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
青岛 重大行政决策 考核评价指标
一、概述青岗作为一座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估和监督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讨论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考核评价指标。
二、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特点青岛市是一座典型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重大行政决策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特点主要包括:(1)影响面广:涉及市民生活、城市发展、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2)风险大:由于决策的重大性,一旦失误可能会对城市产生严重的影响。
(3)长期性强:一些重大行政决策长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需要长期考核评价。
三、建立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目标明确性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目标应当明确具体,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目标的清晰度;(2)目标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2.决策程序合法性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制定过程应当合法公开,符合法定程序,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程序合法性;(2)是否充分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
3.决策信息科学性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建立在充分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避免主观片面决策。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充分准确;(2)决策是否具有科学性。
4.成果效果可行性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成果应当具有实际可行性,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的实际效果;(2)决策是否能够解决当前问题。
5.社会舆论响应度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舆论的响应,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的社会舆论反馈;(2)决策是否引发负面舆论。
6.合规完善性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
评价指标包括:(1)决策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2)决策制定是否合规完善。
四、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在建立考核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便对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督。
xxx镇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XXX镇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第一条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体系,是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统一的有力保证。
现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经镇领导集体研究决定需要进行实施情况后评估的重大行政决策,适用本制度。
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可采取下列方式:(一)党政领导、重大决策事项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代表组成评估人员,采取座谈或研讨的方式,对我镇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派专人走访等进行民意调查。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的目的是否符合;
(二)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完成后要形成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载明决策实施情况评估的相关信息及可能提出的调整建议及理由,报镇党政办公室审议。
第六条对决策实施评估报告审议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XXX镇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5日。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的理论探讨和制度建构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的理论探讨和制度建构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作者简介:刘峰铭(1987—),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重要战略研究”(16ZZD0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资助项目“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路径研究”(201710605)。
①《征求意见稿》第36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决策实施提出较多意见的,决策机关可以组织决策后评估,并确定承担评估具体工作的单位。
承担评估具体工作的单位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特别是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参与评估,并可以委托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第三方评估。
决策作出前承担主要论证评估工作的专家、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一般不得参加决策后评估。
决策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刘峰铭摘要: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是提高决策质量、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创新制度,有必要在探讨其概念特征、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域外制度的实践经验,系统建构我国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第36条对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粗略,建议将其独立成章,对评估的主体、对象、程序、标准、方法、效力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的法治化。
关键词:重大行政决策;决策后评估;制度建构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8)05-0030-08《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决策机关应当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下文有时简称“决策后评估”)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制度。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11.04•【字号】京工商发〔2015〕80号•【施行日期】2015.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试行)京工商发〔2015〕80号各区县分局、专业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稽查总队,各事业单位、各协会、学会: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决策部署实施情况的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市委《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分阶段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工作,逐步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机制是新形势下的新举措,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和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不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工作做出的绩效评估报告是做出修改、废止或者停止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完善配套措施和改进贯彻方式决定的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估的原则和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估方法,对决策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由此决定决策的延续、调整或终结的活动,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真实准确、注重实效的原则。
其主要针对以下事项开展:一是经市政府决定由我局具体负责承办的重大行政决策项目;二是由国家工商总局授权我局开展的改革试点试验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三是由我局起草、以市政府或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四是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中长期规划;五是市局制发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六是市局的重大项目安排;七是其它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决策前咨询评估、决策过程合法性审查以及决策后评估等在内的决策评估体系。
其中,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方向,以期为优化该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现状当前,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提供了法律保障。
2. 评估主体多元化。
政府、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估,使得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评估内容全面化。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决策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决策的实际效果。
三、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后评估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评估主体责任不明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评估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3. 公众参与度不高。
虽然多元主体参与评估是趋势,但公众参与度仍待提高,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反馈。
