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提高作文能力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为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让学生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是达成此阶段写作目标的重要途径。

多年的实践表明,日记可成为学生心灵的写照,成为“想说就说”的舞台,更能让学生通过经常的练笔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作文的写作仓库。但是由于小学生个体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观察能力不够细致,对写作的兴趣还在培养中,如果让学生天天写日记,常常会苦于“无米下锅”,或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而敷衍了事,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致使学生从起步阶段就讨厌习作,反而得不偿失。对于教师来说,每天都要批阅一大堆学生的日记或是练笔也是一种很繁重的任务,篇篇精批的可能性不大,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草草了事,甚至不了了之,

诚如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指出的:“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门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有效的。”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引进“循环日记”的写作训练方法,这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轮流写作,循序渐进地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结合了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是一种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评价,在合作中提高的写作训练。它的出现契合了学生写作的心理需要,是教师提高写作指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合作学习的探究和培养又恰恰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循环中合作作文,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内容也逐渐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家庭、社会,从而也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更悠久的历史年代,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更加关注生活,更加关注自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在一次访谈中直言:“从语文教材来看,绝大多数版本的教材,习作比较弱,一个单元一个习作,安排学生练笔的地方比较少很多老师尝试通过让小学生课外练笔来弥补写作训练在量上的严重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了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量,老师会要求学生每周进行好几次练笔不少学生都把课外练笔当作了一种负担,老师每次要批阅每个学生的练笔,也是一种费时费力的负担,这种写作训练纯粹成了为练笔而写练笔,虽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转变。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种练笔缺乏必要的指导,其次,这种练笔完全是学生个人的封闭式训练里,小学生个体在这种孤独的训练中缺乏竞争的动力、合作的力量等。可见这种为增加写作训练量而进行的课外练笔活动从质上来说没有什么效果。这是造成小学生作文“没办法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们设想率先在我校小学中年级选择几个班级进行“班级循环日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将课堂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课外写日记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把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运用到课外日记写作当中去,养成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的良好写作习惯。

三、课题的界定

“班级循环日记”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循环,每天课余时间利用日记的形式练习写作的一种课外写作训练模式。是学生每天课外自主写作、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纸质平台。是学生每天针对校内校外亲密接触到的人、事、景、物以及自己的感想等用心编织的原生态作文成长记录册。是学生课堂写作取之不尽的公用素材仓库。

班级循环日记以学生在课外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原生态日记为样本,能清晰地展示每个学生习作上的进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写作方面的发展轨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它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作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很好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它能让教师及时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上的独特发展过程,了解他们在练习写作的每一阶段都掌握了什么,从而使自己的习作教学富有目的性、针对性、阶段性和层次性,。它能有效促使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练笔、合作探究、竞争创新的良好习惯。

四、研究的价值

班级循环日记具有下述突出优势:

1.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循环日记的主人是学生。学生自主写日记,小组成员共同批改日记,评价也是小组成员交流意见后的汇集。

2.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班级循环日记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循环,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训练。小组成员每天在学校里都能看到其中一位组员头天写的日记,通过共同评议、交流、撰写评价,能有效地实现相互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目的。

3.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纸质平台。班级循环日记轮流循环,各组每天由一位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并由全体组员共同阅读、交流评议,自然会激起每位组员的好胜心,彼此都会想到在组员面前展示自己,从而建立起组内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

4.易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各组的循环日记每天由一位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并由全体组员共同阅读、交流评议。这样的评议体现了学生对习作的自改和互改的精神。多种评价方式的实施中,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受到针对性极强的启发,从而获得真正的进步。

5.便于老师集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各组在评价好日记后,由组长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日记的具体情况、小组成员的共同评价,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的评

价,对小组全体成员都有着针对性极强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老师每天通过对各组日记的批阅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在习作方面的真实状况,便于在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6.实现了课内指导和课外训练密切有效的联系。班级循环日记在老师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的指导下,由学生利用课外充裕的时间展开循环训练,将课内有效的指导和课外写作训练密切联系了起来,既弥补了课堂习作训练在量上的严重不足,又使小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在质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依据网络等途径调查发现,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的研究,目前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和江阴市环南路小学在“日记教育”实验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把目光锁定于“日记教育”,并以此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精神生活丰富,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素养的创造型人才。苏州市平直中心小学进行了“循环日记”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努力使教师做到每日与学生心灵沟通;通过实践,努力让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浙江省教科院开展的”心理日记课题研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氛围,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而在我市尚无学校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研究的是中年级学生在起步作文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增强修改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意识,在同伴互助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个个愿写、爱写作文,并且能够写好作文。就这方面来讲,本课题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六、研究假设

每个人都有交流与表达的动机与需求,小学生也是如此。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同学之间更是如此。“循环日记”是有“读者”的日记,是有“交流”的日记,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表欲”,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有较高的积极性。轮到自己时,往往是把自己几天来的见闻和感受浓缩在一则日记里,无形中经历了一个精心构思的过程,从而写的更精、更有深度。

循环日记内容来自于学习、生活,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和同学分享喜悦,也把自己袒露出来,期待同情和理解。一篇篇日记,其实就是一颗颗心在交流、在碰撞。

循环日记是一个小组按时间分工的“合作事业”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这就必然要求他们密切合作,既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及时交接,为此,每人都要明确自己在这条流水线上的位置和职责。

七、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及思路

1.研究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