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合集下载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组 :0m . 10 L0 %甲硝唑注射液冲洗 切 口 5 各层 。 手术切 口愈合情 况
分 为 甲、 、 3 级 。 乙 丙
冲洗干净 , 反复清创 冲洗 , 待生出新鲜 肉芽组织可缩短切 口愈合 时间。合并全身感染时应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 , 如有细菌培养条 件, 应做脓 汁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 选择最敏感 的抗生素 。或选
维酮碘溶液反复清洗创 口并浸泡 2 n mi。
芽组 织新 鲜 , 一般可利用蝶形胶布拉合切 口, 可缩短切 口愈合时 间。创 面肉芽组织有水肿 , 较长时间不愈合 的切 口, 通常都是 由 于异物存 留所致 , 要尽早寻找并清除创 口内的异物 ( 一般都是残
留缝 合线 结 ) 然后用高张盐水外敷 。对 肉芽生长较差 的创 面 , 局 部加用糜蛋 白酶可对肉芽生长起促进作用。腹壁窦道形成时 , 可 用刮匙将窦道里的脓汁 、 异物及坏死组织清除 , 02 用 .%甲硝唑液
性 右下腹 疼痛 12例 , 1 恶心 呕吐 15例 , 1 无发 热 1 8例 , 右下 腹 肌紧张 l 5例 , 痛 、 压 反跳 痛 12例 , 鸣者 减弱 1 1 肠 8例 , 中毒 性 休 克 1 。阑尾病 理改变 : 例 单纯性 12例 , 2 化脓 性 13例 , 疽 1 坏 ( 穿孔 ) 5例 。 性 全部患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 ( 理盐 水组 ) 生 和对 照 组( .%甲硝唑组 ) 10例。切 口感染诊 断标准 : 05 各 2 参照卫生 部 《 医院感 染诊 断标 准( 试行 ) : 口持续 跳痛 或胀 痛 , 》 切 红肿 明 显, 需拆线 作伤 口渗液 引流或在伤 口拆 线后裂开 。两组患者 性 别 、 龄、 年 病程 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0 )具 有 . , 5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河 南 职 工 医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n n Me ia olg o tf n r e s o r a fHe a d c lC l e f rS a a d Wo k r e ・1 25 ・
3 讨 论
9 % 。本研 究提 示在 保证 C 0 T图像质 量 的前 提 下 应 用 螺旋 C T做d J 头部 检查 时采 用 6 A左 右 的扫 ,L 0m 描条 件较 为合 理 , 由表 1得 知 此 条件 患 儿 的 吸 收剂
Ca e a d Pr v nto f I c so n e to f us n e e i n o n ii n I f c i n o App n i ii fe e d c ts a t r Ope a i n r to
CUI Zh n y e —a
随 着 x线成 像 技术 的不 断 发展 , 射 诊 断 的应 放 用 日益 广泛 , 医疗 照 射 已成 为 公 众 接 受 电 离辐 射 照 射的最 大人 工 来源 , 生儿 作 为特殊 群体 , 为辐射 新 成 损 伤 的高危 人 群之 一 。一种 组织 的 放射敏 感性 与细 胞 的分 裂 活动 成 正 比 , 生 儿 正处于 发育 高峰 期 , 新 细 胞分 裂活 跃 , 织 的放 射 敏感 性 与 细胞 的分 裂 活 动 组 成正 比 , 细胞分 裂 更新 速度 和 比例远 高 于成人 , 对射
图像 的百 分率 虽 然 随 着 扫描 剂 量 的降 低 而下 降 , 但
是 符 合 临 床 诊 断 图 像 所 占 比 例 , 组 均 不 低 于 各
[ 任编校 : 唯贤] 责 赵
阑尾 炎 术 后 切 口感染 的原 因及 预 防
崔振亚
( 阳市 吉 利 区 人 民医 院 , 南 洛 阳 4 1 1 ) 洛 河 7 0 2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近年来,阑尾炎已成为常见疾病,而阑尾炎患者在病情恶化后,常常需要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尽管阑尾切除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但是术后切口感染现象仍然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术前因素1.阑尾炎患者营养状况差。

