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统一文字
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文字很不统一。国家统一后,这种文字混乱状况严重阻碍了统一政令的推行,而且也阻碍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顺应客观需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进行了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下令“书同文字”。
秦朝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和统一工作,是使汉字走向统一、规范化、定型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李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严禁私学
在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政策。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严禁私学,并采取了“焚书”、“坑儒”等残暴措施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3.吏师制度
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行政权力,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的道德习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这种凭借法令进行的社会教育,在实现“黔首改化,远迩同度”的政治要求方面有重大的社会效果。
二、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汉初流行“黄老之学”。依托传说中的黄帝,而本于老子,实质上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的学说。随着政治思想的转变,汉初文教政策也与秦朝截然不同。汉朝的文教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汉初几位皇帝对知识分子都比较重视,汉文帝尤为突出。知识分子的地位提高了,在政治上也有了施展宏图的机会。
(2)允许开办私学
在汉初,私人讲学活动不仅没有受到统治者的干预,相反,朝廷对其中一些著名学者的礼遇,加上皇帝接连不断颁发的求贤诏书,实际上是对私学的一种无声鼓励,私学因此蓬勃地发展起来。
(3)废除“挟书律”
汉朝统治者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允许人们自由收藏、携带、讨论《诗》、《书》。“挟书律”的解除,热情的学者开始传写、抄录书籍。政府也采用给予献书者一定奖赏的办法鼓励私人将图书献给国家或借给官府抄录。一系列措施使社会拥有的图书量渐增。
2.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
代孔子”之称。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2)兴太学以养士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并提出了一套严格的选士方案。
董仲舒这三项建议被采纳,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立五经博士。“五经”即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典。原来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因历久不置而废。于是,就迈出了独尊儒术的第一步。
(2)开设太学。太学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
(3)察举制的完全确立。武帝时在选举考试中,儒家学者受到特别的优待,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局面。
由于博士的殊荣只许给儒家学者,太学里传授的是儒家的经典,高官厚禄也只送给那些精通儒学的人,因此,儒学很快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从此,汉朝统治者就一直沿用这些文教政策。
三、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的发展
汉朝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在东汉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1)太学
①太学的设置与发展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则盛极一时,太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帝王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时有兴衰。尽管太学生人数空前,但太学名不副实,教学质量下降。
②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太学的教师:正式教师是博士,要求博士应具有封建道德风范,在博通儒学和其他载籍的基础上,对其中一经有精深的造诣,足以胜任博士之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时还规定年龄在50岁以上,严格遵守师法与家法也是博士的条件之一。
太学的学生:其称谓有“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等,博士弟子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太常选拔京都或京郊内年龄在18岁以上,仪状端正者50名,作为博士弟子,即正式的太学生。另一种是从地方上(郡、国、县)选择,是一种非正式的特别生。
③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
教学形式:最初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来出现了“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主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