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俾斯麦
俾斯麦的国家实用主义路线及其评价
段强硬的演说连同他的内外政策, 使他得到了一个 "铁血宰相" 的称号. 俾斯麦善用谋略, 有狐狸一般的狡猾; 他有着高超的外交 智慧; 又善于审时度势, 能准确把握稍纵即逝的战略机会, 却从 来不贪功冒进.恩格斯说他 "是一个头脑十分实际和非常狡猾
[ (p 4] 42 5)
让毫无防备的拿破仑三世深信这是一场惨烈的持久战, 他甚至 把宝押到奥匈帝国身上, 认为奥匈帝国能赢, 因此法国就乐得 逍遥了, 傻呵呵地观看两虎相斗. 战争一打开普军就势如破竹, 迅速攻进奥境内, 接连取得 军事大捷.当普鲁士的军队离维也纳仅有 6 公里的时候, 普鲁 士的将军和国王威廉都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摩拳擦掌地 准备下令普军一举荡平维也纳, 灭亡整个奥匈帝国.俾斯麦却 力排众议和奥匈帝国缔结了 "不割地" "不赔款" , 的 �布拉格和 约 � : 奥方放弃荷尔斯泰因, 不干涉普鲁士统一德国, 普军撤出了 奥匈帝国.他知道普鲁士在统一道路上还需要一场对法战争, 他不愿意奥地利过于屈辱,以免奥地利站到法国一方.他说:
俾斯麦的国家实用主义路线及其评价
陈 灿
(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 0 08 72 )
摘要: 俾斯麦的国家实用主义表现在: 他联合奥地利发动对丹麦的战争, 普奥, 普法战争前中后他的一系 列狡猾的外交策略, 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他的大陆政策.他的雄才大略使他在德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 关键词: 普鲁士; 俾斯麦; 统一战争;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 K 5 1 6.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8 4 7 7 (2 0 1 0) 04 - 01 1 5 - 03
“铁血宰相”:俾斯麦隆重登场
“铁血宰相”:俾斯麦隆重登场1848年革命的退潮,促使整个德意志民族思考,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统一。
法兰克福议会曾经围绕两个问题出现了剧烈的争论:首先,是建立“大德意志”还是“小德意志”;其次,是由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充当统一德国的中心。
当时,德意志邦国控制了不少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比如奥皇统治下的波希米亚、匈牙利等地。
“大德意志”方案主张将所有德意志邦国领地纳入一个国家,即建立一个德意志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而“小德意志”主张建立德意志的单一民族国家。
拥有非德意志属地的主要就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以这两个问题实际可以合二为一。
在法兰克福议会的讨论中,“小德意志”派最终占了上风。
而奥地利强烈的保守态度,也使得议会倾向于普鲁士,只是由于普王不愿接受革命得来的皇冠,事情才最终告吹。
普鲁士作为民族解放战争的领袖,同时在自由化改革中也走在前列,逐渐成为德意志人众望所归的势力。
它开始着手加强自身力量,为统一事业打下基础。
早在1818年,普鲁士就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囊括了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三分之二。
同盟内部实行免税贸易,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外实行统一税率,先后同英国、荷兰等国签订平等商约。
经济统一为政治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也使得统一的需求更加迫切。
德国的工业革命也在快速起步。
19世纪30年代,德国建起了第一条铁路。
到1872年,全国铁路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1870年,德国煤、生铁和钢的产量分别达到3400万吨、139万吨和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1倍、5.6倍和28倍,船舶吨位则增长了80%。
1861年机器制造厂达到300家,雇佣工人近十万。
普鲁士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政府直接出资修建和收购铁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
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比如鲁尔的煤矿,几乎全部是由国家经营的。
分析宰相俾斯麦的性格特点
分析宰相俾斯麦的性格特点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那么俾斯麦的性格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分析宰相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分析宰相俾斯麦的性格俾斯麦是德国史上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政治人物,他仪表堂堂,举止风度,使得当时的德国国王对这位不同寻常的知识分子深信不疑。
俾斯麦他才思敏捷,而且机智善变。
左拉在卢浮宫中端详国俾斯麦的举止之后说他就像一位诙谐巨人,在和到场的来宾侃侃而谈。
德国人所具有的深沉和高卢人表现出的优雅都在俾斯麦的身上体现,两者相互融合,他是德国从政史上把国家政治和思想的精神合二为一的少数典范者。
俾斯麦的性格中是带有些神经质的,这可能是历史上伟大的领导者都会带有的特质。
他是一个勇敢善战的人,甚至在晚年期间还接受过以此决斗。
但是,俾斯麦又是比较容易意志消沉,有时又忧郁寡欢。
同时,他还长期有疑心病。
他发怒的时候,不断地去打碎一些瓶瓶罐罐,还要大喊大叫,很是疯狂。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独裁者,越是到晚年就越是专横和傲慢。
不过有时候,他也确实可以和别人去商量事情,谅解别人所犯的过失。
他也曾经私下将国王比作自己专属的坐马,认为必须使用马刺才可以趋势它疾驰。
也许正是因为他多变的性格,才使当时的德国得以统一。
俾斯麦这种火爆但是又有智慧的性格也是许多反叛者心生畏惧,不敢侵略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促进德国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亦或是生活保障系统方面的民生事项。
俾斯麦与李鸿章的关系俾斯麦与李鸿章两个人本来在东西方原本是没有交集的,可是在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的全权特使,去参加沙皇的加冕典礼,然后随即访问欧州。
这才使俾斯麦与李鸿章两人有了交集。
1896年的6月13日,李鸿章从俄罗斯乘着火车前往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去进行访问,然后下榻在当时柏林最豪华的恺撒大旅馆内。
