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概念

很难定义,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

?简单以祭祀孔子,复兴儒家经典为例

?现在,儒家学说在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鼓吹之下,卷土重来,于是,04年的时候就有400万的儿童被强迫拉去读经,朝气而性灵的脑瓜最先接受的却是经书(小孩子们能读得懂那些晦涩的经典吗?),新儒家蒋庆和王达三等人甚至还叫嚣着要把“儒教”建成“国教”,并写入宪法。最强烈的“并发症”莫过于“祭孔大典”了。现在就开始“预热”,恐怕到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的那天,全国上下免不了会有一场劳力伤财的“祭孔活动”。面对

着如此猖獗的传统大雾,如此后劲十足的热浪,我知道我的言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反对的、冷静的声音。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2](P16)吉登斯没有提及文化的现代性,其实,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变革。本文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伴随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在文化领域发生的现代化变革。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在外来文明刺激下发生的,文化上的变革也以外来文化之影响为主导。问题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移植并不触及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对容易“洋为中用”,而文化不仅关乎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

?在全球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全球化”是否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态?有人提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的霸权在全球的扩张;二是是否存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会吞没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使得文化多样性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失衡?这些疑虑造成人们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主张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纯洁性,来抗击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文化认同的心理学内涵

文化认同的心理学内涵 摘要:文化认同一直是多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但其定义并不统一,它的心理内涵没有得到长足的研究,这不利我们对它的研究与把握。本文梳理已有关于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定义,指出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提出了心理学的文化认同概念;并归纳出文化认同四个心理维度,即文化认知、文化评价、文化归属感及文化行为。 关键词:文化心理文化认同心理维度 如怀特所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三大方面。如是说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抛弃文化而所进行的纯心理学研究是不可取的。而今,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关注文化与心理的研究,所兴起的文化心理学、本土文化心理学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1、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出现于古罗马时期,本意为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后引申为耕作、培育、教育或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在中国,其词形是《易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和“化”的合成词,其基本含义是“人文化成”,即“文治与教化”的意思。 国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上给文化界定,广义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特指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即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范、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宗教和知识教育等等。 2、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 2.1 从概念内涵上看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关于认同《辞海》这样解释: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而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这些界定足以说明,认同的内涵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认同的定义上看,它涉及到这些领域:人格发展、行为态度、同化、情感、认知、行为等等。文化认同的对象是文化,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认同是与文化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平时我们所说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2.2 从文化认同过程上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文化认同过程是一个心理内容建构、重组、与外界互动、能动性的吸收与摈弃一些文化因素的过程。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内文化认同和外文化认同。内文化认同是我们对生来就处在该文化的认同;外文化认同是与内文化相区别的,是指对与内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摘要:文章指出,在教学中运用《论语》经典,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知悉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 作者简介:程劲海,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教师。(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9-127-0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为例,谈一谈《论语》对现行教材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在《论语》的世界中,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 【相关《论语》表述】①“未知生,焉知死?”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等。 【设计意图】本单元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的定位与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类似的表述还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或“天道远,人道迩”等,所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获知更多的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 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孔子告诉学生,向前,向前,昼夜不断地向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向前迈进,人生也是如此。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时,他给自己,给他的学生,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 孔子首先讲求自身的和谐。“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 社会坐标,如用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来衡量你是否取得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参考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参考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因此,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临床药学三班特此成立红色足迹追忆团,分别到沈阳三大高校: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和东北大学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进行了调研。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活动的态度、学校和社会对红色文化宣传程度、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宣传红色文化的途径喜爱程度排名等。 我们将调查问卷分别根据性别和是否是党员分类,结果显示性别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并不大,而党员则明显比不是党员的同学对高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度高出很多。 调查结果分析 总共做了2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200份,有效调查问卷份数为198份,其中男性99人,女性79人;党员48人,非党员150人。 前两题是针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分别为 1.您的性别是?( ) a 男 b 女 2.您是党员吗?( ) a 是 b 不是

第三题开始为对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调查。 3.会去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a非常想看 b已经看过了 c可能会看 d不想看 4.经常参加红色旅游吗? a经常(一年多次) b偶尔(一年一次) c 很少(几年一次) d 不参加 通过三四两道题,能够看出沈阳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红色文化基本常识的摄入缺乏主动,对切身体会红色文化缺少积极性。 5.如果去红色景点旅游,是因为? a欣赏怡人的风景 b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c没什么目的,放松放松 综合4、5题的调研结果,由下图可以看出:对于去红色景点旅游频率,一年一次和几年一次占大多数,而红色旅游越频繁的人群其旅游目的越是倾向于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6.[多项选择题]对于红色旅游(参观遗址,学习继承革命精神)您的看法是? a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 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认同与文化核心建设

