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
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
docincom?二教法分析?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
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
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
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
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
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幺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①>
3.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幺在今后
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②
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
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等差数列》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归纳总结: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说课稿这篇文章共2106字。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等差数列》说课稿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等差数列》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等差数列》说课稿1第一方面:教材分析本节知识的学习既能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数列有关知识提供研究的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而且等差数列求和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还蕴涵着倒序相加、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方面: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了函数、数列等有关基础知识,并且在小学和初中已了解特殊的数列求和。

能力基础: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方面:学习目标依据课标,以及学生现有知识和本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ⅰ)初步掌握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ⅱ)当以下5个量(a1,d,n,an,Sn)中已知三个量时,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求其余两个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难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体现了方程(组)思想,所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简单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但由于高二学生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所以难点在于一般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上。

第四方面:教法学法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幺,而是我们怎幺知道什幺。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学生的学法以发现式学习法为主。

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某某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新课标指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

本节课是等差数列概念和特点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的基础。

本节课既加深了对数列相关概念的'理解,又蕴含了倒序相加法、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整个高中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置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此外要注重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上建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其推导方法,能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计算等探究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我会设置情境。

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时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却用非常巧妙的方法迅速得出了答案。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一、说教材《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章节,它位于数列学习的第一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首次接触到数列的递推关系,这不仅是后续学习等比数列、数列求和等复杂知识的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作用与地位:等差数列作为基本的数列形式,不仅是数列理论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线性增长或减少的问题。

在数学学科体系中,等差数列是连接算术与代数、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桥梁。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展开。

内容包括等差数列的识别、如何从第一项和公差推导出任意项的公式,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能够识别等差数列。

(2)能够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公差在等差数列中的作用。

(3)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等差数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2)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理解并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需要反复强调,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例题进行巩固;对于难点内容,则需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采用直观演示和逐步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说教法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节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1. 启发法:我将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例如,我会提问:“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按照一定规律递增或递减的数列吗?”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人教版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等差数列概念、通项公式与性质的延续,也为等比数列前n项和提供类比对象,由于数列是一类特殊函数,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路径类比函数,即从概念公式的形成,到符号图形的表达,再到实际问题中应用。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从特殊到一般的类比推理能力.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性质等有关内容,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但“倒序求和”的思想学生还是初次见到,要着重引导.[确定依据]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3.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确定依据]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解决方法]为了突出重点,我将类比梯形的面积公式帮助学生记忆公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两个公式的特点、适用情况,通过交流加深对公式的印象。

教学难点确定为:(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解决方法]为了突破难点,我先进行知识铺垫,再以“泰姬陵”为问题情境,引出高斯算法,同时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将“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得到“倒序求和”的思想方法,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本节课我将采用诱思导学探究法,即问题驱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表达,同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学生以问题情景为驱动,观察、探究、反思、交流,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提升核心素养.接下来我重点说教学过程,这是我的教学环节设计及时间分配:环节一:复习回顾(约4分钟)环节四:巩固新知(约16分钟)环节二:情景导入(约2分钟)环节五:课堂小结(约2分钟)环节三:合作探究(约20分钟)环节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一)复习回顾首先我带领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下标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些知识上的准备.(二)情景导入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等差数列》第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课时说课稿《等差数列》第 1 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的第 1 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数列中的重要内容。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等问题。

同时,等差数列也是后续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本节课主要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概念。

通过对一些具体数列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引导学生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初步知识,对数列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在高中数学必修 1 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函数思想和数学抽象能力。

2、学习能力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3、学习态度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遇到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等差中项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具体数列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差数列》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物的楼梯台阶数量、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等。

同时,等差数列也是后续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解决与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和简单的表示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是,对于等差数列的抽象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学生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观察和分析,逐步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此外,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具体数列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数列中的重要内容。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经济增长、人口变化等方面。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列的一种特殊类型——等差数列。

通过学习等差数列,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列的理解,也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以及数列求和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函数特性,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对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的推导以及性质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在心理方面,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但同时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引入、观察归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等差数列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2)通过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第二节。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数列表示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列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等差数列的抽象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学生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逐步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

(2)通过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2)等差数列性质的灵活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明确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第一课时)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第一课时)

能力分别为 1000,1090,1180,1270。问:按这个
趋势发展,第 10 天的生产能力是多少?第 40 天
呢?
我会请大家思考: 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到
问题的答案呢?在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后,最
好问题集中在了:如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公式?
通 学生推导通项公式可能的思考方向有下列两种:
项 其一:用不完全归纳法, a2 a1 d ;a3 a1 2d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特殊数列的分析,研究得到等差数列的概念,提 高观察、探究与发现规律的能力。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提高分析, 比较、概括、 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等差数列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对话、主动思考、生生交流, 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 研究。
板书设计
§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
(板书)等差数列的概念:
证明 1( 不完全归纳法) an 1 an =d
例 3(题目) 解答:
证明 2(累加法)
(板书)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 n 1)d
例 1(题目)
练习 2(学生的解答)
解答:
练习 1(学生解答)
例 2(题目)
2、课时安排: 3课时,其中第 1课时主要讲授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 式;第 2课时讲授等差数列的中项和从函数思想的角度来研究等差数列;第 3课时主要内 容为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以及简单应用。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通过解读新课标和分析教材,认为: 重点: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内容的解析,我认为等差数列的概念是学习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的基础,所以 数列的概念 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再者, 等差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以及应用的不可缺少的知识点, 所以 等差数列的 通项公式 也是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①用对话 - 引导法、激励法、重复法、学生练习法等来突出等差 数列的概念; ②用重复法、 启发法、 讲解法、 学生练习法等来突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点 :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最终是为了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去,但如何把等差数列 的运用到不同的情景中去存在着困难,所以, 等差数列的变式应用 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方法:我将采用讨论 - 总结法(师生、生生对话)、例题讲解、学生练 习、设疑解惑法来突破等差数列的变式应用 。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法在 3 分钟内判断某一数列是否为等 差数列,准确率为 95% (2)能在 3 分钟内写出已知首项和公差的任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准确率为 95%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的等差数列。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运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并探索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学会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的运用;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2.讲解演示: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等差数列的性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有规律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这些数字序列的特点是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的差都相等。

