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 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6、基因突变的特点:
(1)具普遍性
人的白化病、色盲、糖尿病;果 蝇的白眼、残翅;安康羊的短腿; 家鸽羽毛的灰红色;玉米的白化 苗;水稻的矮秆、糯性;棉花的 短果枝等)
(2)随机发生的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①迟→表现突变的部分少,如叶芽突变 →枝条各部分;花芽突变→仅花部分)
②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 后代)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C T T 变成了 C A T 。
GAA
GTA
2. 基因突变的实质
3、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
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 是染色体上的 某一位点上基 因的改变。
基因突变使一个 基因变成它的等 位基因,并且通 常会引起一定的 表现型的变化.
镰刀型贫血症: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镰刀型, 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 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 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 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 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 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β β
谷氨酸
α
β β
缬氨酸
α
α
9、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1)概念: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 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 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例: 1、用辐射方法培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
2、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培育高产青霉菌株
3、太空椒 (2)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 生物性状。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33张PPT)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33张PPT)
酵母菌每天定时测定量为(万个/ml)
时间 1 2 3 4 5 6
次数 1
2
3
平均值 32 127 726 824 819 821
增长速率
( 万个/天)
95
599 98 基本为0
增长速率=
末数-初数 单位时间
= Nt-Nt-1(个) 单位时间

三、种群增长的“S 长
种群数量由0→K/2值时,
种群增长停止 作出假设: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
建立数学模型:
检验或修正: 活动(三)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下表为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中培养酵 母菌6天的数据记录表:
酵母菌每天定时测定量
时间 1 2 3 4 5 6
次数 1 2 3
平均值
下表为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中培养
时间
连续培养
固定容积的发酵罐
提出问题: 实验室以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培养酵 母菌,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听周大师说说一个酵母菌的一生
大房子 营养物质 繁殖 打架斗殴 (种内斗争) 趋于稳定
听周大师说说一个酵母菌的一生
固定容积的发酵罐 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种群密度增加 (环境阻力)
种内斗争加剧
死亡率升高 出生率降低
活动(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 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
时间 分钟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 次数
1
2
细菌 2 4
数量
345 6 7 8 9 8 16 32 64 128 256 512
数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PPT课件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下生长 C.根茎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
31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
32
◆顶端优势 阅读P50
1.概念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 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 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
4
(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 实验三
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四
@老徐的生生物工长作室,不弯曲
. 生长,向光弯曲
5
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 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 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 mg.l-1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5 mg.l-1
.
6 mg.l-1
41
叶子花
4 mg.l-1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
42
垂柳
2 mg.l-1 3 mg.l-1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D


10-
10
10- 10-
86
10-
4
10-
2
浓度/mol·L-1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B点表示: 最适浓度
C点表示: 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学课件(共26张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有益的部分。
不经历风雨 怎么能见彩虹? 同学们,请继续努力!
能量的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1.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
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最多消耗浮游植物
的量为(D )
效率低
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2.如图食物网中,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 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g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B )
展示部分同学设计生态农业图
张 昊 诜
张宇 高凤琦
蔺慧明
郭子瑜
武妮
岳文杰
余海海
小结
概念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
生 态 系 统
过程
转化和散失过程。 单向流动
的 特点 逐级递减
能 量
传递效率10%~20%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
动 实践
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意义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
假设 你像 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
只 己A有活.先1的5我为吃K最g鸡反什长玉,米的对么然办和!要后法一吃是只玉:母米鸡可以食先用吃,鸡那么,使自 B.先吃先玉吃米我,?同时用部分玉米再喂鸡吃,玉吃米鸡生
产的蛋,最后再吃鸡
我们欠“鸡妈妈”一个解 释······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习目标:
沼气池
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研究能量流动意义---提高能量利用率
桑 基 鱼 塘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设计生态农业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
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四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课件课件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四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课件课件

