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 DI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C的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原 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 管内广泛地生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伴以继发性纤 溶为特征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DIC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 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和病 理过程。
DIC的病因分类
DIC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保持创口清洁,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 素
组织灌注量改变的护理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使用时从低浓度、慢滴速开始 严防药物外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注意静脉采血时有无血液迅速凝固的早期 高凝状态:观察皮肤的颜色与温、湿度, 有无皮肤黏膜和重要脏器栓塞的症状和体 征,如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咯血; 脑栓塞引起头痛、偏瘫、抽搐、昏迷等; 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或无尿,甚 至急性肾衰竭; 皮肤栓塞可出现手指、足趾、耳部发绀等。
防治原则
病例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 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 血尿;血压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110~150), RBC2.71012/L(3.5~5.0 1012/L),外周血见裂体细 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 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 (12~14S),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 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诊断:胎盘早期剥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1.出血
DIC患者约有70%-80%以程度不 同的出血为初发症状,如紫癜、血 泡、皮下血肿、采血部位出血、手 术创面出血、外伤性出血和内脏出 血等。出血的机制与下述四方面因 素有关。 (1)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2) 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 (4) 血管损伤
2、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留置 各种管道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 降低及动静脉血流受阻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呼 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目标
(一)维持适当的组织灌注 (二)肺通气可以满足组织氧合的需要 (三)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或消失 (四)无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五)未发生MODS或MODS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特点 高凝期
凝血系统被激活,血中凝血 酶量增多,导致微血栓形成
表现
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消耗性低凝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 出血 减少,继发纤维蛋白原减少, 期
纤溶过程逐渐加强
继发性纤溶 纤溶系统异常活跃,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形成且具有很强 亢进期
的抗凝作用
出血十分明 显
DIC的临床表现
DIC 主要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 (休克)和贫血。
1输注血小板悬液前护理: 1.1 血小板悬液最佳储藏温度是22 2℃,忌在 4℃冰箱冷藏。pH值以6.0~7.4为宜,否则回收率低, 存活期短。 1.2 常用的血小板制品有浓缩混合血小板和机分 单采血小板2种,鉴于前者经过2次离心使血小板聚积 成团,因此须先在22 2℃环境下静置1~2小时,使其 自然解聚后方可输注。 1.3 尽管机分血小板可在22 2℃振荡保存3~5天, 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保存1天,但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 板存活率及功能持续降低, 故应尽快优先输注。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措施
出血的观察:注意出血部位、范围及其严重度 的观察,持续、多部位的出血或渗血,特别是 手术伤口、穿刺点和注射部位的持续性渗血, 是发生DIC的特征。 观察病的骨骼突出位的皮肤受压情况。 特殊治疗的护理:补充凝血因子、浓缩血小板、 新鲜全血与血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有感染危险的护理措施
输注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输注血小板悬液中注意事项: 2.1输注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一般为每分钟60~80滴。 2.2输注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热引 起血小板消耗。对轻度的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瘙痒、红斑、荨 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应严密观察,减慢输注速度,口服或 肌注抗组织胺类药物或类固醇类药物。对重度过敏反应,立即 停止输注血小板,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0.5~1mg;有喉头水肿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3 输注血小板悬液后护理: 3.1输血小板悬液后, 护士应观察患者出血是否减轻,有 无新的出血倾向。 3.2定期观察出血表现。
由于DIC发生的原因和受累脏器及各脏器中形 成微血栓的严重程度不同,故不同器官系统发 生代谢与功能障碍或缺血性坏死的程度也可不 同,受累严重者可导致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临床上常同时或相继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 功能障碍的不同症状,如呼吸困难、少尿、无 尿、恶心、呕吐、腹部或背部疼痛、发热 低 血压、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昏迷)及各种精神 神经症状.。DIC时引起MSOF的机制,与微血栓 形成和微循环灌流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 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的损伤作用,以及器官功 能障碍作为后果对其它脏器产生的影响等有关。 MSOF常是DIC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症护理
1.出血的护理 (1)按本系统疾病护理的出血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 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 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 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 (1)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3)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 尿色变化。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 (5)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 应作相关护理,详细记录。
3.休克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 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等因素,使心输 出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引起休克。DIC 形成过程中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造成微血 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DIC 引起的休克常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突然出 现或与病情不符;②伴有严重广泛的出血及四 肢末梢的紫绀;③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出 现;④对休克的综合治疗缺乏反应,病死率高
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 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 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临 床血小板输注非常多见,有文献报道血 小板无效输注率的发生率为26.58%, 而血小板混悬液价格不菲,因而,如何 做好血小板输注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十分 重要。
输注血制品的注意事项
输注血浆的注意事项
2
输注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一、输注前肉眼观察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二、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 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 子丧失活性; 三、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 可在4摄氏度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 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4.贫血
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DIC病人可伴有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除具备 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在外周血涂片 中还可见到一些形态特异的红细胞碎片, 称为裂体细胞。这是因为循环中的红细胞 流过由纤维蛋白丝构成的网孔时,常会粘 着或挂在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上血流的不 断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
(一) 防治原发病 预防和去除引起DIC的病因是防治DIC的根本 措施。例如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滞留胎盘等。 某些轻度DIC,只要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 速恢复。 (二) 改善微循环障碍 采用扩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及早疏 通阻塞的微循环。 (三) 建立新的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在高凝期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 糖酐、阿斯匹林等阻止凝血过程的发动与进行, 预防新血栓的形成。出血倾向十分严重的病人, 可输血或补充血小板等凝血物质以及使用纤溶 抑制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原 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 管内广泛地生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伴以继发性纤 溶为特征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DIC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 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和病 理过程。