阑尾炎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这会使得患者术前身体条件较差,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

2.阑尾炎患者免疫力下降。

炎症反应会导致多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发生变化,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手术因素1.手术时间过长。

手术时间过长会使得切口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时间增长,切口容易受到污染和感染。

此外,手术时间过长也会造成人体局部器官、组织坏死,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2.手术器械传染。

手术器械、手术用具等经过不彻底的消毒处理或者消毒不达标,会使得手术器械携带的微生物经过手术程序进入患者体内,导致感染。

3.手术切口处理不当。

手术切口是否处理得当,决定了术后切口是否容易感染。

如果术中处理不当,或者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疏漏,都可能引起切口感染。

术后因素1.护理不到位。

术后的切口需要进行认真的护理,在保持清洁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消毒、包扎等工作。

如果护理不到位,切口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

2.患者免疫力下降。

切口感染的发生和患者术后免疫力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患者术后免疫力恢复慢,或者存在其他免疫系统方面的问题,就会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术前预防1.加强患者的体力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2.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手术预防1.控制手术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2.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

3.术中注意切口处理,确保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安全。

术后预防1.全面、细致地护理患者,包括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清洁、注意手卫生等。

2.根据患者不同的免疫力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协调。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一、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的炎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分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

阑尾炎的发病人群很广,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以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反跳痛。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下腹疼痛,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下腹部固定。

二、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一)阑尾腔梗阻。

阑尾腔梗阻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引起阻塞的原因有阑尾壁内淋巴结增生、粪石、异物、寄生虫等。

(二)细菌感染。

细菌进入阑尾腔,阑尾发生阻塞后引发阑尾感染。

(三)生冷和不洁饮食、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阑尾炎。

三、阑尾炎的治疗。

可保守治疗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患者自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可进行保守治疗。

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为手术做好准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是根治阑尾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哪些情况会增加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年龄偏大、肥胖、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内脓液过多,术中对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创缘受到污染等均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术前准备。

术前重视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在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在备皮时注意不要损伤皮肤以免外源性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手术间空气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加强手术医生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洗手;保证手术器械灭菌合格。

手术时操作尽量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保持有效止血,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术中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低体温。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感染率与伤口暴露时间大致成正比,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急性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急性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21 0 2年 1 第 l 月 8卷 第 1 H N O N LO U G R a 2 1 Vd.8. 0 1 期 E ANJ UR A FS R E Y Jn.0 2. 1 N .

3 ・ 3
愈合 。 胃 空肠 吻合 E输入 、 出攀 的侧侧 吻合 可减轻 十二指 肠 l 输
腔内压力 , 能有 效 预 防因输 入攀 梗 阻引 起 的十 二指 肠残 端瘘 。 关 闭十二指肠残端 时, 避免缝合过分紧 密或者疏松 , 闭后 以大 缝
用溃疡 旷置术 、 十二 指肠置管 造 口术 , 防止输入 、 出袢 梗阻等 输 正贫血及低蛋
者 的预后 非常重 要 , irt I 胃大 部切 除术后 如 出现 以下情 B ̄o l 式 h
况, 应考 虑到十二指肠残端瘘可 能 : 1 术后 4— () 7 d突发上腹部
素) 2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 ) 择麦 氏切 口或右下腹腹 。( ) 3选 直肌探 查切 口, 3— H。切开 腹壁各 层 , 长 4c 出血点均 用盐水 纱 垫压迫止血和钳夹 止血 , 尽量 不用 电刀或 丝线结扎 止血 。腹 膜 先打开一小孔 吸除脓 液 , 避免脓液污 染切 口, 后再边切开边 吸 然 引, 边将腹膜外翻 固定 , 使切 口“ 腹膜 化” 与腹腔 隔离开 。( ) 3 进 腹后 , 2把 甲状 腺拉钩向前外提拉腹壁 , 用 以便通过 切 口窥探 阑 尾 位置 , 如发现 阑尾 即予 提出 , 如未 能看到 阑尾 , 沿结肠带 向 可 盲肠末 端探查 寻找阑尾 。切 除阑尾 后残端尽量 予以浆肌层荷包
施无效 的患者 或腹膜炎 波及 全腹 且全身症 状明显者应 主动行十
二指肠残 端置管造 口并腹 腔引 流术 。在 上述治 疗措施 的 同时 ,