文化认同与文化核心建设 摘要: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文化核心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是现代化竞争中的关键之一。文化创新是文化核心建设、文化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核心;软实力;文化创新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不同的民族常以对他们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展示。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现代对于文化的思考转变成了对文化认同的思考,不同的文化研究与文化理论都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思考。最近几十年,一种文化的统一来自与个人的细小特征的紧密结合而成的文化主体。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要建设世界都认同的文化,必然需要加强文化核心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出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还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切实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核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吸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等,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概念 很难定义,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 ?简单以祭祀孔子,复兴儒家经典为例 ?现在,儒家学说在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鼓吹之下,卷土重来,于是,04年的时候就有400万的儿童被强迫拉去读经,朝气而性灵的脑瓜最先接受的却是经书(小孩子们能读得懂那些晦涩的经典吗?),新儒家蒋庆和王达三等人甚至还叫嚣着要把“儒教”建成“国教”,并写入宪法。最强烈的“并发症”莫过于“祭孔大典”了。现在就开始“预热”,恐怕到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的那天,全国上下免不了会有一场劳力伤财的“祭孔活动”。面对

着如此猖獗的传统大雾,如此后劲十足的热浪,我知道我的言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反对的、冷静的声音。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2](P16)吉登斯没有提及文化的现代性,其实,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变革。本文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伴随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在文化领域发生的现代化变革。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在外来文明刺激下发生的,文化上的变革也以外来文化之影响为主导。问题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移植并不触及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对容易“洋为中用”,而文化不仅关乎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 ?在全球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全球化”是否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态?有人提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的霸权在全球的扩张;二是是否存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会吞没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使得文化多样性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失衡?这些疑虑造成人们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主张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纯洁性,来抗击文化的全球化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摘要: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两岸关系,克服文化认同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 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早日和平 统一。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两岸关系;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本为一体,台湾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台湾作家李敖2005年访问大陆时写下了《台湾无处不中国》一诗,对此是个很好的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 会与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一直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成 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有力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范畴,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理解。狭义的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形成的,体现该社群的心理、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的总和。[1]广义的文化则包括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的总和,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科技、宗教、道德、艺术等多个范畴。本文的讨论主 要在狭义范畴展开。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一方面,中华文化由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百越文化、闽台文化等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区域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决定了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 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仁厚的精神,要求合理地对待人 际关系、民族之间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他使人们可以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兼容开放精神,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

《文化认同论》的读后感800字

《文化认同论》的读后感800字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 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 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

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为数不多。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被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被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在世间消失。因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做的。 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在特定场合不应目中无人地放肆,要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生活的常态。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高英祺梁玉《光明日报》(2014年09月07日07 版)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社交活动日益便捷与畅通,跨文化交际现象也日益增多。但由于交际双方所处地域、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交际双方在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文化认同越来越得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交际双方的重视。 文化认同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书籍、民俗、文化意识以及社会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实现的,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选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2019·04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 万美容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青海大学武永亮教授和青海大学杨玢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正是着眼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术成果。 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中该共同体所认定的“历史”,民族交融是复合民族共同体族际互动的现实行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三者密切相关,联结成民族文化认同过程的全景画卷。《“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由康立芳、杨玢和苏泽宇三位博士撰写的《历史记忆认同论》《民族交融认同论》和《文化传播认同论》结集而成。《历史记忆认同论》以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与结果为分析基底,紧扣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结合,系统阐释了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演进机制、现实问题和以历史记忆培育政治认同的实施方略。《民族交融认同论》则着眼和谐共生、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关系构型,紧扣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内生逻辑、历史图谱和演进向度,描摹出了民族交融导引文化认同的实然景观、应然趋势,以及民族交融固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文化传播认同论》紧扣文化强国建设场域中的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深入分析价值传播导引文化认同的认知判断、情感投射和价值博弈,聚焦信息共享社会化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刻阐发了中华文化认同进程中人们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意图表达、信息传递和价值共享的生动过程。虽然三本著作分别聚焦历史记忆建构、民族交融达致和文化传播拓展三个方面,却是对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所进行的极富意义的系统性探索。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出版,对探索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载体,对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对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值得关注和推介的一套重要的学术著作。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三本著作从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的不同维度,关注培育和固基中华文化认同,以增强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筑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精神力量,体现了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第二,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意识。《“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将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等核心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入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彰显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解答”和“解决”了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三,具有高度的方法素养。丛书的三位作者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进路,对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与分析,规范地选择和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第四,具有严谨的学术品质。《“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是詹小美教授、武永亮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本著作都是在团队青年成员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反复修改、补充和完善而成,在学术观点、框架结构、文字表述、文献注释和标点符号等方面都经过反复校订,发扬“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是这个学术团队讲求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品质一贯风格的又一次体现。 专著的出版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新起点,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毋庸讳言,《“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作者都是青年学者,三本专著都还留有完善空间和创新可能,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期望三位作者以著作出版为契机,不忘学者初心,牢记学术使命,持续在“中华文化认同”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作者简介: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罗 佳 96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企业文化建设要增强全体员工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建设要增强全体员工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指的是企业面貌、产品外观、纪念物和标志等; 制度:有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行为规范等; 精神:是指组织最高目标、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精神、风气和道德等。 我行新一届党委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月活动中,下大力气整治工作环境、规范工作秩序和完善工作制度,这是改善企业外部面貌和提振企业精神面貌的重要环节。这些只是突出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企业文化重要的还应是它的精神层面。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主要是搞好宣传,组织好活动,唱唱歌,跳跳舞。其实,这些只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些外在表现,企业精神文化最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精神风貌和道德等。企业的经营理念需要不断

