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若对导致胁痛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胁痛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胁指胸壁两侧,其下界为肋缘尽处,故胁痛一般应与胸痛、胃脘痛、腹痛、肩背痛、腰痛相区别。

2.肝胆病变一般都可见右胁痛,然其确切痛位多在胁之内,体表肌肤一般无压痛等表现。

(1)肝痈(肝脓肿)、肝热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转氨酶显著增高;运气胁痛?)、肝瘟(治肝脏温病,阳明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重直强)等之胁痛,常有急起发热,多见黄瘅等症。

(2)肝癌、胆癌出现右胁痛时,并见纳呆,进行性消瘦或见黄疸者,多已进入晚期,通过B超、CT等检查能发现肝胆占位性病变,肝癌甲胎蛋白阳性并持续增高,胆癌转氨酶一般轻度异常,这种胆红素、转氨酶升高不平衡现象有助于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3)胆瘅(胃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及胆系感染性疾病)、胆胀(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囊结石)之胁痛,呕恶明显,常可触及肿大之胆囊,压痛明显,B超等检查有助鉴别。

(4)右下肋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彩超确认。

(胁痛病又称作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来自胆囊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结石阻塞时的程度和有无胆道感染。

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夏科三联征),是结石阻塞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


(5)肝积(肝硬化)之胁痛,右胁下可有较平滑而坚硬的肿块,腹胀纳少,脾肿大,贫血,蜘蛛痣,或见肝掌。

(6)肝痨出现右胁痛,有痨病史,或有盗汗、潮热等症者,X线右上腹检查或可见钙化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7)蛔厥,小儿或青年突起胃脘偏右部位阵发剧痛,而压痛等体征不明显,伴呕吐等症者。

(8)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有肝热病病史,以右胁长期隐痛,有肿块,常以拳自捶,肝功能异常等为特点。

3.非肝胆病变出现胁痛,其常见者有:
胸胁饱满,呼吸困难,检查发现胸腔有积液者,为悬饮。

(胸膜积水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体温正常,心音高朗。

胸壁叩诊时两侧呈水平浊音,其浊音界的位置随病人体位的改变而变化。

听诊时,在浊音区听不到肺泡音,有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常伴有腹水、心包积水和皮下水肿现象。


胸胁刺痛,热侯,干咳,有胸膜摩擦音者,为干胁痛。

(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

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


肌肤沿肋骨相引掣痛者,为胁肋痛。

(肋软骨炎,又称前胸壁综合征,是前胸部疼痛常见的原因,由于疼痛部位在前胸,很容易于心绞痛混淆,患者常误以为自己有冠心病,病因一般与外伤有关,在人们搬运重物 ,急剧扭转或因胸部挤压等使胸肋关节软骨造成急性损伤、或因慢性劳损或伤风感冒引起病毒感染,导致胸肋关节面软骨的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

或肋软骨发育营养不良、胸肋关节炎症、肌筋膜炎有关。

其临床表现为前胸部疼痛,多为酸胀痛,起病急剧或缓慢,时轻时重,可因翻身咳嗽、深呼吸、上肢活动加重,有时向上肢放射,查2-5肋软骨处压痛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有反复发作趋势。

临床中应于冠心病心绞痛,结核胸膜炎等疾病区别。

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 上臂乃气滞; 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

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不通则痛。

治疗:局部热敷理疗,贴用琥珀膏,外敷中药接骨散或三色敷药,内服活血化瘀汤,左归丸。


刺痛或灼痛沿肋间神经放射,为肋间神经痛。

(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

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

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


有疟疾、蛊虫病等病史,左胁下有较大肿块者,脾肿大为突出特征,肝功能检查常在正常范围,为肥气。

(肥气是因疟疾、蛊虫病等,使瘀血内积,新血不生。

⒈有蛊虫病、曾长期患疟疾等原发疾病的病史或临床表现。

⒉于左胁下可触及肿大的包块,其肿块可达脐或脐下,并可超过腹中线,质坚硬,表面光滑。

⒊常伴腹胀,疲
乏等症,或有齿衄、鼻衄、紫斑等出血现象。

或见腹壁青筋显露。

⒋血液检查可见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骨髓检查见相应造血细胞增生,有成熟障碍的现象。

肝功能试验常在正常范围。

X线及内窥镜检查常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胸胁部外伤所致胁痛,有明显的外伤史及局部青紫、压痛等症。

胸痹(心痛)、厥[真]心痛:年龄一般较大,疼痛位于左胸,向左臂部放射,劳累后发作,心电图检查有特征性改变。

4.除询问病史、症状及作体检外,一般应作肝功能、B超、X线等检查,以鉴别病种。

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1.肝气郁滞证: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当归、郁金、川楝子之类。

2.瘀滞肝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痛处拒按,胁下或见痞块,舌质紫黯,脉弦或沉涩。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3.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甚则剧痛而拒按,痛引肩背,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有目黄、身黄、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清利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

4.虫扰胆膈证:突发脘胁痛剧,攻撑及背,呕吐蛔虫,口苦,舌苔黄腻,脉弦。

安蛔定痛。

乌梅丸加减。

5.肝阴虚证:胁肋灼痛或隐痛,痛喜揉按,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

滋阴柔肝。

一贯煎加白芍、白蒺藜、玫瑰花之类。

常用止胁痛中药:郁金、白芍、金铃子、枳壳、柴胡、玄胡等,可在辨病、辨证
的基础上选用。

中药香附丸、元胡止痛片等。

针灸对症处理:针刺常用支沟、丘墟透照海、肝俞,用泻法。

肝郁加太冲;血瘀加期门;湿热加阳陵泉、三阴交;阴虚加泻行间,补复溜、肾俞。

或用皮肤针叩刺痛处加拔火罐,适用于劳伤瘀血作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