者的液体管理,避免体液过多积聚导致血容量负荷过重。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例如使用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例,我们还可以考虑进行器官移植或机械辅助装置的植入。
这些治疗措施都是需要严格评估和判断的,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病因和费用等因素进行决策。
总之,心力衰竭疑难病例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制定治疗计划,是解决这些病例的关键。
心衰病例讨论实验报告
一、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
本实验报告针对一例典型的心衰病例进行讨论,通过对病史、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的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对心衰的诊疗水平。
二、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活动后喘息、乏力3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喘息、乏力,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
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遂来我院就诊。
三、病史及临床表现1.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肺心病病史3年,长期吸烟史。
2. 症状:活动后喘息、乏力,休息后可缓解;夜间不能平卧,伴咳嗽、咳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睡眠差。
3. 体征: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双下肢水肿。
四、诊断依据1. 临床表现:活动后喘息、乏力,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咳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睡眠差,双下肢水肿。
2. 体征:呼吸急促,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双下肢水肿。
3.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房颤。
-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提示心功能不全。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高,提示感染。
- 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10个/HP,上皮细胞少量(HP)。
五、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 强心治疗:地高辛0.125mg,每日一次。
- 利尿治疗: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
- 扩血管治疗: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必要时静脉滴注。
- 抗凝治疗:华法林2.5mg,每日一次。
3. 其他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六、治疗效果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喘息、乏力减轻,夜间能平卧,食欲好转,恶心、腹胀消失,睡眠改善,双下肢水肿消退。
心脏衰竭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心脏衰竭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案例概述这是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以心脏衰竭为主要诊断,已经接受了长期的药物治疗。
目前患者最近出现了严重的胸闷胸痛症状,并且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水肿。
本次讨论将针对患者的症状、治疗方案和进一步的护理计划展开。
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患者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心衰加重* 心律失常* 液体潴留1. 心衰加重鉴于患者的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加重,我们应考虑心衰加重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措施:* 继续当前的药物治疗,并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加强液体管理,控制患者的水盐平衡。
* 考虑输液治疗,以减轻患者的液体负荷。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是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的原因之一。
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措施来进一步评估和处理这一问题:* 进行心电图监测,以检测心律失常的存在和类型。
* 根据心电图结果,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如有需要,可考虑转诊至心律失常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3. 液体潴留患者出现水肿是液体潴留的表现,可能是心衰、肾功能不全或药物引起的。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进行严密的水肿监测,包括体重、尿量、腹围等指标的监测。
* 鉴于患者已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我们建议重新评估当前的药物剂量和类型,并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 如有必要,可考虑进行水分限制和利尿治疗。
护理计划基于以上病例讨论的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护理计划: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和液体平衡情况,以及症状的变化。
2. 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心衰治疗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3. 加强液体管理,包括水分限制和利尿治疗。
4.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她的心脏病情。
以上是针对此心脏衰竭疑难病例的讨论记录和护理计划,我们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心力衰竭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课件
分享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
经验分享
针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挑战,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方法和技巧。
交流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护理实践
研究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心脏肌肉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使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而出现缺氧和代谢障碍。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心力衰竭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骤,病情严重,需要及时抢救;慢性心力衰竭则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
监测与记录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生活方式调整
病例讨论与总结
04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重点