四、改进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建议针对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评估标准和规范,提高各地区和部门对后评估制度的重视程度,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2. 明确评估主体责任。
明确各评估主体的责任和权利,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行政部门绩效评估总结
行政部门绩效评估总结在现代社会中,行政部门作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行政部门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其绩效,对行政部门进行绩效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近期对行政部门绩效评估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绩效。
一、绩效评估概述行政部门绩效评估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行政部门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和分析。
绩效评估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行政部门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绩效评估,行政部门可以不断改进与提高效率。
二、绩效评估指标1. 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估行政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于每个具体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来进行衡量。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行政部门在某些目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其他方面还有待提高。
2. 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衡量行政部门绩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行政部门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的情况,我们可以评估其工作效率。
在绩效评估中,我们发现行政部门需要在优化资源利用和流程优化方面加大努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3. 人员素质和团队合作行政部门的人员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对绩效评估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员素质和团队合作情况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个人的能力和团队整体的协作能力。
在评估中,我们发现行政部门的员工素质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沟通和合作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绩效评估结果分析1. 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最近的绩效评估中,我们发现行政部门在大部分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尤其是在提高行政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改进工作流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仍有部分目标没有达成,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工作效率绩效评估中,我们发现行政部门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虽然部门的工作流程已经较为规范,但仍需在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等方面进行优化。
我们建议行政部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行政绩效评估名词解释
行政绩效评估名词解释行政绩效评估,这可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呢。
行政绩效评估,简单来讲,就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工作效率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与考量。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行政部门到底干得怎么样。
比如说,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他们的工作成果体现在道路是否畅通、交通事故是否减少、市民对交通设施和管理是否满意等方面。
行政绩效评估就是要把这些方面都综合起来进行评判。
从评估的内容来看,那可是相当丰富的。
首先是经济绩效,这可关系到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为。
就像一个地方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增长,这就是经济绩效的体现。
政府投入了多少资源,又收获了多少经济成果,这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评估的重点。
然后是社会绩效。
这涵盖了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公共服务的提供等多方面。
举个例子,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否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否缩小了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在医疗卫生领域,民众是否能够方便地就医,医疗保障是否覆盖到更多的人群等。
这些都是社会绩效评估的范畴。
再来说说政治绩效。
政府的政策是否符合民意,政府的公信力如何,这些都是政治绩效的内容。
比如说,政府在制定一项重大政策的时候,有没有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政策实施过程中是否透明公正,这些都会影响到政府的政治绩效评估。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有目标管理法,就是先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估。
比如一个环保部门设定了今年要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多少天的目标,到了年底就看这个目标有没有达成。
还有平衡计分卡法,这种方法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评估行政绩效。
它不仅仅关注结果,还关注行政部门内部的运行流程、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等方面。
行政绩效评估的意义可不容小觑。
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评估,能够发现行政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使行政部门改进工作方法,优化资源配置。
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与方法行政绩效评估是衡量政府机构和组织在执行其职能、完成任务和提供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和成果的重要工具。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指标和方法。
一、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1.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政府机构和组织是否按照计划和时间表完成了所分配的任务,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2.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方面的利用效率,包括人员配置、设备使用、资金投入等方面。
3.服务质量:评估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服务水平、满意度、投诉处理等方面。
4.成本效益:评估政府机构和组织的成本效益情况,包括成本开支、成本控制、经济效益等方面。
5.行政效能:评估政府机构和组织在执行职能、完成任务和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包括决策速度、执行力度、沟通协作等方面。
二、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1.定量评估方法:采用统计数据和量化指标进行评估,如任务完成率、资源利用效率、服务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得。
2.定性评估方法: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如公众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第三方评估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机构和组织的工作表现和效果。
3.综合评估方法:将定量评估方法和定性评估方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行政绩效评估:1.制定评估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估计划,包括评估时间、范围、指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收集数据:根据评估计划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统计数据、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等。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其原因。
4.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改善政府机构和组织的工作表现和效果。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行政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定量评估通常采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统计数据、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定性评估: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文件审查等方式,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可能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引入外部力量参与评估,提高评估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二、评估体系1.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核心,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用于衡量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和职责,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还应关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结构,确保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周期性评估:行政绩效评估应建立周期性评估机制,定期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周期性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方向,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效能。