李鸿章访问德国期间,受到官方以及商界的热情招待和热烈欢迎。
因为他曾经是德国军火器械的一个大主顾,德国希望可以通过他,以此进一步来开拓中国的市场。
俾斯麦
• 柏林小学 : 由于出身受排挤承受着极大 的痛苦与压力 • 中学:勤奋向上,学会英语、法语、俄语、 波兰语、荷兰语,使其成为一个多语言的 天才,并为其日后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础 • 哥廷根大学 柏林大学 无心向学,并染上很多恶习 • 毕业:服兵役,他体格强壮、个性粗野, 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 态度。 转学
经济家
• 1建立统一的市场,出台商业法,营业自由法,关税 法,货币法等经济法规使德国经济发展有可靠的法律 保障。 • 2统一德国货币,以马克作为法定货币单位,建立黄 金储备,改银本位为金本位 • 3加大对铁路的管理,俾斯麦于1873年创立了帝国铁 路局,来协调全国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形成统 一运费和系统化的铁路管理体系 • 4重视重工业,以采矿业为龙头带动钢铁制造等一系 列经济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积极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 发展,使得德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极其输 出国之一。 • 5电力、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 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酸碱等基本化学品的 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首相
• 1862年,在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 派胜,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拨 款,政府和议会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 之下,俾斯麦成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选。 • 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麦,并 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 在俾斯麦就任首相后,并未能解决与议会 的冲突,为此,他便欲以德国统一的大业 来转移议员的视线,并争取工人阶级的支 持来抗衡资产阶级自由派。很快地,他便 开始筹划三场统一战争。
Otto von Bismarck, Albrecht von Room und Helmuth von Moltke
出身Βιβλιοθήκη 1、锋芒渐现求学 前期
如何评价铁血宰相俾斯麦?
如何评价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之所以倒向英法,法国之所以和俄国结盟,都是俾斯麦造成的;用大白话说:俾斯麦亲手缔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同时,俾斯麦也亲手毁灭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鲁士王国不复存在了,俾斯麦这个“大普鲁士主义者”对于是亲手毁灭了普鲁士王国。
下面说说俾斯麦是如何亲手毁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
俾斯麦葬送德意志第一步: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大家都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得益于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战胜法国,并且让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与洛林,普鲁士国王更是在凡尔赛宫加冕成为了德国皇帝。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因为俾斯麦坚持要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才导致了法国与俄国在经济上的亲密,最后更变成了法俄同盟。
这是因为法国本土70%的铁矿和90%煤矿是在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的,虽然法国广大殖民地不缺少优质铁矿和煤矿,但是这些殖民地铁矿和煤矿运到本土,那价格会非常高昂。
这就像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去搞月球采矿,月球矿产本身还不够火箭燃料钱。
所以,当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后,法国的重工业化事实上就已经停止了;那么也就等于法国瞬间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巴黎银行家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找到年回报率在20%的项目投资。
德国是不可能投资的,这辈子是不可能的;奥匈帝国内部太混乱,是不可能投资的;英国人根本不需要法国人的投资,那么就只剩俄国了。
正好当时俄国也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不但经济增速嗖嗖嗖的快,而且也患有新兴国家常见的“资金饥渴症”,等于是法国有资金,俄国有需求,郎情妾意,正好。
那么,为什么俄国会和历来友好的德国交恶呢?还是俾斯麦的杰作。
俾斯麦葬送德意志第二步:对俄国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俾斯麦担任德国宰相期间干了一件事情,直接导致德俄交恶以及俄国极速向法国靠拢。
这就是俾斯麦宣布德国会对沙俄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要知道当时沙俄工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非常需要资金,而对德出口农产品就成了沙俄外汇主要来源。
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俾斯麦。
俾斯麦全名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他通过纵横捭阖的政治手段,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在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地区申豪森的容克家庭。
父亲是一个容克地主,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有资产阶级家庭背景,俾斯麦在柏林就读大学期间,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教育和影响。
