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治 疗
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
病因治疗 抗风湿治疗;
对症治疗 选用氟哌啶醇、氯丙嗪醇、
苯巴比妥等;
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B族维生素.
多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慢性多发性抽动、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综合征。
临床特征:
● ●
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
不自主的发声、言语障碍和行为紊乱
• 发病原因未明纹状体发育不完全;

纹状体产伤或变性;
发病机制几种学说
• 纹状体DA过量或DA受体超敏. • 纹状体投射至苍白球dynorphin纤维少 • 兴奋性氨基酸和性激素作用:
脑发育早期,兴奋性氨基酸和性激素的过度营养,使基底
节和边缘系统神经元不适当地增加及神经元突触的过 度派生,产生了多发性抽动和秽语
病因及发病机制
• 风湿热中1/4合小舞蹈病, • 小舞蹈病中3/4由风湿热引起。 • 1/3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 多数病前有发热、关节痛、扁桃体肿大。 • 咽拭子培养A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
病理
• 黑质、纹状体、丘脑底部、大脑皮层
• 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 神经细胞弥漫变性
• 炎性改变,可逆性;

2.增加GABA含量的药物
● ●
抑制GABA降解酶活性,升GABA量:异烟肼 阻止GABA的降解:丙戊酸钠:
3.GABA受体激动剂
蝇蕈醇,GABA能受体。
4.增加Ach的药物:
水杨酸毒扁豆碱 二甲基氨基乙醇
5.其它:
安定类药及左旋多巴;
精神症状者选用抗精神病药物
小 舞 蹈 病
• 风湿病有关:
风湿热的神经系统常见表现 Sydenham舞蹈病、风湿性舞蹈病

发作性运动障碍PPT课件

发作性运动障碍PPT课件

遗传特点
离子通道病 原发性PKD以家族性病例为主,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伴有婴儿惊厥、偏头痛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共发现3个与PKD有关的致病基因或位点:PRRT2、 SCN8A、EKD3。
2011年PRRT2基因被首次证实为家族性PKD的致病基因, 基因定位于16p11.2。PRRT2基因编码富含脯氨酸跨膜蛋 白-2,其表达于神经元突触,并通过与突触结合蛋白相 互作用参与Ca2+的快速识别机制,从而介导神经递质的 同步释放。
PNKD临床诊断标准
(1)婴儿或幼儿期发病; (2)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且排除其他继发性因素; (3)饮用咖啡、酒精等可诱发; (4)不自主肌张力障碍表现,包括肌张力异常、舞蹈
症或混合型发作; (5)发作持续时问:10 min~1 h,不超过4 h; (6)家族性PNKD:有家族史者符合上述1~5条标准。
遗传特点
发病率极低。 临床以散发性病例为主,仅约10%患者存在家族史。
家族性PED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无遗传 早现,相关致病基因包括:SLC2A1(1p34.2)、PRRT2、 PNKD(MR-1)、GCHl(14q22.2)和ECHSl(10q26.3)等。
PED患者中存在SLC2A1基因突变者不超过20%,故 除了进行SLC2A1基因筛查外,还应进行其他相关致 病基因筛查。
PxDs分类
Bhatia根据诱因等临床特点,分为4类:
(1)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dyskinesia,PKD):由突然运动诱发;
(2)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NKD):由摄入 茶、咖啡、酒精等非运动因素诱发;
(3)过度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ED):由长时间运动诱 发;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30
(2)金刚烷胺
促进DA在神经末梢的释放。对少动、 强直、震颤均有轻度改善作用。 主要副作用有:
31
(3)左旋多巴(L-Dopa)及复方 左旋多巴
L-Dopa 吸收后95%左右在外周脱羧成 为DA,仅1%左右可通过血脑屏障。为 减少外周副作用、增加疗效,目前多用 L-Dopa 的复合制剂。
32
42
(5)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丙炔苯丙胺(deprenyl)能阻止DA降 解成HVA,增加脑内DA含量。与复方LDopa合用有协同作用,减少L-Dopa用量
1/4,减少症状波动,并可有神经保护
作用。
43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抑制剂:
tolcapone( tasmar)和 entacapone (comtan )通过抑制 外周或中枢DA的降解,使脑内DA含 量增加。与L-Dopa合用有协同作用, 单独使用无效。
羥化酶
L-dopa
Vit B6
脱羧酶
DA
MAO
COMT

