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中世纪教会对科学家的迫害
说课稿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人教版)
![说课稿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584ce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7.png)
2.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
3.我国在生命起源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如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命起源的假说、生物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在生命起源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来探索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与外部环境和同伴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命起源的探索历程,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和生动性;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生命起源的假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3.设计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的魅力;4.结合我国在生命起源研究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5.通过设置悬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1.学生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评价: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的学生,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第12课__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第12课__探索生命起源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9bbb2e3752ea551810a687db.png)
【跟踪训练1】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意 调查,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 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4成。 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_物__种__起__源__》一书。 2.内容: (1)发展进化: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__低__级__向__高__级___、 _由__简__单__到__复__杂__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 的变异是“_自__然__选__择__”的结果。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中世纪教会对科学家的迫害:
1.塞尔维特:医生,因写了“论三位一体的谬误”,1553 年,被慢火烧烤两小时后死去。
……3.艾蒂安·多莱:1546年在巴黎被活活烧死,因为否 定了灵魂不朽说……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 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 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 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一、教会的禁锢 1.原因: (1)在知识贫乏的古代,人们相信_神__创__造__了__人__类__和__世__界__万__物__。 (2)在欧洲封建社会,_基__督__教__会__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表现: (1)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_由__上__帝__创__造__的__。 (2)教会指责那些敢于_挑__战__神__学__说__教__的思想为“异端”。 3.影响: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件(共3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3cbaa6f8c75fbfc77db26c.png)
探究拓展: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是什么? 其根源又是什么?
根本 生命是自然界 分歧 进化的结果
生命是上帝创 造的产物
生产力的发展
根源 古代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有限。 随着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生命逐渐 有了科学认识。
千年后的人类
②物种具有 共同的原始起源 (否定了物种无联系的观点)
③物种变异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 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 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慢慢地有 了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 );颈长的能吃到 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 了(适者生存 )。
探究拓展:从达尔文“进化论”说开去
关 于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说:“达 尔文简直不让我们相信神的意志的干预是存在的 ,我们能够背叛正宗的传统宗教吗? ……从达尔
进
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
化
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
论 的
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每只虾、 每个土豆……甚至一条低级的蚯蚓都有不朽的灵 魂。如果是这么回事, 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回家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迷
一、教会的禁锢 1、世界是神创造的——神创说 (1).内容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 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源的共识, 并且长期流行?
(2)、 “神创论”流行的原因
生产力落后,知识贫乏 统治阶级的需要: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神创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神创说](https://img.taocdn.com/s3/m/453b5bbcec3a87c24028c475.png)
课文注释:神创说
长期以来,统治人们思想的是人和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基督教的神创论。
《创世纪》是古犹太教的教义经典,《圣经·旧约》的开篇之作,它的叙述始于上帝创世:“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由此上帝开始了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的过程。
基督教的《圣经》里也有一个大同小异的创世的故事,说上帝耶和华刚刚创造了天地之后的世界是一片荒芜不毛之地,于是上帝就为大地降下甘霖,使地上长出植物。
而后耶和华又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造了一个男人,取名叫“亚当”,并且在东方造了一个花木繁茂、到处长着鲜美的果子的伊甸园给亚当居住。
后来,上帝感到亚当一个人很孤独,就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又造了一个女人并取名叫“夏娃”。
后来,夏娃偷吃了禁果,惹怒了上帝,上帝就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贬到尘世里生活了。
亚当和夏娃就成为了以后所有人类的祖先,他们的后代不断地在地上繁衍。
人类繁衍多了,许多人开始堕落,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发了一场大洪水。
但是慈悲的上帝又感到一些善良的人以及许多生灵是无辜的,就造了一条叫做诺亚方舟的大船,拯救了他们。
2019-2020新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单元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2019-2020新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单元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f9a978ff050876323112124a.png)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知识点一 教会的禁锢1.原因(1)在古代,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万物。
(2)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表现(1)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2)教会指责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
