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胆红素的生成和正常代谢
(一)胆红素的生成和来源
1.来源:80%来自衰老的红细胞,20%来源于未成熟的造血细胞以及其他含铁卟啉的酶和蛋白质,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
2.生成:正常人每天约8g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变为Fe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变为胆红素。
正常人每日可产生250-300mg胆红素;(1g血红蛋白可产生34mg胆红素)。这种胆红素不溶于水,偶氮试验呈间接反应,故称为间接胆红素。有亲脂性,可透过细胞膜,有细胞毒性。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行。(100ml血浆白蛋白可结合20-25mg胆红素)。水杨酸、磺胺、脂肪酸等阴离子物质可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而将胆红素游离出来。在酸性条件下间接胆红素可进入细胞。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作用
1.摄取:间接胆红素经与肝细胞微绒毛膜受体结合而入肝。连接蛋白Y和Z与之结合运送到光面内质网。
2.结合:在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失去亲脂性,增加水溶性,偶氮试验呈直接反应,故称为直接胆红素。
3.排泌:将直接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泌到毛细胆管中。肝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泵的作用,细胞器的参与,激素的调节。
4.旁路排泌:间接胆红素经氧化作用可产生一系列衍生物,颜色变浅,水溶性
增强,随尿排出。
(三)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经酶促水解后,在无氧条件下经细菌作用转变为胆红素、二氢中胆红素及中胆素原,再还原为无色的胆素原(尿胆原)。10%-20%胆素原被肠道重新吸收回肝脏,经氧化成胆红素,可重新进入肠道再度变为胆素原,到达大肠后经氧化变为胆素(尿胆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
二、黄疸的类别
(一)肝前性黄疸:即溶血性黄疸
正常肝脏每天可将40-50g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最高可产生1.5g胆红素(正常量的5倍)。超过此量即出现黄疸。其特点为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多,血胆汁酸正常。
(二)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发生障碍。血中直
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尿中胆红素和尿胆原均可(+)。
(三)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肝道内压力>300mm水柱,胆汁不能运送。直接胆红素返流入血,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颜色变灰白,尿胆原(-),尿胆红素(+)。血中胆汁酸量增高,出现皮肤瘙痒。完全阻塞时间延长后,肝细胞功能亦可受损,间接胆红素亦可增高。
三、肝功能障碍引起的黄疸性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影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导致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一般来说,胆红素的高低和肝细胞的病程度呈正相关。
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不大
1.淤胆型肝炎几种肝炎病毒均可引起,特别多见于老年人戊型肝炎。
2.肝炎后血胆红素增高症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
(二)肝内胆汁郁滞性黄疸
由于感染、药物中毒或过敏,使肝细胞排泌胆红素及胆汁酸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淤胆,导致血红素和胆汁酸增高,出现黄疸和皮肤瘙痒。
1.胆红素的排泌前已讲过
2.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
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细胞的内质网转化而成,胆酸、鹅脱氧胆酸和脱氢胆酸等初级胆汁酸与甘氨酸、牛碘酸结合成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
胆汁的排泌
•细胞器的参与
•框架微丝微管的作用:微丝微管遍布全细胞并伸展到毛细胆管周围及绒毛内,使之具有运动力,促使胆汁流动。
•肝细胞的胞饮和胞吐作用
•肝细胞的钠泵作用:可将胆红素从肝内泵到毛细胆管中去
次级胆汁酸的代谢和肝肠循环
初级胆汁酸人胆道进入肠道转为次级胆汁酸,95%可被肠壁重新吸收回肝。
每餐后可有2-4次肝肠循环,使脂肪类食物得以顺利乳化后吸收。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肝胆中胆汁酸共3-5g,不能满足乳化脂肪性食物的需要)。未被吸收的胆汗酸随粪便排出。
3.胆汁的代谢
健康人肝脏每日分泌胆汁300-700ml(10.5-11ml/kg)。固体成分占3%-4%。胆盐(胆汁酸的钠、钾盐)占0.9%-1.8%;胆色素(胆红素和胆绿素)和粒蛋白占0.4%-0.5%;胆固醇和其他脂类占0.2%-0.4%;无机盐占0.7%-0.7%;以及其他无用的色素代谢产物。
4.胆汁郁滞的机理和病理
•肝细胞的钠、钾A TP酶泵的作用受损,病毒、细菌的毒素、化学毒物中毒、休克、心衰、甲状腺和脑下垂体功能低下、线粒体病,氯丙嗪、雌激素治疗,均可影响钠泵的功能。•细胞器异常,微丝微管不正常:甲基睾丸酮可使微丝崩裂,蕈毒可使微丝失去作用。
•毛细胆管的运动失调:正常5-6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60秒,Ca++可促进,毒素抑制。•病理肝细胞有胆色素沉着,毛细胆管扩张,胆栓,微绒毛减少、消失。细胞内线粒体、
光面内质网和高尔基肿大、空泡变、溶酶体增多。
5.临床特点
•血胆红素增高,直径可占60%以上,TBil>200μml/L
血清胆汁酸增高,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
转氨酶增高幅度较小,下降亦快
血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肽酶以及胆固醇等可明显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可(-)、也可(+),PTA多在60%以上
•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乏力、纳差比较轻,肝多肿大且有触叩痛,脾亦有肿大的。黄疸持续时间长,多在2-4个月间。
(三)药物性黄疸
1.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有中毒性及过敏性,前者与用药剂量多少相关,后者和剂量的关系较小。
•药物可损伤肝细胞中的细胞器,代谢障碍,细胞死亡。
•药物的代谢产物和肝细胞大分子结合导致细胞死亡。
如异烟肼代谢物乙酰肼,苯巴比妥,利福平的药酶可诱异乙酰肼的产量增多。
•氯丙嗪雌激素影响钠泵,甲基睾丸酮使微丝崩解,胆汁不能由肝细胞排出
•药物可成为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如红霉素
2.药物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样的表现:许多药物均可,特别注意抗结核和抗癌药
•淤胆性肝炎的表现:氯丙嗪、雌激素、甲基睾丸酮等
病毒指标全(一),病前有服药史,发病多在用药1-4周后,可伴有其他过敏表现,如发热、皮疹、并节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四)先天性黄疸
1.先天性葡萄醛酸转换酶缺乏症:亦称Crigler-Najiar综合症。
•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I型)或不足(II型)间接胆红素不能经结合变为直接胆红素,故血中堆积大量间接胆红素,可进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
•临床表现
I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完全缺乏葡萄糖醛酸转换酶,婴儿出生很快出现黄疸,多可出现核黄疸。角弓反张,肌肉强直。血胆红素可高达400-800μmol/L
多死于婴儿期
II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临床表现比I型轻,血胆红素多在100-400μmol/L
•治疗
可用光疗(波长430-470mm),经氧化作用使间接胆红素变为无色水溶性物质随尿排出。
长期服用苯巴比妥30mg日3次,苯巴比妥是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诱导剂,可增强转换酶的作用,此药对I型患者无效。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即Gilbert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运转功能不足,Y和Z连接蛋白功能低下,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运送到光面内质网,引起轻症Gilbert综合征。如肝的结合能力也不足,则可导致重症Gilbert综合征。
•临床表现:自幼年起出现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血胆红素85.5μmol/L以上,其他肝功正常。患者可无症状,黄疸可因感染、劳累、酗酒而加重,可出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肝穿刺无异常,可能有点脂肪变。电镜光面内质网可增大增多。尿胆原不增多,尿胆红素(一)胞囊造影良好。血中总胆汁酸正常,治疗可用苯巴比妥钠30mg日3次。