吸收HVA、DOPAC
17
临床表现
PD的四大症状:运动减少、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和体位不稳。
初发症状以震颤多见(60-70%),次 为步行障碍物(12%),运动迟缓 (10%)。症状常呈“N”型进展。
18
1.震颤
静止性、频率4-6HZ 搓丸样动作 70岁以上者常不出现 部分合并姿势性震颤
19
2.肌强直
铅管样肌强直 齿轮样肌强直 路标现象 三屈征
20
3.运动迟缓
面具脸 小写征
4.姿势步态异常
慌张步态 卧起困难
5.躯体及精神症状
21
辅助检查
1.生化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2.基因检测 3.功能现像检测 DAT

运动障碍ppt课件

运动障碍ppt课件
–嗅觉的检测(运动症状前期) –植物神经症状:便秘等 –焦虑-抑郁状态(运动症状前期) –睡眠障碍:白天过度睡眠(EDS)、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
31
运动症状前期的PD患者的诊断
• 生物学标志
–影像学特征
• 中脑黑质部超声检查 • 脑功能显像
–基因检测:α-synuclein基因、parkin基因 –蛋白质等指标的检测:脑脊液中α-syn寡
28
帕金森病的分型
• 少动-强直为主型
–震颤轻,甚至终身不出现震颤 –进展较快,药物剂量增加较快 –常伴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29
帕金森病的UK脑库临床诊断标准
UK 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 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口干、便 秘或腹泻、幻觉
40
帕金森病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特点:
– 单用或与多巴制剂合用可减少PD症状 – 可减轻多巴制剂引起的轻度症状波动 – 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
• 药物:
– 司来吉兰(咪哆吡、金思平), 5mg, b. i. d
• 副用:
– 恶心,轻度心律失常,多梦、 幻觉,有精神病 的PD患者禁用,骨骼肌不适,轻度肝功能异常
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
早期即有严重的痴呆,伴记忆力、语言和行为障 碍
锥体束征阳性(Babinski征 + )
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阻塞性脑积水
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
接触过MPTP
步骤III
(至少有3项)
单侧起病 静止性震颤 逐渐进展 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

神经病学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神经病学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6
7
递质生化
多巴胺 谷氨酸(兴奋性递质) GABA (抑制性递质) 其他(乙酰胆碱、5-HT、去甲肾上腺素等) 神经冲动时起兴奋、抑制作用互相制约而平衡
•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
8
功能
综合调节运动功能 维持姿势 调节肌张力 负责刻板动作及反射性运动
9
主要临床表现
2.环境:毒素( 旧金山MPTP、杀虫剂) 3.遗传:易感性10-15%的PD患者有家族史(PARK1、2、8、
13)。
13
发病机制
1.氧化应激; 2.线粒体功能障碍; 3.泛素-蛋白酶体功能异常; 4.谷氨酸的毒性作用 5.其它
14
病理及生化病理
最主要的病理为黑质神经元死亡,其致密部不能 合成DA,从而导致纹状体DA ↓(Ach与DA的功 能失去平衡)。Lewy小体形成(a-突触核蛋白)
4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优点
起效较快,在纹状体内作用时间较L-dopa长 在体内不需要转化而直接发挥作用 在肠道吸收不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竞争作用 可直接通过血脑屏障 选择性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不依赖于触突末端储存的DA释放而缓解血浆浓度的波
动 大剂量、少次给药方式比小剂量、多次给药方式效果