3.影响: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1.条件(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3)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时间:19世纪初。
3.内容(1)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2)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4.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达尔文与进化论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
2.内容(1)发展进化:生物是进化而来的,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存竞争:生物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以及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将遭到淘汰。
3.影响(1)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
(2)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3)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由。
……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①欧洲殖民者用进化论来为西方殖民扩张作辩护。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达尔文学说产生的社会影响。
【提示】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武器。
史料二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
正如霍登(W.Horton)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a077e07f1922791688e8f1.png)
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1831年起,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舰进行环球考察5年。
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论。
他还通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
他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虽然在地理上是隔绝的,但是许多动植物品种十分相像。
他把在化石中发现的古生物和现存的物种进行比较,认为“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用这样的假说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
达尔文回国后初期,主要是从事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地质学的研究进一步坚定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看法。
但直到此时,他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还只是从感性认识中形成的一个初步的假说,是地质学理论的一个补充,只有在解决了物种是怎样进化的问题后,进化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
为了解决物种怎样进化的问题,为了弥补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达尔文广泛地收集了一切有关动植物在人工培养和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的事实。
他同育种者和植物园的园丁交换意见。
他还阅读各种著作。
1837年,达尔文认识到人工培育的植物品种进化的关键是人工选择。
他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关于金鱼人工选择的过程和原理,并且说明中国人曾经运用同样的原理对各种植物和果树进行人工选择。
他在《物种起源》中承认选择原理不是近代的发现,在中国古书中早就有了明确的记述。
但是,在自然界中物种是怎样进化的,对达尔文来说仍旧是个谜。
他这样写道:“1838年10月,也就是开始我的系统探索的15个月之后,我为了消遣而偶然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长期不断观察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着的生存斗争,思想上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常常容易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就常常容易消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3课文注释:信息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3课文注释:信息论](https://img.taocdn.com/s3/m/59e2771ea5e9856a57126013.png)
课文注释:信息论
人类认识和利用信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要沟通这种关系就必须要有信息,要进行通信。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手段。
中国古代的“举烽火为号”也是用火作信号,是进行光通信的一种原始方式。
“结绳记事”的绳结也是一种信号,用以存贮信息、传递信息。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获得信息、利用信息的重要性。
但是,信息论作为一门科学,却是在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1948年,美国数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次年又发表了《在噪声中的通信》。
他把用于物理学中的数学统计方法移植到通信领域,从而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从量的方面来描述信息的传输和提取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公式。
此后,信息论就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信息论的出现给科学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家们把信息论推广到物理学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控制论学者、神经生理学家艾什比发表了《控制论导论》和《系统与信息》两篇论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信息,为信息论推广应用于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领域打下了基础。
信息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管理等各个学科领域。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一门新的科学正在迅速兴起,这就是广义信息论,或称信息科学。
这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81c1cab84ae45c3a358c3e.png)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 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 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 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 有:1 .细胞是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 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 即生物是 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2.所有 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3 .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细胞学说
施旺 施莱登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为什么这个观点长期 占主流地位? 米开朗基罗根据《圣经》创作的名画—创世纪-创造亚当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地球是迄今 为止发现的唯一 存在生命的星球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你知道多少生命起源方 面的知识?请你说一说。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必修三 第四单 元第12 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优质PPT课件(共24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80c5d4510a6f524cdbf8546.png)
1.在中世纪,生物学的发展十分缓慢,主要是受到了()A.封建教会的钳制和束缚B.世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C.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制约D.教条主义的束缚和限制解析:在中世纪,教会对思想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研究被限定在教会教义许可的范围之内。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2.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析:进化论思想取代神创说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