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入等差数列的定义。

2. 讲解演示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讲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如求和电话账单、计算运动员成绩的平均分等。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等差数列的应用。

3. 自主探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差数列的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等差数列(第1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1课时)说课稿

说课稿等差数列(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等差数列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便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是: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法: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学法: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已见,进而把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数列的意义是什么?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如何?通过两个问题复习上节内容目的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讲授新课1、通过投影让学生观察以下几个数列,看其有何共同特点? ①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各种尺码(表示鞋底长、单位是cm )分别是:21, 2121, 22, 2221, 23, 2321, 24, 2421,25②某剧场前10排的座位数分别是: 38,40,42,44,46,48,50,52,54,56③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 )是: 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2、形成概念(1)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以上三个数列的共同特点,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来表示。

高中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等差数列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一)。

下面我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说教材本节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苏教版必修五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列的概念,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过的数列的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数列求和的基础。

它是整个第二章《数列》中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

因此,在《数列》这章中,占据关键地位。

本节课中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是重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是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是关键。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认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制订如下的教学目标。

说目标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设计思路。

说教学方法教法选择与教学手段:针对高中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数列中的重要内容。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经济领域中的贷款利息计算、生产中的产量增长等方面。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列的一种特殊形式——等差数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列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以及数列求和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但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

然而,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经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2)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2.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2.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模块5的第2章第2节《等差数列》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辅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教科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实例入手,引出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衬衫的尺码)对等差数列作了说明。

随后由等差数列的概念导出等差中项的概念,然后推导出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种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的过程,加强了对等差数列基本概念、性质的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四)教学目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故而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⑴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引言概述: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求和公式、应用以及拓展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1.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1.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d。

1.3 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递推公式为aₙ = aₙ₋₁ + d。

二、性质:2.1 等差数列的性质一: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可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的性质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

三、求和公式:3.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为Sₙ,则求和公式为Sₙ = n/2 * (2a₁ + (n-1)d)。

3.2 等差数列的特殊求和公式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即Sₙ= n * a₁。

3.3 等差数列的特殊求和公式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的平方成正比,即Sₙ = n² * a₁。

四、应用:4.1 等差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中广泛应用于代数、数论、几何等各个领域,例如数列求和、证明等。

4.2 等差数列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物理中常用于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等。

4.3 等差数列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经济学中常用于描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等的规律。

五、拓展:5.1 等差数列的拓展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和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5.2 等差数列的拓展二: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5.3 等差数列的拓展三: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首项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高中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等差数列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等差数列》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它是数列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等差数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列形式,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具有广泛应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

通过学习等差数列,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数列的极限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等差数列是数列单元的基础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方面,等差数列都有所体现。

此外,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如经济、物理等领域。

因此,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展开。

具体包括:1. 等差数列的定义:数列{an}称为等差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2[2a1+(n-1)d]。

4.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许多性质,如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3)了解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差数列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以下是学校数学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

盼望大家喜爱!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4号考生,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我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四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其次章其次节的内容。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别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行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预备。

而等差数列是在同学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学问进一步深化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供应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同学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a学问与技能:理解并把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归纳、推理的力量;在领悟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讨论函数的方法迁移来讨论数列,培育同学的学问、方法迁移力量;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b.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争论式、启发式的方法使同学深刻的理解不完全归纳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讨论,培育同学主动探究、勇于发觉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看、仔细分析、擅长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教法分析:对于高一同学,学问阅历已较为丰富,具备了肯定的抽象思维力量和演绎推理力量,所以我本节课我采纳启发式、争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同学求知欲,使同学主动参加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索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觉、分析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的说课稿(第1课时)
一、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选自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必修5
1013P P ,第1章第2节内容。

等差数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函
数、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通项公式的基础上,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函数思想,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时安排:3课时,其中第1课时主要讲授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2课时讲授等差数列的中项和从函数思想的角度来研究等差数列;第3课时主要内容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以及简单应用。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通过解读新课标和分析教材,认为:
重点: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内容的解析,我认为等差数列的概念是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的基础,所以数列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再者,等差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 项以及应用的不可缺少的知识点,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也是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①用对话-引导法、激励法、重复法、学生练习法等来突出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用重复法、启发法、讲解法、学生练习法等来突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点: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最终是为了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去,但如何把等差数列的运用到不同的情景中去存在着困难,所以,等差数列的变式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方法:我将采用讨论-总结法(师生、生生对话)、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设疑解惑法来突破等差数列的变式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法在3分钟内判断某一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准确率为95%
(2)能在3分钟内写出已知首项和公差的任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准确率为95%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特殊数列的分析,研究得到等差数列的概念,提高观察、探究与发现规律的能力。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提高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等差数列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对话、主动思考、生生交流,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进一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
学法:以归纳法为主,以接受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为辅。

理由:①学生的认知发展理论;②高中生已有的数学学习能力;
③本节课的内容特点;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教法分析
教法:以引导—启发法为主,以师生对话、讲授法以及多媒体演示法。

理由:①学生的学习方法;②我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经验;③学校的条件
五、教学程序分析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的指导原则:简明直观,重点突出。

本节课的板书教学重点放在黑板的正中间,为了能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印象,例题争取放在中间,以期全班同学都能看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