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高血压新指南看基于靶器官保护的降压策略(全文)

合集下载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每年的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已达到27.9%(标化率23.2%),这就意味着,平均每4 个成年人里,可能就会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并且此次调查与过去的5 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相比,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值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就让我们回顾学习一下这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吧。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研究人群24 小时尿钠排泄量中位数增加2.3g (100mmol/d) ,收缩压(SBP) /舒张压 (DBP) 中位数平均升高 5 ~7 /2~4 mmHg。

现况调查发现 2012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 10. 5g,较推荐的盐摄入量水平高了 75. 0%,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

•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 的增加,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 ~1.28 倍。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

•过量饮酒: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SBP 下降 3.31mmHg,DBP 下降 2.04mmHg 。

目前有关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尚不足,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而言,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以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近年来大气污染也备受关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ABPM 还可以评估血压测量读数之间的变异 ,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估血压风险 。 ➢ ABPM 还可用我于国评人估群大高动血压脉患的病弹率性、功发能病和率盐及敏其流感行性趋等势。
诊室外血压测量----HBPM
➢ HBPM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 对正常血压者可以通过HBPM及时发现高血压 ,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性别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 式等多方面。 ①我国高人钠群高、血低压钾患膳病食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② 超重和肥胖 ③ 增龄 ④ 吸烟、过量饮酒 ⑤ 空气污染、高海拔 ⑥ 心理社会因素 ⑦ 肿瘤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 27.5%,1958—2015年进行过的 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 断 标准不完全一我致国人,但群患高病血率压总患体病率呈、增发高病的率趋及势其。流行趋势
预后密切相关。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 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痴呆等。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 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
➢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 标。

《坎地氢噻降压及靶器官保护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要点

《坎地氢噻降压及靶器官保护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要点

《坎地氢噻降压及靶器官保护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要点1 作用机制坎地沙坦可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多种器官组织(如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中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结合;并激活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增强水钠排泄;坎地沙坦还具有部分直接激活缓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促使缓激肽释放。

长期使用坎地沙坦治疗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LVH)、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蛋白尿等作用。

*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早期通过阻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Na+-Cl-同向转运,增加尿钠排泄、减少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而起到降压作用。

坎地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增加坎地沙坦的降压效应,并减少氢氯噻嗪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不良影响,还可减少氢氯噻嗪对糖脂代谢、血钾的不利影响。

2 药代动力学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合并使用时,对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没有明显影响。

3 临床研究3.1 降压疗效坎地氢噻(16/12.5mg)降压疗效与双倍剂量的氨氯地平(10mg)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3.2 靶器官保护坎地氢噻在强效降压的同时,还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LVH,降低新发糖尿病事件发生率,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少蛋白尿,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等。

3.2.1 LVH 高血压是导致LVH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管理高血压可有效预防或逆转LVH。

研究显示,坎地沙坦不仅能显著降低血压,且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LVMI、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

3.2.2 慢性心力衰竭坎地沙坦降低心房利钠肽、脑利尿钠肽水平,扩张血管、减轻水钠潴留等,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液灌注,防止左心室重构等,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患者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降压治疗策略
(1)降压治疗的目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
中、心肌梗死、心 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 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
病情,在 4 周内或 12 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Ⅰ,C)。
诊室血压
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 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诊室自助血压测量(automated office blood pressure,AOBP)可以减少白大衣效应。
如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需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在桡动脉搏 动消失后再升高 30 mmHg,然 后以恒定速率(2 mmHg/s)缓慢放气。
③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 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 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④精神高度焦 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评估靶器官损害
心脏: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
肾脏: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
③症状及既往史:询问目前及既往有无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
动、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④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阵发性头痛、心
悸、多汗;打鼾伴有呼吸暂停;是否长期应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⑤生活方式:盐、酒及脂肪的摄入量,吸烟状况、体力活动量、体重变化、睡眠习惯等情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