在周期性评估中,应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同时,还应加强与被评估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激励与问责:行政绩效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激励与问责。
通过激励措施,可以激发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问责机制则可以督促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确保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激励与问责机制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避免出现不正当利益交换和腐败现象。
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定量评估制度研究
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定量评估制度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决策越来越频繁和重要。
而对于这些重大行政决策的评估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保障决策效果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的评估工作中,多数地方政府采用定性评估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建立一种定量评估制度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前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现状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前通常会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评估,以确定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实际的行政决策中,很多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效果不明显、成本超支等。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评估制度。
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中,政府官员主观判断和定性评估占据了很大比重,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撑和量化的分析。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还可能给政府形象和政策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定量评估制度的必要性1. 提高决策科学性定量评估制度可以通过数据的定量分析,客观地评估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政策可能带来的结果和影响。
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主观因素对决策的干扰,使政府的行政决策更加可靠和有效。
2. 降低决策风险通过定量评估制度,地方政府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方向和措施。
这有助于减少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风险,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3. 提升决策透明度定量评估制度将政策评估过程标准化和透明化,可以减少官员主观判断和利益干扰,提高政策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不仅有助于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监督,也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尽管定量评估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建立这样一个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点。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困难定量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然而在当前地方政府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2024年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我国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内涵与特点1. 内涵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是指在行政决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对其执行效果、社会影响、公众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为决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2. 特点(1)全面性:评估内容涉及决策执行的全过程,包括政策执行、资源配置、社会影响等方面。
(2)客观性:评估过程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3)公正性:评估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公众参与,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三、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包括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
各级政府纷纷开展决策后评估工作,为决策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问题(1)制度建设尚不完善:虽然我国已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2)公众参与度不高:在评估过程中,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应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
(3)评估结果运用不足:部分地区在完成评估后,未能将评估结果有效运用于决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效率低下。
四、改进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措施1. 完善制度建设(1)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明确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2)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评估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提高公众参与度(1)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等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为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分析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的 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研究范围和方法
各级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渐 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提高了评 价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后评价结果,并鼓励公 众参与评价过程,提高了评价的透明度和公信 力。
后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01
后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的后评价制度还存在不够完善的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点一
研究不足
要点二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虽然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 后评价制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 于某些细节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对于 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不够充分等。
为了进一步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 况后评价制度的研究和实践,未来需 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评 价标准、加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和专 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等。
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针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的现状、问题 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02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 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后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
后评价的定义
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实施的政策、项目或计划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审查,以评估其效果、影响和可持续 性。
《2024年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日益完善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在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制度不仅是对决策执行效果的一种监督和反馈机制,更是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针对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现状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估主体,包括政府内部的专业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公众参与等;二是评估内容,主要针对决策的执行效果、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三是评估程序,包括制定评估计划、实施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等环节。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估主体多元化程度不够,政府内部专业机构主导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公众参与度较低。
其次,评估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
此外,评估过程缺乏透明度,公众对评估结果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最后,评估结果的应用不够充分,对决策的改进和优化作用有限。
四、优化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强化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公众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同时鼓励公众参与评估过程,提高评估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统一评估标准。