如何识别和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调整
药物观察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生建议,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03
02
01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热量、易消化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评估患者情况。
总结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心脏重构、神经内分泌激活和细胞凋亡等方面。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心脏功能逐渐恶化。
心衰死亡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例心衰死亡病例。
以下是本病例的详细情况及我的讨论意见。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因“乏力、气短5月余,加重2周”入院。
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和活动后气短症状,初期症状较轻,下班后可骑车回家。
2周前症状加重,休息时仍感明显乏力、气短,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少尿。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0/90mmHg。
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
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可闻及奔马律。
腹部平软,肝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5;尿常规:尿蛋白(+),尿糖(+);肝肾功能:ALT 42U/L,AST 38U/L,TBIL 15.2μmol/L,Cr118μ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
诊断:1. 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失代偿期)2.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 2型糖尿病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功能等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讨论意见:1. 病因分析:本病例患者心衰的主要病因是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由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所致。
2. 治疗策略:针对本病例患者,治疗应以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功能为主。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可能与治疗措施不当、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
3. 死亡原因:本病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这提示我们在治疗心衰患者时,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力衰竭的疑难病例讨论ppt(共67张PPT)
低钾血症
• 钾摄入不足:见于昏迷、消化道梗阻、长期 禁食等
• 钾排出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等
低钾血症
• 停用排钾利尿剂及洋地黄制剂,予以补钾, 通常应用10%枸橼酸钾口服液或氯化钾静脉 应用均可有效吸收,严重低血钾者可静脉补 钾,静滴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速度最大 为20mmol/h(1.5g/h),严禁氯化钾溶液直接静 推
• 每班观察下肢肿胀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及 足背动脉搏动,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 面的周径并记录,以判断疗效
溶栓护理—— DVT护理措施
• 并发症观察: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注射部 位及消化道出血倾向。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如有出血 倾向及时报告医生、护士。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出凝血时间
高钠血症
• 水摄入不足 见于水源断绝的昏迷患者或进水 障碍患者
• 水丢失过多 常见于尿崩症、渗透性利尿、腹 泻呕吐者
• 钠排泄障碍 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患者钠排除 减少
• 钠输入过多 常见于碳酸氢钠、高渗性氯化钠 输入过多等
高钠血症
• 控制钠的摄入,输注5%的葡萄糖,同时应用 排钠利尿剂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加;
• 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
控制钠的摄入,输注5%的葡萄糖,同时应用排钠利尿剂 一般情况:张某,女性,81岁
• 手术操作轻巧 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尿量减少,腹胀
患者于入院10天后发生了腹泻,进而发生了肛周发红,甚至破溃,我们应该如何来护理呢?
心衰患者的潴钠能力很强,应严格限制钠的摄入 ②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如果连续发作或频繁发作时应迅速把患者送往医院。 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 避孕药、止血药、脱水剂的使用增加血液凝固性) 中~重度心衰<2g/d
心衰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衰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以心衰病例讨论记录为标题,我们来讨论一位患有心衰的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病例概述:本次讨论的病例为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他主诉呼吸困难、乏力已有半年之久。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发现患者体征异常,心音遥远减弱,肺部有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等。
经心电图、胸部X光和B超等检查,最终确诊为心衰。
病情分析: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心衰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对于本病例,患者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我们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心功能。
此外,我们还建议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检查,如冠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等,以确定病变的程度和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和乏力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也有所恢复。
在出院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衰的教育和指导,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等。
我们还给患者开具了一份详细的出院小结,包括病情摘要、治疗方案、随访计划等,以供患者参考和遵循。
随访和预后:患者出院后,我们对其进行了定期随访。
通过电话和门诊回访,我们了解到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长期的缓解,心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并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如限制盐的摄入、合理安排休息等。
