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周全,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的寓意,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这则很有趣味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用△做上标记(9、11自然段);再找出相关句子,用“”标出来。

三、指名汇报(师相机出示):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四、精读理解:

1(课件出示)指名读三句话,注意变成红色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⑴“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

⑵“拱着、举起”

⑶“伸长”

2、把这三句话合成一段话,齐读。

3、(出示插图),结合课文,把螳螂、蝉、黄雀这三者的关系用“→”表示出来。)(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板演)

啄捕

A 黄雀——→螳螂——→蝉

捕啄

B 蝉←——螳螂←——黄雀

4、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5、引导:⑴大家的示意图,侍奉吴王的少年只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来了,是哪句话?

(出示、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⑵思考:少年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吴王)为什么要对吴王说这番话?(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还有谁也劝说吴王?结果呢?(大臣们也劝说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⑶“固执”怎样理解?,“处死”的“死”呢?(失去生命)

5、总结:是啊,谁也不愿失去生命,所以大臣门再也不敢直接劝阻吴王了。(板书:直劝)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理解“死”:不可更改的),怎样才能使无王吴王改变注意呢?侍奉吴王无恙的少年想出了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诬枉。

(板书:巧劝)

那么,吴王听出少年的弦外之音呢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6、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生补白: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建议:,于是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7、齐读这段话,分析大臣门的意见,把楚国、吴国、其他的诸侯国这三者的关系用“→”表示出来(指生板演):

攻打攻打

其他的诸侯国——→吴国——→楚国

8、(出示少年的话以及大臣的意见),两相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9、结合板书,师点拨:如果吴国攻打楚国,吴国就相当于故事中的,楚国就相当于,其请他诸侯国就相当于。可见,大臣们的意见时正确的,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领悟寓意: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那么这个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同学们,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很危险的。)

六、分角色读课文。

七、口语交际: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少年:聪慧胆识过人

吴王:固执知错能改

八、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九、推荐读书: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十、作业:抓住这则故事的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啄捕

黄雀——→螳螂——→蝉

攻打攻打

其他的诸侯国——→吴国——→楚国

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顾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是很危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