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认定,人天生与环境相左。弗洛伊德及其同时代者认为人类像动物一样,注定要不顾一切地追求简单的快乐。但是,在弗洛伊德那带有霍布斯色彩的人类社会观点看来,个体追求私欲满足将会危及其他个体,因此人类群体需要对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加以控制。童年的任务就是社会化,是将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幼儿转变为拥有复杂精神装置的成人,成人的精神装置中有错综复杂的检查和阻碍系统,可引导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变成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且适应他出生后所面临的世界,而并非那么格格不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重视,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她于1936年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地位。1939年海因兹·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问题》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哈特曼提出,自我与本我一样都是遗传的,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基质”中产生的,是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的自主性和自我的根本机能——适应的问题,适应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之间平衡的结果。适应概念为从弗洛伊德到当代弗洛伊德主义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概念媒介。继哈特曼之后,斯皮

茨、雅格布森和玛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致力于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试图深入地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发展过程。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繁荣发展的时候,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者开始改变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并不意味着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爱、恨及渴望等带有感情的人性客体。“客体”这个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中开始使用的,而在客体关系理论家那里,对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关注超过了对本能欲望的关注,他们对于人格形成中的关系影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强调。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这些内部客体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外在关系的体验;也就是说,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在以后生活中对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梅兰妮·克莱茵的工作是弗洛伊德理论向客体关系理论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看法。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

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茵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既危险又让人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身的死本能。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惧和焦虑,使自己感到安全,并建立客体关系。她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克莱茵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既具有创新性一面,但同时又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成分,因而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并启示了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经过了几十年的激烈辩论后,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分裂成三个组群:一组完全接受梅兰妮·克莱茵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革新;一组对传统的弗洛伊德式概念和实践保持忠诚(以安娜·弗洛伊德为首,并发展成弗洛伊德式自我心理学);此外是代表“独立群体”或中间学派的一组,他们发展出不同于克莱茵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这个中间学派的主要人物包括温尼科特、费尔贝恩、迈克尔·巴林特和约翰·鲍尔比,他们的观点均以克莱茵认为婴儿先天就倾向于人类互动的观点为基础。不过,他们都不赞同克莱茵对攻击性源自死本能的假设,而提出婴儿先天

倾向于和谐互动和非创伤性发展,只是在受到不完善养育的阻碍时才产生攻击性。

温尼科特开展其事业的过程,是先作为儿科医生,然后才成为精神分析师,之后在两个领域的交叉之处开展工作,生命早期的发展与母婴关系自然成为他的关注重点。他从弗洛伊德与克莱茵那里“借”来,并自行改造和发展了的精神分析思想,是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运用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观点解释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温尼科特无意于像弗洛伊德与克莱茵那样建立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创造了很多掷地有声的概念,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心理现实与内心体验。他对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提供了自己的智慧,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即母亲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促进或阻碍儿童发展的,对人的精神世界及人的发展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包括:刚刚好的母亲、促进性环境、过渡性客体、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游戏与创造性、攻击性与反移情、反社会倾向等等,但它们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费尔贝恩的最大独创性就在于他的客体关系模式是所有客体关系理论中是最纯净、最激进的,被米切尔(Stephen A.Mitchess,1946-2000)称为关系模式的“最纯粹的代表”。费尔贝恩反对弗洛伊德对于本能和力比多驱力的阐释,他认为力比多不是寻求

快乐而是寻求客体的,并因此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他批判弗洛伊德理论中潜在的能量与结构分离的观点,提出结构和能量是不可分的。他认为人格的核心是自我,他所说的自我并非弗洛伊德意义上的自我,而是等同于自身的自我。费尔贝恩还是最早的内部世界的“制图员”,也是第一个把系统理论的概念应用于精神分析。费尔贝恩通过对精神分裂人格的研究,以独特的内投、认同和压抑概念为基础,描绘了三结构、六成分的内心世界。在发展心理学中,费尔贝恩反对心理性欲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首要因素。他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和克莱因的心态观,构想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型。他提出了两种心态——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其中分裂样心态是最基本的心态。费尔贝恩将婴儿发展的首要期从俄狄浦斯期回溯到了口唇期,指出人格的发展是从婴儿依赖向成熟依赖发展的过程。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思想也极富创新性。巴林特首次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他是最早探讨母婴关系的学者之一。他反对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理论,认为婴儿一出生就立即拥有了一个原始的客体关联,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原始客体关系,也就是原始客体爱或原始爱,而自恋和恨都是原始爱的一种继发性现象。原始爱的生物学基础是母婴之间本能的相互依赖。后来,巴林特还对原始爱的思想进行了扩展,认为胎儿与母亲子宫内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