富含橄榄油、坚果、鱼、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预防心
血管疾病。
适量运动锻炼方案
1 2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 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每周至少进行2天针对所有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 。
3
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 能力。
07
并发症防治与长期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高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将血压控制在目 标水平,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推荐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血脂管理
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及危险分层,制定合理的降脂 治疗方案,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 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隐匿性
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 忽视,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我国高血压现状和挑战
01
02
03
高发病率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 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低知晓率
尽管高血压如此普遍,但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 高血压。
低控制率
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 中,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 比例仍然较低。
常用降压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05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 血管紧张素Ⅱ受
酶抑制剂
体拮抗剂
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 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达到降压效果。
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 ,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 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与应用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与应用

适量运动
1. 运动种类:推荐适当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等,每次持续时间应至少30分钟以上。 2. 运动强度:初期可适当控制运动强度,逐渐增加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度负荷和不良影响。 3. 集中和坚持:建议每周进行3-5次运动,坚持长期进行,以保证身体健康和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同 时,也可以结合其他生活方式调整措施,如饮食、戒烟等,共同维护健康。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及营养建议
高血压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的预防和管理 社区管理与慢病管理的重要 性
1
概述:2023年中国高血 压防治指南
Overview: 2023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3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selection.
高血压治疗目标
目标血压值调整:根据不同年龄、病情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并经常调整;2、联合治疗策略:针对复杂高血压及合并症患者, 采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3、强调生活方式 干预:对于轻度及初期高血压患者,提倡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如改变饮 食结构、增加运动量、避免熬夜等。
细致监测血压变化
部分的更多内容包括: 1. 建议采用家庭血压监测仪进行日常监测,记录血压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个体的血压状况; 2. 建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可更准确地评估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建议进行长期随访,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稳定水平。
高血压定义诊断标准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 血压的稳定。
营养膳食建议
01
02
03
均衡饮食
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 持饮食均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能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 糖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 度摄入能量。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个体化运动处方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 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次 以上。
力量训练
运动安全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 改善心血管健康,推荐每周进行2-3次力量 训练。
参与方式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属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照护 能力。
家属与患者互动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理疏导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应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社会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过量 或者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造成伤害。
05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管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标
01
包括血压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用于预测心脑
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风险分层管理
02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
标和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一、新趋势:“三低一高”问题仍严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患者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

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部分省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其中,1.3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知晓”);在“知晓者”中,有3000万人未治疗;而在治疗者中,约3/4未得到良好控制。

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诊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二、新定义: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新指南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

目前,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个、2个、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占11.6%、36.1%和35.5%。

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较高:合并蛋白尿者占11.8%,合并血肌酐升高者占11.1%,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占23.6%,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者占10%~25%。

因此,防治高血压应具有“整体观念”,要早筛查、早评估、综合干预。

三、新部署:强调“预防为主,战线前移”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规律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每人每天食用植物油25克(半两)、肉类50~100克(1~2两)、蔬果500克,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彻底戒烟,少量饮酒(每天饮酒量的上限为白酒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啤酒300毫升)。