的摸索和完善;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建立和形成不是 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潜移默化,不断的积累,更需要正确的导向和榜样。 企业文化的理念可以研究制定出来,但企业文化的形成,却 是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认同。没有共同的认同感,强制执行的形 式是形不成优良的企业文化的。我们通常要求员工要爱行如家, 要有集体荣誉感,要有主人翁精神,要忘我拼搏。有这样的要求, 每个员工也都可以表面这样做,因为就象俗话说的:端人碗,受 人管。但他的内心呢?是真心愿意这样做吗?任何人只有对自己 有利的事才会积极努力地去做。现代社会,抛开个人利益去讲集 体利益是空洞和苍白无力的。我们天天都在说,要“以人为本”,这 不应该只是一名空洞的口号。因此,要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必须要做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使员工的内心和企业的要求相一致,企业认同的,就应是员工认同的,这样的企业才会心想事成,无往不胜。 我们来看下世界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 英特尔公司企业文化的六项准则: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 质虽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 沃尔玛公司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

立足中国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立足中国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不仅仅只承担润色稿件的职责,更应当有更加深层次的职业素养。我们肩负着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与理解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继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面将通过与西方文化特征的比较,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注重整体的典型特征。 首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文化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中国文化中的这种群体本位思想,古往今来,无论处于什么时期,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盛行,身为“把关人”,我们应当借助中国文化中的重“义”的传统道德来对读者进行引导。在宣扬重“义”轻“利”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增强读者的文化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但是这种群体本位思想也存在弊端,这种思想忽视个人的价值,比较保守,导致国人的进取意识不强,创新性不足。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屈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活动周期相统一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体现了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在身心陶冶的方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这种文化特征显示出的弊端也如同前文提到的,忽视了个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注重整体、注重“义”。在进行稿件选择以及编辑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扬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并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我们文化中的不足之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的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的精神,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文化自信第一框提高文化认同感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提高文化认同感 【学习目标】1. 了解“根”的意识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懂得如何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2. 在活动中体会文化认同及其重要性。 3. 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糟粕文化。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学习难点:从“根”的认识中理解民族文化的认同 【学习过程】 一、亮标导学 导入: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什么会远渡重洋、不远千万里寻根问祖? 这样的情感源自什么? 1、设置基本问题导学: (1)寻根问祖,“根”指什么? (2)如何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3)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二、解疑助学 (一)、七嘴八舌话家训 古代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氏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包拯家训》 读读这些家训,将你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说说自己家的家训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二)、传统文化我来秀 除了京剧、武术以及图片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你还知道哪些我国传统文化? 借助课前搜集的相关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秀一秀你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 统文化。 说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 (三)、传统文化我继承 想一想并说一说: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四)直面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 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小小辩论会 正方: 外来文化有好处,全盘肯定是当然 教法与学法设计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 2、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3、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 2、难点: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你我共织中国结。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页的材料,说说你对中国结的认识。 学生阅读后回答。 教师:中国结不仅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艺术再现,因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的认同基础。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页上面的额材料,说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这个标志还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24页的福娃图片,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它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教师总结: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精神,我们也不例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情为祖国动。 教师: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那么,它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一个不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没有文化认同感的人是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他们为了一点私利,出卖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是得不到本民族人民也得不到其他民族人民的爱戴的,只能为所有人所抛弃!只有大家都团结起来,一起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统一。现在对于台湾问题就是如此呀,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要团结奋斗,与分裂分子作最坚决的斗争,坚决捍卫祖国的统一。 教师:什么是民族文化遗产?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见证,是一种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每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包括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遗产两大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有的受到了损害,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打击,也是在摧毁我们本民族的根基,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进一步发生,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三、直面外来文化。 教师: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一方面,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其次,外来也是其他民族在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