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心理援助-林贻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
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说这种话,是在帮
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
头;
•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或许他
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
再回去了。
对于志愿者
这种亲密的连结稍后会扩展至其他重要他人。任何连结的 瓦解,均会导致焦虑、愤怒、对抗或寻找的行为。
1、悲伤基本上分离焦虑的一种。 2、当个人失去所爱的时候,尝试重获与逝者的亲密关系成为当事
人的焦点与动机,如果最终未能打破过去的连结,则是适应不 良。
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 要说: •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
大震后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林贻真
定义
• 哀伤(bereavement):指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 之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景况,这景况是一 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grief)和 哀悼(mourning)。
• 悲伤(gross)时出现的内在生理、心理反映。 内在心理反应包括情感和认知两部分。
产生PTSD的症状
• 每个灾难都是独特的 • 震灾后大多数的人都会尽量控制自己的反
应,期待能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功能,残 酷的是这样的信念常因为不敢直接面对自 己内在的反应,而此想法会渐渐的被撼动 而瓦解,而产生PTSD的症状。
• 依美国心理治疗学会 (American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 APA, 1994) 的 统计资料发现50%PTSD疾患可在灾后三个 月内复原,另有文献指出,30%PTSD疾患 可以完全恢复,40%持续有轻微症状,20 %患有较严重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 变甚至恶化(张强钧,民88)。
•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实际,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幸存者
的看法;
•
“你会走出来的”———没有站在幸存者的角度去看
问题;
•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问
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幸存者常常 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和亲人一起 遭受苦难,一起死去;
•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这是旁 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幸存者的处境;
•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死去的 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幸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
好的反应。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 你现在的反应是珍藏的,你不会发疯的。 •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
以,你要表达出
•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遭遇这场突如其 来的地震,幸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你这种轻飘 飘的话会令他讨厌;
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突发和不可预测 尚未发生,预期之中的
台湾”九二一“大地
• 天摇地动的那一剎那
震
• 我的家人被压倒 他无力的躺卧在我身边
• 我看着他的唇、他的眼似乎已经翻白
• 他的手、他的嘴紧紧的闭着
• 我听见四处充满着惊恐的叫声 我隐约听见呻吟的求救声
• 人们都无奈、惊恐的逃跑着
• 我试着想将身旁人拉出 但….似乎不是我可以做到的
抗击心理余震起码要八年
• 根据国际救援经验,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最关键的 “黄金救援时间”。抗击心理余震的救援期限呢?专家表 示灾后的3~5年是灾后心理重建的关键期。 人的心理像躯体一样是有结构的。当灾难性事件发生 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 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 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 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 问题。若干年后,有的人仍然会回想起那些场面,出现情 绪扰动、从噩梦中惊醒等现象,或被相似的情景重新唤起 创伤的记忆,造成创伤的累积。还有一部分人长期无法度 过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人们真正实现大灾难后的心 理重建,起码是八年持久战。
• 哀悼(mourning)是哀伤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一个 人在面对损失或失丧(loss)时,因身心的反映而 带来的外在社交、行为表现。
损失或失丧
人过去所经历的损失,往往影响今日面对丧失时的反 应——昔日被隐抑的悲伤可以今日的哀伤经验变得复杂 化,每一个损失的经历都会带来一些“次损失”。
1、成长损失 2、创伤性损失 3、预期性损失
• 灾后72小时内、一星期后、及一~二年甚至 更久的三阶段心理复健目标;灾区的心理 复健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1)危机处理: 灾后一周内,以心理咨询为主。(2)心理 辅导:灾后一周到六个月,以精神医疗与 心理卫生的咨询为主。(3)心理复建:灾 后六个月到一年,包括创伤后压力疾患的 治疗、高危险群的追踪及社会功能的重建。 (4)心灵恢复:灾后一年至三年或更久, 重建健康的心灵及健康的家园,特别是家
• 我的耳朵充满着呼喊呻吟的声音
• 家人用着微弱的声音求我自己独自离开
• 我看了最后一眼我亲爱的家人
• 最后……,我….用了最快的速度逃出来1
心理动力学理论
• 焦点在于强调割断生者与逝者连结的重要性。 • 假设:过去投资于逝者的心力需要被释放,并转而投注于
新的对象身上。 • bowlby:依附是从初生婴儿及其母亲身上本能地产生,而
• 灾害已经超越了我们原有经验的范畴,由 于灾害的发生几乎让每个人在心理上都产 生创伤,容易漠视自己原有的功能或是较 早的经验。
助人工作者
• 地震中惊惶失措、恐惧、害怕外,也经验 到自己的无助与无奈。在这场完全没有实 际先备经验的救灾过程,心中一片茫然, 这种无助的感觉其实也正反映出助人者面 对这场幅源广大的灾后现象所产生的无能 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