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俾斯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俾斯麦

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

俾斯麦在政治领域是非常保守,反动的.他自己在回忆录里辩护说自己从来不是保皇党,可从1848年自由主义革命等等事件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党.他从精神上属于传统的,保守的普鲁士容克地主,他希望全体臣民都像他一样热爱他的君主;他希望君主立宪制度对君王权利的影响越小越好。

俾斯麦在推动德国统一和为德国日后的外交策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但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而且由于俾斯麦太过于有威望,导致威廉二世上台前德意志帝国君权并不十分强大的局面,尽管这个局面是俾斯麦自己十分想避免的。

俾斯麦有着高超的政治艺术与独特的政治眼光,在以下这四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件事是威廉一世上台后,为了加强普鲁士的实力,实行了兵制改革,因而大幅度增加了军费预算,但是这一决定在议会招到了强烈的的反对,政府与议会形成僵局,国王险些退位,在这种紧要的关头,俾斯麦利用“漏洞理论”,主张用权力来弥补宪法这一空洞,建议政府自行筹措资金来处理国家事务。因而,在普鲁士推行“铁血”

政策,这一政策的强行推行,使普鲁士的军事实力迅速提升,为后来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件事,便是他在对奥作战前,使欧洲的强国保持了中立,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并且极力拉拢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俄国,最后还和英国达成了中立协议。在对奥作战胜利后,俾斯麦力排众议,反对进军维也纳,因而以国王威廉一世的意见不一致,威廉一世主张进军维也纳,俾斯麦以辞职相要挟,最终使得国王屈服,对奥地利签订了极其宽容的和约。这一决定非常高明,它不仅仅使得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且日后奥地利还成为了德国的盟友。

第三件事,便是在普法战争中,普军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德意志的统一最终实现。但在签订对法国的和约中,俾斯麦强烈反对割占法国的领土,他认为如果割占了法国的领土,会大大刺激法国人仇视德国的情绪,因而会在德国的西面树立一个世仇,这对于德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但是当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威廉一世和普鲁士的军官们,不听俾斯麦的忠告,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来的历史,果然印证了俾斯麦的预言,法国从那以后,成为了德国的世仇。

第四件事,便是德国统一后,俾斯麦对外展开"均势外交",维护欧洲的相对和平以利于德国发展。自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便不希望再有对外战争,因此他并不像其它欧洲国家一般,大量掠夺殖民地。但他又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首先在1873年,他与奥匈帝国,俄罗斯缔结《三帝同盟》。但于1879年,俄国因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所以退出,俾斯麦随即与奥国重订盟约,称为《德奥同盟》。然而俾斯麦担心俄国会转投法国,因此于1887年与俄签订《再保险条约》。这种环境让德国可以休养生息,培养国力。威廉二世上台后,俾斯麦的这种稳健的对外政策,为威廉二世所不满,威廉二世极力主张对外扩张,二人发生严重冲突。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威廉二世的这种对外扩张政策,引起了欧洲政治局势的失衡,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第二帝国由此而覆灭。

俾斯麦代表容克贵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俾斯麦针对阴碍德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外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强有力的手段,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尽管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的封建势力及其军国主义传统,但统一毕竟是一个进步的历史事件。统一是普鲁士的胜利,俾斯麦充分发挥了自己杰出的政治、外交才能,为德意志的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应该充分肯定其功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