在家庭和教育的影响下培养出一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容克地主俾斯麦,他同时代表了普鲁士的两大支柱——贵族和官僚。
他2岁时随父亲移居其尼普甫霍夫庄园,并渡过了自己的童年。
于柏林接受初等教育,后来入大学学习。
在学习期间,他逐渐形成极端保王的立场.为人桀骜不驯,脾气火爆,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且仅受伤一次。
大学毕业后,在政府部门供职。
后因为屡次违反纪律和对上司不满而去职,并回到家乡管理领地。
后成为当地堤坝主管,并参加了普鲁士联合省议会。
由此展开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1848年,德意志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入京勤王。
因其极端保王思想而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所认识.1851年~1858年,受国王任命为普鲁士邦驻法兰克福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2年改任驻法大使. 在任驻俄大使期间,威廉四世病死,威廉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并与议会发生"宪法争执".政局动荡.在陆军大臣罗恩保荐下,俾斯麦于1862年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一向政治立场强硬,常用恫吓威胁手段以达到目的.但是在其成为首相之际,其政治立场发生变化.由单纯的顽固保王分子变成以"德意志"为目标的政治家,并逐渐与极右顽固派决裂.俾斯麦担任首相期间,他立即推行代表容克地主利益的“铁血政策”。
历史趣谈:政治外交家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什么可以称霸欧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政治外交家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什么可以称霸欧洲
导语: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也就是大家所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铁”指锋利的武器,“血”指的是残忍的战争,他是德国的“建筑师和领航
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也就是大家所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铁”指锋利的武器,“血”指的是残忍的战争,他是德国的“建筑师和领航员”,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外交家,他卓越的贡献是结束了黎塞留所打造的德意志分裂情况。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在19世纪的德国政治家,担任普鲁士王国得到首相期间,他通过了一系列的铁血战争手段,去统一了德意志,自己同时也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宰相,或者叫作帝国总理。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来自保守派,并且维护着专制主义,在战争中,秉持着残酷冷血的态度,取得了很多场战争的胜利。
他的行事风格,非常的激进,在军事上也是一个狂热的军事爱好分子,他的这种铁血战争,也为后来德国成为世界战争的发源国埋下了祸根。
铁血宰相俾斯麦由于自己对于德国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加上自己的伟大成就,最后获升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陆军上将。
到了1888年,威廉二世开始继位,在很多问题上和俾斯麦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在以后残酷的权利斗争中,俾斯麦逐渐感到了心灰意冷。
到了1890年,75岁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向威廉二世提出了自己的辞呈,正式回归了乡野。
1898年的时候,83岁的俾斯麦在自己故乡庄园逝世了,闲居期间他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俾斯麦外交
在威廉一世的统治时期,俾斯麦是担任着德意志帝国里的第一任宰相,掌握着实际的权利。
俾斯麦对外政策中的重点是去利用列强和矛
生活常识分享。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悲剧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悲剧作者:周鼎来源:《领导文萃》2024年第05期在数不胜数的英雄伟人中,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写历史的人并不多。
毋庸置疑,俾斯麦必定是其中之一。
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俾斯麦于 1862 年 9 月 24 日被任命为首相,从此开始了他令人惊叹的生涯,不仅以无与伦比的方式解决了宪法纠纷,而且使德意志在普鲁士领导下实现了统一,从而在德国和世界史上永远打下了他的印记。
”然而,俾斯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都处于争议之中。
例如,俾斯麦第一次以首相的名义发表他著名的铁血政策的演讲就引来一片哗然。
许多人都曾被这篇经典演讲深深打动,毫不犹豫地变成俾斯麦的铁杆粉丝。
俾斯麦也从此以铁血宰相之名为后人所铭记。
但很少有人知道,俾斯麦的这篇著名演讲差点断送了他的前程。
1862 年 9 月 30 日,47 岁的俾斯麦第一次出席议会的预算委员会。
此时,距离他被进退维谷的威廉一世任命为首相还不足一周。
临危受命的俾斯麦面临的当务之急,是说服议会通过政府关于军事改革和增加总预算的建议。
没想到侃侃而谈的俾斯麦竟然跑题了。
他面对 28 名委员心血来潮地即兴抒发了一通老生常谈的感想:“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不是取决于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力量。
普鲁士必须积聚力量,掌握力量,等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几次了。
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
当代的重大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肯定没有想到,不经意间的吐槽竟然会成为传诵久远的金句,并创造了一个至今普遍使用的词汇“铁血”。
第二天,他照例给夫人写信讲述昨天的经历,压根儿没有提到他发表的铁血政策演讲。
当所有报纸都开始讨论首相的这段言论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莫名其妙就上了“热搜”。
更糟糕的是,在外地度假的威廉一世也在报纸上读到了关于这次讲话的消息。