效应T细胞 靶细胞裂解 抗原暴露
效 应 阶 段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二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探究活动:细胞免疫过程
活动要求:① 四人为一活动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② 利用展板描绘(描写)细胞免疫过程
③ 活动时间:3 min ④ 前台展示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 √特异性
√ × ×
× × ×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K/2时最好;而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 K/2 。
应用:思考讨论:从环境容纳量(K值)的角度
(1)对濒危动物如大xX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xX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2)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 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
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 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量最大 。
【例】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高斯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 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数量(个)
请你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曲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 曲线,称为“S”型曲线。
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在大自然中 ①食物 ②空间 ③种内斗争 ④种间竞争 ⑤天敌捕食
若λ> 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若λ<1种群 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若λ =1数量不变,为 稳定型种群。
实例:实验室条件下、外来物种入侵、迁移入新环境。
(4)曲线解读:
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种群数量 条件:理想状态下 特点:持续增加 影响因素:N0 和λ值
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种群增长率 特点:保持不变
比较种群增长两种曲线的联系与区别
条件
J型曲线
环境资源无限
S型曲线
环境资源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逐渐降低
有无K值
无,持续保持增长
有K值
曲线
K值:环境容纳量
环境阻力
食物不足 空间
种内斗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型“S”型曲线 种群数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ppt课件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 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 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
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4.2种群的数量变化
.
首先要做出麦芽浆 通过制作麦芽浆,将麦芽中的淀粉转换为可发酵的糖。 淀粉是许多葡萄糖分子成串链接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 必须先将这些分子链分解为只含两三个葡萄糖分子的 分子链,才能进行发酵。麦芽中含有酶,可以帮助转 化淀粉。 第二就是麦芽汁 啤酒酿造过程的下一步叫做沸煮。沸煮完成后,可得 到沸煮过的麦汁。 冷却麦芽汁,以便立即添加酵母,开始发酵。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子二 代 40
4
子三 代 60
8
子四 代 80
16
子五 代 100
32
子n代
2n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t-No)/t(有单位,如个/年)
.
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
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B
.
.
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 野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 又被放进昆士兰甘蔗种植园,以 控制虫害。到1937年,超过6万 只年幼蟾蜍被用于捕食昆虫,甘 蔗蟾蜍能够从皮肤中排泄一种很 强的毒素,杀死任何一种接近它 们的动物。周围的任何东西它都 吃,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甘蔗 蟾蜍是澳大利亚政府环境政策的 头号错误之一,造成生态浩劫的 惨重程度可与该国家野兔的引进 相提并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课件

数量
数量
0
捕食
0
时间
竞争
时间
数量
0
共生
时间
选用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 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 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个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
数量为
环境容纳量或K值
2由表可知;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
3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 调查地面上的植物 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 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放在 溶液中 接下来对体采积集分到数收为集70瓶%中或的75小%动的物酒还精应做的工作是
和统计工作 4土壤用动肉物眼具或有仪趋器暗认趋真湿观避察高并温分的类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 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 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种群增长的s曲线
λ 增长率 增长速率
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 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 是 C ;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 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型S增长
3如果将A 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
是 A;判断的理由是 繁殖速度比B快出生率大 但达到稳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ppt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DNA,控制 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生命活 动的控制中心。
03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的概念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 化学反应,将摄入的物质转化为 自身组成成分或释放能量的过程
学习意义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环境 保护意识,为后续学习奠 定基础。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 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实验 设计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物质代谢的型
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的参 与,物质代谢可以分为有氧代谢和 无氧代谢。
物质代谢的过程
物质代谢的过程包括消化、吸收、 运输、合成、分解等阶段,其中合 成与分解是物质代谢的核心环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的概念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在生命活动 中,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从一种 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 实验与实践
01 绪论
课程简介
01
02
03
生物学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 、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
高中生物必修三
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主要涉及生物种 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宏 观层面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全套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全套PPT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消化 呼吸
回顾上一节

泌尿
循环 外环境

组成 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理化特性 化学 分析 细胞外液
也就是
O2 、营养物质 CO2 等代谢废物
内环境
O2 营养物质
细胞
包括
血浆
CO2等代谢废物
淋巴
组织液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化学物质过多过少都可能反映疾病 2. 动态变化,相对稳定;个体差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只有感觉, 不算反射 反射必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结构联系
感觉(传入)神经元末梢 有神经节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细胞群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将兴奋传入中枢 分析、综合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无神经节
运动(传出)神经元末梢 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外 界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消化系统
O2
呼吸系统 CO2 皮肤、泌尿系统
血浆

