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温度》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自然科学教学年级:五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3.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1. 温度计的准确读数。
2. 温度与生活、环境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物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谈谈对温度的感受。
2. 提问: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如何计量和表示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学温度概念、计量单位等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温度的概念,解释摄氏度、华氏度等计量单位。
2.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温度概念、计量单位及温度计使用方法。
2. 提问:温度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二、课堂讲解1. 讲解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对生物、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实例分析1. 分析现实生活中温度变化的例子,如季节变化、气候等。
2. 学生分享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图。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家庭周围的温度,记录并分析。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尤其是对体温计特殊结构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准备三杯水,一杯热水、一杯温水、一杯冷水。
让几位学生将手指分别放入这三杯中,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接着让他们将手指从热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再从冷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描述感觉的变化。
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样是温水,感觉却不一样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
(二)讲授新课1.温度温度的概念:讲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强调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感觉有时会不准确,比如冬天在室外摸金属和木头,会感觉金属更冷,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可能是相同的,只是金属的导热性更好,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温度。
温度的单位:介绍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并讲解摄氏度的规定。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同时提及还有其他的温度单位,如开尔文(K),简单介绍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T=t+273.15K。
2.温度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讲解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通过实验演示,将一个装有染色酒精的小玻璃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柱的升降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温度教案人教版
温度教案人教版标题:温度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能够用正确的单位来表示温度。
2.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3. 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描述温度的升高和降低。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的转换和温度的测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温度计、温度计读数表、温度变化图、实际温度测量器材(如水银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温度的概念,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有关?”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温度的概念,并提醒学生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3.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Step 2:温度计的读数技巧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温度计,并指导学生正确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互相帮助和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读取温度计的刻度。
Step 3:温度的变化规律1. 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温度的变化规律,如温度的升高和降低。
2. 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和图像,让他们描述温度的变化趋势,并提醒他们温度的变化是连续的。
Step 4:温度的转换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温度的转换方法,如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换。
2. 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计算和实际例子,掌握温度的转换方法。
Step 5:温度的测量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温度测量器材,如水银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并简要解释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温度测量器材进行温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Step 6:巩固与拓展1.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提供拓展练习,如设计温度转换问题、实际温度测量问题等。
Step 7:总结与反思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人教版初中物理《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题引导温度计: 其次, 利用问思考1、自制温度计放在热水和冷水中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情况?2、你能否知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展示构造】小瓶太大,可缩小为玻璃泡;液体可选用酒精、煤油和水银等。
认识桌面上的各种温度计,进行观察比较,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行比较,使学生形象认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该环节既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再通过动画展示,形象认识温度计的具体改进方法。
二、摄氏温度(活动三)1、摄氏温度的规定提出问题引导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常用温度计,自学教材“摄氏温度”这部分内容。
思考:1、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2、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课件展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学生自学,完成思考题。
初步认识摄氏度以及摄氏度的规定。
观看动画形象认识1℃的规定。
摄氏度的规定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生动直观,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冰水混合物等分100份1份为1摄氏度100沸水记作1℃绍估测温度的方法。
1【知识迁移】结合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教材,了解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并思考被测温度能否超过所选的温度计的量程?课件播放视频: 温度过高而使温度计被胀破简单介 【想一想】展示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 一些做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12以小组 认真读数 填入实验下面几种做法,哪种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3 4【媒体展示】展示读数时的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哪个视线是正确的。
俯视【提问引导】除了读数仰时,视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我们能不能在温度计放入后,就立刻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读数?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温的方法。
估、认、浸、等、读、记 【学以致用】实验: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小组讨论交流: 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温度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单位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温度的影响因素4. 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5. 生活中的温度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烹饪等,引出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温度的概念及单位:讲解温度的定义,介绍温度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华氏度等。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4. 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温度的因素,如环境、时间、物质状态等。
5. 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加热、降温等。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温度知识的了解。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温度变化原因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中的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3.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课件、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冷热水)、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学生版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温度这个词,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并讨论。
步骤二:温度的概念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表现,是量化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确保他们理解了温度的概念。
步骤三:温度的测量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教师展示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和使用场景。
步骤四:温度计的单位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2.教师解释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3.学生进行比较和举例,加深对温度计单位的理解。
步骤五:温度计的使用及误差分析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的水的温度。
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
步骤六:实验总结和讨论1.学生汇报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误差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关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和误差预防措施。
3.学生思考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1温度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温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温度这一概念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感知到冷热变化,但对于温度的精确测量、温度单位换算以及温度与热传递的原理了解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培养。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但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逐步掌握温度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为依据,围绕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方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方案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索未知领域;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4)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实际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了解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2)掌握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难点】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归纳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以及自己在使用温度计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及温度计。