虽然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管理,患者的预后可以得到改善。
然而,患者仍需长期定期随访,以及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结语:通过以上的病例讨论,我们对心衰的病情和治疗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较大影响。
针对心衰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心衰疑难病例讨论发言
心衰疑难病例讨论发言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心衰疑难病例。
这位患者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还有严重的心衰症状。
他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乏无力、水肿等,经过多次治疗仍未见明显好转。
在对这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我们发现他的心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但是,由于年龄较大、合并多种疾病等因素,手术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也较为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我们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首先,加强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其次,进行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最后,积极寻找合适的心脏移植机会,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这位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要继续密切关注和治疗。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他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谢谢大家!。
心衰疑难病例讨论ppt模板
双心衰:左心室和右心室功能 不全,肺循环和体循环均淤血
急性心衰:突发性心衰,病情 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
心功能分级
01
NYHA分级: 分为四级, 从I级到IV 级,症状逐 渐加重
02
6分钟步行 试验:评估 心衰患者的 运动耐量
03
BNP/NTproBNP: 评估心衰患 者的心衰程 度和预后
04
心脏超声: 评估心室功 能、瓣膜病 变和心肌病 变等。
机械辅助装置: 如左心室辅助 装置(LVAD), 帮助心脏泵血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严重心衰、药物 治疗无效、心室重构严重
手术方式:心脏移植、左心室 辅助装置、心脏再同步治疗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心律 失常、手术并发症
术后康复:药物治疗、康复训 练、定期随访
4 病例总结
治疗效果
1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 症状得到缓解
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 3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制
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后, 4 病情得到改善
经验教训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重视患者病史和体征 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术价值
1
2
病例总结:对心衰疑难病例的诊断 和治疗进行总结
学术研究:对心衰疑难病例的诊断 和治疗进行深入研究
02
病史: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
03
诊断:心衰、心 律失常
治疗经过
0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病史等
02
诊断过程:心电图、超 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0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04
治疗效果:症状改善、 心功能改善等
2 心衰诊断
心衰类型
左心衰:左心室功能不全, 肺循环淤血
心衰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例心力衰竭的病例。
以下是我对这一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2个月,加重1周”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
入院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28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快,可闻及第三心音。
二、病例分析1. 病史分析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未规律治疗。
近期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加重1周,提示可能存在心力衰竭。
2. 体征分析患者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双肺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可闻及第三心音,均符合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1)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
(2)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3)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基本正常。
三、诊断与治疗1. 诊断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患者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分级为NYHA分级IV级。
2. 治疗(1)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2)药物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
(3)改善生活方式:限制钠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
(4)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四、讨论1. 心力衰竭的病因本例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长期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糖尿病可导致心肌病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2. 心力衰竭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
本例患者的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均支持心力衰竭的诊断。
3. 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
本例患者的治疗方案符合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五、总结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心衰的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心衰的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时间:[具体日期]讨论地点:心内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心内科主治医生王医生、住院医生李医生、进修医生张医生、护士长赵护士。