43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优点
早期单用可以延缓或推迟L-dopa的应用,延长PD 治疗总有效期
与L-dopa合用时,可以减少 L-dopa的用量,预防 和缓解长期服用 L-dopa所引起的运动障碍
具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和自由基的过度释放 2、减少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的L-dopa需求量 3、刺激DA受体,DA的合成和代谢 4、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运动学课件: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59页PPT

运动学课件: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59页PPT

谢谢!
运动学课件: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见症 状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运动障碍疾病终极版精品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终极版精品PPT课件
肌强直(10%)
③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10%)
④姿势步态异常
步行障碍(12%)
临床表现-1.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拇指与食指“搓丸样” (pill-rolling)动作 节律4~6Hz
安静时出现 随意运动减轻
紧张时加剧 入睡后消失
60%~70%为首发症状 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
1、存在至少下列两个主征:
a. 静止性震颤 节律性,4-7次/秒 b. 齿轮样或铅管样肌强直 c. 运动迟缓或减少 d. 姿势性反射障碍
至少包括a 或b其中一项 !
2、帕金森症状和体征不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 脑外伤 ❖ 脑肿瘤 ❖ 病毒感染 ❖ 脑血管病 ❖ 其他已知的神经系统疾病、已知的药物
帕金森病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中枢抗胆碱能药物
❖ 作用:对早期以震颤为主的病人有效 ❖ 药物:安坦(1-2mg tid) ❖ 机制:乙酰胆碱抑制剂 ❖ 副作用:口干、排尿障碍、扩瞳、心
动过速、记忆减退、意识模糊等。对 65岁以上或有认知障碍者不用。
如何能使DA含量增加?
突触部浓度增加
锥体外系疾病
概述
随意运动调节障碍 肌力、感觉或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由基底核(基底节)功能障碍所致
基底核
黑质
苍白球 纹状体 丘脑底核
壳核 尾状核
概述
神经递质的平衡破坏是产生运动障碍疾病的直接原因
乙酰胆碱 多巴胺(帕金森病) 5-羟色胺 组胺 去甲肾上腺素 γ-氨基丁酸(GABA)
其他: •突出后受体损害(服抗精神病药物) •多巴胺传递超敏(迟发性运动障碍)
临床特征:静止性震颤
运动减少
肌强直
姿势障碍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②“开-关”现象
指症状在突然缓解和加重之间波动, 多见于病情严重者。
处理困难,可试用多巴胺受体激动 剂
2.异动症(运动障碍)的治疗
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肌张力障碍 样动作,累及头面部、四肢和躯干 ①剂峰异动症 减少单次药量 ②双向异动症 增加剂量或服药次数
③肌张力障碍 调整剂型
四.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鉴别
PD OPCA SDS PSP SND
震颤 僵直 运动慢而减少 姿势平衡障碍 锥体束征 小脑征 植物N功能不良 痴呆 轴和项扭转痉挛 核上性凝视麻痹 对L-Dopa反应
++++ ++++ ++++ ++++ 0 0 ++ ++ 0 0 good
+ +++ +++ +++ 0 +++ ++ + 0 0 Absent
Monograph by James Parkinson 1817
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黄
帝内经》中早已对震颤麻的症状
有所描述。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千金方》中也曾报道一例震颤 麻痹患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全世界:5-24/ 105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患病率
–全世界:57-371/105 –未诊断率:35%-42% –北京、上海和西安调查:65岁2.1%,约40-70%未诊断
2. 左旋多巴制剂
机制: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前体 (替代) 至今仍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 的药物 左旋多巴 + 多巴脱羧酶抑制剂 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症状药物-“金标准”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5.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 制剂:恩他卡朋(减少外周DA代谢、 增加进脑量),无中枢活性,单独应用 无效。
2019/11/19Biblioteka .15合 征
外侧核
-
丘脑底核
致密带 + 苍白球内侧核
/黑质网状带
-
新纹状体GABA能神经元病变
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区
+
纹状体
运动前区