浅谈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浅谈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t l at n, lpemeitr[]A JP yil n or o Me b i e ci smut l da s . m hs d c nl t , p o i o J oE i a
2 0 2 3 2)E 0- 6 . 0 7.9 ( :46 4 5
Hale Waihona Puke ( 文编辑 : 轶) 本 毕
我 们 认 为 从 医 生 角 度 预 防 阑 尾 切 口感 染 应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着 手 。 1 思 想 上 重 视 。 反 对 “ 时 间 ” “ 小 切 口” 将 阑尾 切 ) 抢 、贪 和 除 术 视 为 “ 单 或 低 级 手术 ” 简 的不 良作 风 。 提 倡 预 防 性 阑尾 不 切 除术 。有 文 献 报 道 老 年 人 阑尾 炎 穿孔 率 逐 年 增 加 , 发 生 且 穿 孑 较 早 , 程 仅 比 非穿 孔组 长3 h2 因 而 需 早 期 诊 断 和正 L 病 l。 J
细 菌培 养 , 腹腔 内不灌 洗 。腹 膜外 切 口在缝 合 前 可 以考 虑 少 量
生理 盐 水或 抗 生 素溶 液 冲洗 。 如果 术 中发现 腹 腔 内存 在大 量 脓
液 , 应 考 虑 吸 除后 生 理 盐 水 或 药 物局 部灌 洗 , 置 抗 生 素 稀 则 放 释液 。坏疽 、 孔 性 阑尾 炎切 除 后 , 口也 需要 药 物灌 洗 。 穿 切
列 因素 与切 口感 染 密 切 相 关 : ) 者 因 素 。 龄 > 0 , 温> 1患 年 6岁 体
3 8℃ , 程 > 4h 有 腹 膜 炎 体 征 , 有 其 他 慢 性 疾 病 ; 孔 性 病 2 ; 或 穿 阑尾 炎 。2 处 置 方 式 。术 者 年 资 < 年 ; 部 麻 醉 ; 术操 作 时 ) 3 局 手 间> 0 mi , 中腹 腔 渗 液 > 0 m ; 中 切 口 保 护 不 当 ; 6 n 术 5 L 术 阑尾 逆 行 切 除 : 口污 染 未 行 药 液 冲 洗 ; 前 、 中 抗 生 素 的不 合 切 术 术

怎样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

怎样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

怎样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发布时间:2021-12-10T05:31:45.20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薛海广[导读]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薛海广大同仁爱医院,山西省大同市,037008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时患者出现剧烈腹部疼痛,痛苦程度较高,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阑尾炎的发病暂无规律可循,任何年龄阶段的患者都有患阑尾炎可能,在临床收治的病例中青少年与青年人占比较高。

究其发病原因可以归为,饮食不规律作息颠倒、长期情绪低迷、饭后剧烈运动等。

在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能够对阑尾进行根治性切除,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阑尾炎后期恢复中,很多患者掌握的护理知识较少,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等不良后果,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一、什么是阑尾炎在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位居前列,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在临床常表现为右下腹或者是阑尾区域出现固定疼痛点,在发病时疼痛感较高,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的痛苦程度大。

医学上将急性阑尾炎做了相关分类,包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1]。

相关研究表明,导致阑尾炎的因素有①梗阻: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中,梗阻的占比最高。

阑尾在人体内的形状是一个非常长的管道,细长管道的一端与盲肠相连接,如果盲肠发生了炎症出现梗阻,也会引起阑尾的相关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阑尾管腔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而且随着分泌物的增加,会导致管腔内压升高,影响阑尾内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细菌入侵破坏黏膜,最终引致阑尾出现感染。