他不能确定,俾斯麦到底是想追求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还是想发动一场危险的战争?威廉一世开始担心,力排众议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会不会是一场风险太大的豪赌?如此口无遮拦的俾斯麦会是一名力挽狂澜的合格首相吗?自己是否应该在可能输得血本无归之前及时改弦易辙?国王随即宣布,他将在 10 月 4 日返回柏林。
昙花一现——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昙花一现——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作者:孙琳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其在德国统一,以及统一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令后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成绩,成就了德国的强大,但是其外交思想有其自身的瑕疵,他的外交思想没有形成让后世能继承体系,致使其苦心编制的外交体系只能是19世纪后半期的昙花一现。
关键词:俾斯麦,德国,外交体系,昙花一现在德国的统一战争中,俾斯麦通过一系列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其凌厉而务实的外交手腕,将对德国威胁的萌芽化解在无形中,保证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列宁曾经评论俾斯麦:“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
”①一、俾斯麦推行其外交政策的背景德国统一后,这个年青的帝国不仅打破欧洲大陆固有的均势,而其强大让周围的邻居不寒而栗,这促使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欧洲的重心逐渐偏向柏林。
尽管如此,俾斯麦对德国当时的所处的国际环境深刻透析,才不至于冒进和鲁莽。
首先,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外交策略。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处在大国的包裹之中,所以刚刚独立的德国,要想保护自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它必须推行结盟政策,在包裹中找到一条通道。
其次,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到惨败,次年5月,双方签订了正式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对于一向以大国臣民自居的法国人来说,这无异于奇耻大辱,法德关系对法国而言,只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复仇。
在北边,英国虽然此时恪守光辉孤立政策,但它在工业、商业和海军占有绝对优势,它是均势的关键国之一,密切关注欧陆的动向,如果德国的行为超出英国容忍的限度,其必定会联合欧陆各国制衡德国。
从战略上看,德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东方,因为俄国一旦与法国结成盟友,这无疑是德国的梦魇,因此同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是俾斯麦自始至终所尽力维持的。
奥匈帝国势力较弱,保持奥匈作为缓冲国,是俾斯麦认为意义重大的一项举措。
俾斯麦的个性特点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俾斯麦的个性特点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摘要】【关键词】一、简介俾斯麦二、德意志统一的背景三、俾斯麦的个性特点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一)俾斯麦骄傲自信、永不服输的个性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二)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三)俾斯麦的保守、强权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铁血宰相”俾斯麦2.俾斯麦强权思想的体现3.俾斯麦忠君、保守思想的体现(四)俾斯麦坚强意志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俾斯麦胆大、果断的性格体现2.俾斯麦“坚强意志”在统一进程上的体现(五)俾斯麦的理智性格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俾斯麦狡黠个性的体现2.俾斯麦高瞻远瞩的体现3.俾斯麦杨智性格的体现四、德意志的统一对世界的影响小结.目录一、简介俾斯麦二、德意志统一的背景三、俾斯麦的个性特点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一)俾斯麦骄傲自信、记不服输的个性对德意统一的影响(二)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三)俾斯麦的保守、强权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铁血宰相”俾斯麦2.俾斯麦强权思想的体现3.俾斯麦忠君、保守思想的体现(四)俾期麦坚强意志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俾斯麦胆大、果断的性格体现2.俾斯麦“坚强意志”在统一进程上的体现(五)俾斯麦的理智性格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1.俾斯麦狡黠个性的体现2.俾斯麦高瞻远瞩的体现3.俾斯麦杨智性格的体现四、德意志的统一对世界的影响小结.参考文献致谢俾斯麦的个性特点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摘要]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是德意志历史上最为精明的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
俾斯麦奉行的“铁血政策”表现了他的毅力,反映了他的胆识,并且在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1871年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一大重要事件。
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迫在眉睫。
在德意志统一后,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不仅如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也使德国自身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迫使欧洲列强积极调整对外政策,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评俾斯麦1871~1890年的外交政策
马地同德国再进行较量 , 但强烈地复仇心理驱使着它随时 范围内进行。也因为德国的周旋与支持, 国才顺利地在 俄