四、部分修订危险分层指标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去除了“C反应蛋白”,增加了“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文
MRFIT:34万35-57岁男性白人 随访15年,冠心病额外死亡中SBP 120mmHg-139mmHg的占 31.6%, 140mmHg-159mmHg的占 42.9%, 160mmHg者只占24.1%。
血压水平对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 影响是连续的。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可以发生在 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血压的人群之中。 在中国人群中血压升高对心血管病的发病 的作用强度大于西方人群,如采取全人群 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以降低整个人 群的血压水平,同时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 管理和治疗,必将对预防心血管病产生更 大的效果。
第4期 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
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公共卫生 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 素。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率降至 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 人群,目前北欧、西欧和澳、新 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2.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流行
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 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 同步增长;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 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
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强度 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
Syst-China:60岁以上老年收缩 期高血压随访4年,降压治疗组比安 慰剂对照组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 表明有效降低血压确能降低致死性脑 卒中的发生。
2.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 险因素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 逐步升高、强的关联。
第2期 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
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 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人 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疾病, 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 地区。
第3期 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
脂肪和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 于55-60岁和人群,动脉粥样硬化 的死亡占35-65%,如东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6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6页】
Ia类,二氢吡啶类 可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 Ib类,地尔硫卓类 介于Ia类Ic类之间,主要治疗心绞痛
Ic类,维拉帕米为代表 对房室传导、心率、心肌收缩力抑 制作用较强 Ib类 二氢吡啶类 Ia类 非二氢吡啶类 Ic类
(一) 利尿剂
(3)
11
(二) β受体阻滞剂
(1)
抗高血压
抗心肌缺血
抗动脉粥样硬化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减慢心率减少心排出量
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 血管紧张素II的心血管作用
抗心律失常
减慢心率,心肌收缩力及耗氧量
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性猝死
高血压所致心血管事件
12
(二) β受体阻滞剂
(2)
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颤等)充血性心力衰 竭妊娠
30
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不同类别降压药除降低血压外,有不同的其他作用同一类药物有其共同的作用,即类作用,同一类药的各药物之间作用有不同,即个体作用。对于不同病人药物的疗效或耐受性会有差别
针对不同临床情况选用不同作用药物
31
不同类降压药在某些方面的可能的
相对优势
预防卒中 ARB﹥b阻滞剂 , 钙拮抗剂﹥利尿剂预防心衰 利尿药﹥其他类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 ACEI或ARB ﹥其他类改善左心室肥厚 ARB ﹥ b阻滞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钙拮抗剂﹥利尿药或b阻滞剂
禁忌症
妊娠,高血钾 双侧肾动脉狭窄
不良反应
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 (罕见)
23
(4)
(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代表药 氯沙坦(科素雅)25-100 mg/日 1次/日 缬沙坦(代文)80-160mg/日 1次/日 厄贝沙坦(安博维)150-300 mg/日 1次/日 坎地沙坦(必洛斯)8-32mg/日 1次/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指南共分为10个章节,并对重要章节和段落进行了要点总结。

现将指南所有的要点汇总如下,供广大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内容。

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要点3A 诊室血压测量步骤- 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 cm、宽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32 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 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 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SBP或DBP的2次读数相差5 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

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 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要点3B 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

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

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9月19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全文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该指南结合国内外现有最新研究证据,采用国际公认的证据评估方法与指南制定体系,对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主要临床问题做出了推荐建议。

该指南制订所需资金由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提供支持,推荐意见不受资助影响。

为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最新指南的核心要点,现将其推荐建议汇总如下。

关于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请见下表。

对于部分无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则依据专家临床经验,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即良好实践主张(标记为GPS)。

临床问题1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合理水平?推荐意见·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B)。

·推荐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的血压水平为高血压前期(1B)。

临床问题2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简化心血管危险分层?推荐意见·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划分为高危和非高危(GPS)。

·高危患者:(1)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2)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非高危患者: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临床问题3血压测量方法和设备如何推荐?推荐意见·测量设备:推荐成人采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1B)。

·测量方法:(1)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3~5 min,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

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1D);(2)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为臂围的75%~100%,宽度为臂围的37%~50%,袖带气囊宽12 cm、长22~26 cm适用于大多数成人)进行血压测量,上臂围>42 cm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1B);(3)测量血压的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勿挽袖子),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 cm(1C);(4)每次测量血压至少获得2次血压读数,每次间隔1~2 min,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次与第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高血压新指南看基于靶器官保护的降压策略(全文)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有许多更新,今天我们来分享从中国高血压新指南看基于靶器官保护的降压策略。