二、讲授(15分钟)1.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教师通过PPT展示,简单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感觉无法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需要借助测量工具——温度计。
2.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温度,在使用的过程中总结注意事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25分钟)1.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如何自制温度计?自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2.设计实验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实验,验证自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四、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温度及温度计的认识和掌握。
五、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让学生了解体温计的使用及巧妙设计,拓展学生视野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归纳法、演示法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温度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3.1《温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因此,在设计《温度》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通过生活情境,了解温度的概念,感受温度变化,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温度变化的原因。
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能够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让孩子们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温度变化,并能用语言描述。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难点:让孩子们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温度变化,并用语言描述温度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颜料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两杯不同温度的水,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
让孩子们触摸并描述他们的感受。
通过这个生活实例,让孩子们初步感受温度的概念。
2. 探究:接着,我拿出了温度计,向孩子们介绍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让他们自己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温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实践:然后,我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用颜料和冰块来观察温度的变化。
孩子们通过实践,发现了温度变化的原因,并用语言进行了描述。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温度变化,并用语言描述温度变化的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描述温度变化的原因时,还稍显困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必做题,确保掌握基本知识点。
2.选做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创新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4.团队合作题要注重分工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然而,他们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方面有待提高,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过程还需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加强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热传递的条件和方向。
3.创新题:
a.探究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尝试总结规律,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b.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利用温度和物态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
4.团队合作题:
a.小组合作,查阅资料,了解温度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编写一份简单的报告。
4.实验操作中的观察、数据分析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例如,通过展示冰块融化、水烧开等日常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物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物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温度值,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及单位。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读数和正确使用。
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冷水、热水、体温计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温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如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海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给人的感觉不同?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
2、新课讲授温度的概念让学生触摸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感受冷热程度的不同。
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的单位介绍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并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 100℃,将 0℃到 100℃之间平均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为 1℃。
简单介绍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温度计的原理展示温度计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
讲解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前的观察、测量时的正确放置等。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常见的温度值介绍一些常见的温度值,如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 5℃,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8℃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活动1】炎热的夏天一个人在马路上走,有什么感觉?热,非常的热。
一个人在空调屋里,什么感觉?舒服,凉爽。
好,现在让两个人同时走到树荫下面,感觉一样吗?马路上走的人肯定会感觉凉爽,而在空调屋里的人肯定感觉热。
为什么同样是树荫,不同的人感觉为什么不一样呢?这说明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活动2】我这又一杯热水(摸摸热),一杯凉水(摸摸凉),现在把手指两支手指同时放在中间的温水杯中,两支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原来模热水的感觉凉,原来摸冷水的感觉热,那到底是凉还是热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既然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程度是不可靠的,那该怎么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第三章第一节温度二、【教学过程】关于温度的定义之前已经让大家做了预习,现在请同学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来互相对一下自学互学部分的答案,各组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不会的,写错的互相问一问,看一看,来形成小组共案。
好,下面请第一组来告诉我们第一部分温度计的答案。
同学们已经说得很好了,这里面我就强调把实验室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画下来,这是重点。
第二组来告诉我们第二部分摄氏温度部分的答案。
这部分也是重点是需要画下来背会。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8页,看书上小资料给我们提供自然界的一些温度,让我们大致了解生活中的温度。
最高的为多少?最低的为多少?第三题温度计的使用部分第三组来告诉答案吧。
【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对温度计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呢?下面进入我们的展学纲要部分,在测量液体温度之前,我们先来判断下面这些操作是对还是错。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一等奖3篇
温度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一等奖第 1 篇活动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外形及用途。
活动准备:自制的温度计、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二、基本部分1、谜语——玻璃身体直伸长,一根红线在中央,有时上来有时下,人们生活需要它。
请幼儿猜猜谜底。
幼儿:电梯……老师在大屏幕中出示谜底——温度计,请幼儿说一说平常在哪里见过?(每次洗澡的时候)2、大屏幕中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温度计测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温度?(看看谁热不热,凉不凉)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什么?(体温表)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6度——37度之间)4、观察大屏幕,让幼儿说一说再用温度计测量什么?出示图片(食物汽车植物鱼)5、老师出示自制的温度计,让幼儿观察:(1)温度计上最大的数字50,最小的数字0。
(2)水银(3)长短不一的3种线,长短不一的线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4)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三、让幼儿从凳子底下取出温度计,说一说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提问:你们的温度计是一样的,为什么温度不一样呢?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测量的地方(阳光晒的地方温度高,阴凉的地方温度低)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去了解一下在同样的地方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温度不一样?为什么温度计还有测量动物?还有测量植物的?温度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一等奖第 2 篇一、谈话导入,引入气温:1、交流所在地今日天气状况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2、播报天气预报,感知一天温度高低变化。
研究温度变化中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温度)[教学手段:课件视频播放]天气播报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城市气温写在表格中。
(生听边记录)(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找记录不同符号的学生到黑板书写。
)3、模仿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
(生读记录)4、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学生交流不同的记录方法,统一介绍温度的读法和规定的写法。
)(1)认识温度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3.设计有趣的实验、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温度概念的理解:温度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温度,并将其与物体分子的运动状态联系起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涵盖温度单位换算、温度测量、温度知识应用等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二)过程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温度与物体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温度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准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掌握温度测量的技巧,以及理解不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3.温度知识的应用:将温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物体性质、状态变化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温度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温度。
-利用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温度测量实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探讨温度与物体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1《温度》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的示数高,其原因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使得b的示数偏高。
停止加热后,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44℃。
学生探究活动三体温计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教师问: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问:细管的作用是什么?