准备与任何同德国敌对国家结盟。俾斯麦在一份备忘录中
说:这类结盟的恶梦对于一位德国大臣而言始终是情理 主权的限制。但是这并不代表俄国会对德国一跃成为欧洲 “ 中事。反对我们的结盟是可以在西方大国加上奥 国, 抑或 的强国无动于衷。追求国家利益的俄国, 也是制衡德国越
战争后, 欧洲的均势格局被打破, 德国一跃成为欧洲 的强
国。深谙地缘政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认识到, 欧洲均势的 任何改变都会激起列强的联合抵制。鉴此, 俾斯麦在任职 的二十年间, 以稳健弹性的作风, 极力改变锋芒逼人 的形
的中心课题。
边缘地区的列强, 除法国之外, 还有英国、 奥匈帝国、 沙 皇俄国。英国虽然受到强大而统一的德国兴起的影响, 但 毕竟不如法国和奥匈帝国那么直接。英国这个殖民帝国依
果: 一方面是自克里米亚战争后法国争霸优势的旁落 , 另一
方面是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而 17 年 5 1 在法兰克 81 月 0日
福签订的和约并未使德国和法国达成真正的和解。德国吞
最后是俄国, 从战略的角度和地缘政治来看 , 俄国将是
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 一 洛林及5 亿法郎的赔款, 0 无论是在 新统一德国的最大危险, 因为普俄两国瓜分波兰之后 , 俄国
立 了错综复 杂的外交体 系, 力地 防止 了反 德 同盟 的出现 。他 外交成 功的关键在 于对地缘政 治的深刻认识上 制定 的务 实 有
外 交政 策 。
关 键 词 : 斯 麦 外 交政 策 ; 缘 政 治 ; 实 俾 地 务 中图 分 类 号 : 12 K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6 8 2 1 )2— 0 3— 3 17 4 5 (0 0 0 0 4 0
纵横捭阖的外交大师,狡猾至极的政客俾斯麦
纵横捭阖的外交大师,狡猾至极的政客俾斯麦说到俾斯麦,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战争狂人,这多少也是缘于他“铁血宰相”的称号。
1861年,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宰相以后,普鲁士就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开战,并在普丹战争中获胜;1866年,普鲁士又发动了针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此后,奥地利被逐出了德意志,成为了奥匈帝国,而普鲁士则获得了德意志的领导权。
到了1870年,普鲁士更是击败了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并乘势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王国也通过这场战争,顺势升级,变成了德意志帝国,当上了欧洲大陆的新霸主。
从1861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上台后的短短不到10年里,普鲁士就先后发动了三场大型战争,所以我们说俾斯麦是个战争狂人,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但如果我们只用战争狂人来形容俾斯麦,就太过于片面了,因为战争只是俾斯麦的一个侧面,当需要战争的时候,俾斯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战争,但当不需要战争的时候,俾斯麦也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战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者”。
在俾斯麦的带领下,德国虽然击败了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霸主,但这也只是德国崛起的第一步,而新崛起的德国,实际上所以面临的,却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局面。
我们先说说西边,法国就不用说了,跟德国是世仇,在普法战争中败给了德国,还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因此法国人就一直憋着一口气要找德国复仇。
而英国则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欧洲大陆上那个国家最强,英国就会打击他,只要欧洲大陆没有出现绝对的强国,孤悬英伦的英国才能安全。
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自然就成了英国的打击对象。
再看看南面的奥匈帝国,虽然向来没什么战斗力,甚至被称为“布娃娃帝国主义”,但好歹也是个大国,在普奥战争中败给德国以后,就对新崛起的德国产生了恐惧,奥匈帝国就一直在想,德国会不会吞并我呢?所以奥匈帝国对德国是非常防范的。
当然,在德国的更南面,还有个脓包意大利,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以坑德国而著称,一战的时候本来是德国的盟友,后来就见风使舵地加入了协约国,二战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坑死了希特勒。
“织网大师”—俾斯麦
“织网大师”—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Bismarck;1815-1898)一个德国历史上的大佬级别人物,一个给德意志历史抹上浓墨重彩的巨人。
这位出身于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的传奇人物留给这个民族永久的光荣,也给自己留下了后人各色各样的评价。
相信我们大家都了解或者听说过这位“铁血宰相”。
这是一个保守,残酷,争议不断的历史枭雄。
也是这位强硬的人物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德国发展强大的基础。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德国统一后其凭借高超而又富有技巧的外交手段编织了一个以德国为核心的,涵盖众多欧洲国家,复杂并且充满矛盾但是又很有效果的体系—大陆联盟体系。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铁血政策”,在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中相继获胜并且于1871年正式结束了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德意志两百多年的分裂,跻身为欧洲强国行列。
德国的统一是建立在王朝战争的基础之上,面对各强国在世界上争夺不断,自身相对弱小的局面,俾斯麦为巩固新生的帝国亲手编织了这个德国外交网络。
德国在中欧的崛起太过于迅速,也太过于令人震惊。
它的出现彻底结束了维也纳体系确定的欧洲大陆均势使得欧洲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种状况使得一直以来都是“”欧陆霸主”法国感到十分不爽,俾斯麦坚信由于之前的普法战争后遗症以及现实利益可能发生的冲突,德法两国之间已经存在不可调和的仇恨,因此当德国统一后他就开始缔造一个以反法以及孤立法国为核心联盟体系,他也是这一“外交大网”的总设计师和执行者。