时光荏苒,八载春秋,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再度更新,新指南在中国循证和借鉴国际指南中不断完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编撰背景:它在2015年起草,2018年正式颁布,充分应用“十二五”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FEVER研究等,并且借鉴美国2017年ACC/AHA 高血压指南和欧洲2018年ESC/ESH 高血压指南,基于国人特点,不变中有变,新指南走出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道路:其中诊断标准仍然维持≥
140/90mmHg,指标目标与旧指南相比面,基本变动不大;变化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心血管分层,第二个是治疗策略。

指南更新中强调了很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靶器官损害对于高血压的预后风险,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靶器官损害的早期筛查有哪些策略?
历年高血压指南均强调应早期筛查靶器官损害对心血管风险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的检测;
新指南执行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移”方针,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筛查赋予新的意义,以下将从新增的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点,新指南将130-139/85-89 mmHg列入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表,对该血压水平患者应进行常规靶器官损害筛查;新指南强调针对处于正常高值血压的患者,仍需评估患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症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

欧美高血压指南同样推荐对130-139/85-89 mmHg该血压水平患者进行靶器官损害等筛查,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HOPE3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亚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血压正常高值的中危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并未降低心血管风险;一项纳入24项研究,47,991例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的荟萃分析,高危/极高危患者降压治疗显著降低卒中风险;另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12项针对既往冠心病疾病史的患者,结果显示血压正常高值且合并冠心病史的患者,降压治疗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基于以上的研究,2018 ESC/ESH 高血压指南推荐血压正常高值的极高危患者,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中国新指南同样强调针对高危/很高危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对中低危患者应估靶器官损害情况,适时给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

第二点,新指南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放宽,更接近国际指南。

超声心动图LVMI:男≥115 g/m2,女≥95 g/m2。

第三点,新指南更加重视对肾脏相关靶器官损害的评估。

在心血管风险分层中专门加入CKD分期,采用CKD-EPI公式、MDRD公式或者我国学者提出的MDRD改良公式计算eGFR。

新指南仍然强调应定期检查尿蛋白排出量,中国人群MAU发生率高,甚至在血压正常高值时,就已高达27.3%,尿白蛋白排泄量可作为早期干预靶点之一,可以预防或减缓疾病进展。

了解靶器官损害带来的诸多风险以及指南推荐的早期筛查策略后,我们来看一下新指南基于靶器官保护的降压策略。

首先,新指南更加强调尽早治疗、逆转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意义,早期检出并及时治疗,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可以逆转的。

MAU等靶器官损害不仅应作为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子,也应是独立的治疗靶点。

从以下两个Meta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逆转靶器官损害,如尿白蛋白排泄率每下降10%,复合终点事件风险显著降低14%。

其中,新指南指出ARB尤其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等患者;并且新指南首次在推荐剂量中标出“足量”这个定义。

那么,新指南强调降压药物的“足剂量”是为了增加降压疗效吗?
因为降压药物单药疗效有限:即使单药剂量加倍降压幅度仍<20/10 mmHg,所以,大部分患者均需联合治疗才能血压达标,新指南对联合用药推荐力度更强,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综合以上分析,新指南对足剂量的推荐并不主要是为了增加降压疗效,那是为什么呢?
综合分析多项研究的结果,证实ARB足剂量应用更有效保护靶器官。

有学者推测:ARB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依赖于RAAS活性的完全抑制。

以厄贝沙坦为例,厄贝沙坦足剂量300mg有效降低MAU达38%,显著优于150mg剂量。

以下是一项多国家,随机,双盲,厄贝沙坦和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590例患有2型糖尿病(T2DM)和微量尿蛋白的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足剂量300mg组正常白蛋白尿*恢复率高达34%,而150mg组的恢复率仅24%;
并且IRMA-2研究还显示厄贝沙坦300mg显著降低显性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达70%,优于150 mg剂量。

由此可见,足剂量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更强,新指南在治疗推荐中强调,无论单药或是联合治疗,均应考虑增加至足剂量。

最后对今天的内容做一个小结: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更加重视靶器官损害的早期管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更强调基于靶器官保护的降压策略: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均应考虑增加至足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