-
苍白球
D2 D1
-+
黑质
+
丘脑 (VA-VL)
蹈 症
外侧核
-
丘脑底核
致密带 + 苍白球内侧核
/黑质网状带
-
新纹状体-黑质环路
新纹状体
DA
GABA
黑质致密部
中间神经元
黑质网状部
基底神经节起连结部位的作用。其中新纹 状体作为传入部,苍白球作为传出部。
传递路径通过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实现。
直接通路: 新纹状体——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 间接通路: 新纹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
——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
基底节的联系
接受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传入:谷氨酸( GLU)
+
-+
DA DA
黑质
致密带 +GLU 苍白球内侧核
/黑质网状带
丘脑 (VA-VL)
-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纤维通过直接、间接通路对大脑皮 层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均易化大脑皮层活动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病变
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区
+

纹状体
运动前区
金 森 综
-
苍白球
D2 D1

运动障碍疾病(锥体外系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锥体外系疾病)PPT课件

肾上腺素
多巴胺的代谢异常 16
PD病人DA减少的原因如下: 黑质DA的合成减少:
1.黑质DA能神经元死亡 2.残存的黑质DA中的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降低 DA的分解加速: MAO可分为A型和B型,MAO-A主要存在于神经元 中,MAO-B则均存在于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中。在PD 病人中,神经元大量死亡,神经胶质细胞大量增生, MAO-B活性增加,DA分解加速。
1
运动障碍疾病
(锥体外系疾病)
2
概述
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与运动调节有关的结 构和神经通路(环路)。 主要位于大脑基底节
锥体外系病变 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基底节的组成
3
基底节
尾状核
新纹状体
壳核

豆状核

苍白球 旧纹状体 体
丘脑底核
黑质
4
5
三条神经环路
皮质 - 皮质环路 黑质 - 纹状体环路 纹状体 - 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 头颅CT、MRI无特殊改变,少数患者可有苍
白球钙化; HPLC (高效液相色谱):csf、尿中HVA↓ PET、SPECT:功能显像,有助早期诊断PD
患者脑内DAT的功能显著降低
28
SPECT——DAT
29
诊断
发病年龄 病程 临床特点:典型症状和体征 应无: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锥体系损害
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黑质 – 纹状体通路: DA↓
肌张力↑、动作↓
ACh 相对亢进
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途径 15
L-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TH)
左旋多巴
黑色素
多巴脱羧酶(DDC)
单胺氧化酶(MAO)

运动障碍学PPT课件

运动障碍学PPT课件
总结词
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平衡感差、共济失调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详细描述
运动协调障碍可由小脑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等原因引起。患者在进行复杂动作或平衡要求较高的活动 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如走路不稳、手眼协调差等。长期不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姿势与步态异常
总结词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 定,了解运动障碍的性质、 程度和病因,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康复方法
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合适 的康复方法,如功能性电 刺激、生物反馈、呼吸训 练等。
康复目标
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患者 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 力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 质量。
06
运动障碍的预防与日常护 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意外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动医学发展
社会意义
解决运动功能障碍问题对于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轻 社会负担,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口素 质。
运动障碍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推动 医学科技的进步,为其他疾病的治疗 提供借鉴和参考。
02
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性疾病
如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肌肉萎缩和 无力。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 质,包括维生素、矿物 质和蛋白质,以维持身
体健康。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 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灵 活性,提高身体协调性
和平衡能力。
良好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心理
健康。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运动障碍问题,如肌肉萎缩、关节病变等。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运动障碍疾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运动障碍疾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病因:
病。纹状体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核输出减 少,丘脑-皮质反馈对皮质运动功能易化 作用过强,产生多动性疾病如亨廷顿病。 因此,基底核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 乱是产生各种运动障碍症状的主要病理基 础。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无论药物或外 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 紊乱的纠正。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诊断:
锥体外系疾病须注意与锥体系统疾病 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相鉴别。后者主要临 床特点以瘫痪(肌力减退)为主,一般不难 鉴别。另外,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之间 的鉴别更为重要。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检查项目: 骨关节及、脑脊液亮。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病因:
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 黑质网状部),环路是基底核实现运动调 节功能的解剖学基础,这两条通路的活动 平衡对实现正常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黑质-纹状体DA通路变性导致基底核 输出过多,丘脑-皮质反馈活动受到过度 抑制,使皮质运动功能易化作用受到削弱, 产生少动性疾病如帕金森
相关症状:
触觉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半切综合征。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相关疾病: 运动障碍疾病。
谢谢!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运动障碍疾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身体部位: 四肢。
内科学症状部分:运动障碍疾病>>>
科室: 骨科 神经内科。