俾斯麦的织网设计是:核心理念是建立一个以德国为核心的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国与其他大国结盟,保障德在欧陆上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具体操作是在均势原则上联合奥匈帝国,拉紧沙俄,亲近英国,反对法国。
在这一系列思想指导下俾斯麦“一顿操作猛如狗”仅数年时间就造了一张围法的大网。
首先是织网,第一波操作是缔结德奥同盟。
当年为了使德意志统一,俾斯麦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同时普奥之间的战争使两国结下梁子。
《俾斯麦》读书报告
一匹有血性的马——《俾斯麦》读书报告《俾斯麦》的作者,艾密尔·鲁特维克(Emil Ludwig),是一位德国传记作家,以撰写通俗传记闻名。
其所做传记强调人物个性,属于“新传记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
作者生于1881年,其童年时代就是俾斯麦执政的最后十年。
对于俾斯麦,作者有如是评价:“变换了视角后的俾斯麦,形象愈发显得丰满。
显然,他不是为了那座无人喝彩的雕像,而是苦苦追寻一个奋斗家的功业。
俾斯麦的一生永远是不停地奋斗,有时打胜仗,有时也打败仗,永不停止的激情,永不满意的现状。
有时候他也办错了不少事,但即使办错了,也总是带着天才的特色。
总之,他是一个令传记作家们着迷的人物。
”[1]俾斯麦在世界历史中算是一位知名人物。
然而,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或者说历史政治人物,俾斯麦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与德国统一分不开的。
提到俾斯麦,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那句“关于时局的许多重大问题,并不是靠演说与大多数的议案就能解决了的,唯有用铁血政策方能解决。
”[2]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俾斯麦的印象就是一位“铁血宰相”。
然而,这本传记所记述的许多俾斯麦自己的心理活动,却显示了一个不同的俾斯麦。
就以俾斯麦的“铁血演讲”为例。
这是俾斯麦在出任普鲁士首相之后,于1862年9月26日在下院演讲时提出的。
相当多的人认为,俾斯麦提出这一论调,是针对德国统一的。
“我们从铁血政策推行的前后过程来看,其实质是诉诸武力,核心是普鲁士自强,矛头所向主要是致德于分裂的内外敌对力量。
铁血政策的实际内容是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3]这些论断,有俾斯麦的话语为证。
在发表过“铁血演讲”之后,俾斯麦在之后与一位议员解释此事时说:“我的意思是说君主需要军队。
我的演说其意并非是要帮助德意志问题再向前迈进一大步。
这不过是对维也纳与慕尼黑的一种警告,并不是要以武力反对其它德意志诸邦。
‘血’就是指‘军队’。
我现在才明白我应该小心的选用字眼。
”[4]“‘血’,就是指军队。
奥托冯 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 1851年,俾斯麦出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的普鲁士王国代表,并于不久后升为大使。这份差 事他足足当了8年。185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亲王摄政。威廉亲王摄政后, 立即召见俾斯麦,并任命他为驻俄大使。1861年威廉亲王登基,称威廉一世。刚登基不久,威廉一世在扩充军备 方面与议会发生冲突。无奈之下,只有任命俾斯麦为内相。但俾斯麦并不甘于当内相,因此并不履行。
俾斯麦未满17岁时,便入读了格廷根大学。然而,俾斯麦并不满意大学的生活。在其就读大学期间,他经常 腰间佩剑,并牵着一只大狼狗。但却无心向学,并染上了很多恶习,曾与同学进行过27次决斗。后来,虽转到柏 林大学入读法律系,但他却并不满意。虽然毕业后成为了律师,但他并不甘于此,于是投考政府的官职,当上了 一个小书记员。在此时他结识了一位贵族女子,并结下婚约,可是他没钱,想以赌博赚钱却反而输掉所有金钱, 并欠下很多债务。因此这次婚约取消了。
1862年春,俾斯麦回到柏林,普鲁士王因为内部的压力,并不能升他为首相。结果俾斯麦请辞,并被改派 为驻法大使。同年,在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派取得了绝对胜利,马上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 的全部拨款,政府和议会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麦成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选。1862年9月23日,威 廉一世召回俾斯麦,并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 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如何正确评价俾斯麦
如何正确评价俾斯麦评价俾斯麦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
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
俾斯麦在政治领域是非常保守,反动的.他自己在回忆录里辩护说自己从来不是保皇党,可从1848年自由主义革命等等事件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党.他从精神上属于传统的,保守的普鲁士容克地主,他希望全体臣民都像他一样热爱他的君主;他希望君主立宪制度对君王权利的影响越小越好。
俾斯麦在推动德国统一和为德国日后的外交策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但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而且由于俾斯麦太过于有威望,导致威廉二世上台前德意志帝国君权并不十分强大的局面,尽管这个局面是俾斯麦自己十分想避免的。
俾斯麦有着高超的政治艺术与独特的政治眼光,在以下这四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件事是威廉一世上台后,为了加强普鲁士的实力,实行了兵制改革,因而大幅度增加了军费预算,但是这一决定在议会招到了强烈的的反对,政府与议会形成僵局,国王险些退位,在这种紧要的关头,俾斯麦利用“漏洞理论”,主张用权力来弥补宪法这一空洞,建议政府自行筹措资金来处理国家事务。
因而,在普鲁士推行“铁血”政策,这一政策的强行推行,使普鲁士的军事实力迅速提升,为后来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件事,便是他在对奥作战前,使欧洲的强国保持了中立,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
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
并且极力拉拢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俄国,最后还和英国达成了中立协议。
在对奥作战胜利后,俾斯麦力排众议,反对进军维也纳,因而以国王威廉一世的意见不一致,威廉一世主张进军维也纳,俾斯麦以辞职相要挟,最终使得国王屈服,对奥地利签订了极其宽容的和约。