组 织
体 内 细 胞
淋巴
尿素等
内环境与细胞、系统间的关系
一般不考虑 反向渗出
复习图
组成成分
化学分析 外环境
O2 、营养物质 CO2 等代谢废物
渗透压
酸碱度 理化特性
温度
细胞外液
也就是
内环境
O2 营养物质
细胞
包括
CO2等代谢废物
毛细血管壁 上皮细胞
呼吸道 上皮细胞 肾小管 上皮细胞
体外物质与血浆间至少隔着两种上皮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15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5.溶酶体 功能:①“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②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液泡
结构
液泡膜:形成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或细胞膜。 细胞液:含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色素、生物碱
(秋水仙素)等
功能:储物,细胞液维持一定渗透压,调节细胞内的环 境,保持植物细胞坚挺;
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
,内质网“出芽”形成
,包裹蛋白质运输
到 ,进一步修饰加工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成熟蛋白质,然后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
膜,与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结论:(1)各种细胞器结构、功能不同,但往往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某些生命活动; (2)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相互转化。
3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 质(约50%)
磷脂(最丰富) 胆固醇(动物细胞还有)
蛋白质(约40%):与细胞膜功能密切相关
糖 类(2-10%)
1. 细胞膜的成分:(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 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含量很少或没有。
(2)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癌变过程,细胞膜的糖蛋白减少,甲胎蛋 白(AFP)、癌胚抗原(CEA)增多,验血报告单上,如AFP和CEA超出正常值, 应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出现癌细胞。
19
【提醒】
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细胞液是植物细胞 液泡中的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液体称均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四者的化学 组成和功能不同。2.各种细胞器并不是在每个细胞中同时存在。 3.叶绿体在叶的向光面分布多。 4.溶酶体膜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出来,导致细胞自溶死亡。 5.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图如何判断?光 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大体形态,但看不到它们“膜结构”。 如果看到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结构”,或看到核糖体,则可判断是亚显 微结构图。 6.细胞结构图像的识别技巧:(有核膜)→真核细胞→(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中 心体)→低等植物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
2
48
16 32 2n
能否将数学公式(N=2n)变为曲线图? 增长率 =1
曲线形状类似于英 文字母“J”J型曲线
(种这群一增次长总数率-是上指一次单总位数 数量)的/上个一体次在总数单×位10时0%=间内 增新长增率加。的个体数
食物充足 空间充裕 环境适宜 没有天敌
④适用情形: 实验室条件下、当一个种群刚迁入 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的最初一段时间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 增长率的大小不仅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 小有关,还与种群的起始数量有关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 增长速率只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 值的大小有关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t-No)/t(有单位,如个/年)
资源无限 指数生长
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 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Nt=N0λt
(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增长率为λ-1)
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 野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 又被放进昆士兰甘蔗种植园,以 控制虫害。到1937年,超过6万 只年幼蟾蜍被用于捕食昆虫,甘 蔗蟾蜍能够从皮肤中排泄一种很 强的毒素,杀死任何一种接近它 们的动物。周围的任何东西它都 吃,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甘蔗 蟾蜍是澳大利亚政府环境政策的 头号错误之一,造成生态浩劫的 惨重程度可与该国家野兔的引进 相提并论。
在生产中的应用
种群增长曲线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K/2
①有害动物的防治,应通过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②受保护动物的拯救和恢复,应通过改善其栖息环境, 提高K值。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加快
种群数量 大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减慢
K值
A
K
K/2
D: 出生率=死亡率,即
种群数量处于K值。
B: 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种群数量) 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
种 群
K/2值。
数量Βιβλιοθήκη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态入侵
指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意或无意的将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 地,这些生物快速地进行生长繁衍,危害本地的生产和生活, 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例]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S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存在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
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的曲线是
DC
“S”曲线的增长率是先增后减还 是一直减少?
2、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 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管养液, 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 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 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 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
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c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
首先要做出麦芽浆
通过制作麦芽浆,将麦芽中的淀粉转换为可发酵的糖。 淀粉是许多葡萄糖分子成串链接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 必须先将这些分子链分解为只含两三个葡萄糖分子的 分子链,才能进行发酵。麦芽中含有酶,可以帮助转 化淀粉。 第二就是麦芽汁
啤酒酿造过程的下一步叫做沸煮。沸煮完成后,可得 到沸煮过的麦汁。 冷却麦芽汁,以便立即添加酵母,开始发酵。
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自然界也有符 合J型曲线的种群吗
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 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曲线
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 没有兔子。1859年,24只 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 澳大利亚。这里有茂盛的 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 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 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 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 兔子的数量达到6亿只以 上,遍布整个大陆。




种 群 数 量 “S” 型 增 长 曲 线
时间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的关系
de
K/2
c
ab 甲
⑴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 ⑵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 ⑶图乙的gh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 ⑷图乙的h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
28
g
f
t1
h
t0

t2
种群数量变化: 在K值时达到最大 增长速率变化:
温度
PH 食物 空间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是怎样随更换培养液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3)设计思路: (4)制定计划: (5)实施计划: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7)表达和交流: (8)进一步探究: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 况下,酵母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增殖一次。
2n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t-No)/t(有单位,如个/年)
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
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B
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
的,条件之一是( )C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0—K/2时逐渐增大 K/2 —K时逐渐减小 在 K/2时达到最大 在K时增长速率为0
总结
K值是环境最 大容纳量。环 境阻力代表自 然选择的作用。
[2002年广东高考26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
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
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有限的,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 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 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 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