建立全国统一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标准体系,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
3. 增强评估过程的透明度。
通过公开评估过程、发布评估报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评估结果的信任度。
4. 充分应用评估结果。
政府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决策改进和优化的重要依据,加强决策者对评估结果的重视和应用。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方案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方案1. 背景故事重大行政决策在实施之后,我们得看看它到底效果咋样,这就像我们种了一棵树,得看看它长得好不好,有没有给我们带来想要的阴凉或者果实。
如果不做评估,我们就不知道这个决策是不是真的合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呢,就有了这个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方案。
1.1计划框架这个评估方案就像一场旅行的规划。
首先得确定起点,也就是要知道我们评估的这个决策是什么,它的初始目标是什么样的。
然后呢,就像在旅途中要确定一个个的景点一样,我们要确定评估的内容,比如决策执行的效果、带来的影响之类的。
最后,就像旅行结束要有个总结一样,我们要得出一个评估的结论,看看这个决策到底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2. 实施步骤2.1分阶段行动2.1.1启动阶段2.1.1.1要做的事:先把参与评估的人员组织起来,这些人就像一支篮球队,要各有专长。
从相关部门找熟悉这个决策内容和执行情况的工作人员,还要找一些外部的专家,像大学教授之类的,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然后收集与这个决策有关的所有文件资料,这就像我们出门旅行要带好地图一样重要。
2.1.1.2责任人安排:由一个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来当组长,他要能够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安排工作。
这个组长可以从决策执行的主要部门中挑选。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各自部门内的资料,专家则负责提供一些专业的意见和分析思路。
2.1.1.3时间节点:这个阶段大概需要2周的时间。
从第1天开始,组长就要开始联系人员,第3天到第7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把资料收集好,第10天左右专家就要到位开始工作,到第14天整个启动阶段要完成。
2.1.2评估阶段2.1.2.1要做的事:这就像对一件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
要从多个方面来评估决策的执行情况。
首先是看决策目标的完成情况,比如如果决策是要提高某个地区的就业率,那就看看实际的就业率有没有提升。
然后看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花了多少钱,得到了多少收益。
政府重大决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政府重大决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摘要:研究了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认为我国重大决策绩效评价存在以经济中心较为单一的指标评价体系、部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缺乏真实性、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作机制不健全、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等问题,从重大决策预期目标体系的设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评价及改进等方面着手对政府重大决策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政府;决策绩效;评价体系一、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绩效的相关概念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绩效的相关概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政府目前对于政府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总体来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政府仅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当代中国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广义上的政府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全部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元首。
”[2] 这里我们依据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政府四项基本职能,并结合霍琳琳(2010)[3]中关于政府的定义,本文认为“政府就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机关,其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二)重大决策决策(Decision Making)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或在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时,从各种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简单地说,决策就是做出决定,是在将要进行的活动之前做出抉择的行为,它表现为关于组织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决定,也可能是关于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手段、措施等战术性选择,还可能是关于组织活动的原则、程序的规定等。
[4]按照不同的标准,决策有不同的分类。
按决策的影响范围和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按决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按决策的问题是否经常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按对决策结果的了解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确知条件下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未完全确知条件下的决策。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指标体系.docx
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流程图
附录B
(资料性)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指标体系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指标体系见表B.1.
表BT更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指标解择A决策文本Λ1.合法合现
决策机关符合法定权限
符合法律、法堤、规章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政策规定
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相关要求
对于改版创新类决策,决策内容符合法律原则和精神.未搜ι,ι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D3公众认知
决策在社会公众中的知晓度、认同度
IM决策满意
利益相关方对决策的满意度
而决策可持续性
决JK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分析决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向即、原因及应对措施
利益相关方对决策继续实施的需求意展
1)6决策示范
决策在全市、全国推广,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集体讨论决定情况应如实记录.不同就见应如实载明
H7决策公布
应采取多种槃道及时公布决策
成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宣传解读
C决策执行与调整
C1.执行体系
应明确执行单位、执行方案并开展督促检查
决策执行单位应向决微机关报告袂策执行情况
决策执行过程中履行信息公开程序,开展宣传解读,听取公众
政策执行过程中履行档案管理情况
A2科学合理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
符合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要求
所规定措能适当、可操作,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与行政管理目
Λ3协调一致
政策取向一致,与相关政策之间无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情况
A4技术规范
文本结构完整、内在逻辑严密、语言表达精准
B决策程序
B1.决策H动
开展调杳研究,梳理制定依据,分析预测成木效益等
石家庄市桥西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石家庄市桥西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石家庄市桥西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评估:评估制度应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指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这样可以确定决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2. 影响评估:评估制度应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这样可以了解决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 实施评估:评估制度应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决策的执行情况、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效率等。
这样可以了解决策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4. 绩效评估:评估制度应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这样可以从绩效角度评价决策的成果,为未来类似决策提供参考。
5. 政策调整评估:评估制度应定期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政策调整评估,包括政策的适用性、有效性、可行性等。
这样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以上是石家庄市桥西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的一般内容,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行政部年度行政管理绩效评估
行政部年度行政管理绩效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行政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各个部门、指导运营流程、管理人员和资源。
因此,对行政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重要性、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绩效评估的重要性行政部门是企业内部的枢纽,它的绩效对于整个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都具有重要影响。