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的伟大政治家,曾预言中日竞争结局
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的伟大政治家,曾预言中日竞争结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俾斯麦排名第九,次于第八伟大的印刷术发明者约翰内斯·古腾堡。
今天我想说说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铁血宰相俾斯麦。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柏林以西100公里外的申豪森城堡里,一个容克贵族家庭里。
青少年时期的俾斯麦,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装束。
在读大学期间,他经常腰间佩剑,脚穿马靴,并牵着一只大狼狗。
因为争强好胜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一次都没有输过。
俾斯麦如果你因为俾斯麦身着戎装的样子,而认为俾斯麦是典型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鲁士容克。
那你就错了,俾斯麦所受的教育水平相当高,且学识丰富,见闻广博,更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波兰语以及俄语等多国语言。
从政之后,在当时自由派为主的那种分裂的德国政治生态中,俾斯麦是少数的保皇派,他笃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才是正道。
1861年,威廉一世登基,下决心推动军事改革。
1862年春,在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派获得了绝对胜利,并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政府和议会陷入了僵局。
在重大矛盾之下,同年9月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麦,并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在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发表铁血演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铁指武器,血指军人的鲜血,可指战争,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
随后威廉一世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朕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朕的头。
”而俾斯麦说:“既然迟早要死,为何死得不体面一些?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抑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必须通过战争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从此,俾斯麦和威廉一世之间形成了十分特别的牢固关系。
在俾斯麦就任首相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能够解决与议会的冲突,为此,他想以德国统一的大业来转移议员的视线。
俾斯麦是务实派,根据当时的欧洲局势,并分析了哪些国家妨碍了德国的统一,很快地就筹划出几场统一战争。
缔造帝国的俾斯麦,其实一点也不铁血
缔造帝国的俾斯麦,其实一点也不铁血在风云激荡的19世纪,全世界的封建政权中,最著名的改革政治家莫过于所谓的“三大宰相”,即俾斯麦、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但遗憾的是,这三位的改革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失败了,俾斯麦用他的“铁血政策”造就出了一个刻板、僵化,且崇尚武力的德意志,随后就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而伊藤博文差不多也一样,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成功实现工业化,但留下了军国主义这个罪恶的种子,以至于让他越来越走向极端,不仅给东亚各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日本自身的毁灭更加严重。
至于李鸿章,素来以“裱糊匠”自居,到最后其实连外表都糊弄不下去,甲午一败就是五十年的沉沦。
讽刺的是,正是他的这种失败,某种意义上讲才没有让中国走向极端,以至万劫不复。
在这三个人里面,争议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俾斯麦,很多人都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究其根源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他,那么是否如此呢?虽然俾斯麦一直以“铁血宰相”著称,但实际上,他并不铁血,更非狂人,而是一个极为善于运用外交手段的老狐狸,战争对他而言,顶多算是外交博弈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日本那样,靠战争推动国家前进。
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很多人以为俾斯麦是一只刺猬,实际上确实一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从他在欧洲下的几部好棋,就能一目了然。
先来说说德国统一之前是个什么状况,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德国这块只有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就比四川省大一点,竟然分裂出了大大小小一千八百多个独立领地或者半独立领地。
最小的领地也就是一个村的规模,但是却相当自负,抱着自己的贵族头衔洋洋得意。
最要命的是,德国处在丹麦、法国、奥地利等几大强国的包围之中,都把势力深入到境内的小国里。
直到其中一个叫普鲁士的崛起,尤其是在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的努力下,才得到统一。
虽然说统一的地方如此的庞大复杂,但在过程中实际上只爆发了三场战争,也就是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先来说说普丹战争,丹麦是德国一个强大的邻居,如果德国要统一,丹麦就是第一个绊脚石。
俾斯麦:欧洲外交界的魔术师
俾斯麦:欧洲外交界的魔术师作者:杜舒来源:《领导文萃》2019年第06期近代德国历史上最出风头的政治人物显然不是俾斯麦,但要论评价的分歧之深,俾斯麦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这一点甚至在俾斯麦有生之年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俾斯麦1815年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曾与同学做过27次决斗。