问: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
8.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8.3℃。
进行体温检测时,若用一支示数为39.2 ℃的体温计直接测量,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为37 ℃,则测出的温度是39.2℃。
三、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本节课学习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①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②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温度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梳理本章温度知识结构,包括温度的概念、单位、温度计的使用、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等,要求图文并茂,清晰展示知识要点。
2.温度单位及转换: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K)等,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3.温度计的使用: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温度计数值。
4.温度与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
5.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物体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生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
1.温度概念的深入理解:温度不仅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反映,还与分子运动、内能等概念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温度的本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读取数值的准确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教学的难点。
3.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理解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及转换关系,了解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2.学习使用温度计,掌握正确读取温度计数值的方法。
3.掌握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
4.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物体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等的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初中物理《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题引导温度计: 其次, 利用问思考1、自制温度计放在热水和冷水中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情况?2、你能否知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展示构造】小瓶太大,可缩小为玻璃泡;液体可选用酒精、煤油和水银等。
认识桌面上的各种温度计,进行观察比较,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行比较,使学生形象认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该环节既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再通过动画展示,形象认识温度计的具体改进方法。
二、摄氏温度(活动三)1、摄氏温度的规定提出问题引导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常用温度计,自学教材“摄氏温度”这部分内容。
思考:1、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2、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课件展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学生自学,完成思考题。
初步认识摄氏度以及摄氏度的规定。
观看动画形象认识1℃的规定。
摄氏度的规定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生动直观,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冰水混合物等分100份1份为1摄氏度100沸水记作1℃绍估测温度的方法。
1【知识迁移】结合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教材,了解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并思考被测温度能否超过所选的温度计的量程?课件播放视频: 温度过高而使温度计被胀破简单介 【想一想】展示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 一些做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12以小组 认真读数 填入实验下面几种做法,哪种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3 4【媒体展示】展示读数时的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哪个视线是正确的。
俯视【提问引导】除了读数仰时,视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我们能不能在温度计放入后,就立刻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读数?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温的方法。
估、认、浸、等、读、记 【学以致用】实验: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小组讨论交流: 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
温度说课稿人教版
温度说课稿人教版教学设计:温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掌握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方法。
- 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关注,培养环保意识。
-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温度的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区别和转换。
2.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
- 温度转换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 温度计(包括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学生用的小温度计)。
- 热水和冰水。
- 实验记录表。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和投影仪。
- 实验室,确保安全使用热水和冰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的感受,引入温度的概念。
- 展示不同温度下物体状态变化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冰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定义及其区别。
-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温度单位的转换。
4. 实践操作- 学生尝试使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并与同学分享结果。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温度计。
5. 总结提升- 总结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强调温度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讨论温度变化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和应对温度变化。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天中家中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2. 完成温度转换的练习题,加深对摄氏与华氏温度转换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温度- 概念- 测量工具:温度计- 摄氏与华氏温度- 定义- 转换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与保养七、教学反思- 评估学生对温度概念的掌握程度。
《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及温标间的转换;•了解温度对物体性质和物理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不同温标间的转换原理。
三、教学内容1.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定义: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的一种表示,是物体内部粒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K)。