②感染:阑尾一端与盲肠相连,所以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的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而且这些菌群能在阑尾与盲肠之间相互转移,一旦阑尾黏膜出现了障碍,受损黏膜就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造成阑尾管壁的感染。

③在临床发现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阑尾炎发作,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突然吃冰凉刺激或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饭后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引起阑尾炎。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进展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进展
蛇 志
Jun l f NA o ra o S KE ( c n e& NAtr aeKE el ) Si c e ue r yt hat o h
21 年第 2 卷第 3 01 3 期
Vo. 3No 3 2 1 12 . ,0 1
前后 均应 用 肥 皂 水 洗 手 , 要 时 戴 口罩 、 子 和 手 必 帽
d i1 . 9 9 j is . 0 1 5 3 . 0 1 0 . 2 o :0 3 6 /.s n 1 0 — 6 9 2 1 . 3 0 4
急性 阑尾炎 是 普外 科 常见 的急 腹 症 , 占医 院 外
科 手术 的 1 ~ 1 。手 术 切 除 是 治疗 急性 阑 尾 O 5
1 早 期 诊 断 , 时 手 术 及
套 。性 生活 时需 戴 双层 安 全 套 , 性 患 者 要 避 免 怀 女 孕, 定期进 行 体格 检查 。 ( ) 2 对家 属进 行消 毒知 识培 训 。有条 件 的患者 应独 居一 室 , 保持 室 内空气 流通 ,
立艾 滋 病合 并 肺 结 核 防治 小 组 , 4 h值 班 , 患 者 2 为 及 时提 供心理 咨 询 、 防方 案及 诊治 指南 , 预 并定 期随 访 。通 过心理 培训 使 患 者 放 弃 自卑 自弃 心 理 , 快 愉 地接 受 治疗 。对 家属 进 行 护 理 技 能培 训 , 他 们 在 使
后开 窗通 风 。指导 患者 咳嗽 、 喷嚏或 高声 讲话 、 打 大
笑 时 不能直 向旁人 , 同时 用 手 或 口罩 或 手 帕掩 住 口
鼻 , 随地 吐痰 , 出时 戴 口罩 , 免接 触家 中儿 童 , 不 外 避 尽 量 少去公 共 场所 。教 会家属 掌 握生活 用 品及排 泄 物 的 消毒方 法 , 如患 者 的排泄 物 、 呕吐物 及痰 液加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阑尾炎手术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卫生部为规范阑尾炎诊治,制定了阑尾炎诊治临床路径[1],按路径要求,阑尾炎手术住院病程应控制在一周左右,抗生素使用无特殊情况应控制在48小时以内。

一旦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病人住院周期延长、经济负担增加,甚至可能诱发医患纠纷,这些均不利于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的实施。

对此,我院采取了一些措施,明显降低了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阑尾炎病人115例,其中男69例,女72例,年龄6岁-89岁,其中老年病人(>60岁)为23例,占20%。

阑尾炎分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1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32例。

合并糖尿病3例。

1.2手术方法:1)切口保护:皮下脂肪组织切开时不使用电刀,以防止切口缘组织的坏死,减少切口感染的形成因素。

撑开腹内斜肌与腹横肌时避免使用暴力,减少肌层出血。

到达腹膜层后,腹膜切口小于皮肤切口,使用血管钳将腹膜固定于切口周围治疗巾上,使”切口腹膜化”。

2)术中处理: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尽量避免腹腔渗液、阑尾等污染切口。

对于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术中常规送脓液培养+药敏,阑尾切除后,及时更换手术器械及手套,必要时术中加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将腹腔冲洗干净。

3)术毕切口处理:缝合腹膜时不宜过紧过密,肌层及皮下碘伏浸泡消毒,肌层缝合松紧适中,既达到止血的效果,又避免了因肌肉血供受影响而出现肌肉坏死。

对于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的高危患者,如高龄患者、体质较弱、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术中阑尾化脓甚至穿孔等,在切口脂肪层留置碘伏浸泡的引流管引流,切口上方外敷稀碘伏纱布,一般术后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如切口皮下渗出较多,适当延长拔管时间。