1848年,德国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压革命。
他先后担任过普鲁士驻俄大使和驻法大使,1862年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可以看出,俾斯麦是一个主张使用武力的顽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
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
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原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
1815年,各封建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德意志邦联”,它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国共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
实际上,所谓组成邦联,只不过徒具形式而已。
为了巩固德意志邦联政权,俾斯麦发动了三场王朝战争,坐实了他的“铁血宰相”名号,但是在这三场战争中,俾斯麦更多地展现了他多变务实的外交手段。
在1861年的普丹战争中,俾斯麦先摆出一副与奥地利冰释前嫌的态度拉奥地利入伙,然后迫使丹麦放弃了两个州的土地。
数年后,普鲁士与奥地利达成协议,瓜分二州,而俾斯麦又将问题多多的石勒苏益格划给奥地利,为未来的普奥战争埋下伏笔。
1865年前后,俾斯麦一边孤立奥地利,一边与俄国、法国会晤,以其他政治代价换来了俄法中立。
1866年他又与意大利借威尼斯问题而结盟,然后又逼迫奥地利主动挑起战端,并于7月在萨多瓦会战中获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俾斯麦
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
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
俾斯麦在政治领域是非常保守,反动的.他自己在回忆录里辩护说自己从来不是保皇党,可从1848年自由主义革命等等事件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党.他从精神上属于传统的,保守的普鲁士容克地主,他希望全体臣民都像他一样热爱他的君主;他希望君主立宪制度对君王权利的影响越小越好。
俾斯麦在推动德国统一和为德国日后的外交策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但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而且由于俾斯麦太过于有威望,导致威廉二世上台前德意志帝国君权并不十分强大的局面,尽管这个局面是俾斯麦自己十分想避免的。
俾斯麦有着高超的政治艺术与独特的政治眼光,在以下这四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件事是威廉一世上台后,为了加强普鲁士的实力,实行了兵制改革,因而大幅度增加了军费预算,但是这一决定在议会招到了强烈的的反对,政府与议会形成僵局,国王险些退位,在这种紧要的关头,俾斯麦利用“漏洞理论”,主张用权力来弥补宪法这一空洞,建议政府自行筹措资金来处理国家事务。
因而,在普鲁士推行“铁血”
政策,这一政策的强行推行,使普鲁士的军事实力迅速提升,为后来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件事,便是他在对奥作战前,使欧洲的强国保持了中立,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
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
并且极力拉拢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俄国,最后还和英国达成了中立协议。
在对奥作战胜利后,俾斯麦力排众议,反对进军维也纳,因而以国王威廉一世的意见不一致,威廉一世主张进军维也纳,俾斯麦以辞职相要挟,最终使得国王屈服,对奥地利签订了极其宽容的和约。
这一决定非常高明,它不仅仅使得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且日后奥地利还成为了德国的盟友。
第三件事,便是在普法战争中,普军大获全胜。
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
德意志的统一最终实现。
但在签订对法国的和约中,俾斯麦强烈反对割占法国的领土,他认为如果割占了法国的领土,会大大刺激法国人仇视德国的情绪,因而会在德国的西面树立一个世仇,这对于德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但是当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威廉一世和普鲁士的军官们,不听俾斯麦的忠告,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来的历史,果然印证了俾斯麦的预言,法国从那以后,成为了德国的世仇。
第四件事,便是德国统一后,俾斯麦对外展开"均势外交",维护欧洲的相对和平以利于德国发展。
自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便不希望再有对外战争,因此他并不像其它欧洲国家一般,大量掠夺殖民地。
但他又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
首先在1873年,他与奥匈帝国,俄罗斯缔结《三帝同盟》。
但于1879年,俄国因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所以退出,俾斯麦随即与奥国重订盟约,称为《德奥同盟》。
然而俾斯麦担心俄国会转投法国,因此于1887年与俄签订《再保险条约》。
这种环境让德国可以休养生息,培养国力。
威廉二世上台后,俾斯麦的这种稳健的对外政策,为威廉二世所不满,威廉二世极力主张对外扩张,二人发生严重冲突。
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
威廉二世的这种对外扩张政策,引起了欧洲政治局势的失衡,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第二帝国由此而覆灭。
俾斯麦代表容克贵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
俾斯麦针对阴碍德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外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强有力的手段,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
尽管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的封建势力及其军国主义传统,但统一毕竟是一个进步的历史事件。
统一是普鲁士的胜利,俾斯麦充分发挥了自己杰出的政治、外交才能,为德意志的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
应该充分肯定其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