行政部门的高效运作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内部协作,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行政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管理,并为未来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评估指标的选择在进行行政管理绩效评估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全面、客观、可衡量的指标来评估行政部门的工作表现。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用的评估指标:1. 人员效能:衡量行政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响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流程优化:评估行政部门是否优化了运营流程,减少了冗余和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资源管理:评估行政部门对各类资源(人力、资金、设备等)的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情况。
4. 职能协作:评估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情况,检查协同工作的效果和流程是否畅通。
5. 部门目标达成情况:评估行政部门是否能够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部门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达成。
三、评估方法1. 量化评估:通过采集与评估指标相关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得出相应的评估结果。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得分等数据进行评估。
2. 财务评估:通过分析行政部门在财务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评估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贡献。
例如,可以将行政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评估其资源利用效率。
3. 参与评估:通过行政部门内部和其他部门的意见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行政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从而评估行政部门的绩效。
综上所述,行政部年度行政管理绩效评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推荐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推荐1. 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和政治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部门对于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效果进行评价的批判性意识逐渐加强。
这也使得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形成了相关的评价制度,以便更好地推动实施工作。
评价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它有助于政府部门向公众和上级汇报工作成果,增强政府部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最后,评价制度还可以鼓励政府部门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重大行政决策评价制度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针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评价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各级政府部门纷纷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评价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价工作。
评价制度的重点在于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具体来说,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报告等。
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评价主要针对行政决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进行评价;定量评价则主要是从经济和财政角度来考虑行政决策的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则是重大行政决策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了行政决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落实了环保、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等多个维度。
3. 评价制度的不足之处与对策推荐虽然评价制度发展已经进展顺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3.1. 评价标准不完善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完全性。
一些评价指标标准指向比较泛泛,无法反映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的实质内容。
此时,可以对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化和符合实际需要。
3.2. 评价人员能力不足评价工作需要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但是现实中由于计算机技术变化快,人员需要经常更新技术知识,此类人才非常紧缺,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针对这些问题加大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摘要】本文从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界定入手,基于重大行政决策的主要载体行政规范性文件,从绩效评估的制度功能、启动方式、评估主体、原则和结果使用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提出了重大行政决策评估为“出口后规范”、进一步细化启动程序、确立公众参与和较为独立的评估主体、严格转化评估结果的观点。
【关键词】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一、引言行政决策,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来定义,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作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抉择的过程。
[1]行政决策一般包括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外观的决策,还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所承载的决策。
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其本质是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但由于依法行政的程序正当原则制约,大多数行政决策主要由行政规范性文件承载。
[2]欧内斯特·盖尔霍恩说过:“在过去的20年里,行政法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行政机关日益依赖于规则(rules)制定——将其作为制定政策的一种手段。
”[3]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行政决策范围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绩效评估展开讨论。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制度功能分析(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出口前规范”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但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行政规范性文件杂、乱、多等问题。
比如2010年湖南省株洲市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出台的《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穿马路等行为的通知》,将行政处罚权赋予身穿黄马甲的市容环卫监督员,且允许罚款者从所罚没款项中提成50%。
虽然当前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出口导流环节,已嵌入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但从推进依法行政更高程度上讲,行政规范性文件还承载着确保行政决策科学性、民主性水平等重大职能。
因此,与备案审查制度相衔接,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重大行政决策绩效。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制度——“出口后规范”从一些地方政府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制度功能的预设与定位来看,主要有利于检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效果效益效率、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决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决定决策的循环使用四重综合性目的。
[3]对于采用何种方面评价,也有学者提出,“参与式”绩效评价导致政策评价的运动化和理性匮乏,“技术理性”模型则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中“公共性”丧失的危险。
因此,提出绩效评估的第三条道路——“复合型”绩效评价模式,其核心是试图在不同层次上合理运用公众知识和专家知识,从而促进公共政策中公共精神与技术理性统一。
[4]通过绩效评估制度,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再审视,从而不断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益。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启动一些地方规定了三种启动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程序的路径,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较多意见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或同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认为有必要进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制定机关或实施机关认为需要继续实施的。
可以说,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可通过社会的推动、政府内部决定、法定三种方式启动。
对于“提出较多意见的”、“有必要进行的”、“需要继续实施的”三种情形,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由于我国地方官员存在“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5]大多数地方官员都会以上级政府的考核目标来推进相关工作,通常对“有必要进行的”和“需要继续实施的”予以绩效评估。
而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较多意见的启动路径,则很可能被合法地排斥。
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实施机关为政府办公室(厅),但其属于综合协调办事机构,更多地承担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等职能,并不过多地面向社会公众。
