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从导读课开始word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从导读课
开始
整本书阅读从导读课开始
作者:崔晓燕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6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呢?我们会发现照搬一个书单,告知学生读什么书,任由其自由阅读,往往是半途而废,效果不佳。如果在阅读前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整本书的导读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还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一——书名设疑,激发阅读兴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书名就是一本书的“眼睛”。有的书名直接告诉读者整本书的主人公,比如《小鹿斑比》《没头脑和不高兴》《长袜子皮皮》等;有的书名则和故事发生的地点有关,比如《蓝色的海豚岛》《兔子坡》等;还有的书名揭示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比如《木偶奇遇记》《乌丢丢的奇遇》等。从书名入手,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想象,能很快拉近学生与整本书的距离。如《手绢上的花田》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幻想,凸显了安置房子幻想小说的特点。导读课上,孩子们一听到这个书名,就迫不及待地问:“手绢才多大呀,怎么可能有花田呢?太奇怪了。”于是孩子们展开大胆的想象猜测,构思着自己的童话故事。
策略二——从封面和封底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1.识作者、译者、插画师
孩子们在初次接触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混淆作者、译者、插画师。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起步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常识,知道他们的区别。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作者或译者的简介或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手绢上的花田》这部幻想小说,作者是日本的安房直子,在这本书的封底有一段安房直子的话,能让我们初步感知安房直子的写作风格。当孩子再来读《小狐狸买手套》《风的旱冰鞋》等其他作品时,就会对安房直子和彭懿产生亲切感。
2.观察插画,大胆推测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一本非常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封面上的这幅插图呈现了一只猫咪、一只老鼠和一只蟋蟀在开派对,他们边吃东西边聊天,非常融洽。一下子就能捕捉到这本书的主人公。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会发现老鼠和猫本来是天敌,而这幅插图却呈现了这么温馨的画面,从而猜想出这本书的主题可能与“友情”有关。
3.关注获奖信息,产生崇拜心理
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上都会有获奖信息,有的是关于作者的,有的是关于作品的。《手绢上的花田》封面底部,就纵向排列了作者安房直子曾获得的一系列奖项。《蓝色的海豚岛》《时代广场的蟋蟀》封面都注明了该书获得“纽伯瑞奖”。学生观察到封面的获奖信息后,我给学生讲述了有关“纽伯瑞奖”的知识,共同欣赏了纽伯瑞奖项的金奖和银奖徽章,并引导孩子们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获得“纽伯瑞奖”的儿童文学作品。
4.勒口的内容不容忽视
一本书封面的延展折叠部分叫“勒口”,勒口一般会有作者的简介或者内容梗概。通过读勒口的内容,能使学生迅速了解作者或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手绢上的花田》勒口部分介绍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可以酿制菊花酒的手绢的故事。一个名叫良夫的邮递员受菊花屋酒店老奶奶之托,帮她保管酒壶。只要轻轻唱起“出来吧,出来吧,酿菊花酒的小人”,这个酒壶里便会出来五个小小人,在手绢上酿菊花酒……学生读到这里,胃口被吊了起来,急切地想知道书中的故事情节,此时阅读会水到渠成。
策略三——预设悬念,主动参与,激发阅读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级孩子需要独立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交朋友,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阅读一些比较感人的、令人回味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情”打动孩子的阅读欲望。《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就可以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朋友”的内涵。
在上这本书的导读课时,我紧紧围绕“友情”这一主题,抓住“柴斯特梦游吃掉半张两美元的钞票”这一关键情节,通过文本朗读设置了悬念,让孩子们结合书前面的出场人物介绍来推断爱攒钱的老鼠塔克会不会帮柴斯特,并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和演一演的学习方式进行成果汇报。孩子们主动地进入故事情节,按照自己的理解创编故事,建立了自我主动思考动机,而不是一味地让作者牵着鼻子走,学生的表演结束后,我又呈现了书中对塔克是如何攒钱的精彩描写,让学生再次推测塔克会不会借。
策略四——授之以渔,轻松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1.猜读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如果学生不断去查字典打断阅读进程的话,阅读兴趣一定会大打折扣。“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一文中就曾说道:“只要大致能读,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读下去,这样才有读书的兴趣,也读得快,读得多。”
2.跳读法
比如,我们在读某本书时,为了知道某个人物的命运或某个事件的结局,我们就会跳过与这一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直接去看我们想看的部分。这其实就是跳读法。这样读起来就会很快,很有兴趣。在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时,也可以采用跳读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
3.批注法
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记精彩词句或重点。
②眉批。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或疑问。读者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悲或喜,或叹或思。所以当情之所至,就可以
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可以是对人物的分析,可以是对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或疑问。
温儒敏教授说:“语文课程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所以让我们以整本书导读课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殿堂,开启书香人生。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