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并整合论述文中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选并整合论述文中的信息

作者:杜俊杰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2013年第11期

“筛选并整合文(论述文)中的重要信息”在湖北卷中釆用了客观题的形式。针对该考点设题特点,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要正确筛选并全面整合,必须明确“重要信息”的内涵或外延。

事物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特有的属性;外延是事物的数量范围特征。命题者可用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甚至无中生有的方法来改变属性,也可以通过改变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或数量多少等方法来改变外延。如2013年天津卷第7题的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这里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的,原文中只有微博粉丝,并没有传统粉丝。命题人显然故意扩大了外延。

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在解题时,可分三步来进行。第一,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第二,回到原文当中去找到对应区域;第三,认真比对选项中变更过的信息和原文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比对时要特别注意概念的根本特征、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

二、要正确筛选并全面整合,必须理清“重要信息”间的逻辑关系。

论述文本中,有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如条件关系、种属关系、因果关系等。这些关系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推导转换的要求也很高,容易出错。如2013年湖北卷第7题的B项:“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根据原文“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该选项强加了因果关系。

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在解题时,可分四步来进行。第一,认真阅读每一选项,逐项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关键区域;第二,结合关键区域的上下文,找全所有包含所需信息的区域;第三,联系上下文,仔细查看选项中所包含信息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错误。这类错误包括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强加因果、以偏概全、自相矛盾等;第四,通读全文,做到点面结合,防止漏读信息,只有完全筛选出相关信息才能明确其逻辑关系。

三、要正确筛选并全面整合,必须找出选项中“信息”的形成依据。

论述文往往使用大量的子论点和论据来支撑某个主要观点,这些论点和论据所含的信息量大,往往散落于全篇。做题时相关信息容易找到但不易找全找准。如2013年四川卷第6题:下例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B. 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

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C. 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D. 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本题C选项中“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在文中找不到依据。这道题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我们必须通读全篇,逐条认真比对,再三推敲才能确定错误。

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在解题时,可分三步来进行。第一,审清题意,准确定位。找出题干所涉及的主要观点在文中的位置,并判断该观点在文中的作用,若是领起则向下找,是总括则向上找,切出筛选范围。第二,抽出关键句,抓主线信息;第三,结合选项,逐项比对,防止遗漏或以次代主。

归结起来,筛选并整合论述文中的信息,要注意:(1)整体把握,明确对应区;(2)紧扣概念,明确内涵与外延。(3)联系上下文,理清逻辑关系;(4)逐条比对,抓主防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

莫言在其简短的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实用工具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过程中,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已经被人们逐渐冷落。推而广之,实际上一切人文学科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其实,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艺术与科学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物理学大师都认为,物理世界的“真”和“美”是统一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美的境界。钱学森生前也提议,教育要把科技和文艺结合起来。

艺术教育,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在对与人类生命有密切关联的自然的思考方面有更好的作为,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了解到平淡天真的艺术精神。艺术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精神的屏障和技巧的抗拒。

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早已渗透到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生的逐年增加,并不意味着可以招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很多艺考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艺考成了他们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了文化缺乏的避难所,这无疑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缺陷和学科发展的瓶颈。

今天的艺术教育,很多就是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导致学生过多地以艺术技巧为对象来加以考察和体

认。在现代化的今天,要想在艺术教育中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去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把我们的灵魂从单一的物质和技术的“有用性”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们更多地去触摸到人类历史中曾经达到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永恒性的智慧资源,从而淡化那种纯功利的、“有用”的生存状态,追求一种艺术的、自由的、“无用”的价值观念。

自然科学回答了“是什么”,人文学科则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艺术却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艺术虽然没有经世之用,却有生命之用,这就是艺术的无用之大用。

(选自2013年4月《光明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人文学科都不如科学那样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B.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与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作者用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认识为例,证明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

D.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但是艺术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它是生命之大用。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平淡天真的艺术精神。艺术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

B.如果我们在艺术教育中重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那么就会弥补艺术人才培养的缺陷。

C.重新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就能淡化那种纯功利的、“有用”的生存状态,追求一种艺术的、自由的、“无用”的价值观念。

D.受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今天的艺考成了许多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

1. A(原文是“实际上一切人文学科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2. C(原文有“或许”二字,这里犯了或然变必然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