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下册17《屈原(节选)》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屈原(节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学习难点】

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他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国殇.

(sh āng ) 吹sh ēng(笙) 摇橹.(l ǔ) 咆哮..

(p áo xi ào ) 诡谲..(gu ǐ ju é) 收揽.

(l ǎn ) f én(焚)烧 脚镣.

(li ào ) 伫.立(zh ù) 睥睨..(p ì n ì) 波l án(澜)

发xi è(泄) 鞺.鞺鞳.鞳(t āng t à) 稽.

首(q ǐ)

迸.

射(b èng ) 驰ch ěng(骋) ch án(婵)娟

n üè(虐)待 鞠.躬(j ū) 犀.

利(x ī)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愤愤不平: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国法制裁。

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3.人物链接

(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2)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进谗而被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

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4.作品链接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屈原独白,把握大意,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8段):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第9-13段):借指斥神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交流点拨】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四、交流展示

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交流点拨】(1)这是象征手法。

(2)象征含义:①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②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④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⑤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主旨: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五、当堂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诡谲(jué) 瘦削(xuē) 稽首(jī) 骚动(sāo)

B.焚烧(fén) 虐待(nuè) 收揽(lǎn) 鞠躬(jū)

C.非难(nàn) 徘徊(huái) 睥睨(nì) 伫立(zhù)

D.咆哮(páo) 污秽(suì) 犀利(xī) 雷霆(tínɡ)

(解析:A.“稽”应读作“qǐ”;B.“虐”应读作“nüè”;D.“秽”应读作“huì”。)

六、分层作业设计

1.必做题:配套练习1、2、3、4

2.选做题: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

【反思与记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1.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品读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交流点拨】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交流点拨】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运用了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了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交流点拨】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屈原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交流点拨】要点: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充满浪漫主义激情。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④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3.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交流点拨】塑造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屈原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三、板书设计

四、当堂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