而“提出较多意见”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过程。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能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计划时没有提出意见或者意见没有反馈到制定评估计划机关处,抑或反馈到制定评估计划机关处而被搁置。
比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应当向制定机关还是实施机关提出?接受意见的机关所认为的“较多意见”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因此,本文认为,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工作中,要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是否启动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来设计。
还要具体明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应向哪个机关提出?达到多少意见可以认定为“较多意见”,并据此展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绩效评估工作。
四、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主体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均严格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之规定,明确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是后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决策建议、执行部门或市县人民政府指定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后评估工作。
有的地方政府还赋予了同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履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的合法性审查职责。
同时,大多数地方政府规定了在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主体后,其具体评估工作由评估小组来承担。
评估小组由评估机关的相关人员组成,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法律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等参加。
这样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参与性、专业性。
笔者认为,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主体的设计较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由制定机关或实施机关进行的评估是一种典型的系统内部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是一种“自己作自己案件的法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活动,其实质正义有待考究,取信于民的难度也颇大。
因此,要使评估活动达至预期目的,评估主体应更多地由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充任。
评估主体的中立性是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必要前提,只有保证评估机构的独立、客观的地位,才能有效避免评估工作不受当地政府的干扰,实现纯净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有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如德国的法规评估委员会、执行成本评估委员会等。
根据我国的现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绩效评估最好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来组织,其成员应当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专家、人民群众中具有行政管理经验和较强法律意识的人员中产生。
同时,充实公众参与的内涵,完善程序性规则,加大其对形成绩效评估及其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公共政策过程民主正当性的关键之处。
五、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原则有地方把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归纳为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原则,也有学者认为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原则、公开原则、客观公正原则。
[6]笔者认为,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要基于其本身的逻辑形成过程“制定—实施—评估”,在目标上表现为公共政策效果的观察,以及通过这种观察的评价,反思政策的妥当性和效果,并对政策进行相应调整的“政策学习”[7],应当主要遵循公众参与原则与专业化原则。
(一)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目的的参与和政府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一般来说,公众参与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表面性、功能性、制度性层面的,也就是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具体制度对行政决策、行政管理的参与;其次是本质性、价值性和宪政层面的,也就是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控制和对整个宪政权力的再分配。
[8]现代行政不同于传统的专制行政、极权行政,传统行政注重行政效力的至上,而现代行政必须是一个开放的、非武断的政治体系。
[9]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相对人不再只是行政权作用的客体,而应当是行政哺序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10]因此,公众参与到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评估过程之中是正当行政程序的体现,也是社会正义的必须要求。
[11]但是,公众参与应当主要评价价值和利益偏好问题,而对于事实问题评价,应主要借助专家论证。
(二)专业化原则当代社会中专业化决策问题交错复杂,各种决策主体日益倾向于诉诸专业知识、技术理性来制定策略。
[12]在公共政策领域主要表现为对行政部门的专业知识、技术理性抱以较大的信任,由此将公共决策的正当性问题转换为理性化问题,甚至还将“行政精英”以外的学术专家引入决策过程,进行技术性的论证。
因此,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的专业化要求日益重要。
六、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结果及其使用大多数地方政府规定了继续实施、调整实施、终结实施三种绩效评估结果。
有的地方政府也明确,经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报告应当作为修改或者废止政府规范性文件、完善配套制度和改进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经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报告建议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修改;经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报告建议废止同级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请制定机关废止;经审议通过的决策后评估报告建议完善有关配套制度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权限内及时办理;经审议通过的决策后评估报告提出改进行政执法或行政管理建议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
笔者认为,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核心在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顺应社会期待。
在“公众、专家和政府”相结合的公共政策体制结构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后,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基于绩效评估结果应当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政策调整或修改,或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政治责任等,才能构成一个民主、有效和具有公共精神的公共政策形成和评价机制。
注释:①《达州市市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办法》.②《遂宁市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试行)》.③《南宁市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办法》.④《来宾市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暂行办法》.⑤《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评估暂行办法》.⑥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的主体应当是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或实施机关。
⑦政策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可以对以往的政策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参与政策分析和政策制定的主体,通过分享知识、进行讨论的过程,理论上也是一个政策学习的过程。
⑧“学术专家”,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它指向行政机构中相对于非行政机构具有更专业、经验性的决策专业知识的行政人员。
参考文献:[1]莫岳云主编.行政决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2]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318.[3][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行政法与行政程序概要[m].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88.[4]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345-346.[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6]胡峻.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评估[j].行政论坛,2010,(1):64-65.[7]peter.j.may.policy learning and failure[j].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992:342-343.[8]徐文星,刘晓琴.21 世纪行政法背景下的公众参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1).[9]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21.[10]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07.[11][英]麦考密克,[澳大利亚]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50.[12]王锡锌.公共决策中的公众、专家与政府[j].中外法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