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完善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改革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编制制度
——预算编制所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财政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常有所变动,,管理方式不一,财政统计方式方法也不够规范,由于预算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在日常运行中不足的地方逐渐凸显,给正常的政府预算执行带来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问题。改革完善之路一直都在进行。相信这一切都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政府预算编制预算制度管理监督
【正文】: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之中,这个进程也不断推进我国的政府改革。进行政府改革,预算改革首当其冲。
预算编制是整个政府预算体制最基本的环节,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它不仅是对预算编制方法的变革,而且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政府活动范围的合理界定、监督和约束都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规范透明、严谨严密、公平公正的预算编制制度,对推动整个政府预算的改革至关重要。
(一)政府预算编制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发展状况
现代政府预算形式上是一种收支计划,也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资金及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等的不断更新,政府机构的分配和管理预算资金的方式,即政府预算的编制模式,也逐步多样化。
政府预算编制即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预测和确定,预算的编制意味着要考察资源过去的使用情况,分析已经实现的目标及其成本,并未将来的预算期分配新的资源。
各级政府也应该随之适当调整现存的预算编制制度以跟上国家快速发展的步伐。
在预算编制中,收支测算是基础,直接决定着编制与审批的质量。
我国预算收入的测算主要包括对税收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债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内容的测算,而预算支出测算是以部门为基础,根据政府收支科目分类分别对各项功能的支出进行测算。
(二)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现状与改善建议
政府预算制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变化与改革。因为预算需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宏观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年度限制内进行编制。在国家不同的经济时期,就会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规划、目标,预算就得适应这些变化,政策才能正常有效地运行。
近日,财政部财政部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在“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支出领域亮点频现。
在财政支出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国财政预算监管和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2011年,我国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其纳入预算管理。同时,92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表和财政拨款表,并公开了部门决算,省级公共财政预算全部公开。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今年财政预算报告的可读性和精细程度都有所提高,公开透明度显著增强,特别是很多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充分体现了财政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决心。
从最近的预算报告成果来看,我国的政府预算管理正在逐步改进着,并有了很大改善。
进步归进步,但是预算编制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缺陷。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差距非常大,预算方案本身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地方。要解决预算方案的问题,必须对现行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我国的预算编制进行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了
财政支出的效益。所以,我国的政府预算编制应该要加强科学、透明度、公正、合理性并具可操作性,充分体现预算编制的严肃性、权威性。
政府预算管理是对预算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其中渗透着丰富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所以,要对之进行改革完善要从不同的角度插进。比如,预算编制的立法,编制年度,编制科目的组成,预算方法,编制透明度问题等等。,
本文着重就预算编制细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提出建议,有如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我国尽管也编制财政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但实际执行中与年度预算基本上脱节,致使年度预算对财政经济的约束相当有限,不能瞻前顾后。
2、预算编制方法缺乏应有的科学性。该点表现在各部门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基数法”实际上是增量预算,即财政支出只能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一般不能比上年基数减少。因此,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长年使用“基数法”,经过多年积累,基数成了常数,形成支出刚性,不管财政状况如何,支出一味地增长,不利于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3、预算编制内容不够科学。我国的预算收支科目的设计不合理。目前,我国的预算收支表中,类级科目只有100多条,而且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其科目不能适应复式预算的编制需要。另一方面,收支科目的粗糙,造成我国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太粗糙、项目不细,预算报表所列科目级次太少,所列内容太粗,透明度太低。
4、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财政收支的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在收入预算的编制上,往往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和长官意志,或者是国家已经确定了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比率,地方就是一个执行的问题。在支出预算编制上,细化项目、
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做得很不够。“基数法”实施的后果,使各预算单位对“基数”重视有余,而对资金使用效益却过问甚少,而且,也易于形成支出刚性,不利于预算支出总量与结构的调整。
5、预算编制有关职能划分不明确。由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不分,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一方面,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职能不分,财政部门既负责预算的编制,又负责组织各部门预算的执行,这一机制制约部门在组织预算执行中的积极性发挥。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不分,主要问题在于财政部门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楚,财政内部除预算管理部门外其他业务部门都编制预算,经常出现财务监督部门为其管辖的部门争预算、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由于预算管理部门掌握的情况不充分,调整的依据不十分充足,调整的结果也就难以科学准确。
(三)总结
我国的预算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甚至将来,都会遇到各种阻碍,有的障碍是可避免的,有的是本身注定的,不能避免便无需逃避。就文中所列出的编制制度缺陷,做出相关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燕《政府预算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方等,关于我国政府预处编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