答案:B3.鹤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的动物。
有人对其体态特征的形成作出了以下解释:它长期生活在水边,但不喜欢游水,为了不使身体陷进淤泥,就尽力伸长腿部;为了吃到水里的鱼虾,又不至于濡湿身体,就尽力伸长颈部。
成年累月,鹤就形成了现在的形态。
这种解释符合()A.施莱登的学说B.胡克的学说C.施旺的学说D.拉马克的学说解析: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
题干中对鹤体态特征形成的说法符合这一观点。
答案:D4.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且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
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A.主动选择B.人工选择C.用进废退D.自然选择解析: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答案:D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其原因是()A.《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D.达尔文的革命性理论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解析: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故A项错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标志着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故B项错误;C项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相反,故不选;D项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内容和意义,故选D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胡克的发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胡克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b7c87b40168884868662d60e.png)
课文注释:胡克的发现
1590年,荷兰光学家詹森发明了光学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人们的眼睛可以观察较小的东西,视野得到新的拓展。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塞片,发现木片上布满了许多蜂窝状的小格子,他把这些小格子取名为细胞。
实际上,胡克当时看到的是植物细胞的空架子──细胞壁。
胡克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
他发现了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定律,研究过许多光学现象,探讨过万有引力,首先发现了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在许多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但是,胡克对他发现的细胞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当时天文学和力学研究正处于最显赫的地位,而生物学还处于科学研究的初期阶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对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对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4bba67aef8941ea76e05ee.png)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程标准]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一、教会的禁锢1.原因(1)在古代,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万物。
(2)在欧洲封建社会,____________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表现(1)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________创造的。
(2)教会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________”。
(3)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和神学教义的前提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进行具体的研究,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条件(1)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____________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3)________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提出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提出。
3.内容(1)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2)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4.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内容(1)发展进化: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____________,不同物种的变异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物竞天择: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4)适者生存:凡是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而那些发生了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
3.影响(1)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____________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1课文注释:伽利略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1课文注释:伽利略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368770ea240c844768eaee19.png)
课文注释:伽利略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近代科学虽然从古希腊科学发展而来,但在研究方法上与古希腊科学却有很大的不同。
古希腊偏重在直观基础上的思辨、演绎而轻视经验,近代却注重实验和归纳,同时也不排斥数学和演绎的作用,因而近代科学又被称为实验科学。
实验科学的倡导者是中世纪后期的罗吉尔·培根,他已充分认识到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定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科学家和艺术家达·芬奇也领会到观察和实验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
近代科学方法的真正形成是在17~18世纪,伽利略创立的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经典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对未知的自然现象提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定量的描写,然后再用实验加以检验的方法。
伽利略虽然强调实验、经验和归纳,但又反对狭隘经验论,强调理智的作用,强调数学和演绎方法的重要性,主张运用理智把自然过程加以纯化和简化,并且把寻找自然界的数学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目标。
正是从数学演绎的观点出发,伽利略非常重视对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这比起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学者只注重定性研究是一大进步。
伽利略的实验—数学方法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经验和理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传统,这对物理学乃至整个近代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方法的发展史上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斯宾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斯宾塞](https://img.taocdn.com/s3/m/cd4cc20a83c4bb4cf6ecd11e.png)
课文注释: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前,斯宾塞已形成普遍进化的思想。
另外,他也从马尔萨斯那里接受了生存斗争的观念。
1851年,斯宾塞发表《社会静力学》,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此后,他完成了10卷本的《综合哲学》的创作。
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后,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社会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虽然社会达尔文主义存在着很多错误,是不可取的,但正是斯宾塞的推广使“进化”一词家喻户晓。