4)抗生素的使用:术后先经验用药,必要时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必要时更换敏感抗生素。

5)术后处理: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定期观察切口红肿情况,敷料渗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注意监测其血糖情况。

一般情况差的,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2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愈合良好,32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中仅出现1例切口轻度红肿,切口皮下引流管内有较多淡血性液体渗出,经延长皮下引流管拔管时间、切口予乙醇纱布外敷等处理后,红肿很快,亦达到Ⅰ期愈合。

3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一般为7%-9%,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可高达30%[2]。

一旦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随之延长、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均不利于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实施,我院针对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3.1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阑尾炎手术术中处理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腹膜外翻保护切口、提取及切除阑尾时与四周隔离、钳夹与切除阑尾的器械不再重复使用、关腹时更换手套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术前有典型腹膜炎体征的患者,切开腹膜时如操作不慎可能使大量脓液外溢污染切口,故切开腹膜时可先开小切口并准备好吸引器,如有脓液溢出立即吸尽,再扩大腹膜切口。

在处理化脓性阑尾炎时,手套、衣袖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术毕冲洗时,尽量将腹膜提起,避免冲洗液污染切口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3.2术毕切口的处理:切口的处理对预防切口感染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腹膜的缝合不宜过紧过密,这样有利于切口下方积液渗入腹腔,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

缝合腹膜后,切口常规碘伏浸泡消毒,其杀菌力强,无毒、无刺激,在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方面效果显著[3],需要强调的是,碘伏作为一种消毒剂本身可能增加切口内渗出,术中应尽量用干纱布将冲洗液吸尽。

肌层的缝合的目的在于止血,但缝合太紧可能会影响肌肉的血供、甚至出现切割现象,这些均容易导致切口感染。

皮下脂肪层除明显肥厚者单独缝合外,一般表皮和皮下一层缝合,切口的缝合绝对不能残留死腔。

由于阑尾手术一般不使用电刀,切口的止血至关重要,血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一旦切口下方积血,出现切口感染的机会将明显增加。

3.3合理的引流:对于术后是否留置切口引流,目前意见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切口引流等于在切口内放入异物,提供细菌孽生媒体,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董维宁[4]等报道:在坚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时并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且可以达到伤口甲级愈合的时间水平。

笔者在对高危患者皮下脂肪层放置碘伏浸泡的引流管,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取得了与其类似的效果。

笔者认为:对于高危人群,如手术时间长、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全身营养状况差等,术后切口下方渗出较多,容易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不及时引出,势必增加感染的机会。

为避免因引流管本身可能诱发感染,我们采取了将皮下引流管多剪侧孔尽量使引流通畅,切口表面外敷稀碘伏纱布、术后如渗液不多及早拔除出引流管等预防措施,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3.4抗生素的使用: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目前公认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以肠道内源性多重细菌混合(需氧菌和厌氧菌)为主,从我们近1年来的药敏试验可能看出,奎诺酮类药物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

阑尾炎临床路径严格限制了抗生素使用周期,掌握细菌的药敏结果对预防切口感染、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作用明显。

但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绝不能替代外科无菌操作。

3.5术后处理:阑尾炎术后要勤观察、多换药。

如发现切口周围稍红肿,切口皮下引流管持续有渗液引出时,需引起重视,必要时撑开皮下将积液引出、使用湿乙醇纱布外敷等措施在切口感染早期就将其有效控制。

如确认切口已感染,应及时拆开缝线、通畅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根据药敏试验更换敏感抗生素,使切口能尽快愈合。

对于化脓性阑尾炎且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腹腔炎症重,病人术后大多食欲较差,组织修复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需求,机体消耗大量蛋白,也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故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的病人,应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这对预防切口感染,疾病康复大有好处。

通过上述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外科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51。

[3]杨世宁,陈丽红,陈钢,局部应用碘伏预防切口感染的观察[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7,17(4):405-406。

[4]董维宁,尚昕,张金玲,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81-15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