一、病例介绍(李医生)“各位老师、同事,咱们今天来讨论一个心衰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65岁的男性,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得不太理想。
这次因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入院。
入院的时候,患者喘得可厉害了,就像刚跑完马拉松似的,口唇都有点紫绀了。
查体发现双肺底有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快,达到了120次/分左右,律不齐,下肢呈凹陷性水肿,从脚踝一直到小腿肚。
”二、初步诊断思路(李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还有既往病史,我们初步考虑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高血压是他心衰的一个重要病因,长期血压高,心脏的负担太重了,就像一个一直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的。
而且患者的呼吸困难、水肿这些表现都是心衰比较典型的症状。
不过呢,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还做了一些检查。
”三、检查结果分析(张医生)“我来说说检查结果吧。
心脏彩超显示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只有35%,这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正常应该在50% 70%),说明心脏的收缩功能很差。
就好比一个水泵,本来能把100升水抽出去,现在只能抽35升了,那肯定会造成水的淤积,这就对应着患者体内的液体潴留,出现水肿。
心电图提示有房颤,这也是导致他心律不齐、心率加快的原因。
房颤就像一群人在跳舞,本来应该整齐地跳,现在却乱了套,心脏的电活动紊乱了,心房不能有效地收缩,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另外,血液检查里脑钠肽(BNP)水平显著升高,这个指标对心衰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就像是心衰的一个‘报警器’,数值越高,心衰的可能性越大。
”四、治疗方案讨论(王医生)“嗯,这个病例的情况比较清晰了。
那我们来讨论一下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目前急性发作的情况,我们要减轻心脏的负荷。
这就好比给这个疲惫不堪的心脏‘松松绑’。
利尿剂肯定是要用的,像呋塞米,让患者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减轻水肿,减轻心脏的前负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识:微血管性心绞痛( MVA )
• 定义:是指患者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类似心绞痛样的 不适 症状,活动平板 心电图运动可发现存在 ST 段下移等心肌 缺血的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未见 冠状动脉病变的 一组临床综合征。
• 目前认为 MVA 的可能机制与1.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MCD)、2.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3.雌激素水平
以止咳。
• 4.遵医嘱给予超声药透治疗以止咳。 • 5.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 •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 7.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
免潮湿、一定要戒烟等。
2.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本身有关(心功能Ⅲ级)
• 1.鼓励病人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调节其心理状况,促进 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病情简介
• 患者刻下神志清,精神欠振、气短、胸 闷阵作、并伴咳嗽,纳可,夜寐欠安,二便 自解。
• 既往史: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7年,高血压 史15年,血压最高150/90mmHg,现口服安博诺 血压。
• 过敏史:无 • 查体:测血压124/94mmHg,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107/分律齐,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数
• 3.心功能Ⅱ级 多卧床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比较重
的活动。室外步行,自行上1层楼梯,逐步过渡到通过步行测验,制定 步行处方。在日常生活活动能自行站位沐浴,蹲厕大小便,轻松文娱 活动,如广播操、健身操、太极拳等。
• 4.心功能Ⅰ级 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增
加午睡和晚上睡眠时间,全天控制在10小时内为宜。
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猝死)与疾病本身有关
1.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 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2.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 并限制水、钠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 平衡紊乱;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 4.准备好急救药物及设备:各种抗心律失常药、除颤仪、 心电监护仪。 5.密切观察病情,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
6.焦虑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及担心预后有关
• 1.指导患者注意调摄情志,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 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脑过度,避免情绪波动。
• 2.劝慰患者正确对待因病程较长造成的体虚、易急躁的情 绪变化,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利于疾病好转或康复。
• 3. 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正面引导, 树立病人信心。
•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 静点 qd
• 0.9%氯化钠注射液5ml+氨溴索注射剂15mg+复方异丙托溴铵 吸入溶液2.5ml 雾化吸入 bid
中医辩证分型
• 常见证候
• 1.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 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绀。舌 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 涩、结代。
5.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1.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6次,吃低嘌呤食物,少 吃海鲜、动物内脏,每晚进食宜少,避免饱餐,宜食甘凉,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品,如山药、银耳、百合、莲子、 枸杞子等。
• 2.控制钠盐摄入量:遵医嘱每日不超过3克,选择富有维生 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
• 3.告知患者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诱因:感染、过度体力活 动、情绪激动、饮食不当、便秘、用药不当、酗酒、吸烟 等。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掌握相关医学知识,积极 主动加强自我保健,增强遵医行为。
• 4.活动指导: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以活动时不出 现心慌、气促为度。
• 5.指导常用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副作用,按时 按量服药。