运动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

运动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
神经病学
PPT课件
1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
2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帕金森病 肝豆状核变性 小舞蹈病 亨廷顿病 肌张力障碍 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 3
概述
定 义 运动障碍性疾病(movement disorders),又称为锥 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 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 常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 统疾病,大多与基底节病变有关
诊 断 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是 中老年发病,缓慢进展性病程 必备运动迟缓及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 直或姿势步态障碍中的一项 左旋多巴治疗敏感 具备上述条件可做出临床诊断
PPT课件
22
第一节 帕金森病
鉴别诊断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有明确病因可寻,如 药物 外伤 感染 中毒
脑动脉硬化
相关病史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PPT课件
18
第一节 帕金森病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特征 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2.肌强直(rigidity)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4.姿势步态障碍
PPT课件
19
第一节 帕金森病
临床表现 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精神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约10%有家族史,绝大多数为散发性,目前至少发现 有10个单基因(Park1~10)与家族性帕金森病连锁 的基因位点,已有6个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的致病 基因被克隆
PPT课件
12
第一节 帕金森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体外系统
黑质 分为黑质致密部(SNc)和黑质网状部 (SNr)二部分。 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主要在SNc部分,病 变时DA分泌减少,出现动作减少、僵硬及震 颤。
锥体外系统
丘脑底核 损伤时可产生对侧肢体舞动动作 (hemiballism)。 中脑间质核 它是扭转中枢,损害时产生头、 颈及躯干的旋转运动,与痉挛性斜颈及扭转痉 挛有关。
新纹状体 包括尾状核和壳核。 病变时主要产生不自主运动,尾状核头部病变出 现舞蹈样动作,壳核病变产生手足徐动和舞蹈动 作. 实验动物双侧尾状核破坏,同时切除大脑皮质 4,6区产生震颤。
锥体外系统
旧纹状体 指苍白球,分成内侧部分(Gpi)与 外侧部分(Gpe),Gpi尤其是Gpi腹内侧部分 与维持肢体肌张力及姿势有关。 病变时出现肌张力增高,姿势障碍及翻正反射 丧失,并可产生不动性沉默状态。
近年来国际上基本上用“运动障碍性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一词取代“锥体外系疾 病
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是某些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唯一表现, 如ET、偏侧面肌痉挛、偏身投掷症等,
有些运动障碍疾病如H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SP)等只是多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部分, 常伴有情感及各种精神症状,如抑郁、强迫 观念、易激怒、思维缓慢、智力减退、甚至 严重痴呆。少数患者还可有直立性低血压、 大小便障碍、汗腺分泌异常等植物神经系统 症状。
震颤(tremor)是各种运动疾病最常见的一种 症状,是相互拮抗的肌群交替收缩或同步收缩 产生的一种节律性不随意运动。身体各个部位, 只要有功能相互拮抗的肌肉支配均有可能发生 震颤。震颤最常见于上肢,但也可见于下肢、 头、唇、舌、下颚、声带、躯干。
三、震颤
– 震颤的幅度和频率不一,较粗大也可是非常细微,可快 亦可慢。
主要临床症状可分为两大类:
肌张力变化 升高、降低, 游走性升高和降低。
异常不自主运动: 1.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投掷 症、肌张力障碍和抽动等。
2.不自主运动症状相反的运动障碍症状,即运动减 少(hypokinesias)
运动症状
有不少以运动症状为主的疾病,其病变部位及发 病机制仍未阐明,如原发性扭转痉挛、抽动秽语 综合征、ET、迟发性运动障碍、不宁腿综合征、 僵人综合征等,
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
锥体外系统
锥体外系统主要包括基底节,脑脚核及网状结 构,对运动调节核心是基底节。
核与核之间,基底节与大脑皮质之间通过网状 结构与脑干及脊髓建立广泛联系,组成许多回 路,形成在大脑皮质调节下的一个完整、精细、 协调的调节运动系统,对运动方向、顺序、速 度和幅度进行调节控制.
锥体外系统
二、肌强直
肌强直有“铅管样”,“齿轮样”, 一般认为“齿轮感”是肌强直叠加静止性震颤所 致。 有时一侧肢体轻度强直不易发现,此时让患者主 动运动对侧肢体,可使肌强直显现出来,此即所 谓“增强现象”。 肌强直常从一个肢体开始,可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因为它受到情绪、精神紧张及药物影响,常与运
三、震颤