2.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不同种类;–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常用温标–摄氏温标:以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华氏温标:以水的冰点为32℉,沸点为212℉;–开尔文温标:以绝对零度为0K,与摄氏度的关系为K = ℃ + 273.15。
4.温标间的转换–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 ℃ × 1.8 + 32;–摄氏度和开尔文的转换公式:K = ℃ + 273.15。
5.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如热胀冷缩、物体的电阻变化等;–温度对物理变化的影响:如物质的相变。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温度相关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温度的兴趣,并询问“温度是什么?温度有哪些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对温度的定义进行阐述。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程度的一种表示,以及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步骤三:温度测量介绍常见的温度测量方法,着重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可以使用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并指导学生注意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步骤四:温度单位介绍温度的三种不同单位,并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际温度值的转换示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原理。
步骤五:温度的影响讲解温度对物体性质和物理变化的影响。
例如,温度升高会导致物体膨胀,温度降低会导致物体收缩;温度升高会使物体的电阻变大,温度降低会使物体的电阻变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会发生相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0℃是为了防止出现刻度盘倒置时能正确确定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规范操作
使学生能知道俯视、仰视对读数的影响,明确平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
找
1、能说出温度的概念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2、能说出温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温度;
3、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引入】
请学生2人上台,一人先将手指插入热水中15s后放入温水中,将对温水的感受(凉)写在纸上;另一人先将手指插入凉水中15s后放入温水中将对温水的感受(热)写在纸上。通过体验“冷”“热”的感觉, 引出靠感觉描述物体冷、热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温度》朱雨华 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吉林省集安市第七中学
课例名称
温度
教师姓名
朱雨华
学段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2012版
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温度的概念和摄氏温标的规定;
2、能说出温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温度;
3、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液柱的高低比较出哪杯水温度更高。但是还不能准确说出具体的温度值,这时我们需要使用一套温度标准。介绍各种温标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现在英、美等国采用华氏温度,而我国、法国等大多数国家采用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读作: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练习】
1、黑板出题:37℃,20℃,-39℃。
【自学】
5分钟阅读教材49页温度计使用,找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讲台上三杯水的温度。
阅读教材,画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能力。
【活动】
找3名同学说出使用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其他学生观察上台学生操作是否正确。
让学生说出量程、分度值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温度计,测量时为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学生纠正错误操作使学生具备找错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体验感受进行引入,以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基本不了解,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正确读出温度值,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使用多媒体一体机外接摄像头将细玻璃管液柱变化的微小差别放大展示在屏幕,使学生深度了解热胀冷缩。通过PPT展示伽利略和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图片介绍科学史,拓展学生的视野。
【板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讲授】
黑板上画出温度计结构图(先画玻璃泡再画细玻璃管最后画温度计的外侧玻璃体)。使学生加强对温度计结构的记忆。
使用多媒体展台展示两张学生纸条,通过对比不同答案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吸引学生注意。
【板书】3.1温度
【讲授】
物体的冷热靠感觉描述是不可靠、不准确的,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就要引入温度这个物理量。
【板书】
一、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讲授】
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准确温度值怎么办?回答:温度计。
你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吗?回答:不知道。
纠正学生错误并介绍人体正常体温为37℃,常温一般指20℃。2、搜索当地近几日天气预报,请学生读数。
通过学生读数练习,突破重难点。讲单调的温度读数练习变成生活化的天气预报,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通过规范读数使学生得到成长和锻炼。
【讲授】
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两者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演示实验】
展示插细管的两个装满红色钢笔水的小瓶(相同小瓶装等量液体)。
学生观察细吸管中红色液柱的高度相等。让学生了解吸管的初始状态。
将两个小瓶分别放入冷水、热水。
观察细吸管中红色液柱的高度变化,对比两个细吸管中哪个液柱更高。
通过液柱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热胀冷缩。
【讲授】
口服液小瓶中装的红色钢笔水是等量的,它们的体积应该是相等的,细吸管中液柱的高低也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我们看到冷水中液柱降低,这是因为一般物质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热水中液柱升高,这是因为一般物质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加。我们简称:热胀冷缩。我们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了温度计。人们将水银、混有红色染料的煤油或酒精装入玻璃泡中,这些液体热胀冷缩时进入另一端封口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中,这样就制成了温度计,历史上第一支温度计有1593年伽利略发明。
【讲授】
量程就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就是一个小格所代表的示数。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一般是-20℃~105℃,分度值是1℃。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分度值和0℃位置;估测物体温度,不能使用温度计测量超过量程的物体温度;使用时要注意:1、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因为容器底、壁温度与液体温度不同时会影响读数准确;2、玻璃泡浸入液体中等一会儿示数稳定后读数,因为液柱的上升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中间的液面相平,否则不准确。(在黑板温度计简图中画出俯视仰视,视线与刻度的交点,俯视时读数比真实值大,仰视时读数比真实值小,简称:俯大仰小)。
(在温度计简图中画出0℃、100℃在画出一些小格)
为了让100等份每一份都能代表1℃,温度计中的直玻璃管必须粗细均匀,否则不准确;较粗的玻璃管刻度较密集,较细的玻璃管刻度较稀疏。
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理解直玻璃管对示数的影响,强调粗细均匀玻璃管和粗细玻璃管对刻度的影响为后续习题做知识储备。
【板书】
2.摄氏温度:标准大气压、冰水0℃、沸水100℃。粗细均匀、刻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