DIC的病因分类
DIC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保持创口清洁,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 素
组织灌注量改变的护理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使用时从低浓度、慢滴速开始 严防药物外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注意静脉采血时有无血液迅速凝固的早期 高凝状态:观察皮肤的颜色与温、湿度, 有无皮肤黏膜和重要脏器栓塞的症状和体 征,如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咯血; 脑栓塞引起头痛、偏瘫、抽搐、昏迷等; 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或无尿,甚 至急性肾衰竭; 皮肤栓塞可出现手指、足趾、耳部发绀等。
防治原则
病例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 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 血尿;血压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110~150), RBC2.71012/L(3.5~5.0 1012/L),外周血见裂体细 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 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 (12~14S),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 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诊断:胎盘早期剥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1.出血
DIC患者约有70%-80%以程度不 同的出血为初发症状,如紫癜、血 泡、皮下血肿、采血部位出血、手 术创面出血、外伤性出血和内脏出 血等。出血的机制与下述四方面因 素有关。 (1)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2) 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 (4) 血管损伤
2、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留置 各种管道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 降低及动静脉血流受阻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呼 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目标
(一)维持适当的组织灌注 (二)肺通气可以满足组织氧合的需要 (三)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或消失 (四)无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五)未发生MODS或MODS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特点 高凝期
凝血系统被激活,血中凝血 酶量增多,导致微血栓形成
表现
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消耗性低凝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 出血 减少,继发纤维蛋白原减少, 期
纤溶过程逐渐加强
继发性纤溶 纤溶系统异常活跃,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形成且具有很强 亢进期
的抗凝作用
出血十分明 显
DIC的临床表现
DIC 主要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 (休克)和贫血。
1输注血小板悬液前护理: 1.1 血小板悬液最佳储藏温度是22 2℃,忌在 4℃冰箱冷藏。pH值以6.0~7.4为宜,否则回收率低, 存活期短。 1.2 常用的血小板制品有浓缩混合血小板和机分 单采血小板2种,鉴于前者经过2次离心使血小板聚积 成团,因此须先在22 2℃环境下静置1~2小时,使其 自然解聚后方可输注。 1.3 尽管机分血小板可在22 2℃振荡保存3~5天, 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保存1天,但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 板存活率及功能持续降低, 故应尽快优先输注。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措施
出血的观察:注意出血部位、范围及其严重度 的观察,持续、多部位的出血或渗血,特别是 手术伤口、穿刺点和注射部位的持续性渗血, 是发生DIC的特征。 观察病的骨骼突出位的皮肤受压情况。 特殊治疗的护理:补充凝血因子、浓缩血小板、 新鲜全血与血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有感染危险的护理措施
输注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输注血小板悬液中注意事项: 2.1输注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一般为每分钟60~80滴。 2.2输注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热引 起血小板消耗。对轻度的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瘙痒、红斑、荨 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应严密观察,减慢输注速度,口服或 肌注抗组织胺类药物或类固醇类药物。对重度过敏反应,立即 停止输注血小板,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0.5~1mg;有喉头水肿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3 输注血小板悬液后护理: 3.1输血小板悬液后, 护士应观察患者出血是否减轻,有 无新的出血倾向。 3.2定期观察出血表现。
由于DIC发生的原因和受累脏器及各脏器中形 成微血栓的严重程度不同,故不同器官系统发 生代谢与功能障碍或缺血性坏死的程度也可不 同,受累严重者可导致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临床上常同时或相继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 功能障碍的不同症状,如呼吸困难、少尿、无 尿、恶心、呕吐、腹部或背部疼痛、发热 低 血压、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昏迷)及各种精神 神经症状.。DIC时引起MSOF的机制,与微血栓 形成和微循环灌流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 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的损伤作用,以及器官功 能障碍作为后果对其它脏器产生的影响等有关。 MSOF常是DIC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症护理
1.出血的护理 (1)按本系统疾病护理的出血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 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 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 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 (1)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3)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 尿色变化。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 (5)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 应作相关护理,详细记录。
3.休克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 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等因素,使心输 出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引起休克。DIC 形成过程中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造成微血 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DIC 引起的休克常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突然出 现或与病情不符;②伴有严重广泛的出血及四 肢末梢的紫绀;③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出 现;④对休克的综合治疗缺乏反应,病死率高
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 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 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临 床血小板输注非常多见,有文献报道血 小板无效输注率的发生率为26.58%, 而血小板混悬液价格不菲,因而,如何 做好血小板输注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十分 重要。
输注血制品的注意事项
输注血浆的注意事项
2
输注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一、输注前肉眼观察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二、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 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 子丧失活性; 三、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 可在4摄氏度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 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4.贫血
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DIC病人可伴有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除具备 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在外周血涂片 中还可见到一些形态特异的红细胞碎片, 称为裂体细胞。这是因为循环中的红细胞 流过由纤维蛋白丝构成的网孔时,常会粘 着或挂在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上血流的不 断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
(一) 防治原发病 预防和去除引起DIC的病因是防治DIC的根本 措施。例如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滞留胎盘等。 某些轻度DIC,只要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 速恢复。 (二) 改善微循环障碍 采用扩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及早疏 通阻塞的微循环。 (三) 建立新的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在高凝期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 糖酐、阿斯匹林等阻止凝血过程的发动与进行, 预防新血栓的形成。出血倾向十分严重的病人, 可输血或补充血小板等凝血物质以及使用纤溶 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