• 4.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融洽关系, 避免精神应激,护理操作细致、耐心。
护理难点
• 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差 • 如何预防心衰的复发
讨论
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差:
心衰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在院期间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较好,而 出院后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病情易复发和加重。自身知识及行为的加 强对患者再住院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有明显的改善。
• 4.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猝死)
• 5.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6.焦虑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及担心预后有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淤血阻络有关
•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减少探视,减轻 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
• 2.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 • 3. 遵医嘱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控制感染,辅以雾化
病情简介
患者简要病史:
床号:2床 姓名:许超洪 性别:男 年龄:62岁 民族: 汉族 职业:退休 发病节气:寒露 入院时间:2017-10-18
主诉:气短、胸闷阵作4年,加重伴咳嗽3天。 入院四测: T36.4℃ P107次/分 R20次/分 BP124/94mmHg
病情简介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气短、 胸闷症于阿克苏当地医院就诊后,对症 治疗但未缓解,后于我院就诊,经各相 关检查后诊为“心力衰竭”,对症予利 尿、扩冠、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治疗 后症状改善出院。出院后坚持口服单硝 酸异山梨酯片、辛伐他汀片、阿司匹林 肠溶片、利尿剂等药物巩固治疗。近3天 因天气变化患者上述症状复发加重并伴 咳嗽症。
• 2.根据心功能决定活动量:患者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 活动。
• 3.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监测病人心率、呼吸、面 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
• 4.让病人了解活动无耐力原因及限制活动的必要性,避免 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的因素。
• 5. 随时协助患者生活所需。
3.睡眠型态紊乱 与瘀久生热,热扰心神有关
• 4.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浮肿。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 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 数,或结代。
护理诊断
•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有关
• 2.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本身有关(心功能Ⅲ级)
• 3.睡眠型态紊乱 与瘀久生热,热扰心神有关
•1.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选穴心、神门、交感以安神利睡眠。 •2.指导患者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夜间睡眠时间的 基础上,尽量安排有规律的起床和入睡时间。 •3.睡前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氛围,避免情绪刺激,睡前用热 水泡脚,喝牛奶等以助睡眠。 •4.遵医嘱准确选定穴位,双侧涌泉穴穴位贴敷,按药方将研 末好药物用食醋调成糊状,贴敷于选定穴位,每日1次,每 次6~8小时,以降压利眠。
1.吸烟、喝酒不能一下戒掉 可以建议患者逐步减量,如可以从每天 抽10支烟先减到抽7、8支,适应后再逐渐减量。 2.不能定期体检 可以明确的要求患者来检查的日期,先做不用抽血 的检查排除一下隐患,如有问题再进一步检查。
如何预防心衰的复发:
1.入院时评估患者及照顾者在知识及行为方面的欠缺程度,据此制定 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出院时及出院后建立患者档案,电话及门 诊追访患者,提高其依从性。 • 2.可通过完善家庭护理的职能而起到监督工作,加强患者意识,增加 患者在各个方面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和加重。
药物治疗
• 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硝酸甘油注射剂10mg+呋塞米注射 液20mg+多巴胺注射液20mg 泵入 10ml/h qd
•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 静点 bid
•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二丁酰环磷酰苷钙注射液40mg qd
•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阿奇霉素注射剂 0.5g 静点 qd
病情简介
辅助检查
• 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 • 心脏彩超:符合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改变、轻度肺动
脉压增高、主动脉硬化 • 腹部彩超:慢性胆囊炎、考虑肝上有一大小约0.5x0.3cm
的囊肿。 • 超声骨密度:轻度骨质疏松症 • 影像检查示:腰椎及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 N-端钠尿肽 5592pg/ml(正常值0-250) 尿酸452umol/L
不足、4.冠状动脉慢血流、5.血管痉挛等有关。其中, MCD被认为是导致 MVA 的主要原因。
谢谢
23
•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 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 紫绀。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 涩、结代。
• 3.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稀白 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 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心功能分级
• 1.心功能Ⅳ级 绝对卧床休息。1~2天病情稳定后从被动运动方式
活动各关节到床上主动活动,再到协助下床坐直背扶手椅,逐步增加 时间。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帮助床上进食、洗漱、翻身、坐盆大小 便等。
• 2.心功能Ⅲ级 卧床休息,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床边站立,移
步,扶持步行练习到反复床边步行,室内步行。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 帮助床边进餐,坐椅,上厕所,坐式沐浴到患者自行顺利完成。
(正常值200-420) • 肺炎衣原体阳性
诊断
中医诊断:心衰病 胸痹 眩晕病
风温肺热病
西医诊断:心力衰竭 心功能Ⅲ级
冠心病 冠脉支架术后 高血压3级 肺部感染
辩证分型:气虚血瘀
专科治疗
• 内科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测血压 Bid • 氧气吸入 2L/分 • 耳穴压豆 隔日一次(心、神门、交感) • 中药热奄包治疗 (腰夹脊、委中)qd • 穴位贴敷治疗 (双足涌泉穴) qd • 单纯超声治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双侧肺腧穴)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