从此,进化论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练习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0efe52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5.png)
选择题《欧洲文化史》指出:19世纪“在精神领域的研究带来可喜的成就”,这让“虔信《圣经》是真理之源的人十分不安”。
这里的“成就”是A. 进化论B. 启蒙运动C. 牛顿经典力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从材料“19世纪”“让“虔信《圣经》是真理之源的人十分不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有力挑战了神学创世之说,因此,材料中的“成就”应指达尔文的进化论,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牛顿经典力学诞生于17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虽诞生于19世纪,但与题干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李卜克内西盛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A. 首次提出了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B. 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C. 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D.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可知李卜克内西盛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完整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B正确。
19世纪初,拉马克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A项“首次”错误。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自然科学就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C错误。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D错误。
选择题“19 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说更多地成为故事般的讲述。
”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B.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C.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D. 伏尔泰天赋人权学说流行【答案】C【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是在1687年,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于1859年,且材料“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反映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C项正确;伏尔泰“天赋人权”学说在19世纪以前已经提出并流行,故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1课文注释:伽利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1课文注释:伽利略](https://img.taocdn.com/s3/m/203d8eb4a0116c175e0e4825.png)
课文注释: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出生于比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7岁进比萨大学学医,但他对物理和数学很有兴趣。
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首次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细心地观察了天体,得出了和哥白尼学说完全相符的结论。
伽利略把他在望远镜中所观察到的壮丽景象,到处宣传,并用观察到的事实和力学原理作了严密的论证,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了哥白尼的体系。
教会向伽利略发出多次警告,但是他无视这一警告,发表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的巨著,从实践和理论的高度批驳了地球中心说。
伽利略的“异端”活动引起了教会的恐慌,罗马教皇向宗教裁判所带头提出控诉,于是这位体弱抱病的科学家被送进了监牢,遭到审讯,以至被终身软禁。
软禁期间,他继续研究物理学,写出《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25d2e22e55270722182ef714.png)
课文注释: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德国科学家施莱登1838年发表《植物发生论》一文,认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是细胞,细胞是组成植物的基本生命单位。
第二年,施旺把施莱登的观点推广到整个生物界,他在该年发表的《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用大量资料证明,动植物有机体的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它们的一切组织都是由细胞发展而来的,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从而打破了动植物的界限,把二者在细胞基础上统一起来。
施旺还首先提出了“细胞学说”这一名词。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以后,又经过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才正确阐明了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证明了它们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从而使细胞学说趋于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注释:中世纪教会对科学家的迫害
科学上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对宗教和传统的神学权威的一次有力打击,因此,不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禁止和阻挠的。
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被送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和火刑场。
创立了解剖学的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斯(1514—1564),在1543年写了一本附有插图的著作《论人体构造》。
这本书对于研究人的骨、脉、脑及内脏等贡献很大,为后来发现血液循环打下了基础。
天主教会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大逆不道”,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宣判了他的死刑。
由于国王腓力二世的干涉,维萨留斯被免于火焚,但在受命朝拜耶路撒冷圣地的归途中死去。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1509—1553)是血液循环理论的重要发现人之一。
他在所写的名著《基督教的复兴》(1553年出版)中,提出了人的心肺之间血液小循环的学说。
但他也因此在日内瓦被新教的加尔文等人处以火刑,经慢火活活烤了两个小时才死去。
德意志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又译为刻卜勒,1571—1630),因为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结果遭到教会的多次迫害,他在饥寒交迫中病逝,他的著作《新天文学》被列入禁书目录。
由于教会把“地心说”同上帝“创世说”联系在一起,所以哥白尼长期被罗马教廷视为“叛教者”。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宗教势力的诬蔑和围攻。
他的观点不许宣传讲解,他的研究成果不准发表。
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布为“异端邪说”。
德意志宗教改革领导人马丁·路德也讽刺哥白尼说:“今天喜欢卖弄聪明的人总爱选出一些新花样,并且认为凡是自己干的总是好的。
只有傻瓜才把整个天文学推翻呢!”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哥白尼坚持《天体运行论》的写作达20年之久。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1548—1600)提出了宇宙是无限的和统一的新理论。
他所撰写的文章对圣经提出了怀疑,动摇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础。
1573年,至少有130处宗教裁判所指控他为“异端”;罗马教廷开除了他的教籍。
1592年,罗马教皇把长期流亡国外的布鲁诺骗回意大利,宗教裁判所将他投入监狱。
布鲁诺被囚禁达七年之久,最后教会宣布对他处以火刑。
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坚持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但教会诬蔑他制造的望远镜是“魔鬼的发明”;说他是“骗子”,是“大逆不道,亵渎神灵”。
宗教裁判所在1616年3月公开把哥白尼的著作列为“禁书”时,还警告伽利略必须放弃对哥白尼学说的信仰和宣传。
后来伽利略的著作也被教会列入“禁书”。
1633年2月,时年70岁的伽利略被传到罗马受审。
6月22日,宗教裁判所以攻击亚里士多德和宣扬异端学说的罪名,判他终身监禁。
长期的监禁和折磨,使伽利略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他的晚年生活十分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