四、舞蹈症
舞蹈症(chorea)是一种快速、无目的、不规 则、类似于舞蹈样动作的不自主运动。累及身 体一侧时被称作偏身舞蹈症(hemi chorea)。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张口、撅嘴、伸舌、扮 鬼脸、耸肩、头前屈后仰、手足舞动等,情绪 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语言、书写功能常 受影响。
舞蹈动作没有目的性,但患者常把其混入主动 的有意义动作中加以掩盖。
一、运动徐缓/运动缺乏
早期表现可能主要局限于远端肌肉(小写症,不 能依次屈伸手指,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困 难)、逐渐可发展至所有肌肉。患者感到特别困 难的是执行次序性动作及复杂精确动作。做快速 重复性动作如拇、食指对指时可发现运动速度和 幅度进行性降低。晚期表现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 缓慢,甚至从椅子上站起都非常困难。
一、运动徐缓/运动缺乏
运动徐缓(brADykinesia)指随意运动速度缓慢 运动缺乏(akinesia)指随意运动缺乏或明显减少。 这两种运动症状常同时存在,一般使用时相互兼容 而不作严格区别,典型者见于帕金森病(PD)。
一、运动徐缓/运动缺乏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的表现有肢体和躯干主 动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始动困难、重复 动作、易疲劳、执行次序性动作或同时执行多个 动作困难、“冻僵”现象(freezing)等,出现 “面具脸”(masked facies)、眨眼减少、声音 单调低沉、含糊不清、字愈写愈小(小写症, micrographia)、行走时摆臂动作减少等。
二、肌强直
肌强直(rigidity)指肌张力增高,可累及所 有肌肉,包括躯干肌群和肢体肌群、屈肌和 伸肌。检查时肌强直表现为被动运动的阻力 升高
其特点是被动运动整个过程阻力始终保持一 致,屈伸运动的阻力也一致,而且阻力大小 基本不受被动运动的速度和力量的影响。
肌痉挛
肌痉挛是张力大小与被动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而且整个运动过程的阻力大小不一致,一般 开始时阻力较大一旦克服阻力迅速减小,呈 现所谓“折刀征”(clasp knife phenomenon)。 肌痉挛常伴有病理反射、肌力减退。 肌痉挛一般紧张性收缩时的表现。
– 震颤可以在静止时出现,也可以在维持某种姿势或执行 运动动作时出现。分为静止性震颤(rest tremor)、姿 势性震颤(postural tremor)、运动性或意向性震颤 (kinetic or intentional tremor)。
– 有些运动性震颤只在受累肢体执行某种特殊行为任务时 出现,执行其他动作时缺乏,称作行为任务特异性震颤 如原发性书写震颤、发声震颤及直立性震颤等。
四、舞蹈症
– 舞蹈症可与其他运动症状如肌张力障碍、投掷症同时存 在。
– 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舞蹈症如HD、小舞蹈病、妊娠舞蹈 病、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甲亢、低血糖、低钠血 症、氨基酸代谢异常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性脑病、 药物(神经安定剂、抗PD药物、安非他明、抗癫痫药 物等)、中毒(CO、Mn、有机磷等)、感染、肿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